199财经 http://www.199caijing.com 199caijing,数据驱动财经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zh-CN hourly 1 https://www.s-cms.cn/?v=4.7.5 我们的理念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数据驱动财经

]]>
我们的简介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新经济浪潮的见证者

]]>
新AI模型成功预测有害基因突变,有助确定遗传疾病病因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英国“深度思维”(DeepMind)公司的人工智能工具“阿尔法错义”(AlphaMissense)已对2万种人类蛋白质中的7100万种可能的错义突变进行了检测,通过找出哪些小突变可能具有破坏性,来帮助医生确定导致遗传疾病的“罪魁祸首”。相关论文刊发于最新一期《科学》杂志。


AlphaMissense可以预测突变是否会影响血红蛋白(左)或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因子(右)等蛋白质的功能。
图片来源:“深度思维”公司

几乎每个人出生时都携带有50—100个父母没有的突变,这导致了个体之间巨大的基因差异。对医生来说,对某个病人的基因组进行测序以找出病因极具挑战性,因为可能有成千上万个突变与这种疾病有关。“阿尔法错义”应运而生,旨在预测这些基因突变是否有害。

由于碱基置换,与某一氨基酸相对应的密码子变成其他氨基酸的密码子,其结果使合成的蛋白质的活性发生变化或失去活性,这样的突变称为错义突变。每人体内评价携带约9000个错义突变,但在所有可能发生的7100万个错义突变中,科学家只确定了其中0.1%的错义突变的影响。

“阿尔法错义”并非要厘清错义突变如何改变蛋白质的结构或稳定性,以及与其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反,它会将每种可能的突变蛋白质的序列与“阿尔法折叠”(AlphaFold)训练过的蛋白质的序列进行比较,查看它看起来是否“自然”,看起来“不自然”的蛋白质会被评为潜在有害。

在对已知突变开展测试时,“阿尔法错义”的表现优于其他方法。研究人员评论道,“阿尔法错义”在几项不同的性能测试中“表现优异”,将有助于科学家确定哪些致病突变应优先研究。不过,错义突变只是众多不同突变中的一种。DNA片段也可以被添加、删除、复制、翻转等。此外,许多致病突变不会改变蛋白质,而是出现在参与调节基因活性的序列附近,在确定病因时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首次对外虚拟开放 上新“寻境敦煌”VR沉浸展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总台央视记者 田云华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9月20日,“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正式启幕。作为数字敦煌资源库首个深度文化知识互动项目,“寻境敦煌”围绕莫高窟第285窟,为用户带来敦煌壁画线上知识讲解互动及线下VR深度体验。

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其中,第285窟是莫高窟现存最早有明确建窟纪年的石窟,开凿于西魏大统年间,同时也是敦煌早期洞窟中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石窟,在洞窟形制、壁画内容等方面融汇中西方多元的艺术风格,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内容著称于世。目前,该洞窟不是常规开放洞窟。

上图:数字敦煌-莫高窟285窟实景 下图:寻境敦煌-游戏引擎渲染场景

为了给观众带来内容更丰富、体验更生动、理解更深刻的参观体验,“寻境敦煌”项目依托敦煌学百年的研究成果和“数字敦煌”的多年积淀,综合应用三维建模技术、游戏引擎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动态光照、VR虚拟现实场景等前沿游戏技术,1:1高精度立体还原第285洞窟,实现上亿面的高保真数字模型和超高分辨率的表面色彩。游客可零距离观赏壁画、360度自由探索洞窟细节,还可以“飞升”窟顶,体验壁画剧情,感受现实中没有的“开灯”体验。

线上,“寻境敦煌”围绕文化交融的精神内核,以“善”为线索进行互动游览。用户可登录“数字敦煌”官方网站或微信搜索“数字敦煌沉浸展”微信小程序,随时随地一键体验,深度浏览壁画故事,自由探索上百个洞窟知识点,了解第285窟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文创板块”也将同步上线。

线下,游客可在莫高窟景区内“寻境敦煌-VR虚拟漫游展厅”通过佩戴VR设备,身临其境“走进”第285洞窟。游客不仅能打破时空束缚,穿越到1400多年前的壁画世界,还能与“雷公”等40余位“众神”飞跃云端、一同奏响天乐。在游览结束后,游客还可以来到虚拟拍摄区,完成“真人+虚拟场景”视频打卡,把“虚拟体验”留在现实,将美好的回忆永远留存纪念。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持续运用前沿技术创新推出多款“数字敦煌”产品,探索大众普及敦煌文化的多元路径。面向当下年轻大众对文化体验需求呈现更开放、更多元的特点,敦煌研究院率先推出“寻境敦煌”项目,开创更为完整的旅游服务模式,为文博数字化创新开拓又一全新场景。


]]>
凌科药业完成C2轮融资,C轮整体融资额3.22亿人民币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创新药研发公司凌科药业(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科药业")今日正式宣布完成C2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盛世投资管理的绍兴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海邦投资、好买母基金共同参与,老股东联新资本和礼来亚洲基金持续加注。这是继5月31日C1轮融资之后公司获得的新一笔融资,截至目前C轮总融资额3.22亿元人民币。浩悦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凌科药业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自身免疫疾病、炎症、肿瘤领域FIC与BIC药物研发的领军企业。依托于核心团队在药物化学、生物学、临床开发和商业开发方面深厚的背景与平均超过20年的新药研发经验,凌科药业的管线布局注重创新性与差异化。核心管线以第二代高选择性和第三代组织特异性JAK抑制剂的开发为核心,同时探索创新靶点成药性的可能。

自成立以来,高效的执行力持续驱动凌科药业加速向前发展。在过去的3个月里,LNK01001在类风湿关节炎、特应性皮炎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的II期临床试验数据相继公布,结果均显示显著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充分体现出小分子JAK1抑制剂起效快、药效好的特点。公司近期已提交多个II期临床试验结束/III期临床试验启动前会议申请;多个管线即将进入III期临床试验,力求尽早惠及更多患者。与此同时,LNK01004针对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的Ib期临床研究也已经实现首例患者入组;公司的LNK01002和LNK01003等管线的早期临床试验的数据积极,临床前管线研发也在快速推进。

凌科药业的创新研发和临床开发能力持续得到验证和增强,正处于关键的价值快速爆发阶段。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仅JAK1抑制剂市场在2030年将高达305亿美元,未来市场广阔。公司依托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领域的巨大市场,未来的商业化潜力可期。

凌科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万昭奎博士表示:"感谢本轮投资机构绍兴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联新资本、海邦投资、好买母基金和礼来亚洲基金的支持和信任,同时感谢C1轮投资机构泰珑投资和联东投资,共同助力我们顺利完成C轮融资。凌科药业是一家聚焦自身免疫疾病、肿瘤治疗领域的企业,开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FIC/BIC创新药,致力于以差异化的创新疗法惠及全球的患者。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即使在当今生物医药资本寒冬的现状下,凌科药业依旧持续获得新老股东的支持,充分展现了资本市场对团队的认可。现在凌科药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整合多方资源,继续加大对临床开发、研发团队和技术平台的投入,力求让更加安全、有效的创新药物尽早惠及更多患者。浩悦资本担任了本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我们对他们的专业精神和支持表示感谢。"

浩悦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首席运营官丁亚猛先生表示:"我们很荣幸能持续协助凌科药业完成本轮融资。自身免疫领域的疾病种类多元复杂,适应症拓展空间大,尚存在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和差异化的创新机会。凌科药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管线,正在不断获得市场验证与认可。我们期待凌科的多个差异化显著的管线在后续的临床验证中展现出突破性潜力,也相信在一支富有执行力和使命感的团队带领下,凌科药业将继续稳步穿越周期,拥抱广阔的蓝海市场,早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选择。"


]]>
凡知医学宣布完成超亿元D轮融资 建创医疗成长基金领投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近日,凡知医学完成超亿元D轮融资,由建创医疗成长基金领投,金沙江资本、知来资本联合领投。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多款快检仪器、多联检诊断试剂等产品的研发迭代,持续完善产品矩阵,提速医疗器械注册证申报;大幅提升现有产能,推动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深度布局,进一步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

公开资料显示,凡知医学是一家全球化运营的生物医药公司,由拥有美国顶尖药企30年从业资历的海归科学家团队创立,致力于搭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二代测序、数字PCR、三/四代测序技术产品开发平台,打造国际一流的新一代基因快速检测设备及试剂品牌。


]]>
蔚来手机NIOPhone发布:实现车机应用跨端融合 售价6499元起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9月21日上午消息,在今日的NIO IN 2023蔚来创新科技日上,蔚来手机NIOPhone正式亮相。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介绍,NIOPhone定位是一部旗舰手机,搭载高通骁龙8Gen2领先版,最高16GB+1T内存组合可选。

  NIOPhone配备6.81英寸屏幕,支持1-120Hz可变刷新率;搭载5000万像素广角+超广角+潜望长焦后置三摄;配备5200mAh电池,支持66W有线快充+50W无线快充。

  NIOPhone拥有4款性能版,色彩与蔚来汽车车身同源;2款旗舰版,色彩与蔚来汽车内饰同源;以及特别版本EPedition。

  NIOPhone搭载SkyUI,主打纯净清爽。李斌称0系统广告,0商业预装。

  李斌表示,NIOPhone是为蔚来车主而生:可以代替车钥匙,一台手机多车操控,没电关机后48小时内仍可解锁;还专门增加了车控键,30项功能可一键直达;手机与车机可实现应用跨端融合,比如游戏、会议等。

  售价方面,性能版6499元,旗舰版6899元,EPedition版7499元。


]]>
vivo首席安全官鲁京辉:终端厂商在AIGC时代需与时俱进地用新技术手段应对安全挑战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随着人工智能特别是大模型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应用,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创新和安全风险往往是共生发展的。

作为端侧最核心的屏障,终端厂商肩负着用户安全的护城河角色。在近期召开2023 亚马逊云科技re:Inforce中国站活动上,vivo首席安全官鲁京辉带来了vivo整体安全战略的实践以及如何应对AIGC安全挑战的思考。

(图:vivo首席安全官鲁京辉)

智慧终端和智慧服务构建vivo核心价值

经过20多年的发展,vivo终端产品已经开拓了全球60多个国家,全球有超过5亿活跃的vivo手机用户,全球线下销售及售后网点超过32万个。成为全球智能终端厂商中的重要一极。

鲁京辉表示,vivo目标是以设计和驱动来创造伟大的产品,以智能终端和智慧服务作为主要的载体,提供给消费者最佳的使用体验。

作为终端厂商,安全的责任体现在哪些方面?vivo公司创始人、总裁兼CEO沈炜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是企业获得消费者信任的基石,我们要把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与守法合规作为企业研发经营活动中绝对不可以触碰的红线和基本底线,来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

鲁京辉在vivo的另外一个重要身份是vivo全球数据保护官。在他看来,在人工智能时代,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是人工智能技术得以发展的底层架构。推动人工智能行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二者是人工智能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vivo七大安全战略——PROTECT

鲁京辉介绍vivo的安全战略是缩写为“PROTECT”,由七个方面抽取的字母组成的:

第一,数据隐私保护。

第二,数据风险管理。一个企业能不能做好安全工作,核心点就是是不是有风险管理的意识。

第三,产品对象安全。

第四,关键安全技术。在做好所有工作以后,都要有相应的能力建设,这个能力建设的核心是要有关键安全技术的使能和赋能。

第五和第六,安全工程和合规管理。贯穿于整个产品研发生命周期,如何保证最终交付产品的安全质量水平,是通过安全工程和合规管理来去实现的。

第七,安全攻防。

黑灰产对整个行业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鲁京辉提到一个数据,中国移动互联网生态整个产值大概10万亿,其中有20%到30%最后进入黑灰产。尤其是近一两年来黑灰产的形态变得更加复杂,过去是业务驱动数据的时代,现在是数据驱动业务。智能手机成为toC消费者生态中的集中点。用户大量的交互行为,是通过手机这个载体来完成。

鲁京辉坦言,对抗黑灰产生态非常复杂,手机厂商在其中是一个关键的点。因为手机厂商不光提供一个硬件设备,也承载了各种各样的服务。需要支撑各种各样的服务,如支付类、广告服务、视频、游戏等,背后的链条是非常复杂。

vivo在黑灰产上是坚决打击、坚决抵抗。其PROTECT战略最后一个“T”就是攻防,vivo每个月能够识别出的欺诈行为,帮助消费者挽回的损失都是百万级甚至千万级。

千镜安全范式提供多场景全链路安全防护

vivo的整体安全技术主架是以千镜安全范式闻名于行业。虽然普通用户并不了解这一底层安全核心。但vivo多年来已经构建从底层芯片、内核操作系统、框架、应用等四个层级提供多场景全链路安全防护。

这一范式的核心的主轴,是可信,包括底层硬件的可信根,包括Kernel内核和系统级可信执行环境,框架层提供的可信度量,应用上层的可信交互,以可信去勾连整个千镜安全架构。

vivo通过不同的技术服务形态去推动赋能行业,构建一个健康的可信生态。这个核心点是通过一些安全能力的开放,包括基于千镜架构设备的安全性检测、可信度量来实现。

在移动互联网的生态过程中,智能手机厂商核心的价值点是什么?鲁京辉认为要充分利用手机终端提供的“护城河”的能力,去构建相应能力,同时赋能于合作伙伴。通过可信环境的构建,对可信度量的结果去赋能支付类、社交类、游戏类等合作伙伴,共同去构建一个健康的可信的移动互联网生态。

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实现端云安全一体

vivo不仅是提供智能终端,还提供智慧服务。在移动互联网生态下一定是端管云结合的。为什么选择亚马逊云科技作为云服务提供商?很重要在于亚马逊云科技能够满足端管云整个安全服务生态。

在谈及与亚马逊科技的合作,鲁京辉表示核心点是希望携手亚马逊云科技为用户去构建一个更安心、更安全的数字世界。

vivo通过采用亚马逊云科技安全可靠的全球性基础设施,可以直接继承亚马逊云科技全球基础设施方面相关的安全合规认证。当企业提供全球服务的时候,中国企业必须要做好自证清白和他证清白。亚马逊云科技通过已经获得的相关的国际认证,为出海的企业提供了一些基础性的安全保障,大大提高了vivo海外拓展的效率。

在和亚马逊云科技合作的过程中,vivo借助亚马逊云科技的多种安全服务,例如威胁检测与事件响应(Amazon GuardDuty)、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Amazon IAM)、网络与基础设施安全(Amazon WAF)、数据保护与隐私(Amazon CloudTrail)和风险管控及合规(Amazon Trusted Advisor)等相关服务,去构建相应的云上数据安全。

与生态各方合作应对大模型AI时代的安全挑战

作为全球重要的终端厂商,vivo已经感受到大模型AI时代安全冲击给用户带来的影响。比如大模型生成的各种诈骗剧本,各类更为高明的欺诈。

鲁京辉认为,过去的一些安全防护手段,在AI时代下不太好用了,需要与时俱进用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去应对。主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要解决内生安全的问题。

第二,要解决内容安全的问题。

第三,要解决运行安全的问题。

第四,要解决合规性的问题。

对于内生安全的问题,其核心是要做好相应管理的基线、管理的流程/制度/规范/工具支撑,要做好数据源头的可控,保证数据是无毒无害的,用相关的技术去支撑保证。

包括端侧和云端要做的必要工作,包括过去存量数据安全体系的优化和基于AI的安全推理的一些新技术手段的引用。vivo聚焦于作为一个智能手机厂商,在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时候必须做好的工作。

此外一些工作通过合作伙伴包括亚马逊云科技这样的云服务厂商的赋能,共同来构建。因为单纯一个终端厂商,是无法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态的。

在回答199IT关于千镜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时,鲁京辉表示千镜架构是端侧安全能力的整合。作为手机制造商,整体去看移动互联网生态,一定是端管云的生态。在端管云整个生态链分析中,vivo作为智能终端的提供者,在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或者能够形成竞争力和护城河的角色,从安全维度看一定是做好手机。

“vivo手机是用户直接的服务载体和交互的门户,所以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必须做好所提供的手机智能终端是安全可信的。在构建千镜架构的时候,其核心点是在端侧先去解决端侧可信环境。因为vivo有一个隐私保护三原则:数据最少化、透明可控、敏感数据端侧处理,这是作为智能终端厂商首需要做好的工作。”

鲁京辉这一番肺腑之言体现了vivo的责任和担当,在新的环境下,与时俱进,主动求变,以用户利益为根基,不忘初心,方为始终。


]]>
绿色低碳办亚运 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使用低碳燃料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总台央视记者 黄达 任梅梅

2023年9月20日上午,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主新闻发言人亮相暨整体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举行。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主新闻发言人陈卫强介绍,本届亚运会秉持绿色低碳的理念。大家关注的9月23日主火炬点燃的那一刻,主火炬燃料就是低碳燃料,到时候会正式发布。除此以外,在整个场馆的建设和场馆的运维上,也充分体现了绿色和环保,包括雨水回收、节能技术的应用等。


]]>
十年磨一剑!国产猫用疫苗实现零的突破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李娓

20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领衔研发的猫鼻气管炎、猫杯状病毒病、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三联灭活疫苗日前通过农业农村部应急评价,获得生产批准,这标志着国产猫用疫苗实现零的突破,打破了长期以来进口疫苗在我国的垄断地位,对促进我国宠物猫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供图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宠物猫的养殖量呈加速增长趋势。猫鼻气管炎、猫杯状病毒病、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是猫最常发生的三大传染病。长期以来,预防这三种传染病的疫苗均依赖于国外进口,价格高昂且疫苗产量得不到保证。上海兽医研究所伴侣动物生物安全风险预警及防控技术团队瞄准危害猫健康的三大核心传染病开展了相关疫苗的研发工作。

该团队“十年磨一剑”,最终从大量临床样本中筛选出猫三种传染病的优势流行毒株,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猫三联灭活疫苗。该款国产专用疫苗具有安全性好、抗体产生快、免疫持续期长、一针防三病等优点,可为宠物猫的健康安全提供更充分的保障。


]]>
苹果法国门店员工将在新款手机上市之日举行罢工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北京时间9月20日下午消息,代表苹果(179.07, 1.10, 0.62%)公司法国商店员工的工会发起在周五和周六进行全国罢工,这将正值新款手机iPhone 15上市。

包括CGT,Unsa,CFDT和CFTC在内的工会希望所有员工的薪资提高7%,以抵消通胀,这是年度薪酬谈判的一部分。他们在联合声明中表示,这是“尚未得到满足的正当要求”。

据全国电台Franceinfo报道,苹果法国公司提出加薪4.5%。苹果公司代表没有立即回复寻求评论的请求。

法国的20家苹果专卖店将采取不同形式的罢工行动,部分员工只停工一小时。工会表示,预计周五将在巴黎歌剧院店门前举行示威。


]]>
孟晚舟:华为要打造中国坚实的算力底座,为世界构建第二选择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9月20日,华为全联接大会在上海举办。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正式提出了华为全面智能化(All Intelligence)的战略目标,指出加速千行万业智能化的转型。

  从“All IP”到“All Cloud”战略

  十年一个台阶

  孟晚舟表示,当前,人类社会正加速迈向智能世界,数据正在爆炸式增长,智能技术也在突飞猛进。以强大算力为基础的各种模型和算法不断涌现,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创新的“矢量效应”更加凸显。

  她说,“华为提出从‘All IP’到‘All Cloud’战略,十年一个台阶,华为从未停止努力。”

  过去30多年,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浪潮中,华为没有一天停止对未来世界的想象,更没有一天停下在现实世界里努力的脚步。从2003年华为提出“All IP”战略,推动通信领域的各类技术制式和协议从七国八制走向统一,到2013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加速发展,华为提出了“All Cloud战略”,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升级。

  如今,华为云成为了全球增速最快的主流云厂商之一,这得益于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全球客户的认可。华为在全球部署了30个Region、84个可用区,聚合了全球4.2万家合作伙伴、500万名开发者,服务了全球300万家客户。

  华为提出全面智能化战略

  加速千行万业的智能化转型

  会上,孟晚舟提出全面智能化战略,要加速行业智能化,并表述了三方面的内容。

  她说,全面智能化(All Intelligence)的目标是“加速千行万业的智能化转型”。

  首先,让所有对象可联接。不仅是物理实体的,也包括逻辑的、虚拟的;不仅包括数字化的设备,也包括传统的终端和装置;不仅使数据上得来,也让意图下得去。

  其次,让所有应用可模型,通过大模型范式,让智能应用快速惠及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

  第三,让所有决策可计算。以算力的无所不在,加速智能的无所不及,并让数据的潜力在计算中不断地释放与叠加。在全面智能化战略的指引下,华为将持续打造坚实的算力底座,使能百模千态,赋能千行万业。

  AI发展正在跨越拐点

  华为努力做好“百花园”的黑土地

  她又说道,人工智能的发展,算力是核心驱动力(2.890, -0.01, -0.34%),华为要打造中国坚实的算力底座,为世界构建第二选择。

  她说,大模型需要大算力,算力大小决定着AI迭代与创新的速度,也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算力的稀缺和昂贵,已经成为制约AI发展的核心因素。而华为致力于打造中国坚实的算力底座,为世界构建第二选择。华为将持续提升“软硬芯边端云”的融合能力,做厚“黑土地”,满足各行各业多样性的AI算力需求。华为将充分发挥在计算、存储、网络、能源等领域的综合优势,改变传统的服务器堆叠模式,以系统架构创新的思路,着力打造AI集群,实现算力、运力、存力的一体化设计,突破算力瓶颈,提供可持续的澎湃算力。

  对于当前火热的大模型,她说道,参数超过千亿甚至万亿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型,正在加速进入千行万业,AI发展也正在跨越拐点。

  她表示,从小模型时代到大模型时代,AI技术的实用性发生了质的飞跃。过去,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开发不同的模型。现在,大模型通过吸收海量知识,一个模型可以适配多种业务场景,大幅降低了AI开发与应用的门槛,缩短了技术到应用的周期,使AI从作坊式开发、场景化定制,走向工业化开发、场景化调优,依托大模型规模化解决行业问题成为可能。而在此过程中,华为会支持大模型在智能化时代的“百花齐放”,努力做好“百花园”的黑土地。

  “我们支持每个组织使用自己的数据训练出自己的大模型,让每个行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展出自己的行业大模型。”孟晚舟说。

  华为支持“无用之用”的理论研究和前沿探索

  “技术为根,人才为本。”最后,孟晚舟以人才作为收尾。她表示,过去数十年,华为一直围绕着自身所在产业,为高校师生、开发者和科研人才,量身定制培养体系。未来的发展,还依赖基础技术的持续突破和人才的不断涌现。所以,华为不仅做“工程商用”研究,解决实际挑战,还依托“创新2.0机制”,与高校联合创新,支持“无用之用”的理论研究和前沿探索。

  孟晚舟透露,当前,面向高校师生,华为通过ICT学院和“智能基座”项目,实现了产教的融合。其中,在全球华为已与2600多所高校共建了ICT学院,教师数量超过了11000人,每年培养学生20万人。华为联合中国72所高校持续深化“智能基座”项目,已经开设了1600多门课程,覆盖了50多万学生。

  “信心,是实力铸就的。未来,是共同创造的。让我们,在产业变迁中,保持战略定力。在技术革新中,激荡蓬勃生机,在繁荣生态中,共赢智能未来。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孟晚舟说。


]]>
2023 亚马逊云科技re:Inforce:生成式AI安全的机遇与挑战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命运的齿轮一直在转动。五年前,当亚马逊科技在企业里面开始推广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部门一直在思考怎么样拿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赋能业务。谁也没有想到,生成式AI在不到一年就点燃了整个行业热情。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遍地开花。

在2023 re:Inforce 中国站活动上,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解决方案架构部总监代闻非常感慨。作为十年间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生成式AI等技术的经历者,代闻表示,云计算大大地助力了大量激增的数据和大规模可用的计算资源的实现,以此一直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地创新,直到现在。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生成式AI应用场景井喷,这预示着一个新的转折点,一个新的技术时代。

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解决方案架构部总监代闻

如何迎接这一新时代,企业应该如何安全驾驭这一新技术?代闻带来了亚马逊云科技的深度思考。

数据和模型安全是构建AI应用的关键

生成式AI的井喷对一个企业的数据平台有了更高的要求。要训练构建一个生成式AI的模型,需要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如果一个企业直接去应用一个做好的模型进行微调,这时候又需要有高质量的专业化的数据来微调这个模型。这两个方面的要求目前对于大多数企业的数据平台都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数据安全,亚马逊云科技有自己的独到的解决方案。

亚马逊云科技提供了贯穿生成式AI全周期的数据治理,从数据源的获取到数据的存储和查询,再到将数据传输给 AI平台进行模型的训练、调优和推理,以及全面实施数据分类和治理。亚马逊云科技提供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产品服务和最佳实践,帮助企业加速落地端到端的云原生数据战略,给生成式AI 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

保护存储中的数据。亚马逊云科技通过实施安全密钥管理、静态数据加密、强制实施访问控制、利用机制限制数据访问,保护存储中的数据。高质量数据是构建生成式AI能力的关键。

保护传输中的数据。亚马逊云科技从实施安全密钥和证书管理、执行传输中加密、自动检测意外数据访问、对网络通信进行身份验证四个方面对传输中的数据进行保护。多层次保护传输中的数据。

保护使用中的数据。从身份认证、隔离环境、多方协作以及数据共享四个方面,进行使用中的数据保护。

回到模型安全,在代闻看来,模型的访问策略不是静态的,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需要通过设置验证调优不断迭代的过程,这样的话才能保证访问控制的策略是与时俱进的,是起作用的。

模型训练后进入生产环境的安全防护同样重要。针对大模型,几个月前,亚马逊云科技宣布推出Amazon Bedrock和多种生成式AI服务和功能,以帮助客户构建和扩展自己的生成式AI应用程序。Amazon Bedrock提供了广泛的基础模型因此客户可以选择最能满足需求的模型。

首先,Amazon Bedrock后面接入了基础模型,它提供了一个API可以使用大模型加速生成式AI的应用程序和开发,无须管理底层的基础设施。

第二,Amazon Bedrock会负责任地选取一些合作伙伴,例如AI21Labs、Anthropic、Stability AI,以及自己的基础模型,另外我们最新推出的合作伙伴名单里也增加了Cohere,便于客户最快速地找到最合适的、能力最强的基础模型。

第三,使用组织内部的数据来训练大模型,同时又保证:首先,背后给大模型做了私有拷贝,这个拷贝只是给客户服务,不会再跟其他任何的大模型共享。二是训练数据只是在客户账户里来帮助工作,Amazon Bedrock不会拿任何用户的数据来增进自己的模型。这两点非常关键,这也是很多企业在采用大模型的时候对于数据主权、数据保护方面有担心的一个很重要的点,Amazon Bedrock给了一个非常完善的答案。

再次,它能全面地使用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安全功能,Amazon KMS、Amazon IAM等可以完善地跟Amazon Bedrock集成,集成以后可以很好地管理加密、权限控制和所有行为的日志。

提供自己的大模型Amazon Titan给大家使用。Amazon Titan有两个基础模型,一个是Titan Text,能够执行文本类的任务。另外一个叫Titan Embeddings,能执行个性化推荐的任务。

负责任的AI。亚马逊云科技致力于开发公平且准确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服务,并为企业客户提供负责任地构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应用程序所需的工具和指导。我们在负责任AI方面有着坚定的承诺,如Amazon Titan可以通过减少和消除不当或者是有害的内容来支持负责任AI的实现。

应用安全是实现AI价值的保障

应用安全是企业的重中之中,代闻认为,应用是来创造价值的,应用的安全一定是实现AI价值的保障。AI提升了安全的能力,安全可以更好地护航AI的应用。

第一个阶段是开发流程中的安全(DevSecOps)。安全应该贯穿到从开发到持续集成、持续部署再到投产、监控以及整个反馈的过程里面来。亚马逊云科技利用自身经验,将AI防护应用到软件开发的全生命周期,让开发更便捷,更安全。亚马逊云科技近期最新发布的AI开发安全能力。

Amazon CodeWhisperer,该服务是亚马逊云科技推出的AI编程助手,可根据开发者指令利用内嵌的基础模型实时生成代码建议,该服务内置了代码安全扫描功能,可帮助开发者查找难以检测的漏洞并提出补救建议。

Amazon CodeGuru Security,它可以扫描代码,在代码里面寻找漏洞,包括调用包漏洞,包括很多其他代码逻辑的漏洞。它还能够在CICD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方式自动降低误报率,同时它基于API设计,能够非常方便地集成到开发工作流里边去,实现集中化和扩展性。

第二个阶段是运行中的安全。

零信任:针对应用的安全访问,企业可构建零信任的应用安全访问策略。零信任不是一个标准的工具或者解决方案,而是一套机制,并且需要经过演练和考验。我们需要对访问大模型的应用进行权限管理,确保只有在拥有特定权限的应用,才能访问或者调用大模型里的制定API。亚马逊云科技推出几个工具,帮助客户在自己的亚马逊云科技环境下构建这套机制。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可信任的网络通道,Amazon Verified Access 可以搭建一套无需VPN的网络验证系统,可以使用Amazon IAM,或者客户自己的用户认证系统,来完成这个认证程序。除了对用户的认证之外,Amazon Verified Access还支持可以设置规则。这些管控,可以在几乎不对应用进行任何代码改变的情况下部署和发生。

亚马逊云科技日前推出了Amazon Verified Permissions,为用户构建的应用程序提供细粒度授权和权限管理,用户可以使用该服务管理其应用程序的角色和属性的访问控制。

为了方便书写所有的授权规则,亚马逊云科技发布了一个新的开源语言,叫做CEDAR,CEDAR用于编写和执行授权策略的开源的语言,它可以能够让大家更加轻松、更加快速地来创建所有的访问控制权限。

网络控制:零信任和网络控制并不是一个二选一的关系,两者相加才能实现端到端的应用安全,尤其是在大模型时代。

针对网络防护,Amazon Shield用于防DDos攻击,Amazon WAF提供防火墙支撑,Amazon Firewall Manager可以轻松管制防火墙策略:去年缓解了70万次DDos攻击,Amazon WAF上每天托管规则请求超过3500亿条。

针对威胁识别,Amazon GuardDuty使用了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技术,使安全事件的误报率减少50%。它能够实现初期的检测,还可以做持续的分析,它会使用机器学习的技术来检测所有的威胁,以智能化的手段给予采取行动的建议。

利用AI提升安全合规效率

亚马逊云科技也在非常积极的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来提升自身的合规,从自己的实践出发,总结出经验来,然后再惠及到所有用户。亚马逊云科技采用人工智能大规模审查安全机制,从而大幅减少手动操作,降低人为错误。另外,AI可以提供一个一致性判断,同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能够预测和提供自动审查。这四个方面是亚马逊云科技使用AI进行内部的安全合规方面的实践指南。

亚马逊云科技在全球获得140多个安全标准和合规认证,并将AI技术应用到其安全及合规服务中,能够为大规模批量审查提供安全控制,利用自动化减少手工操作以降低错误,利用AI提供一致性判断,利用AI/ML技术实现自动审查,全面提升合规效率。亚马逊云科技通过在其500多项自身合规审计控制项中使用AI技术,将审计时间节约了53%。

亚马逊云科技APN合作伙伴网络提供数百种行业领先的安全解决方案,多层保护客户的应用和数据安全。通过全球安全伙伴提供的解决方案,携手构建1+1>2的安全合作。

技术方面提供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身份认证、威胁检测和事件分析、数据治理以及安全自动化运维等咨询方面提供方案建议、合规建议以及全面的安全咨询服务和合规服务在IDC近期发布的《2023中国公有云托管安全服务能力报告》中,亚马逊云科技是获得满分最多的厂商之一,其中“生态建设”评估维度是唯一获得满分的厂商。

本次2023 re:Inforce 以“AI时代 全面智能的安全”为主题,聚焦生成式AI在安全层面给企业带来的挑战及机遇。是亚马逊云科技年度重磅活动之一。


]]>
Arm上市软银解套,孙正义又盯上OpenAI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新浪科技 郑峻发自美国硅谷

  时隔七年之后,Arm再度上市,软银终于解套。冒险王孙正义有了更多底气和豪情,又开始了新一轮豪赌,而OpenAI就是他的最新目标。

  美国时间上周四,软银旗下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在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筹集48.7亿美元资金。首日交易结束,Arm股价收盘上涨25%,市值达到680亿美元。两个交易日后,Arm目前股价60.31美元,市值达到了858亿美元。

  Arm并不是一家财报亮眼的公司。过去一年的营收仅有26.8亿美元,利润仅有4亿美元。按照首日收盘的价格,Arm的市盈率接近了170倍,甚至超过了今年股价飙升三倍的英伟达(109倍),更远远超过了费城半导体指数股平均的21倍。

  英伟达的股价飙升是建立在上一财季营收增长一倍,以及未来高达170%的增长预期之上;相比之下,软银高达170倍的市盈率就显得更为夸张。或许这种市盈率只体现了市场对Arm为数不多流通股的需求。

  孙正义保守定价

  在此次Arm上市中,孙正义只拿出了10%的股份,约10亿股股份对外发售,而软银与愿景基金继续持有Arm高达90%的股份,目前价值超过700亿美元。因为流通股并不多,周四Arm成为了纳斯达克第五大活跃交易股。

  Arm的上市定价51美元,位于此前预期招股价格区间的上端,获得了超过10倍的认购,整体估值约在545亿美元。Arm这一估值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600亿-700亿美元,融资规模也低于此前预期的80亿-100亿美元。

  据美国媒体报道,围绕着Arm的上市定价,诸多承销商和软银高管们进行了数次讨论,不少人主张提高定价,但最终由孙正义拍板定价在较为保守的51美元。他不希望Arm因为定价过高而影响上市表现,更看重未来的增长前景。

  孙正义在这方面有直接经验。2018年软银集团分拆旗下电信子公司软银在东京证交所上市,融资210亿美元,创下了日本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之最。但因为定价过高,软银上市首日就破发下跌了14%。

  此次Arm上市得到了市场高度关注。因为这是自2021年底电动车企Rivian上市融资137亿美元之后,美国股市迎来的最大规模IPO交易。美国股市迄今的上市融资之最,依然是2014年阿里巴巴融资250亿美元。

  随着美联储连续大幅加息,美国股市去年进入了熊市,新股上市也进入疲软期,诸多企业都选择了等待观望。市场殷切希望Arm的成功上市可以作为一个风向标,提振市场对新股上市的信心,为后续Instacart和Birkenstock等多数十家企业的上市铺平道路。

  英国科技行业皇冠

  而对软银来说,Arm上市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去年英伟达因为监管问题被迫放弃收购之后,Arm上市就成为了软银的唯一选择。随着现在的Arm的成功上市,这笔软银历史最大规模并购交易,终于到了投资解套的时候。

  2016年7月,软银斥资240亿英镑(折合320亿美元),以全现金方式收购了Arm,这一价格对Arm当时股价溢价超过40%。这是英国科技行业历史上的最大规模并购交易。交易完成之后,Arm也在伦敦证券交易所退市。

  在高科技行业,英国企业的份量并不是很重,并没有多少闻名全球的英国高科技企业,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Arm则被视为英国科技行业的皇冠。时任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因为没有阻止这笔交易,遭到了很多英国人的批评。

  实际上,软银收购Arm正值英国政坛的特殊时期。那年6月,英国民众公投决定选择退出欧盟,又被称为Brexit。在软银宣布收购Arm之后,英国政府决定批准这一交易,向全球释放英国依然欢迎外来投资的信号。

  而在此次Arm再度上市中,英国政府也希望Arm能够选择伦敦交易所上市,英国首相苏纳克甚至亲自出面劝说孙正义。不过,孙正义更坚持让Arm在纽约上市,以便获得更好的估值与资金。尽管婉拒了英国政府,但Arm CEO哈斯也表示未来可能会在伦敦二次上市,这或许是对英国政府的一个宽慰。

  消费电子基石企业

  Arm在全球科技行业有着特殊的基石地位。尽管在全球科技领域,Arm的营收体量相比诸多巨头只是微不足道的零头,2022财年营收仅为26.8亿美元,净利润仅为5.24亿美元。然而,这家企业的重要性却是无法估量的。不夸张的说,Arm是整个消费电子行业无可动摇的支柱。

  在此次Arm上市中,苹果、英特尔、三星、英伟达和台积电等行业巨头都投资认购了股份,成为了战略投资者。这些行业巨头都离不开Arm的芯片生态,集体入股也体现了Arm特殊的行业地位。

  已有32年历史的Arm总部位于英国剑桥,是此前被称之为“英国苹果”的艾康电脑(Acorn Computers)分拆独立出来的芯片设计公司。Arm专注于设计芯片,授权给其他芯片公司,自己既不生产,也不出售芯片。因此,Arm又被类比为科技行业的“永久中立国瑞士”。

  如今全球高达99%的智能手机都是用着Arm授权的处理器,苹果、三星、高通等巨头莫不如此。去年全球Arm架构芯片出货量超过了300亿片。不夸张地说,是Arm的芯片设计推动着消费电子行业的技术创新。

  Arm CEO哈斯(Rene Hass)去年更是自信表示,Arm架构芯片已经无所不在,因此消费电子行业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与Arm脱钩。”鉴于行业所有重要企业都用我们的技术,没人可以承受错过我们产品周期或者缩减研发的代价。”

  正因为其至关重要的地位,尽管Arm的估值并不算高,但任何一家行业巨头都无法将其收入帐下,因为这必然会遭到整个移动行业的群起反对。2020年英伟达斥资400亿美元收购Arm的交易,即便早早声明会继续公开授权,同样无法摆脱注定失败的命运。最终英伟达决定放弃收购,赔偿了Arm 12.5亿美元的解约金。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的基石,Arm的财务状况也是整个行业的晴雨表。目前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正处于需求萎缩的低谷,各大手机和PC厂商都面临着销售下滑的困境,连苹果都无法置身之外,Arm的营收也因此不可避免出现了下滑,去年营收下滑了1%。

  AI是上市关键词

  不过,Arm此次上市讲的故事也并不是消费电子行业的基石,而是更为广阔的人工智能未来增长前景。2016年软银收购Arm时,更看重的是Arm芯片设计在未来物联网的增长前景,但实际上,过去七年物联网的增长并没有完全兑现,现在芯片行业已然是AI的时代。

  人工智能时代的增长前景才是Arm此次上市融资的关键词。去年开始的生成式AI迅速成为整个科技行业的热潮,从行业巨头到创业公司都在投身于机器学习和大模型训练,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GPU和CPU处理器进行运算。

  此前英伟达收购Arm,就是为了主导广袤巨大的数据中心市场。相比已经陷入饱和的智能手机行业,增长空间巨大的云计算市场才是英伟达更为看重的领域。即便被迫放弃收购Arm,英伟达依然凭借着GPU领域的主导优势,股价持续飙升,成为第一家市值万亿美元的芯片公司。

  在消费电子行业陷入萎缩的同时,AI时代却给Arm带来了全新的增长契机。在此次上市过程中,Arm CEO哈斯谈得最多的是AI,是数据中心和智能车。“我们在云数据中心和汽车行业有着广阔的增长。而在向基于AI运算的转型过程,Arm更处于中心位置。Arm的芯片设计不仅在几乎每一部智能手机之中,更处于每一个电动车和数据中心中。很难找到一个没有Arm设计芯片的AI设备。“

  今年5月,Arm发布了两款用于机器学习的全新芯片集:一款CPU Cortex-4相对于前一代芯片,在机器学习性能提升的同时将功耗降低了40%;而另一款GPU G720则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将所占内存带宽降低了22%。与此同时,英伟达上月刚刚发布的新一代AI超级芯片Grace Hopper,其中的CPU同样是基于ARM的架构设计。

  愿景基金成为笑柄

  收购Arm的那几年,软银正在雄心勃勃地大举扩张,凭借着投资阿里带来的千亿美元回报,孙正义在全球寻求收购投资和机遇,连续完成了数起十亿美元规模,甚至百亿美元级别的投资和收购交易,涉及到电信、游戏、新能源、芯片、机器人(12.110, 0.08, 0.67%)等诸多行业领域。

  2013年,软银斥资21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当时的第三大运营商Spint。此外,软银的明星收购交易还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巨头堡垒投资(Fortress Inverstment)以及机器人行业领头羊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已在2021年出售给韩国车企巨头现代)。

  软银在2017年筹集了1000亿美元,创建了愿景1期基金,雄心勃勃地要在全球科技领域进行大举投资。愿景一期资金的主要投资者包括了沙特和阿联酋阿布扎比的主权投资基金。同年,软银以80亿美元的价格将Arm 25%的股权出售给了愿景1期基金。

  然而,在随后的几年时间,愿景基金遭遇了一个又一个失败投资,做出了一次又一次错误决策,不仅让基金的投资者损失惨重,也让孙正义的投资眼光遭遇了严重质疑。

  当年5月,软银斥资40亿美元收购了英伟达股份。然而,仅仅两年之后的2019年,几乎在英伟达股价的最低点,软银就以30亿美元的价格抛售了这部分的股票止损,不仅无缘2020年的科技牛市,更错过了英伟达后来的飙升狂潮。

  收购Sprint同样让软银深度套牢。在被软银收购之后,Sprint的市场竞争并没有得到实质好转,反而被T-Mobile超过,下滑成为美国第四大运营商。2020年,软银作价210亿美元把Sprint出售给了T-Mobile,就此放弃了在美国电信领域的投资资产。

  但更令软银和孙正义蒙羞的还是WeWork的投资,他本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笔“愚蠢”的投资。孙正义原本以为自己在WeWork创始人亚当·纽曼(Adam NeuMann)身上看到了又一个马云,最终却收获了最惨烈的滑铁卢。

  从2019年开始,软银持续在WeWork投入了185亿美元,最终却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亏空无底洞。即便2021年WeWork终于通过SPAC模式成功借壳上市,但其业务模式和混乱管理并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目前市值仅有34亿美元,甚至面临着破产前景。

  孙正义再燃投资热情

  一个又一个投资失误让软银的千亿美元愿景基金变成了笑话。2019财年愿景基金投资亏损高达180亿美元,软银集团整体亏损130亿美元。2021财年亏损160亿美元,2022财年更是亏损了令人震惊的320亿美元。

  为了获取资金用于投资以及弥补亏空,软银只能不断抛售阿里持股套现,在阿里的持股比例也从超过30%直到目前不到4%的象征性比例,退出了阿里董事会。去年5月,亏损到焦头烂额的孙正义宣布软银和愿景基金转入防御模式。

  然而,AI时代的到来让孙正义再次燃起了冒险的热情。他在6月份一个活动上表示,Arm是诸多AI公司产生协同效应的核心,表示软银将从防御模式转入出击模式,在AI领域寻求投资机遇。

  今年以来的股市回升让孙正义感受到了转机。今年第二季度(软银第一财季),愿景基金在连续五个季度巨额亏损之后,终于扭亏为盈,实现了11亿美元的投资盈利。软银CFO Yoshimitsu Goto一方面承认盈利是来自于有利的市场状况,另一方面表示软银将开始恢复投资活动。

  市场状况刚刚好转,孙正义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了AI投资。今年7月,软银刚刚领投了英国保险科技公司Tractable 6500万美元的融资。孙正义还表示,目前软银集团85%的投资资产都是与AI相关的海外公司。

  对孙正义和软银来说,Arm成功上市不仅使得这笔320亿美元的收购交易得以解套,带来实际投资回报,更让软银和孙正义重新燃起了斗志,再度吹响了大举投资的号角。

  据日本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在Arm上市之后,孙正义计划在AI领域投资百亿美元,希望投资OpenAI。孙正义是ChatGPT的重度用户,而且几乎每天都会和OpenAI CEO艾特曼联系。除了投资,他还希望和OpenAI达成广泛的战略合作。除了计划投资OpenAI之外,软银还在AI领域寻求其他投资机遇,并已经就收购英国AI芯片公司Graphcore进行了初步接触。


]]>
第四范式宣布港交所上市计划:总集资10.2亿港元起,拟9月28日挂牌上市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9月18日上午消息,决策类人工智能公司第四范式今日宣布将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计划,将发售18,396,000股股份,其中16,556,400股股份将作国际发售,合共占初步发售股份总数90%;余下1,839,600股将于香港作公开发售,合共占初步发售股份总数10%,每股价格介于55.60港元至61.16港元。

  第四范式将于2023年9月18日上午9时开始于香港公开发售,并于2023年9月21日中午12时截止。第四范式的股票预计将于2023年9月28日于香港联交所主板开始进行买卖,股份将按每手买卖单位100股股份买卖,股票代号为6682.HK。

  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为本次发行之独家保荐人、联席全球协调人、保荐人兼整体协调人、整体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建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招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及招商证券(13.940, -0.06, -0.43%)(香港)有限公司为本次发行之联席全球协调人、整体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腾达资本顾问有限公司担任财务顾问。基石投资者为新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5.920, -0.02, -0.34%)科学城科技成长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Montage Technology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澜起科技(50.530, -1.24, -2.40%)),认购总额约合96.8百万美元。

  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戴文渊博士表示:“赋能企业实现人工智能转型并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是我们长期的目标和使命。我们将秉持以平台为中心的战略理念,不断垒实自身技术壁垒并优化产品服务,持续为客户提供高价值服务,助力客户业务。”(新浪科技 文猛)


]]>
中国手机在印度进退两难,韩国三星拿走更大蛋糕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中资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高歌猛进”的势头已按下“暂停键”,韩国三星手机则重新在印度拿走更多市场份额。

  自印度2014年提出“Make in India”以来,中国手机企业是最积极的响应者之一。小米印度2014年10月注册成立,到2023年,中资手机品牌进入印度市场已步入第十个年头。当下中国手机企业在印度有些进退两难,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小米、OPPO、vivo等印度中资手机品牌及供应链企业。

  “它们的策略是维持现状、确保健康经营,对再投入持审慎态度。”8月10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电子信息分会秘书长高士旺向第一财经记者说。

  份额此消彼长

  在印度市场,中国手机品牌的份额正在消退。

  Canalys的数据显示,经历20个季度的辉煌后,小米2022年第四季度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痛失领先地位,以550万部的出货量跌到第三,次于三星、vivo。2023年第二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的出货量540万部、同比减少22%,市场份额15%、同比减少4个百分点。

  在印度手机市场前五名中,除了三星,vivo、OPPO、小米、realme四个中资品牌合共的份额分别为61%、55%,呈下降趋势,而2021年三季度、2022年三季度这四个中资品牌合共的份额分别为70%、67%。

  中印越电子(手机)企业协会秘书长杨述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小米、OPPO、vivo 2018年和2019年高峰期在印度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均曾达400万台/月,现在已分别降至约150万台/月。这背后有全球手机市场萎缩、政策影响使中资收缩产能等原因。

  Canalys印度分析师Sanyam Chaurasia在给第一财经的回复中说,小米在印度手机市场份额的下滑,一是因为宏观形势影响了其主要的投资组合;二是线上渠道没有显示出一致的需求;三是在成为一个激进的5G品牌方面,它迟到了。

  一位在印度的中方相关人士认为,过去几年,中资手机品牌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曾占据三分之二的份额。目前苹果、三星及本土Jio等品牌获得支持与补贴,使中资手机品牌的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将可能逐步下降。

  “中资手机企业在印度的策略一定会调整。”一位长期关注南亚消费电子市场的观察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说,一是小米、OPPO从去年到今年,在印度流动资金减少影响整体扩张策略;二是印度手机出货量从2014年到2022年累计突破20亿部、年复合增长率约23%,但今年表现低于预期,在智能手机渗透率达到约80%后向高端化发展,中资手机企业的产品也需做调整;三是线上渠道占比下滑,它们将侧重拓展线下;此外,印度还要求中资企业的高管是印度人。“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中资企业调整是必然的。”

  印度一直要求中资企业在当地建立供应链,尤其是具有技术含量的部件,要求在当地生产。但上述人士认为,中资企业将会越来越谨慎,即使苹果公司出面为10多家中资“果链”企业取得了印方投资批准,但仍可以预测,它们投资印度也会非常谨慎,外来企业在印度本地供应链的发展速度会低于预期。

 高峰期雇工20万

  2014年是中资手机品牌全面进击印度市场的关键年。OPPO、vivo选择用其擅长的方式砸开地包商大门,与三星正面交锋;小米、一加抢夺电商红利,树立线上品牌行业标杆。

  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消退,而印度人口规模与中国相当、有大量年轻人口,且智能手机普及率低于中国。这吸引了中资手机供应链龙头企业在印度设厂,年产量曾超2亿台。

  2019年9月,小米宣布自5年前开始在印度运营以来,已在这个最重要的海外市场销售超1亿部智能手机。那时,小米手机已在印度连续8个季度销量夺冠。小米手机在印度年出货量曾达4000万台,一度超过其在中国的出货量。这也带动了TCL华星等上游企业投资。

  TCL华星总裁赵军今年7月曾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TCL华星印度模组工厂的手机和电视模组产能都已开出来,目前产能利用率70%-80%。印度本土客户、中国客户在印度开的工厂,合作已全面展开。TCL华星印度模组厂从建厂到运营虽用了较长时间,但目前运营良好。

  据《2021年中资企业在印度发展报告》,至2021年,中资手机企业在印度的工厂已超200家,总用工人数曾超20万人;贸易公司500多家;投资额达30多亿美元,中资企业在印度提供就业岗位曾超过50万个。OPPO、vivo高峰时期每家用工超过1.5 万人。

  “OPPO、vivo两家企业在印度已购买了工业用地,难以抽身,只能坚守,目前已面临需求下降、产能利用不足的情况,即使印方催促它们在购买的工业用地上继续建立工厂,只能推迟。”这位印度中方相关人士说,中资手机品牌企业在印度已缩减产能,裁减印度员工,缩小产品种类,但努力维持一定份额;一些中资的中小供应链企业,只能选择离开印度。

  “目前没有新的统计,随着一些企业离开、业务缩小,加上人员签证受限,上述数字肯定会一定程度减少。”上述人士称,如印方政策不变,上述数字将呈现逐步减少趋势。

  高士旺认为,这几家中资主流手机厂,在印度市场已投入这么多,也将确保持续经营。“它们现在的策略是维持现状、不愿意再投入太多,以健康经营为目标,适当提高盈利水平,不会亏本来扩大市场份额。”

印度,还是越南

  中国、印度、越南占据全球手机产业大部分产能。

  智能手机进入存量竞争期,对成本更加敏感。经贸摩擦和疫情也加快全球产业链重构,这使部分手机产能从中国转至印度、越南。

  受部分手机产能及订单转移至印度、越南等国的影响,中国手机产能比重总体下降。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22年美国自中国进口手机同比下降2.2%至1.51亿部,占其进口来源79.9%,较疫情前2019年的71.2%有所提升,但较2014年顶峰的84.9%已下降5个百分点。2022年美国自越南和印度的进口量占比分别为15.3%和2.2%,比重较2014年已扩大超10倍。

  印度希望进一步扩大本土手机产业链,手机进口税率已提高至28%,并提出2026年制造3000亿美元电子产品的目标。美国银行预计,在印度2020年推出的生产挂钩激励(PLI)计划的推动下,苹果可能会在2025财年之前将至少18%的iPhone产能转移到印度。

  Chaurasia表示,目前印度的智能手机出口增长主要来自苹果和三星的推动,助力印度在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近40亿美元的破纪录出口额。在印度手机产业链本土化方面,顶级供应商正在优先考虑当地供应商和零部件采购,充电器、电缆、主板和电池组件等部件目前都在印度当地采购;然而,主要部件,例如显示器和芯片,仍然主要是进口。

  “中国仍占全球手机产能70%-80%,苹果手机在印度生产所需零部件很多还需从中国进口”,高士旺认为,中国在手机产业链、供应链、人才、研发上有优势,所以中印手机产业链仍有深化合作的空间。

  当然,随着中国国内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海外客户对供应链多元化的要求提高,中国手机产业链的产能仍有向外转移的压力。在印度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时候,许多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了越南。

  杨述成今年已组织三次越南商务考察团,最新一次的越南商务考察团将于9月下旬出发。他认为,中资企业海外发展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未来5-10年,首选地为越南、印度、印尼、匈牙利、墨西哥。

  谈及中国、印度、越南未来在全球智能手机产业链中扮演的角色,Chaurasia说,“它(们)将在(手机)品牌实现供应链多元化以支持全球运营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印度一年销售1.2亿-1.3亿台智能手机,基本都在印度组装。同时,印度生产的手机90%本地消化。与此不同的是,越南生产的手机90%用于出口。”杨述成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现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协助会员企业到越南投资。

  上述印度中方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印度政府希望印度成为手机生产大国及出口大国。印度未来能否成为智能手机的出口大国,短期来看,目标难以实现。

  这位人士说,从长期看,由于苹果、三星等继续在印度扩大产能,印度有望成为手机生产和出口大国。而越南在手机生产、出口方面已优于印度,外来投资者制造的产品会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


]]>
苹果回应辫子客服形象:已收到反馈 会通过官网回应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9月18日,近日,有网友发现,苹果官网Apple Watch Specialist专家一对一选购页面的一张客服人员的图片涉嫌辱华。该消息曝光后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针对这一情况,苹果客服也进行了回应。苹果客服表示,其已收到相关反馈,(苹果方)也很重视反馈,后续可以关注官网的回应。

  此前有网友表示,在苹果官方的网站上,出现了一个扎着辫子的客服形象。而这位客服她头上的辫子造型看起来与我国清朝时期国人留的辫子很相似,这一照片有歧视国人的嫌疑。该言论在网上公布后,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不少人对苹果的这一做法非常不满。

  苹果争议形象

  不过随着事态进一步的发展,相关事情出现了不同的说法。有部分网友表示,这也许是个乌龙事件,因为这位模特可能并非中国人,而是印第安人。该客服人员形象并非仅在中国官网存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苹果官网的该入口使用的是同一张照片。这个造型并非针对中国地区的歧视行为,并且表示这个辫子造型应该是来自于印第安人文化,与我国清朝的辫子造型应该没有关系。


]]>
国轩高科电池今起实现"Made In Germany"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哥廷根9月16日上午,德国中部著名的大学城哥廷根,第一款本地产电池产品正式下线,国轩高科在欧洲的首个电池生产运营基地迎来里程碑时刻。下萨克森州长斯蒂凡·魏尔、中国驻汉堡总领事丛武等共同见证。当天,国轩还与巴斯夫、ABB、Ebusco、Ficosa等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分别签订合作协议。

活动当天,现场嘉宾集体拍下启动按钮,国轩高科德国基地首条自动化电池pack产线正式运行。当一辆AGV自动引导运输车将第一个电池包从测试区缓缓运到嘉宾面前时,所有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I'm very lucky, it's a very good moment in my life.(我很幸运,这是一生中非常美好的时刻。)"刚刚在首款电池包上签名留念的哥廷根工厂工人安德里亚斯(Andreas)难掩内心的激动,和他一样激动的还有国轩德国哥廷根工厂的其他200多名德国工人。此次电池包产线的正式打通和运营,证明国轩已经在欧洲实现本地化生产与供应,国轩电池正式开启"德国造"的步伐。


"哥廷根工厂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目前已经整线自动化率达超过70%,其中模组工序阶段超过80%。"国轩高科国际业务板块副总裁陈瑞林介绍;哥廷根工厂总经理克劳斯-戈德(Klaus Gohde)强调哥廷根团队在以 "一个 Gotion "的方式推动工厂从内燃机车业务向电池业务的转型方面有着高度的共识和行动一致性。国轩高科CTO蔡毅在当天的国轩欧洲战略布局的分享中提到,哥廷根工厂总计产能规划是20GWh,预计分四期完成,全部完成后,有望实现20亿欧元的年产值。

Gotion Global 首席运营官兼德国国轩总经理 Peter Willemsen 表示,中欧之间的合作精神对于努力 "让欧洲重新焕发绿色生机 "非常重要。今天哥廷根工厂首条产线正式落地投产,而且工厂已经接到了大量欧洲订单需求。预计10月份起可向欧洲客户供货;预计2024年中,工厂实际产能可以达到5GWh。"工厂的电池pack产品应用包括商用车电池、储能系统电池和乘用车电池,同时还将作为国轩欧洲基地的研发中心、物流中心及售后服务点。"

订单火爆也体现在了当天的签约环节,16日当天,国轩高科一口气与5家国际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合作方向涵盖电池材料及产品开发、车用及储能产品供应等方面。其中国轩高科将与巴斯夫中国进一步合作电池材料相关合作;与瑞士ABB集团达成电池产品供应及技术研发方面合作,ABB自动化产品将支持国轩欧洲、美国新建工厂;与Ebusco达成储能电池系统开发与生产,及风光储项目开发方面合作;并与Ficosa及Idneo将就智能移动储能充电车、电池银行、电池回收、BMS及大数据工程联合开发等方面建立合作。

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用五个"非常"致辞开场。首先非常欢迎安徽经贸友好代表团不远万里现场参加并见证;其次在国轩落户哥廷根的过程中,中德两国、两地政府不遗余力地支持与帮助,国轩非常感动,也铭记在心;再次今天有很多欧洲企业客户来到现场支持国轩在哥廷根开展本地化生产电池,共同推进欧盟碳减排,这非常难得;哥廷根工厂在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但今天第一个电池包的正式下线,是工厂全体员工勤劳智慧的结果,非常感谢所有人的付出;最后"我们也非常期待与欧洲的企业一道,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真诚地期待全球的能源转型顺利成功。"

德国下萨克森州州长斯蒂凡·魏尔Stephan Weil 在致辞中表示:下萨克森州与安徽省之间长达 40 年的合作历史,这在同类合作中尚属首例。从前发动机是燃油车最重要的零部件,而未来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将是电池。因此博世将哥廷根工厂交接给了国轩,意义重大而深远。"我想在这里感谢博世公司在过去很多年里为哥廷根和下萨克森州做出的贡献。但我也很高兴国轩接过了接力棒。"魏尔州长表示,国轩是一家来自中国安徽的公司,在电池领域享有盛名,有着光明的前景。大众集团是国轩最大的股东,下萨克森州是德国第一汽车大州,哥廷根工厂项目的优势在于,国轩将在哥廷根生产未来数十年具有广阔市场需求的动力电池产品。希望下萨克森州能借此对汽车工业转型做出推动,而且我相信一定能够做到。

德国下萨克森州哥廷根市长佩特拉·布罗伊斯特(Petra Broistedt)女士表示,今天能在过去博世的工厂车间里举行哥廷根工厂的电池产线启动仪式,看到非常现代化的电池包产线运转,具有标志性的转折意义。很自豪哥廷根将国轩电池工厂纳入自己的大家庭,也很高兴看到国轩能与本地高校合作,推进校企合作研发,提升拓展企业的研发能力。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哥廷根市非常愿意携手国轩寻找电池行业国际合作新路径。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BWA)主席米夏埃尔·舒曼Michael Schumann表示:目前,中国企业在德国的员工人数已超过 10 万,而且呈上升趋势,并在未来的关键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推动力。2030 年,德国的道路上至少要有 1500 万辆全电动汽车,而德国距离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轩已经决定在德国和哥廷根对我们做出长期承诺,祝愿你们取得圆满成功。特别是,你们的榜样将成为一个先例,更多的投资者将来到德国投资兴业,丰富德国作为技术和商业中心的内涵,加强中德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
暴跌80%!贾跃亭的“惊天魔术”,玩不下去了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普通人最怕耗尽希望。

  企业家最怕耗尽信用。

  自乐视开始,贾跃亭就一次又一次的掏出了“狼来了”的剧本,以至于到今日,九年磨一“剑”。贾跃亭依旧没能向市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法拉第未来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规模化量产。

  一次又一次的“跳票”,耗尽了市场的期待,也耗尽了投资人的耐心。

  为了能让法拉第未来继续苟延残喘,贾跃亭把能想的招全想了一遍,而这一次他将目光盯向了公司的股价。

  妄图用一场数字的游戏,给自己增添融资的砝码。

  然而这场“惊天的魔术”,没能奏效,贾跃亭又一次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资料显示,8月28日,法拉第未来完成了普通股80合1股之后,当天法拉第未来跳空低开24%,短短半个月时间,法拉第未来跌去了59%。

  如果从8月初算起,法拉第未来更是跌去了80%。

  对于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贾跃亭以及管理层没有进行及时的反思,反而发布消息称,公司管理层正在采取措施来保护公司的利益。但他们注意到了一系列可疑的活动,认为这些活动似乎是有组织的,旨在通过散播虚假信息和操纵市场情绪来损害公司的估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法拉第未来还计划进一步调查,并采取措施来应对任何被认为是市场操纵或传播虚假信息的活动。

  该公司称,如果发现任何非法做空、其他市场操纵或虚假信息,公司还打算采取可用的法律行动。

  与此同时,法拉第未来还呼吁股东和投资者保持警惕,以防范市场操纵行为,并建议他们在做出投资决策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尽职调查。

  侃见财经认为,市场从来不信数字的游戏,一家有价值的公司短期内有可能被低估,但绝不会一直被低估。

  造车不是勇敢者的“游戏”

  在“生态化反”的大循环下,造车可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2014年,妄想打通顶层生态的贾跃亭,将目光瞄向了造车。那一年,李斌刚拿到雷军和刘强东等圈内大佬的投资意向准备成立蔚来汽车,李想还在汽车之家担任总裁,何小鹏也刚刚卖掉了UC,在享受游艇生活中探寻未来新的道路。

  从这个角度,有时候不得不佩服贾跃亭的眼光。

  当时,贾跃亭飞到美国之后,就联合前特斯拉高管Nick Sampson,共同在加州成立了一家电动车公司。

  据贾跃亭回忆,“2014年我几乎单枪匹马来到美国加州创办FF,当时一没资金,二没团队,有的只是对汽车产业的判断和长远的愿景,从0开始搭起了FF的大楼。”

  当然,从后视镜的角度来看,贾跃亭的选择并没有错,错的只是时机。但对于一个全新的品牌而言,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实际上,蔚来汽车的李斌曾说过,随着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成为一家有竞争力、可持续的新造车企业,门槛是:

  400亿元。

  可惜,后来涌入的格力、恒大以及宝能,都成为了陪跑者。

  2015年,贾跃亭登上了人生的巅峰,乐视网的市值突破了1500亿,围在他周围的不仅仅是企业家的光环,还有一众一线大牌明星。

  那是贾跃亭的高光时刻,也是悲剧的开始。在贾跃亭最风光时,他甚至还同马云扳起了“手腕”。

  然而,时代给予贾跃亭的荣光,竟是如此的短暂。

  从2015年开始,影视行业一轮又一轮的“挤泡沫”,刺破了贾跃亭的梦想,也让他一直远走他乡,至今未归。

  以至于,下周回国成为了奢望。

  如果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贾跃亭最拿手的不是造车,也不是生态化反,而是

 电影。

  有梦想的创业者还是骗子?

  2017年,贾跃亭辞去其在乐视网的所有职务——董事长、董事等。同日,乐视超级汽车发布,贾跃亭出任乐视汽车生态全球董事长。

  接替他的是融创创始人孙宏斌。

  在乐视网的股东大会上,孙宏斌称,“现在的三家公司成绩没有五年是做不来的,乐视超级电视是互联网品牌第一名,乐视影业也是中国最好的影业公司之一,乐视网还是A股的上市公司,这三块肯定是看好的。”

  然而,现实很快的就给了孙宏斌一记重锤。

  帮扶老乡的150亿打了水漂,孙宏斌也泪洒现场。

  孙宏斌之后,许家印也选择了入局法拉第未来,结局也并不算太好。其后,贾跃亭的造车之路一直就是,弄到钱,活下去,量产化。

  根据统计显示,自2021年7月借壳登陆纳斯达克拿到10亿美元,FF共计公开进行了约11次融资,融资总额约为达20亿美金(约合人民币146亿)。从这个角度而言,贾跃亭造车还算“省钱”。

  但伴随着省钱的却一直是“缺钱”,正因为缺钱,所以贾跃亭一再“跳票”,统计显示,贾跃亭跳票的次数超过了五次:

  第一次跳票的原因是,恒大;

广告

  第二次跳票的原因是,融资进程放缓;

  第三次跳票的原因是,没有具体原因;

  第四次跳票的原因是,仍受制于各种条件;

  第五次跳票的原因是,分段交付。

  ……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跳票”,贾跃亭还是交付了一辆汽车,不仅如此,他还发明了一个新词“塔尖用户”。

  也许是层出不穷的花活,耗尽了市场的期待,法拉第未来的股价开始在低位断崖式的“崩塌”。为了显得让股价好看一些,贾跃亭想到的办法是:

  合股。

  在80合一股的数字游戏下,市场也没惯着贾跃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法拉第未来又跌去了近60%。

  创业是一场信用者的游戏,贾跃亭已经耗光了自己信用,在这场“惊天的魔术”之下,贾跃亭或许不算一个好的创业者,但是一定是一个好“演员”。(中国家电网)


]]>
投资人认购火爆 ARM据称考虑上调IPO发行价区间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知情人士透露,ARM已经获得了足够多的投资人支持,将新股发行价锁定于发行价区间的上限(即公司获得545亿美元的估值),ARM正在考虑让投资人给出更高的估值。

  之前,该公司公布了上市发行价范围,即从每股47美元到51美元。目前,投资机构的认购情绪高涨,因此本周三承销商结束认购时,ARM基本上能够定价在发行价区间的上限。

  多位消息人士透露,由于出现了投资机构的超额认购,ARM正在考虑是否修改发行价区间,让公司上市估值超过原定的上限545亿美元。

  据悉,ARM也在考虑另外一种可能性,即不再宣布修改发行价区间,但是在周三,最后确定的每股发行价可能直接超过原定的区间,这也会让资本估值超过545亿美元。

  消息人士透露,虽然投资人疯狂认购,但是ARM并不会考虑发行更多的新股票。因为软银(22.55, 0.00, 0.00%)集团计划,在上市交易完成之后,希望继续控制ARM公司90.6%的股份,因此股权比例不能继续被稀释。按原定计划,这一次上市将筹资大约50亿美元。

  一位知情人士称,美东时间周一,一些重要的投资机构将会发出ARM新股认购订单,因此在未来两天之内,软银集团将会作出是否上调发行价区间的决定。

  。知情人士也表示,一些投资机构的新股认购意愿尚未最终落实,因此,股票发行的状况仍有可能发生变化。

  对于可能调整发行价区间的消息,ARM公司和软银集团均未发表评论。

  对于ARM的估值,软银集团曾经寄予厚望,一度寻求640亿美元的高估值,但是目前不得不冷静面对现实。上个月,软银集团从旗下的愿景投资基金(资产高达1000亿美元)收购了ARM四分之一的股份,交易价格就是根据640亿美元的估值。

  即使是在发行价区间的下限发行股票,软银集团实现的估值也高于原定把ARM转让给美国英伟达公司的400亿美元报价。虽然英伟达愿意买,软银集团愿意卖,但是这一交易在各国反垄断部门遭遇了阻力,去年,双方放弃了交易计划。

  在此次上市过程中,ARM已经将一些重要的半导体合作伙伴(处理器设计方案的授权对象)列为基石投资人(即IPO中的顶级投资人,一般是知名大公司),其中包括苹果(178.585, 0.41, 0.23%)、英伟达、谷歌(137.22, 0.02, 0.01%)、AMD(103.36, -2.73, -2.57%)、英特尔(38.075, 0.07, 0.17%)以及三星电子(208.25, 0.00, 0.00%)。

  上周,ARM启动了上市路演进程。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ARM处理器(由授权伙伴制造,ARM并不生产)已经占据了

  99%的市场份额,ARM对投资机构表示,在手机处理器之外,公司依然有广阔发展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全球经济大环境不佳,这也影响到了ARM的收入。在上一财年(3月底之前的12个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8亿美元,略低于之前年度的27亿美元。

  上周四,ARM在纽约对投资机构表示,目前在云计算处理器市场,公司已经获得了一成的份额,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该公司预计,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等利好推动,云计算处理器市场到2025年之前的年增长率可达17%。

  在另外一个汽车处理器市场,ARM目前已经掌控了41%的份额。预计这一市场未来的年增速可高达16%,远远超过智能手机处理器6%的预期增速。

  ARM公司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处理器设计方案的授权费。该公司对投资机构介绍称,授权费最早从1990年代开始收取,成为一个规模越来越大的“滚雪球”业务,比如上一财年的授权费实现16.8亿美元,高于上一年的15.6亿美元。


]]>
苹果发布会前夕 华尔街却现巨大分歧:竞品突破、高估值成股价隐患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科创板日报》9月11日讯(编辑 邱思雨) 据Markets Insider等外媒报道,美国对冲基金Satori Fund创始人Dan Niles公开唱空苹果公司。他表示,要在苹果公司iPhone 15秋季新品发布会前后做空苹果股票。

  为什么看空苹果?Niles表示,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华为在新款智能手机Mate 60 Pro上取得突破,苹果公司或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另一方面,学生贷款偿还重启,这将影响一部分美国用户的消费能力。

  Niles也曾于8月20日在其网站发布文章称,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苹果公司估值相对高,而成长缓慢;短期来看,苹果公司的股价在其产品发布前一个月平均回报率超过3%,但通常在产品发布当天下跌。

  近日,苹果公司股价总体呈现走低趋势,上周累计跌幅达5.16%。

  看空苹果的并非仅有Satori Fund一家机构。摩根大通也于上周发布报告称,即将发布的iPhone 15并没有实质性的升级,因此也不会吸引大量用户更新换代。因此,摩根大通将苹果目标股价从235美元调低至230美元。

  投资公司Oppenheimer的分析师Martin Yang更是直言,由于华为新手机的推出,苹果公司2024年的iPhone出货量可能减少1000万部。

  从供应链层面来看,台湾电子时报此前报道援引相关人士指出,由于2023年下半年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或将呈现疲软态势,苹果订购的iPhone 15数量要比iPhone 14更少。

  但也有不少机构坚定的看多苹果。例如,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并不认为iPhone 15系列销量“低迷”,并指出今年销量会非常强劲,明年的iPhone 16系列会更畅销。

  投行Wedbush分析师Dan Ives表示,新款iPhone 15将为苹果股价带来20%的上涨,维持对苹果增持评级。在Ives看来,随着苹果的新产品价格上涨,苹果公司将进入一个“迷你超级周期”。苹果消费者不太可能因为价格上涨而放弃购买新产品,因为美国运营商或将提供大量折扣和促销活动。

  就中国市场方面,Ives表示:“我们认为,尽管噪音很大,但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大幅增长。我们估计,过去18个月,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增长了约300个基点,而iPhone 15将继续给苹果增添增长动力。”


]]>
iPhone15马上发布!美国华尔街大佬宣布做空苹果:华为Mate60技术突破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本周,期待多时的iPhone 15系列就要跟大家见面了,你是不是做好准备迎接了呢?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华尔街大佬竟然公开表示,要在美东时间9月12日苹果公司的iPhone 15秋季新品发布会前后做空苹果公司股票。而在苹果年度最重磅新品发布会之前,本周苹果累计下跌5.95%,市值蒸发17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万亿元)。

为何要这么做呢?摩根大通发布的报告称,即将发布的苹果iPhone 15并没有实质性的升级,因此也不会吸引大量用户更新换代,其将苹果目标股价从235美元调低至230美元。

对冲基金Satori Fund创始人公开唱空苹果公司背后的原因也大体相同,鉴于中国科技公司华为在其新款Mate60 Pro智能手机技术上取得突破,苹果公司面临的竞争将加剧。

此外,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之前也发帖评论华为归来。他表示,华为的归来对于消费者其实是好事,这可以逼迫苹果走出舒适圈并更积极地创新。

iPhone15马上发布!美国华尔街大佬宣布做空苹果:华为Mate60技术突破

iPhone15马上发布!美国华尔街大佬宣布做空苹果:华为Mate60技术突破© 由 快数码 提供


]]>
滴滴发布二季度业绩:营收同比增长52.6%,净亏损收窄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9月9日早间消息,滴滴在其官网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二季度滴滴实现总收入488亿元,同比增长52.6%;归属于滴滴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3亿元,经调整EBITA亏损1000万元。

分业务来看,二季度滴滴中国出行(包含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顺风车)总收入达到445亿元,同比增长57%,经调EBITA盈利14.4亿元。国际业务的总收入为19亿元,同比增长35.3%,经调EBITA亏损2.4亿元。其他业务的总收入为25亿元,同比增长8.6%,经调EBITA亏损12.1亿元。

营收增长的背后是滴滴整体单量的提升。2023年第二季度,滴滴核心平台总单量为33亿单,同比增长45.2%。其中,中国出行的单量为26.74亿单,同比增长47.7%;国际业务的单量为6.26亿单,同比增长35.2%。滴滴出行App上架以来,中国出行订单保持连续增长,二季度日均单量达2940万单,6月日均单量已突破3000万单。

同期,滴滴核心平台总交易额(GTV)达到840亿元,同比增长54.8%。中国出行GTV为676亿元,同比增长60.5%;国际业务GTV为164亿元,同比增长34.9%。

上半年,滴滴陆续推出“滴滴567”、“滴滴9块9打车”等面向用户的出行优惠活动。今年端午小长假期间出行热度持续高涨,在6月22日端午假期首日,超40万用户下载滴滴出行App。

作为灵活就业平台,滴滴一直在积极发挥着稳就业的作用。今年6月滴滴发布“橙意保障计划”,升级收入、权益和发展三大保障,切实保障网约车司机的合法权益。滴滴还在6月启动“清凉一夏”计划,为司机师傅发放总额为5亿元的高温补贴。

截止2023年6月30日,滴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和理财投资余额为538亿元,2022年12月31日的余额为488亿元。


]]>
蔡崇信、吴泳铭正式履新董事长、CEO,张勇荣获“功勋阿里人”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9月10日晚,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发布全员信宣布,已在当日按计划完成集团管理职务交接,由他接任集团董事会主席职务,吴泳铭出任集团CEO。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完成了公司管理职务的第二次制度化交接棒,今年3月启动的1+6+N自我变革快速顺利推进。

蔡崇信代表阿里集团用“成绩斐然”四个字,高度评价并感谢了张勇过去16年为公司的付出与贡献。阿里董事会接受了张勇卸任阿里云董事长与CEO职务的请求,该职务将由集团CEO吴泳铭兼任。阿里巴巴将投资10亿美金支持张勇设立面向未来的科技基金,同时向其颁发出阿里史上第一个“功勋阿里人”荣誉称号。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制度化传承是公司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公司创新发展的力量来源,相信新的管理班子能为公司带来新视野、新增量,带领阿里巴巴发现推动新技术,孵化更多创新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
新版按摩椅国家标准实施半年,行业问题犹存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截至2023年8月,GB/T 26182-2022《家用和类似用途保健按摩椅》(以下简称新版按摩椅国家标准)已正式实施半年。在这半年间,按摩椅行业发展更加规范,机芯的概念和产品分级也愈发深入人心。那么,该标准当前实施情况如何,实施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企业的达标程度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电器》记者采访了标准第一起草单位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的副总经理张云龙。

新版标准实施半年,行业发展得到规范

  2022年7月11日,耗时近3年修订的新版按摩椅国家标准正式发布。经过近半年的缓冲期,该标准于2023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

  新版按摩椅国家标准重点修订了六大内容,变化较大。据《电器》记者了解,新版按摩椅国家标准自修订起,便获得业内高度关注,标准发布后更是获得众多企业的重视。为了能让按摩椅企业更详细地了解标准的内容,帮助企业和公众进一步了解技术要求,提高标准的认知度和应用水平,促进标准普及和推广,新版按摩椅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制作了标准宣贯视频并公布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网站上,还计划在今年9月中旬召开线下标准宣贯会议。“在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在新版按摩椅国家标准的推动下,行业发展更加规范,正在向高品质方向发展。”张云龙评价道。

  其中,按摩椅虚假宣传得到很好的遏制。按摩机芯技术是按摩椅的关键技术,不少企业都将此作为核心卖点。但在新版按摩椅国家标准发布前,业内并没有对不同等级的机芯做出明确规范,导致一些品牌在机芯技术上进行了虚假宣传,在宣传中采用“4D、6D、8D机芯”的描述,误导消费者。事实上,目前只有部分行业领军企业能实现真正的4D机芯技术,6D和8D机芯则完全是夸大宣传。“新标准实施后,行业内关于6D和8D机芯的宣传已经基本销声匿迹了。”张云龙认为,新版按摩椅国家标准在杜绝虚假宣传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问题出现

  在对张云龙的采访中,《电器》记者发现,新版按摩椅国家标准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当前也有一些问题摆在行业面前。

  张云龙表示,旧版标准GB/T 26182-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保健按摩椅》实施了十几年,在这期间行业发展迅速,出现了旧版标准中没有的新技术和新功能,因此行业内在定义或者宣传上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叫法。“按摩椅国家标准在修订时,起草组尽可能地考虑到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新增了不少技术要求,这也导致标准实施时,业界没有办法很快地完全适应,或者对新标准的理解还有一些误区。”张云龙称。

  按摩机芯分类、“零重力”和“零靠墙”是当前新版按摩椅国家标准实施后,遇到问题最多的3个内容。新版按摩椅国家标准明确定义了机芯分类(详见表1)。据张云龙介绍,该机芯分类标准杜绝了6D和8D机芯这种夸张宣传,但另一方面,有一些企业在3D和4D机芯宣传时“打擦边球”。

  “在3D机芯的定义中,按摩机构在空间3个轴向上具备独立的驱动装置,其中一个驱动装置驱动按摩机构在朝向使用者按摩部位的方向上运动且该运动的位置可控,该运动的位置可控是指通过程序可分为多档位控制。但是,一些企业仅在2D的基础上增加了气囊顶出,就将机芯宣传为3D机芯甚至4D机芯,这显然是不对的。这种气囊机芯并不能控制按摩机构的运动位置,与3D机芯定义中‘该运动的位置可控’的定义不符,所以并不能算作完全意义上的3D机芯。”张云龙说道。

  “在4D机芯的定义中,需要三维空间运动轨迹的规划和执行能力,这是比较复杂的,需要多个电机独立驱动、协同控制才能完成。4D机芯重在强调按摩机构运动的控制能力。一些企业在3D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电机,只是增加了一个自由度,或者增加了一个功能,就宣称为4D机芯。这种机芯对按摩机构运动的控制能力并没有提升,不能实现按摩轨迹的协同控制,这种仅在结构上进行改变的机芯不能算是真正的4D机芯。”张云龙直言,“我们做了一些市场调研,发现这种伪3D和伪4D的概念并不少,其中不乏一些有影响力的企业。”

  张云龙表示,机芯中的D,是Dimension,也就是维度的意思,但是部分企业将其混淆为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在产品中设计4个电机,实现 4个自由度后,就宣传为4D按摩椅。“他们曲解了‘4D机芯’的定义,将有4个电机的按摩机芯宣传为4D按摩椅。按照这个说法,那岂不是增加到6个电机、8个电机就可以叫6D按摩椅和8D按摩椅,这样行业发展会再次变得混乱。”张云龙说。

  新版按摩椅国家标准实施中另一大难题,是部分企业对“零重力”和“零靠墙”概念的理解存在误区。根据新版按摩椅国家标准给出的定义,“零重力”是指按摩椅座面与地面夹角为35°±5°,靠背与座面的角度在128°±7°范围内;“零靠墙”是指在靠背复位且距离墙壁或其他物体8cm条件下,启动按摩椅工作,不论处于何种姿态,按摩椅均不会碰到墙壁或其他物体。也就是说,只要满足标准要求范围的产品,就可以称为“零重力”产品和“零靠墙”产品。

  然而,据张云龙介绍,有一些企业和业内人士不认同这一观点,认为既然叫“零”,那角度或者距离就应该是数学上的“0”。“零重力”“零靠墙”是约定俗成的行业用语,已经使用了十几年的概念,其中的“零”,表示的是接近,而不是数学意义上的“0”。“新版按摩椅国家标准有明确的角度和距离的数值,不会造成误解。”张云龙举例说,“就像鼠标这个词,是计算机行业中约定俗成的词,不能因为它并不是老鼠,就说鼠标中有‘鼠’这个字不合理。”

  除此之外,行业监管问题也备受按摩椅企业关注。张云龙告诉《电器》记者,由于新版按摩椅国家标准是国家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管力度不是特别大。业内此前做了不少努力,想推动按摩椅产品进入CCC认证目录,由于受疫情影响,目前尚未有明确进展。

  张云龙表示,虽然新版按摩椅国家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但按摩椅作为直接与人体接触的家用电器,应当有更高的安全要求,包括标准起草单位在内的所有企业都应该按照这一标准进行规范。“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期望按摩椅企业加强自我约束,严格按照新版国家标准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运营,走上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之路。”


]]>
阿里巴巴:将继续执行阿里云分拆上市计划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9月11日早间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在港交所发布自愿公告,宣布管理层交接已按计划顺利完成,阿里云智能集团的分拆计划将继续执行。

9月10日,蔡崇信如期接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吴泳铭接任首席执行官及董事。同时,吴泳铭接替张勇,于10日起出任阿里云智能集团代理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至此,阿里巴巴也成为国内最先通过两轮管理层交接棒,完成传承体系建设的互联网科技企业。

5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董事会批准云智能集团完全分拆并探索独立上市。分拆计划的完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资产、负债和合同的成功重组,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市场条件和相关司法管辖区的监管批准。如果上述各项安排、条件和批准进展顺利,目标是在未来12个月完成分拆上市计划。


]]>
追溯网络安全本源,原生安全范式框架v1.0外滩大会正式发布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9月8日,2023外滩大会网络安全分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由蚂蚁集团和《信息安全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以“开启原生安全范式,护航网络空间安全”为主题。会上蚂蚁集团与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重磅首发了一项引领性网络安全成果 “原生安全范式框架v1.0”。这是探寻网络安全本源的技术思想和方法体系的集成,主要包括“OVTP可溯范式”和“NbSP零越范式”两大安全范式,一大技术创新“安全平行切面”。

“现代化数字企业已经成为不断演变和进化的数字生命体,其架构复杂性会爆炸式增长,正在加据企业内部数字化风险。网络安全保障,本源还是要回到访问是否合法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原生安全范式框架,为企业安全架构设计提供指引,让原生安全从宏观要求,走向可落地实践”。从事多年重要网络安全保障工作,蚂蚁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安全官韦韬,对网络安全的新态势和安全工作的本质有深刻见解。

(图:蚂蚁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安全韦韬发表主题演讲)

面对网络安全新挑战,蚂蚁集团从2019年开始便探索了原生安全范式,并通过迭代升级,实践验证不断完善,凝聚成了 “原生安全范式框架v1.0”。主要包括两大安全范式、一大技术创新。两大安全范式包括“OVTP可溯范式”(Operator-Voucher-Traceable Paradigm,即OVTP)和“NbSP零越范式”(Non-bypassable Security Paradigm,即NbSP)。一大技术创新主要是“安全平行切面技术”体系,是从两大安全范式出发创新的方法体系。二者相辅相成,让原生安全理念得以落地。

(图:原生安全范式框架v1.0)

两大安全范式在原生安全思想下,对网络安全访问问题提出了创新解法。简单来看,OVTP就是确保网络访问敏感操作可追溯可研判,如客服人员调用客户信息时依赖的服务工单,不致产生越权漏洞;而NbSP就是类似机场安检,攻击者不会通过各种漏洞形成的隐蔽通道(比如下水道或者通风管)绕过安检点。

蚂蚁首创的“安全平行切面”可以为现代数字化机构实现OVTP可溯范式与NbSP零越范式提供高效的方法体系与基础平台,实现了网络安全治理效果和效能跨越式提升。例如,2021年双十二大促期间,针对 log4j2漏洞攻击,蚂蚁集团安全平行切面体系实现了小时级全站止血,安全应急人力从 fastjson应急时的6000人日降低到30人日,效能提升达到百倍,止血加固双管齐下,业务0打扰化解危机。

在论坛上,围绕“开启原生安全范式,护航网络空间安全”,奇安信、平安集团、之江实验室、北京炼石网络、北京知其安科技、Certik公司等单位的嘉宾也分享了行业实践和最新研究。

中国电子科技委副主任、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认为,现代企业网络安全是从业务出发的内生安全,这样的安全防护体系具备三个关键要素:第一,从关注业务出发,构建内生安全体系;第二,从关注“人”出发,将安全机制内置于数据全链条;三,从关注运营出发,构建实战安全运营体系。这些能力帮助奇安信“零事故”完成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网络安全保障,吴云坤介绍。

(图:中国电子科技委副主任、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发表主题演讲)

平安集团首席信息安全总监陈建分享了原生安全典型实践 DevSecOps:代码即安全,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将安全性视为一个核心要素,以确保开发出的软件应用程序在安全方面具有高度的可信度和防御性;上线即安全,在应用程序上线之前,必须确保应用程序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后期修复漏洞和问题的成本;运营即安全,在软件系统和业务运营的过程中,将安全性视为一个持续的需求,确保在运营阶段保持高水平安全性,降级遭受攻击风险。

北京炼石网络创始人、CEO白小勇介绍,基于安全平行切面技术,炼石网络在数据流动的切面上重建安全规则,实现了安全与业务在技术上解耦、能力上融合。“免改造应用落地原生数据安全,兼容多、交付快、防护好、省成本”,白小勇表示。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副所长金波,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名誉会长谈剑锋,对于原生安全范式开带启的网络安全治理表达了殷切期待。

原生安全范式的核心思想是让安全能力融入业务的毛细血管,这一思想也正在重塑现代企业安全治理。论坛参会嘉宾一致认为,原生安全范式这一高效能的安全实践,强依赖于范式认知与安全基础设施的演进,需要更多的企业、机构参与技术共建、应用探索,共同打造高安全水平的网络空间。

 


]]>
外滩大会发布银行数字化5大趋势:随身银行、AI风控、数字员工、边缘物联与云原生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通用人工智能风起云涌,金融行业将如何应对?

9月8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指导,网商银行承办的外滩大会银行业数字化论坛上,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发布了《银行数字科技五大趋势》:随身银行、AI风控、数字员工、边缘物联与云原生架构。

五大趋势来自IDC的权威的案例研究与数据预测,为银行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提供前瞻洞察。记者发现,银行正在探索的前沿技术应用中,3个与AI有关。


趋势一: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银行网点,9成以上业务都能“点一点”。

《2022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银行平均电子分流率97%,9成以上业务都已实现线上化。第三方数据监控平台显示,2023年6月底,中国手机银行App月活用户数超5亿。不仅App,银行在微信和支付宝上的小程序超过200多款。

随身银行让银行越来越像“互联网公司”。截至2022年底,工商银行App月活1.74亿,与许多头部互联网公司相当。招商银行把许多生活服务也搬进App,包括餐饮服务、电影院购票及出行服务等。

趋势二:人工智能深入风控系统,“AI大脑”将成银行主流选择。

IDC预测,到2026年,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信贷授信将成为银行的主流选择。由于更为复杂的模型、算法的应用,至2026年底,银行欺诈洗钱等案例将降低12%。

AI风控在银行业已有探索。例如,网商银行百灵智能交互式风控系统,将大规模人工智能应用于小微金融。它相当于一个AI信贷审批员,用户提交合同发票等材料,AI信贷员运用计算机视觉,多模态识别,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线审核,完成提额,目前已服务800万小微经营者。

中信银行“哨兵”智能防欺诈风控系统,将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反欺诈。2022年全年,“哨兵”主动劝阻被诈骗客户800多人,拦截资金超1亿元。

趋势三:能说会道懂业务,8成银行将“聘用”数字人。

IDC预测,到2025年,超过80%的银行都将部署数字人,承担90%的客服和理财咨询服务。随着大模型的落地应用,数字员工“看懂文字、听懂语言、做懂业务”将成为常态。

浦发银行是最早“聘用”数字员工的银行。3D数字员工“小浦”已经在20多个岗位“任职,包括财富规划师、文档审核员、大堂经理、电话客服等。姣姣和小姣是交通银行的数字员工“姐妹花”。她们既能为客户答疑解惑,还成为科技品牌名片。

趋势四:物联网与边缘计算“打通”小微金融最后1公里,农户可通过卫星办理贷款。

IDC 预测,到2027年,40%的G2000企业将通过低轨道卫星技术满足偏远、农村和高风险地区的网络覆盖缺口。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和其他数据,各行业的中、小、微型企业贷款覆盖率将达到70%。

平安银行已连续合作发射了三颗卫星,搭建了“星云物联网平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真实经营数据等信息可以更及时、有效地回传,从而为其授信。截至2023年6月末,星云物联网平台支持实体企业融资额超8000亿元。

网商银行大山雀卫星遥感风控系统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农村金融,给予农户精准的授信和合理的还款周期。大山雀已累计服务120万经营性农户,在数据相对稀薄的农村地区,为解决金融服务“有没有”找到了一条新的技术路径。

趋势五:6成以上银行将采用云原生架构,支持安全可控与未来生态创新。

IDC预测,到2025年,60%的中国境内银行将基于当前应用程序的使用现状制定并实施云原生数字核心战略。

除了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科技银行较早采用云原生架构之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同样加速部署。广发银行自2019年开始搭建容器云平台,已尝试接入223个应用。上云之后,广发银行IT成本大幅降低,CPU节省比例超43.54%,内存节省比例超65.12%。与此同时,新应用研发效率大幅提升。建设银行更是成立“建行云”,涉足云计算业务,首批推出三大类10个云服务套餐,为中小微金融机构提供“开箱即用”的技术服务。

“驱动银行发展的核心动力正发生变化,以前是规模驱动,现在是新技术驱动。”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网商银行董事长金晓龙在现场表示,中国在银行数字化上已经形成了全球竞争力,这对于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
多位高管变动 浦发银行还回应了业绩压力、存量房贷调整等问题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浦发银行迎来重磅高管大变动!

今日,多家媒体报道,浦发银行多位重量级高管出现调整。其中包括建设银行原公司业务总监张为忠担任浦发银行党委书记,推荐任董事长,浦发银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刘以研担任该行党委副书记,以及上海市金融局原副局长赵万兵担任该行党委副书记等。与此同时,郑杨浦发银行党委书记职务、潘卫东和陈正安浦发银行党委副书记职务也均一同被免。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此前公告,潘卫东本应出席该行今日业绩说明会,但在实际业绩会中却并未出现。不过在该公告中,浦发银行也有所注明“如有特殊情况,参会人员可能调整”,而这或许也是对该行此番人事变动的预示。

实际上,业绩会中浦发银行也被问及高管变动一事,但对此该行仅回应称“以公告为主”。此外,该行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谢伟还在业绩会上对该行的经营情况、业绩压力、存量房贷调整以及各项投资者疑问作出了说明及回应。

主动压缩部分高收益业务带来收益缺口

“今年公司业绩表现从外部因素来看,主要是受到资产重定价、市场利率下行、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从内部因素而言,公司仍处于业务结构调整的转型期,主动压缩了部分高收益业务,带来了一定阶段性收益缺口;同时客户经营模式正在加快重塑,经营成效尚待显现。此外,公司风险成本依旧较高,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压力依旧较大,公司审慎性地加大了拨备计提。”对于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浦发银行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谢伟在业绩说明会中作出如此解释。

从半年报经营数据来看,该行业绩表现不甚理想,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12.30亿元,同比下滑7.52%;归母净利润231.38亿元,同比下滑23.32%。不过从资产质量来看,该行资产风险较上年末实现进一步改善,不良贷款率下降0.03个百分点至1.49%,拨备覆盖率上升11.41个百分点至170.45%。

谈及后续发展规划,谢伟表示,该行未来将继续积极推动业务转型,促进业务发展。一是抓好应投尽投,全面推动贷款量价平衡;二是强化定价管理,着力改善负债结构和成本;三是研究与创新并举,加快提升特色业务竞争力;四是强化协同融合,持续扎实做好客户经营;五是强化风险处置出清,稳步提升资产质量;六是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存量房贷利率下降会对公司营收产生一定影响。 公司将在有关部门指导下,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提供便利服务,并按照通知规定制定具体操作细则,推进利率调整工作。”

对于近期热议的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问题,谢伟回复称,公司将积极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依法有序推进降低存量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工作。

多方面举措推动股价合理回归

业绩会问答环节中,投资者对浦发银行红利大幅下滑的问题也提出疑惑并询问下降原因。据了解,今年7月份,浦发银行派发现金红利每10股3.20元,相较2022年每10股派4.10元下降了近22%。

对此浦发银行认为,该行今年红利派发同比下降,一是由于经济复苏仍存在一定压力,国内银行业务发展面临挑战,需进一步提升风险抵御能力;二是根据监管机构发布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公司入选系统重要性银行第二组,资本监管要求进一步提高;三是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和监管要求,强化金融企业责任担当,公司将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提高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增加资本耗用需求。

“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公司历年现金分红方案结合了当前发展阶段、自身盈利水平和对资本的需求,以更好地平衡长远良性发展和投资者即期回报的关系,兼顾投资者的当期收益和远期利益。”谢伟表示。

从资本市场来看,浦发银行近年来股价整体呈现下行趋势,从此前11元/股以上的高点跌至如今7元/股左右。截至9月7日收盘,浦发银行报收7.04元/股,当日跌幅0.71%。

“对于浦发银行自身而言,过去数年耗费较大风险成本来化解存量不良资产,加之近年来坚定转型发展,公司内部业务结构、客户结构调整带来阶段性影响,当前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至于如何推动股价合理回归,谢伟指出,从内部而言,一是抓好应投尽投,全面推动贷款量价平衡;二是强化定价管理,着力改善负债结构和成本;三是研究与创新并举,加快提升特色业务竞争力;四是强化协同融合,持续扎实做好客户经营;五是强化风险处置出清,稳步提升资产质量;六是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此外可转债方面,谢伟表示,该行股息分派将对转股价格进行除息处理,降低转股价格。其公司将继续积极推动业务转型,促进业务发展,通过良好的经营夯实转股基础,提升市场对其公司的价值认可,促进可转债转股,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为公司后续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私人银行业务成绩单出炉 上市银行客户数持续高增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日前,招商银行发布《2023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报告预计,未来两年,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和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以约11%和12%的复合增速增长。

私人财富的持续增长也为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多数上市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数和管理资产规模均实现正增长,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业务增量明显。

客户数实现正增长

六家国有银行中,五家银行均披露了私人银行客户数和管理资产规模,两项指标均保持正增长。

具体来看,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26.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5.9%;管理资产2.9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9%。农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22.7万户,管理资产余额2.48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加2.7万户和0.28万亿元。建设银行私人银行客户21.33万人,较上年末增长10.12%;私人银行客户金融资产达2.4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1%。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达17.29万人,金融资产规模达2.69万亿元。交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8.24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03%;管理私人银行客户资产1.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5%。

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依然在总量方面保持领先。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招行私人银行客户14.3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21%;管理的私人银行客户总资产余额较上年末增长5.89%;户均总资产余额2804.91万元,较上年末减少8.47万元。

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行的私人银行业务也保持高增长态势。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私行达标客户AUM余额18850.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私行达标客户8.6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5%。中信银行私人银行客户达7.0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03%。兴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月日均数66987户,较上年末增长6.32%;私人银行客户月日均综合金融资产8329亿元。

家族信托业务增量明显

《2023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高净值人群作为“先富”人群,越来越重视慈善与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参与公益、实践慈善、回馈社会,他们的综合需求从关注个人、家庭、企业,扩展到社会责任、公益和慈善领域,期待有更好的慈善项目和慈善基金会、慈善信托等慈善架构设计服务。

从各家银行的表述来看,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慈善信托等业务增量较大。例如,工商银行上半年家族信托累计受托规模达291.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1.7亿元,增长46%。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家族信托业务规模近800亿元,较上年末净增320亿元。中国银行家族信托客户数比上年末增长52.59%。

当前,商业银行私行业务更加聚焦企业家高净值人群及其背后的企业、家庭目标客群,带动客户数量增长。兴业银行表示,今年上半年,该行通过下发公私一体化重点企业沙盘及企业关联人沙盘,开展公私一体化联动获客,带动私行客户累计增加4509户,较上年同期新增2429户;私行联动企金新开户企金客户1023户,较上年同期新增483户。 

围绕企业家客户,私行业务服务内容也更加齐全。如中国银行聚焦企业家客户需求,持续完善“企业家办公室”服务,开展产品服务创新,落地员工股权激励(ESOP)信托、公司法人设立慈善信托等多宗创新服务业务。


]]>
印尼人民银行准备扩大金融投资组合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印尼人民银行(PT Bank Rakyat Indonesia (Persero) Tbk,简称BRI)(IDX: BBRI)正通过推动可持续融资和支持中小微企业(MSME),积极助力2023年东盟印太论坛(AIPF)计划。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在2023年9月5日至6日在印尼雅加达举行的此次论坛上强调了东盟在全球挑战面前的经济韧性,并指出该地区的增长超过了全球和区域增长率。

Joko Widodo,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at the ASEAN Indo-Pacific Forum (AIPF) 2023
Joko Widodo,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at the ASEAN Indo-Pacific Forum (AIPF) 2023

印尼国企部长埃里克-托希尔(Erick Thohir)表示:"通过这个论坛,印尼正努力推动可持续区域发展。我们讨论了三个关键问题:绿色基础设施和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和创意经济,以及可持续融资。"

BRI总裁主任Sunarso透露,BRI已将数字化转型视为创造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策略。他强调:"我们正在不断探索新机会,包括进一步扩展到超微领域。"

2021年,该行与PT Pegadaian和PT Permodalan Nasional Madani (PNM)合作创建了Ultra-Micro (UMi) Holding,大幅拓宽了融资领域。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已向超过3610万家微型和超微型企业提供贷款。

BRI对AIPF绿色基础设施议程的承诺通过其大量基于ESG的贷款得以体现。ESG贷款占其贷款组合的67.2%,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达到732.3万亿印尼卢比。这一成就巩固了BRI作为印尼最重要的可持续银行的地位,拥有该国最大的可持续金融组合。因此,突显了BRI致力于将可持续金融实践提升为持续增长的核心战略,特别注重赋能中小微企业,推动其ESG贷款拓展。

2022年,BRI发行了价值5万亿印尼卢比的绿色债券,其中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7(负担得起的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目标13(气候行动)。在运营方面,BRI已将电动汽车纳入运营范围,包括97辆办公用电动汽车和50辆电动摩托车。BRI还在BRI Central Office建立了公共电动汽车充电站。此外,12家BRI分支机构采用了太阳能电池板作为备用电源。


]]>
第四范式宣布通过港交所聆讯,一季度营收增长超三成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本文来源:新浪科技

9月7日上午消息,据港交所消息,北京第四范式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第四范式”) 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并更新了聆讯后资料集,中金公司(37.610, -0.09, -0.24%)为独家保荐人。

  第四范式专注于提供以平台为中心的人工智能软件,使企业能够开发其自有的决策类AI应用,发掘数据隐含规律并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决策能力。据港交所最新披露,第四范式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收入为6.4亿元,2022年同期为4.8亿元,一季度收入同比增幅达33.6%。此外,公司的收入规模增长快速,从2020年的9.4亿元增长114.2%至2021年的20.2亿元,并进一步增长52.7%至2022 年的30.8亿元。

  公司的经调整亏损明显收窄,排除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及其它一次性开支的影响,2020年至2022年的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3.9亿元、5.6亿元、5.0亿元,2023年一季度经为6513万元。2020年至2022年,经调整净亏损率从2020年的41.4%降至2021年的27.7%、并降至2022年的16.4%,今年一季度同比降低约4个百分点至10.1%。

  同时,第四范式的毛利于2020年至2022年分别为4.3亿元、9.6亿元、14.9亿元,毛利率水平稳定在45%-50%之间。截止2023年3月31日,第四范式的流动现金资源共计29.9亿,表明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充足的现金流用于日常运营。(文猛)


]]>
水滴公司:2023年Q2营收6.79亿元,环比增长12%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9月7日晚间消息,水滴公司公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经审计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第二季度,水滴公司净营业收入6.79亿元,环比增长12%,净利润2170万元,连续6个季度实现盈利。

业绩报告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水滴公司旗下互联网保险平台水滴保产生的首年规模保费为21.97亿元,相比前一个季度增长29.8%。截至2023年6月30日,水滴平台向客户提供1050种保险产品,单个季度增加了174款,重疾险产品产生的首年规模保费占比21.8%。

第二季度,水滴公司保险相关收入5.97亿元,占比达到87.9%。水滴公司另一项业务水滴筹第二季度服务费收入约4468万元,该项业务的运营亏损约6413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水滴筹上线以来累计约4.39亿用户向超过295万名患者捐赠601亿元。此外,水滴公司新业务翼帆医药实现收入2940万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1100万元,增长幅度超过167%。


]]>
上海泰矽微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融资,星宇股份出手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投资界(ID:pedaily2012)9月7日消息,据泰矽微获悉,上海泰矽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矽微)宣布完成新一轮数千万人民币战略融资,投资方为A股上市公司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宇股份”),此前双方均已发布意向合作书签署并持续性进行相关项目合作。

泰矽微电子是一家高性能专用MCU芯片供应商,专注于各类高性能模数混合芯片研发,致力于打造平台型MCU芯片设计厂商。公司产品被应用于信号链、射频、电源管理等模拟技术与微处理器的融合,应用覆盖汽车、医疗、工业及消费等多个领域。尤其擅长于将高可靠性、低功耗的微处理器和高性能模拟,专用硬件加速电路及算法等融合来满足各个垂直行业市场需求的系列化SoC芯片,包括无线通信、传感器、计量、电池管理、电源等多个领域的低功耗模数混合芯片。

泰矽微董事长熊海峰表示:“星宇股份是继上轮泰矽微战略投资方科博达后的又一汽车照明及执行器类股东,是该类市场的知名行业龙头企业。在当前极具挑战的宏观环境下,星宇股份的入股将会更有利于泰矽微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的国产芯片红利,快速成为国产汽车芯片的主要供应商和平台型芯片企业。”

本轮投资方,星宇股份副总经理、研究院院长林树栋先生表示:“星宇股份历经三十年的发展,在汽车智能照明和电子领域有着深厚的产品和技术积累,良好的市场客户基础和强大的垂直一体化制造能力;泰矽微专注于汽车智能化领域的车规芯片研发多年,已取得显著成效,我们相信泰矽微在战略层面和业务层面与星宇股份有很强的互补性,在未来汽车智能化相关产品从设计到制造领域有很大的共同发展空间,相信对泰矽微的战略投资与战略合作必将为双方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我们期待加强双方跨领域的融合合作,结合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共同探索前沿技术,在业界形成持续领先的竞争力,一起为更多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
讯飞耳机团队独立创业,未来智能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9月7日消息,据36氪获悉,AI智能硬件公司「未来智能」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天际资本领投,本轮融资将用于新产品落地、市场拓展等多个用途。

未来智能CEO马啸表示,硬件创业公司需解决四个维度上的问题:产品、供应链、品牌、销售。进入红海市场后TWS耳机市场将由两类玩家主导:一种是手机厂商持续推出自有品牌的TWS耳机;另外一种则为专攻垂直市场的TWS耳机厂商,以差异化的产品填补市场空缺,而未来智能正是瞄准办公场景,陆续推出iFLYBUDS Pro、iFLYBUDS Air、iFLYBUDS Nano+等多款会议办公耳机。

目前iFLYBUDS系列产品适配系统通话、网络电话以及市面上主流的会议APP。同时支持边录音边转文字,外语实时翻译、语气词过滤、智能分段与排版、说话人识别等多个功能,录音转写准确率高达98%,并支持10种语言、12种方言、10个行业术语词汇。

数据安全方面,iFLYBUDS系列产品经过CCRC安全认证,从存储到传输都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加密措施。内置存储采用序列式文件加密存储,即使耳机丢失也不怕文件泄漏;传输采用ECC加密,有效保证数据传输安全;云端存储默认加密,并提供DDoS入侵防御服务,对用户数据采用域管理策略,以保障用户数据隐私安全。

通过数年积累,iFLYBUDS Pro目前续航可达到50小时,降噪深度达到45dB,加入闪存芯片,左+右耳机自带4小时通话录音存储空间,同时音质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销售渠道方面,未来智能目前已开设天猫、抖音电商、京东店铺,尤其在抖音电商中取得意料之外的成功。马啸表示,仅618期间,未来智能一天能做到200万的成交。未来智能今年下半年已开始布局线下与海外渠道,将进一步完善销售布局。


]]>
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大模型重构商业 蚂蚁坚持纯自研全栈布局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199IT讯  第二届2023 INCLUSION·外滩大会今日在上海举办。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在谈到AI大模型时表示,借用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博士的论述,这是新时代的序章,真正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当回望过去,iPhone所引领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极大促进了人和人,人和服务、商品的链接。包括LBS服务,无现金社会,彻底改变了生活,影响非常深远。

井贤栋表示当前一大波大模型的冲击,类似于iPhone时刻,会重构很多商业。大模型当下已经影响公司里传统的客户运营,市场营销,销售,未来还会有更深入的影响。

井贤栋强调,蚂蚁是将科技作为自身最核心的竞争力、最重要的生产力、发展根本的驱动力。蚂蚁集团高度重视大模型,不论是基础大模型到上层的应用大模型是全情投入,纯自研,全栈布局。


]]>
SEMI: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于2024年重回1000亿美元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据台媒联合报报道,9月5日,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全球营销长暨中国台湾区总裁曹世纶表示,今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总销售额将由去年的1074亿美元下滑18.6%至874亿美元,并预测将于2024年出现反弹,再次回到1000亿美元水准。

  曹世纶指出,半导体设备市场历经多年历史性荣景后,今年进入调整期,通过高性能计算和联网商机,将可望于明年出现强劲反弹,对市场长期稳健增长预测保持不变。从半导体设备销售地区别来看,今、明年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仍将稳居全球设备支出前三大地区。中国台湾预计先于今年领先,明年则由中国大陆重返榜首,大多数追踪地区的设备支出走势也都如出一辙,今年下跌,明年则重回成长曲线。

  此前SEMI发布报告称,2023年包括晶圆厂设备及后段封测设备销售额将同步下滑,其中,晶圆厂设备销售额将减少18.8%;封装和测试设备销售额分别减少20.5%及15%。受终端需求疲软影响,晶圆代工及逻辑用设备销售额将减少6%。SEMI指出,因消费者和企业对存储器需求低迷,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设备销售额将减少28%,闪存存储器(NAND Flash)设备销售额将减少51%。

]]>
聚焦科技、人文和产业 2023 INCLUSION·外滩大会今日开幕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2023 Inclusion·外滩大会9月7日在上海黄浦世博园正式开幕。这场以“科技·创造可持续未来”为主题的大会为期三天,近20位“两院”院士、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得主,全球超500位有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和专家学者,将在此带来一场科技、人文和产业的思想碰撞。

大会设有1场主论坛、36场见解论坛、8000平方米科技展览、3000平方米绿色集市,并首次举办科技人才招聘会。除现场参与外,大会还首次设置了外滩大会数字空间,感兴趣的观众可通过元宇宙的方式“沉浸式”参会。

看点一:具有全球视野的技术与产业大会

“两院”院士、诺贝尔奖或图灵奖得主,科技领军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孟加拉、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科技创业者,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抗量子密码、隐私计算、图计算、安全智能、区块链、Web3.0等前沿数字科技及产业实践,展开深度探讨交流,并与会发布最新科技成果。

看点二:有温度的人文大会

“人文”这一关键词也将贯穿大会始终,在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帮助社会更好地适应数字革命?大会设有“可持续发展篇章”,重点关注社会责任、风险应对、ESG、科技伦理、消费者权益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就业和人才发展等话题,并将举办40家科技企业联合招聘会。

看点三:贴近市民、好玩好逛的大会

外滩大会的科技展览和绿色集市,以沉浸式、场景化、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为参会者打造好玩好逛的科技创新展、绿色生活方式展。

科技展览贴近市民生活,展示科技在金融服务、出行、政务办事、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成果,体现可全国推广、复制的“上海科创样本”;绿色集市设有荒漠、森林、海洋、城市四大主题体验区,近30个绿色可持续品牌参与,展示新潮的绿色生活方式、丰富的低碳商品、有趣的公益环保互动。

如果说科技、人文和产业是外滩大会的主旋律,那“开放”就是它的底色。今年,外滩大会升级了组织架构,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报业集团、外滩投资集团、蚂蚁集团等多家单位组建成立外滩大会组委会,以“开放的模式”更好推动金融科技和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外滩大会还设立了国际化的学术顾问委员会,并首设高能级金融科技咨询委员会、科技人才交流会,进一步提升大会影响力和公共价值。

当天,丁奎岭、张人禾、何积丰等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三院院士”迈克尔·I·乔丹(Michael I. Jordan),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朱军,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宏江,美国运通全球网络服务总裁穆罕默德·巴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拉赞 · 穆巴拉克等科技界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军人物出席了开幕式。

近期由《亚洲科技日报》评选的亚洲三大顶级金融科技峰会,上海外滩大会和香港金融科技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一道入选。


]]>
环球音乐推动互联网音乐商业模式大变革:将更多报酬分给专业音乐人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本文来源:新浪科技

 北京时间9月6日晚间消息,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环球音乐本周与法国流媒体音乐公司Deezer达成协议,推动流媒体音乐商业模式的变革,将更多报酬分配给专业音乐人,而不是环球音乐首席执行官卢西恩·格兰杰(Lucian Grainge)曾批评过的“噪音的海洋”。

  根据这项协议,专业艺人获得的报酬将提高10%。这是自2008年流媒体音乐巨头Spotify成立以来,流媒体音乐商业模式的首次重大变革。作为新模式的一部分,在计算版税时,专业艺人,即每月至少获得1000次收听的艺人,其作品播放次数在版税计算时的权重将达到非专业艺人的两倍。

  Deezer首席执行官杰罗尼莫·福尔奎拉(Jeronimo Folgueira)表示:“这是音乐产业运行方式的重大变化。我们有9000万首曲目,其中很多都是噪音,就是字面上的噪音、洗衣机的噪音和雨声。如果30秒的洗衣机噪音和哈里·斯泰尔斯(Harry Styles)的最新单曲得到的报酬一样,这从根本上就是错的。”

  如果听众主动搜索歌曲或艺人,这些播放的权重将再增加一倍。例如,如果用户在Deezer应用上搜索“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并播放了她的一首歌,那么这首歌将被计为四次流媒体播放,并据此进行版税计算。

  这样做的目标是减少流向业余艺人、机器人和白噪音的资金。高盛(323.595, -0.15, -0.05%)估计,此类“长尾”内容去年产生了约9亿美元版税。

  环球音乐首席数字官迈克尔·纳什(Michael Nash)表示,这些变化将给该公司的收入带来“积极的贡献”。环球音乐旗下有泰勒·斯威夫特、埃尔顿·约翰和Drake等众多明星。

  如果这些变革在其他流媒体音乐服务上得到广泛复制,将对音乐行业产生重大影响。Spotify、Apple Music和Deezer等服务推动了音乐行业的复苏,近十年来音乐行业的收入一直在增长。然而,流媒体平台向艺人付款的方式一直没有改变,这让唱片公司和艺人感觉受到不公的待遇。

  在目前的付款结构中,听众每月的订阅费被汇集在一个音乐特许权使用费池子中,根据在听众中的份额在版权所有者之间分配。无论是谁创作了音乐,以及听众是通过算法被动收听还是搜索音乐主动收听,艺人获得的版税都是一样的。只要有人收听音乐超过30秒,就会被计入音乐播放次数。

  高盛预计,今年流媒体音乐市场的总收入将达到380亿美元,而流媒体音乐平台向环球音乐等版权持有者支付收入的2/3。平均而言,流媒体音乐用户会为每次播放支付约0.005美元,或1000次播放5美元。高盛分析师指出:“听一首31秒的独立艺术家歌曲、一位流行艺人的整整3分钟歌曲,或者5分钟的雨声,版权方的收入都是平等的。”

  音乐行业的高管们担心,流媒体音乐平台上的欺诈和“噪音”激增正在从唱片公司和艺人手中抢走版税收入。2023年,每天有超过12万首歌曲上传到Spotify,而2018年只有2万首。

  Deezer将于10月份在法国推出新的付款模式,并计划从明年1月份开始向全球市场推广。福尔奎拉表示,1000次播放的门槛“相当低”,而只有“人类艺术家”,而不是人工智能生成的歌曲,才有资格获得更多版税。同时,被检测为“噪音”的歌曲将不会收到任何版税。

  纳什则表示,此举将“确保我们在艺人生涯的各个阶段都能更好地支持和激励他们,无论他们拥有1000粉丝、10万粉丝还是1亿粉丝”。

  环球音乐还在与Spotify、Tidal和SoundCloud等其他流媒体音乐平台就支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方式调整进行谈判。

  怀疑者认为,推动流媒体音乐行业做出变化是大公司的防御性举措,这些大公司担心流媒体音乐的热潮正在减退。Midia分析师马克·穆里根(Mark Mulligan)表示:“环球音乐、索尼(85.8, 1.26, 1.49%)和华纳(33.885, 0.53, 1.57%)需要保持营收增长,才能让投资者满意。因此,他们开始寻找非自发性的增长方式。“

  Deezer的福尔奎拉表示,这些变化是为了帮助那些想要靠音乐谋生的艺人。“对那些大量上传对听众几乎毫无价值的废话的上传者,我们将剥夺给予他们的激励。”


]]>
苹果回应“看门人”角色:对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存忧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本文来源:新浪科技

北京时间9月6日晚间消息,据报道,针对欧盟今日将苹果(185.425, -4.28, -2.25%)和谷歌(136.53, -0.18, -0.13%)等六大科技公司列为在线服务的“看门人”,苹果公司回应称,它仍对新的欧盟《数字市场法案》中的隐私和安全风险感到担忧。

  苹果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们的重点将是如何减轻这些影响,并继续向我们的欧洲客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今日早些时候,欧盟委员会将苹果、Alphabet、亚马逊(136.3, -0.97, -0.71%)、Meta和微软(332.7, -0.85, -0.25%)等六大科技公司的22项互联网服务列为在线服务的“看门人”。

  根据《数字市场法案》的规定,这些月活跃用户超过4500万的服务,都被要求进行风险管理,进行外部和独立的审计,与当局和研究人员共享数据。

  总体而言,该法案将迫使这些科技巨头采取更多措施来处理非法内容,否则将面临最高相当于其全球营业额6%的罚款。

  微软今日表示,接受欧盟将其指定为“看门人”的决定,同时也欢迎欧盟委员会对必应搜索、Edge浏览器和微软广告(Microsoft Ads)展开调查,以赢得未来的豁免。

  谷歌法律总监Oliver Bethell称:“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一直在努力满足《数字市场法案》的新要求,如今我们将全面审查欧盟的该决定。”

  Facebook母公司Meta也表示,仍在评估欧盟委员会的决定。


]]>
思享无限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思享无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享无限",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J)今日公布其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2023财年第二季度暨上半年财务业绩。

2023年第二季度运营和财务亮点

  • 营收为人民币3.632亿元(约5,01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营收为人民币5.065亿元。

  • 毛利润为人民币5,040万元(约70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毛利润为人民币9,320万元。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470万元(约1,17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的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770万元,同比增长25.2%。

  • 调整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680万元(约1,20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调整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150万元,同比增长41.3%。

  • 付费用户总数为210,673人,而2022财年同期为268,722人。

2023年上半年运营和财务亮点 

  • 营收为人民币6.674亿元(约9,20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营收为人民币9.700亿元。

  • 毛利润为人民币9,050万元(约1,25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毛利润为人民币2.076亿元。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160万元(约1,12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的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509亿元。

  • 调整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200万元(约1,27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调整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392亿元。

  • 付费用户总数为325,924人,而2022财年同期为445,753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028亿元(约2,800万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753亿元增加人民币2,750万元。

思享无限董事长兼CEO何晓武评论说:“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演进,不仅改变了移动娱乐的格局,也重塑着我们思享无限的未来愿景。为消费者打造一个更丰富、更智能、更个性化的体验,将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带来无限潜力。延续我们之前的承诺,我们正在全力以赴打造一个独特的开放式元宇宙平台生态系统。我们正以大胆姿态迎接元宇宙的巨变,这既见证了我们前瞻性的远见,也彰显了我们对创新的坚定信念。借助尖端的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将向用户生动地展现我们的元宇宙生活理念,满怀激情地开创移动娱乐的新时代,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带来更多颠覆性的应用,进一步定义人们在元宇宙中的互动方式。”

思享无限CFO邓本桐补充道:"2023年第二季度,在营收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我们看到调整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了显著增长,达到了人民币8,680万元,约1,200万美元,增幅为41.3%。这样的财务业绩突显了我们即便在极具挑战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仍保持着稳定的盈利能力。我们正在密切关注行业趋势,同时完善业务策略,以抓住增长机会并增加收入来源。

我们继续专注于发展直播业务,全力提升用户参与度,扩展虚拟场景,以优化我们的平台,我们计划充分利用虚拟体验和互联平台不断演变的格局,将业务拓展至元宇宙领域。具体而言,我们将投入力量开发元宇宙平台,并同时在全球扩展业务。我们对我们的业务增长潜力以及价值创造能力充满信心。”


]]>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首次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率高达42%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本文来自中国家电网  

  我们日常购买电动自行车,一般都会对车辆本体、电池等非常关注,但是却忽视了充电器的隐患。

  据报道,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器进行了首次国家监督抽查,检测机构最新统计出来的数据表明,不合格率率竟然高达42.4%。

  日常生活中,给电动自行车充电一充就是一通宵的车主恐怕也不在少数。

  但事实上,充电时间超过8小时,就是过度充电,不少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很多都是和过度充电直接相关。

  据悉,前不久上海市长宁区一小区内一辆电动自行车凌晨突然起火,导致周围八辆电动自行车烧毁。

  而在江苏省无锡市,这起发生在一家企业车棚内的火灾,造成了多达五十多辆电动自行车受损。  与车辆烧毁相比,还有一些电动自行车,火灾造成的损失更大。

  在广州市海珠区,今年5月发生一起电动自行车电池火灾,就造成了五人死亡的悲剧。

  来自国家消防救援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消防救援部门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电动助力车在1.8万系列,比2021年上升23.4%。

  所以在此也呼吁大家都多多关注爱车的充电器,并且避免过充。

  另外,飞线充电也是要坚决杜绝的,目前福建已经出台新规,从9月1日开始此类行为将会被罚款。


]]>
阿里妈妈首次发布AI商业化战略 淘系商家迎来大利好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9月6日,阿里妈妈在2023年m峰会上,首次发布AI商业化战略。通过持续革新的AI技术,以两大智能化新产品为核心引擎,阿里妈妈助力商家实现AI决策、AI投放和AI创造,与商家在店铺、直播、内容三大增量中心场域共赢淘系增量。这也意味着一个AI全面商业化应用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MD:Title]

淘天集团阿里妈妈市场部总经理穆尔表示:“阿里妈妈正在用更全局的视野和所有商家一起思考全盘经营。过去三年,阿里妈妈蓄力变革,并通过产品革新、技术创新、数智应用,与所有伙伴一起,全面跨入一站式投放的简单经营新时代。”

[MD:Title]

在技术创新方面,阿里妈妈用多年的数字积累和经营经验沉淀进行AI技术训练,打造了面向电商行业的专属AI大模型。“阿里妈妈以全球领先的全栈技术体系,从知识驱动、逻辑推理、创造性三方面出发,为商家构建三大AI普惠能力:AI创造力、AI决策力、AI投放力,满足商家经营全流程中的创意生产、决策分析、投放效果等需求,帮助商家实现AI全面应用。”淘天集团阿里妈妈首席技术官郑波介绍,这一技术创新带来AI经营力,开启了电商行业进入AI商业时代的全面革新。

[MD:Title]

以AI技术驱动,阿里妈妈此次重磅发布两大产品,一站式营销投放系统「万相台无界版」和一站式品牌经营平台「阿里妈妈百灵」,为商家打造经营品效合一的增长“双引擎”。淘天集团阿里妈妈广告产品中心总经理渊穆介绍:“两大产品将助力商家应对多元复杂的经营环境,链接淘外淘内全渠道资源,一站式解决经营问题,化繁为简,简单经营。”

[MD:Title]

其中,阿里妈妈百灵独占手淘强势品牌展示资源,聚拢全网百大媒体联盟及内容平台,围绕轻互动、内容化等方向全面升级创意能力,以达摩盘数智能力引导品牌策略,以深度算法强化全网履约能力,让品牌一站式精准触达全网高优用户、一体化实现全域品效投放,从而实现品牌势能的全网爆发。

“数智应用聚焦品牌的全域经营”,淘天集团阿里妈妈数智策略及策划中心、创意生态中心总经理苏誉介绍,阿里妈妈达摩盘以更全面的人货内容大促经营方法论、更科学的序列化投放能力和更强大的人群渠道能力,帮助客户实现更全局的经营提效。

[MD:Title]

而随着双11即将到来,阿里妈妈在产品革新、技术创新、数智应用层面的发力,也将全面应用于2023年双11。淘天集团阿里妈妈全媒体运营中心总经理将太介绍,以新增量创造确定性增长经营环境,以新场景驱动消费转化,以新生态为智链经营保障护航、拓展生意增长蓝海,以双11专属的新产品权益助力品牌掌握确定性运营密码,阿里妈妈将助力商家在双11实现「多频快收,赢三中心增量红利」。

[MD:Title]

事实上,随着淘系内容化战略的推进,店铺、直播、内容成为淘系经营的三大增量中心,决定了新一轮的生意格局。品牌商家在未来的经营实践中,把握好这三大中心的增量,可实现全年生意多频爆发。而阿里妈妈一系列革新,助力商家以更简单、更持久、更高效的方式,赢得三大中心淘系增量红利,全年多频爆发。


]]>
旅游平台 VAKATRIP 通过与 NUVEI 展开支付合作将转化率提高了20%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加拿大金融科技公司Nuvei Corporation(下称"Nuvei"或"公司")(纳斯达克:NVEI)(TSX:NVEI)今天宣布,公司入选领先的在线旅游预订平台 VakaTrip 的支付合作伙伴,为 VakaTrip 的国际扩张提供支持。


总部位于中国的 VakaTrip 正在利用 Nuvei 的全球影响力,包括 Nuvei 在 47 个国家/地区的本地收单能力,优化其国际客户的支付受理。 这包括优化结算,以实现平稳高效的资金转移,以及通过一流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确保交易安全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欺诈。

Nuvei 可以通过单点集成支持 600 多种支付方式,这也使得 VakaTrip 能够在其运营的每个市场向其客户提供所有相关的支付方式。

自从与 Nuvei 合作以来,VakaTrip 的业绩有了显著提升。 成功支付的转换率提高了 20%,VakaTrip 的总支付成本降低了 15%,进一步优化了支付效率。

Vakatrip 首席执行官 Muwa Yang 就此次消息发布评论道:"Vakatrip 以其对客户服务的承诺而自豪,并以其为酒店和航空公司提供高效便捷的预订服务而闻名。 通过利用 Nuvei 市场领先的支付技术,Vakatrip 可确保其客户享受顺畅无阻的支付体验。"

Muwa Yang 继续说道:"Nuvei 是我们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它对我们的支持远超一家支付处理机构应提供的支持。 Nuvei 是我们与消费者建立联系的基石。"

"我们很高兴扩大与 VakaTrip 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为其国际扩张和加速增长提供支持,"Nuvei 首席执行官兼主席 Philip Fayer 补充道: "VakaTrip 利用我们的技术优化支付的结果已经开始浮现。 随着合作伙伴关系的继续,我们期待 VakaTrip 的营收能够实现最大限度地增加。"


]]>
任正非最新内部讲话:建立高端人才储备库,要创造人才成长的土壤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9月4日下午消息,华为今日在心声社区公布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高端技术人才使用工作组对标会上的讲话。他表示,华为要建立一个自己的高端人才储备库,不拘一格获取优秀人才;同时,对优秀人才的激励,最主要是让他们能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

  任正非表示,这个高端人才储备库,只要是优秀人才都可以进来,包括非边界内专业的人才愿意到边界内来工作,华为就愿意要。朝着假设的方向,不断探索,不断储备。“我们是储备人才,不储备美元,最终储备出自己的人才库。”

  如何留住优秀人才?他认为,物质激励不是最主要的,第一点应该是他能找到自己热爱的岗位,当他热爱时,就会踏实工作。若果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工作机会相结合了,他就会无怨无悔。因此,华为要重视这些人才在工作岗位的发挥,同时也在贡献上去评价他。

  对于人才的成长,任正非强调,全才首先一定是专才,全才是从专才中成长起来的。他在某一项钻研得很透,在其他项就能理解。如果没有专才,就不可能成为全才,没有专才的“全才”也许没有突破能力;另外,华为要建立一个高级专家交流平台,便于跨界交流。垂直专业是烟囱,跨界专家交流平台就是在烟囱上面搞一朵云,这样大家就知道跨界交流、融合创新也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与此同时,他还提出要创造人才成长的土壤和宽容的环境,让大家畅所欲言,“炸开”思想,让优秀人才涌现,英雄倍出。华为公司一直贯彻选拔制,因为人才不是靠培养,而是自我成长,要创造人才成长的土壤。不要给高级专家担负太多管理人才的责任,不要搞“拉郎配”,要给他们自由度,他有多大能量就发挥多大能量。

  以下为任正非讲话全文:

  任总在高端技术人才使用工作组对标会上的讲话

  2023年7月28日

  一、我们要建立一个自己的高端人才储备库,不拘一格获取优秀人才,但在招聘时要讲清楚公司的业务边界,允许在边界内研究探索。

  公司已经明确,我们要努力在有限的业务范围内领先世界,不是在全方位领先。所以,我们产品的边界是收缩的,研究的边界可以适当宽一些,也不是宽得无边。那么,招聘的时候,首先要划定一个业务边界,讲清楚我们的理想是什么、边界是什么。不在我们这个边界内专业的人员,他是否愿意从事在边界内的工作?如果他愿意,转行是可以的。比如,孙中山本是学医的,先是医人,后来医国。我们公司出售的莫贝克电源公司的主力曾是牙科医生,因为技术是相通的,他虽然学习神经学、蛋白质生物学等,但计算能力也很强。所以,我们不要对人才有固定看法。

  我们要建立一个自己的高端人才储备库,只要是优秀人才都可以进来,包括非边界内专业的人才愿意到边界内来工作,我们就愿意要。我们朝着假设的方向,不断探索,不断储备。我们是储备人才,不储备美元,最终储备出自己的人才库。当然,高端人才全部是指技术方面,管理类或其他行业不在此列,管理类的干部走垂直循环、在实践中逐步成长的道路,没有层层的实践成功经验积累,很难有破格提拔的可能。

  二、对优秀人才的激励,最主要是让他们能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

  如何留住优秀人才?我认为,物质激励不是最主要的,第一点应该是他能找到自己热爱的岗位,当他热爱时,就会踏实工作。若果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工作机会相结合了,他就会无怨无悔。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些人才在工作岗位的发挥,同时也在贡献上去评价他。

  公司指定了一批高级专家,信任他们对人才的识别和评价,去入职新员工中寻找合适的人。专家先把一些题目出在网上,有人回帖,专家就去找他喝咖啡沟通,判断这个人是否明白了题目,是否有破题的能力,他适合到哪个部门工作、定多少级,专家签字就行。新员工在入职时就可以有差异化,为什么同班同学一定要整齐划一前进呢?我们不要担心定错级,即使定错也是一个短时间的问题。如果他确实没本事,过一段时间就会被自然淘汰,也只拿错了短时间的高工资;如果他确实有本事,就还会往上升,很快就能超过你的标准线。如果在定级上有担心,可以有一个主谈人和一个复核人,两人签字就确定了,不需要强调严丝合缝100%准确,可以适当模糊一些。

  其实,集体评议往往会埋没人才。“歪瓜裂枣”很多,我们的专家要识别他特殊能力的一面就行,也不用全面评价一个人,“不拘一格降人才”。比如,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让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破格进入清华大学,开启了华罗庚高水平数学的研究生涯;罗家伦当清华校长时,录取了数学成绩只有15分的钱钟书,成就了一位文学大师。初始职级,在校园招聘时可以定一次,在与优秀新员工喝咖啡时也可以再定一次,我们直接授权这批专家。

  三、全才是从专才中产生的,领袖是自然成长起来的。

  第一,全才首先一定是专才,全才是从专才中成长起来的。他在某一项钻研得很透,在其他项就能理解。如果没有专才,就不可能成为全才,没有专才的“全才”也许没有突破能力,绕着城墙转,找不到放“炸药包”的地方。系统性的、阐述性的和构建性的专家合起来也不行,就如皮蛋粥一样,皮蛋还是皮蛋,粥还是粥,并没有发生物理和化学性的转变。

  领袖是自然成长起来的,不是我们去找。大家看到,为什么大领袖、大统帅绝大多数都是小镇上产生的?因为大都市很重视规矩,约束很多,当然不仅仅是父母、社会、环境、同时代的小朋友,因此它们大量产生的是工程师、艺术家;小镇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小孩也不懂得太多的世界,他们在某一件事上就容易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容易成长起来,产生历史贡献。例如毛泽东、粟裕……。他们一定要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才知道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小孩走路喜欢踩小水坑,只有他自己摔两次,才知道水坑不能踩,才有自主决策能力。所以,我们强调要有成功的实践经验,做一个小项目成功,他就知道什么叫决策;如果他一个事情都没有成功过,他当高级干部时的决策就是胡来。我们在选择干部的时候,贯彻没贡献不考核,节省人力资源。

  财经这几年在世界名牌大学里招了很多人,先派到非洲去做PFC。PFC要做核算,核算就一定要懂业务,就一定要去看基站、板件……是什么,这样他对业务有一点理解;不理解业务的财经人员,只能做会计。了解两年以后,从基层CFO、精算师……他慢慢循环上升,最后到机关来,机关就没有了“空军司令”,而是知晓项目的管理者。所以,现在我们招聘的系统工程科学家、博士,也是先到产品线,从产品到开发……,再一点点升级上来,不是一来就能够做规划的。

  第二,我们要建立一个高级专家交流平台,便于跨界交流。比如,光的专家走到交换去,硬件的走到软件去,软件的走到硬件去……超越现有专业上面再有这样一个跨界平台。垂直专业是烟囱,跨界专家交流平台就是在烟囱上面搞一朵云,这样大家就知道跨界交流、融合创新也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四、我们公司要创造人才成长的土壤和宽容的环境,让大家畅所欲言,“炸开”思想,让优秀人才涌现,英雄倍出。

  华为公司一直贯彻选拔制,因为人才不是靠培养,而是自我成长,我们要创造人才成长的土壤,就如“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我们不要给高级专家担负太多管理人才的责任,不要搞“拉郎配”,要给他们自由度,他有多大能量就发挥多大能量。

  第一,高端技术人才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一定会显出他的价值来,然后在价值体系去评价他。我们可以设一个高端投诉平台【进入黑猫投诉】【进入黑猫投诉】,大家有问题就写邮件到这个平台,人力资源去听他倾诉,做成纪要报给有关部门帮助他调整。我们可以安排一些人际理解力强、熟悉华为流程、善于沟通、善于团结人的老员工,到导师部去听群众的声音,调节矛盾。

  第二,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创造一个宽容的环境,让大家愿意畅所欲言,互相启发,把思想炸开。一是,喝咖啡是一种形式,网聊也是“喝咖啡”,比如2012实验室在群里的讨论就很激烈,关于软件突围方向在心声社区的回帖有1500多条,别看这一片骂声,这就是贵人指点、高僧开光、西汉张良在桥头获得的天书……。对新员工是多么好的指引。我为什么不愿意网聊,愿意喝咖啡呢?我认为讲话互动比文字互动效率高、表述更清楚。二是,高级专家要用更多精力来读文献,而不是埋头做事。比如,把一半时间用来读文献,写写感想。三是,我们“黄大年茶思屋”应该号召所有员工把他认为好的文献转帖过来,如果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就把索引贴上来就行,大家再去那个网站上查阅,这也是一个沟通方式。

  今天听了汇报,你们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清晰的。历史滚滚向前就会有新陈代谢,有人选择离开就会有继任上来,但是我们要形成一个良好机制,让优秀人才涌现,英雄倍出。


]]>
ARM本周启动IPO路演 估值和融资规模均不乐观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北京时间9月4日晚间消息,据报道,备受关注的ARM IPO(首次公开招股)将于本周启动路演,但此次IPO的融资规模和估值均不太乐观。

  最初,软银(22.2, -0.20, -0.89%)计划通过ARM IPO至多融资100亿美元,从而使其成为继阿里(95.01, 2.11, 2.27%)巴巴和Facebook之后,科技市场规模最大的上市活动。

  但如今,软银已调低融资规模,预计将融资50亿美元至70亿美元,远低于之前的预期。同时,对ARM的估值也降至500亿美元至600亿美元,而之前的目标是600亿美元至700亿美元。

  ARM已经将其最大的一些客户,包括苹果(189.46, 1.59, 0.85%)公司、英伟达、英特尔(36.61, 1.47, 4.18%)和三星电子(208.25, 0.00, 0.00%)等,列为其IPO的战略投资者。但此次IPO的具体表现,还取决于投资者如何更广泛地权衡各种因素,包括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以及人工智能大潮将在多大程度上推动ARM的利润增长。

  咨询服务公司Astris Consulting分析师Kirk Boodry在一份报告中称:“我们预计,500亿美元至600亿美元的估值更现实。事实上,ARM招股书所披露的情况也不那么乐观,不仅营收受到侵蚀,对特定市场的依赖也超出预期。”在最近一个财年,ARM营收为26.8亿美元,同比下滑约1%。

  对于软银创始人孙正义而言,调低后的ARM估值无疑是一个打击。上个月,软银以161亿美元从愿景基金(Vision Fund)手中收购了ARM 25%的股份,为ARM估值约640亿美元。之前,软银控制着Arm约75%的股份。

  这笔交易表明,软银可能至少认为ARM的IPO估值将高于640亿美元。但如今看来,前景不容乐观。另外,行业分析师Sharon Chen认为,融资50亿美元至70亿美元也不足以抵消这笔收购交易(收购ARM 25%股份)对软银的影响。

  Chen表示,这笔交易可能削弱软银调整后的贷款价值比率,即从6月份的21%削弱至24%左右。相对于穆迪对Ba3评级的要求,其杠杆率可能处于疲软状态。

  当然,随着本周路演的进行,在下周纳斯达克(14031.8145, -3.15, -0.02%)正式上市之前,这些数字仍可能发生变化。Chen认为,上市首日表现逊于预期可能会对软银的信用前景产生负面影响。


]]>
硅谷寸土寸金,何不再造一个?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新浪科技 郑峻发自美国硅谷

  (图注:神秘公司买了两个旧金山的土地)

  既然硅谷寸土寸金,一地难求,何不再造一个全新城市(17.220, 0.00, 0.00%)?

  (图注:广义的硅谷地图)

  硅谷寸土寸金

  我们熟悉的科技创新圣地硅谷,是加州北部旧金山湾区一条狭长地带。一边是海湾,一边是山脉,南北大约80公里,宽度还不到30公里,由101和280两条高速公路贯穿南北。

  广义的硅谷从北部的旧金山市到南部的圣何塞市,在这个狭长的地带,居住着近400万人口(旧金山、圣马特奥和圣克拉拉三个郡)。其中拥有97万人口的圣何塞是美国人口第12大城市。

  这里聚集着数千家科技巨头和创业公司,雇佣了50万多名高科技人才,吸引了美国三分之一的风险投资。从惠普、英特尔、苹果到谷歌和Meta,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巨头在这里诞生,硅谷也成为全球半导体和互联网中心。

  凭借着高科技产业,硅谷是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之一,仅次于瑞士苏黎世和挪威奥斯陆,圣何塞都市区(包括圣何塞、桑尼维尔和圣克拉拉)的人均GDP高达13万美元。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却想离开繁华富裕的硅谷。过去两年时间,这里是美国人口流失最为明显的都市区,旧金山湾区减少了25万人口,旧金山人口减少了7.5%,圣何塞更是跌出了美国人口前十的位置。

  为什么这么多人想搬离硅谷?在科技不断造富的背后,旧金山湾区的税负、物价和房价实在是太贵了,是美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地区之一。加州地产中介协会(CAR)的数据显示,圣何塞都市区的平均房价目前高达162万美元,同比上涨了10.2%。

  尽管美联储过去一年连续加息,推动美国30年房贷利率突破了7%,房屋销售市场也陷入了停滞期,目前市场销售的房屋数量同比减少了62%,但房屋价格并没有出现下滑,更多的房主和意向购房者都选择了持股等待。

  饱受居不易困扰的并不只是有居民,还有这里的高科技公司们。由于办公地段稀缺,科技公司要在硅谷南湾扩建新园区,不仅要支付数亿美元的高价购置土地,还要通过繁琐冗长的政府听证与环保审批程序,甚至还要做出诸多承诺回馈当地社区与居民。

  以互联网巨头谷歌举例,外界熟知的GooglePlex总部园区是2003年迁入的,购置于已经破产的SGI公司。但随着谷歌业务高速增长,这个园区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仅是2016年到2018年,谷歌在山景城、桑尼维尔和圣何塞就购置了超过28亿美元的办公用地兴建新的园区。

  苹果在迁入了太空飞船新总部之后,还保留着此前的Infinite Loop总部,但这还不够,他们依然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园区规模。今年1月,苹果以3.46亿美元的价格购入了库普蒂诺总部附近一个包括10座办公楼的园区;7月,苹果又斥资7000万美元购置了周边一座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四层办公楼。

  虽然过去几十年时间,美国各地都在积极吸引科技人才和创业公司,提出打造新硅谷的愿景,也出现了硅山(德州奥斯汀)、硅滩(南加海岸)、硅港(麻省波士顿)等新的科技创业中心;但硅谷依然是美国不可动摇的科技创新中心。即便是搬到德州的特斯拉、甲骨文等科技公司,也必须将研发中心留在硅谷。

  尔湾成功先例

  既然硅谷土地资源稀少又昂贵,又牢牢吸引着科技人才和风投资金。那么,为什么不在旧金山湾区附近不远处,重新规划和建设一个真正现代化的硅谷都市?

  (图注:尔湾市被誉为最宜居的城市)

  实际上,这个模式在美国早已有了成功先例。加州南部城市尔湾(Irvine)就是著名的埃尔文公司(Irvine Company)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统一规划和建设的一个占地170平方公里的全新城市。尔湾的土地就来自于埃尔文家族的持续收购。

  因为来自同一家公司的统一规划建设,与周边其他城市相比,尔湾的城市规划科学合理,道路整洁有序,社区建设完善,绿化优美宜人,而且治安令人安心。显然,这样的城市会受到购房定居者的欢迎。

  房产中介平台Redfin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尔湾的房屋销售中值高达140万美元。埃尔文公司也从尔湾的建设和管理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回报。值得一提的,尔湾也是中国大陆移民最青睐的定居城市。这里有接近一半的居民都是亚裔,华人比例更接近了三成。

  在旧金山湾区复刻一个尔湾?这个投资理念无疑很具想象力和吸引力。而且,已经有家公司在这么做了。

  过去的五年时间,有个神秘的财团一直在旧金山湾区北部的索拉诺地区(Solano County)大举收购土地。这里距离旧金山仅有半小时车程,但经济发展却远远落后于硅谷,几乎是天壤之别,还有大片未开发的荒地用于农牧业和风力发电。

  为了成片拿到大规模的土地,这群饥渴的投资者甚至愿意支付数倍的高价,让原先的农场主们瞠目结舌。但看起来投资者们完全不在乎,因为即便支付高价购地,这里的荒原旷野与硅谷相比,依然是白菜价。

  过去的几年时间,这个疯狂收购土地的财团身份一直是个谜团,甚至有传言背后是中国富豪要买走美国土地,还引发了当地议员的介入质询。直到最近,这个财团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向外界展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再造硅谷蓝图——“永恒加州”项目(California Forever)。

  背后硅谷富豪

  (图注:神秘公司背后的投资者们)

  这个财团名叫Flannery Associates,他们的背后投资者是硅谷的顶级亿万富翁们:乔布斯遗孀鲍威尔·乔布斯(Powell Jobs)、风投大亨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een)和他的合作伙伴克里斯·迪克森(Chris Dixon)、LinkedIn创始人霍夫曼(Reid Hoffman)、支付公司Strip创始人柯林森(Colison)兄弟、前Github CEO弗里德曼(Nat Friedman)等人。

  (永恒加州网站列出的项目投资者)

  根据最近曝光的公司文件,“永恒加州”项目的最初创意来自一位年仅36岁的高盛交易员斯拉梅克(Jan Sramek),他在2015年出售了自己创办的软件公司之后,开始策划新创业项目。

  2017年,斯拉梅克通过好友、支付公司Strip创始人柯林森(Colison)兄弟的引荐,联系了硅谷风险投资大亨莫里兹(Michael Moritz),希望这位传奇投资者帮助自己推进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在硅谷不远处打造一个全新的城市。

  出生在英国的风险投资家莫里兹或许是硅谷人脉最广的大佬。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曾经是《时代周刊》驻旧金山的科技记者,是乔布斯在媒体圈的好友;乔布斯称赞莫里兹是他遇到最有才华的科技记者。

  (图注:硅谷传奇投资家莫里兹)

  莫里兹不仅是位成功的记者,他后来成为了硅谷互联网时代的见证人。1986年,他加入了红杉资本出任合伙人,先后投资了谷歌、雅虎、PayPal、YouTube等诸多科技巨头。直到今年,他才辞去了红杉资本的职位,结束了近四十年的风投生涯。目前他的个人财富约在56亿美元。

  斯拉梅克的新建城市设想,很快吸引了莫里兹的浓厚兴趣,于是他出面联系了自己的圈内好友;说服这些亿万富翁们共同筹资数亿美元在硅谷附近收购土地。

  项目启动者斯拉梅克担任了“永恒加州”投资基金的董事合伙

  人,而其他投资者则作为有限合伙人(LP)。斯拉梅克的好友、Strip的创始人科林森兄弟成为了第一个LP,他们目前持有永恒加州大约3%的股权。

  Flannery的很多投资者,包括莫里兹和马克·安德森都曾经公开批评过旧金山政府的无能。过去几年,旧金山市区到处可见无家可归者的帐篷,满地都是排泄物和毒品针头,打砸抢等财务盗窃犯罪更是猖獗。莫里兹本人甚至不惜个人出资呼吁旧金山民众施压政府打击当地猖獗的毒品和盗窃犯罪,解决满大街的无家可归者问题。

  既然改变不了旧金山的堕落,那就另起炉灶再建一个全新的城市。从2018年开始,这些亿万富翁投资的Flannery公司就开始在索拉诺地区的Fairfield市,一块接一块地上门求购农业土地,无论对方是否计划出售。

  为什么选择索拉诺地区?这里距离硅谷只有半小时车程,但当地经济却依然以农牧业为主,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也是旧金山湾区最穷的地区。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大片土地都属于牧场主,收购起来相对简单。而且,这里有河流,还有海湾,更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在项目之初,Flannery的土地收购价格甚至还不到每英亩5000美元(一英亩约合4046平方米)。为了说服一些农场主出售土地,Flannery甚至愿意支付比市价高出数倍的价格。面对着不差钱的豪迈买主,当地居民开始串通起来哄抬地价,每英亩出售土地价格从5000美元一路哄抬到最近的2万美元。

  这家神秘的公司很快吸引了当地居民的猜测,也引起了美国联邦政府的关注,因为索拉诺地区还有一个重要军事设施:特拉维斯空军基地(Travis Air Force Base)是美军在西海岸最重要的空军基地,也是美军覆盖太平洋(3.940, 0.00, 0.00%)的空中运输枢纽。FBI和美国财政部先后介入对Flannery的投资人进行了审核。

  买下两个旧金山

  在接到当地农场主报告之后,索拉诺地区的Fairfield市长和联邦众议员下令调查这个在当地收购土地的神秘买家,最终发现Flannery在五年时间已经斥资超过9亿美元,从当地400多家土地所有者那里购买了140块土地,总面积超过了5.5万英亩(约合222平方公里)。

  这意味着,Flannery购买的土地已经比两个旧金山还大(100平方公里),甚至超过了尔湾的面积(170平方公里)。这群雄心勃勃的科技亿万富翁已经买下了两个旧金山。

  然而,要打造一个的全新城市,单纯收购土地只是第一步。在获取了足够土地之后,Flannery公司终于浮出水面,上周正式推出官方网站,开始游说当地居民和政府,向他们呈现一个全新的开发蓝图,希望在2024年通过当地批准投资计划。

  (永恒加州项目蓝图)

  按照Flannery公司的规划,这个占地超过200多平方公里的新城市将要兴建数以万计的居民住宅和社区中心,并且兴建购物、餐饮、娱乐等商业设施。这将给当地居民创造收入可观的上万个工作岗位。

  假设在这里打造一个全新的城市,一套全新建造的住房售价100万美元(这已经远远低于硅谷平均房价),那么兴建1万套住宅的售价就可以超过100亿美元。再加上周边的商业设施售价与租金,以及公用事业服务业务,这个未来的新硅谷城市项目,投资回报可能会超过著名的埃尔文公司。

  经济回报将是Flannery打动当地居民的关键。Fairfield只是一个人口不到12万的小城,2020年的家庭收入中值只有9万美元。这个全新的城市新建项目以及未来的商业圈,有望将Fairfield直接变成比硅谷更加现代化和繁华的新兴都市,因为一切都是新建的。

  硅谷科技富豪规划设想的城市,必然会具有科技与环保元素。按照Flannery的规划,这个新城市会穿行着诸多无人驾驶车辆,商业服务区规划也将在步行可及范围,减少居民的开车出行需求。

  绿色能源同样会是新城市的关键词。为了做到节能环保,Flannery计划在新城市兴建一个巨大的太阳能(6.100, 0.00, 0.00%)发电场,满足整个城市的能源需求和EV出行。同时,这里还将种植上百万颗树木,并且预留多达40平方公里的城市公园和公共空间。

  要吸引硅谷民众前来定居,Flannery还需要修建大量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和水电。目前连接索拉诺地区与旧金山湾区的80号高速公路只有两车道,如果未来有数万新居民,通勤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规划、建造和运营尔湾市的埃尔文公司是美国最成功的地产公司。由于他们并没有上市,因此外界无法获知埃尔文公司的估值。91岁的亿万富翁唐纳德·布伦(Donald Leroy Bren)是埃尔文公司的唯一持股者。从1977年开始,他花了20年时间逐步收购了埃尔文公司的全部股权。

  埃尔文公司持有近400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整个橙郡(Orange County)的五分之一。据福布斯预计,唐纳德·布伦(Donald Leroy Bren)目前的财富超过了160亿美元,排在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的第112位。

  Flannery会成为旧金山湾区的埃尔文公司吗?


]]>
携程集团发布2023Q2财报:净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180%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9月5日上午消息,携程集团公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2023年第二季度,携程集团净营业收入为112亿元,同比增长180%,超过2019年同期29%。

其中,携程国内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170%,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过60%。虽然二季度跨境航空客运量仅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37%,携程出境酒店和机票预订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60%以上,持续领先行业复苏水平。

随着AI技术的迭代,携程还在国内和国际平台中分别推出携程问道和TripGenie,为用户提供了出行解决方案。


]]>
工信部:将加快推动《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e公司讯,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加大政策精准保障。2021年,我们出台了《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两年来,清单内容都落实见效,企业的反响也很好。为进一步加大政策的保障和落地落实力度,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科技创新、产业链配套、引才育才等方面,再推出一批政策举措,目前已形成征求意见稿,将在吸纳相关部门的意见后,加快推动出台。

]]>
工信部: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 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e公司讯,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加强服务精准供给。建立贯通国家、省、市、县各级公共服务体系的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广泛汇聚中小企业的政策和服务等信息,实现与中小企业的精准适配。实施融资促进活动,开展投融资对接活动,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我们也将以优质企业的培育,特别是以专精特新为着力点,促进广大民营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
Pixelworks上海子公司任命白农为首席运营官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专业的视觉处理方案提供商Pixelworks,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PXLW)今日宣布,其子公司逐点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PWSH")任命白农(Wallace Pai)为其子公司逐点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白农将负责子公司所有业务单元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并直接向逐点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Todd DeBonis汇报。

白农是一位在全球半导体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高管,先后任职于业内多家顶尖跨国公司。他最近担任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的中国区董事长,负责监督市场和生态系统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此前,他曾担任中芯国际先进工艺业务高级副总裁以及格芯(GlobalFoundries)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在加入格芯之前,他曾担任Synaptics副总裁兼智能显示部门总经理。此外,他曾在三星、谷歌/摩托罗拉移动担任高管职务,并在高通、Cadence和麦肯锡担任管理职务。白农毕业于哈佛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Pixelworks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逐点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Todd DeBonis表示:"我们的上海子公司正蓄势待发,准备快速扩张。白农先生在亚太地区半导体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将为我们的战略增长计划提供强大助力。我们公司的移动视觉显示处理方案和品牌正逐步获得越来越多手机制造商和游戏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认可。在这一振奋人心的时刻,白农先生作为一位颇具影响力且资历深厚的高管选择加入我们公司。他正是帮助推动PWSH战略和执行的理想领导者。我期待着与他合作,共同加速推进公司未来发展和子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目标。"

白农在谈及该任命时表示:"Pixelworks公司的视觉显示技术和实力有目共睹,已经在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我很高兴能在PWSH发展历程的关键时刻加入Todd和他的团队。公司已经在移动视觉处理领域占据了市场领先地位,最近更推出了IRX品牌生态系统。借助这两大优势,未来我们将大有可为,不仅要让更多的客户采用我们的技术,更要将其拓展到新的相关应用领域。"

逐点半导体公司简介

逐点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Pixelworks Inc. (Nasdaq:PXLW)在中国的控股子公司。逐点半导体专注于手机视觉处理芯片,视频转码芯片和3LCD投影仪主控芯片及实施方案的开发和设计,是业内先进的创新视频和显示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2023年7月,逐点半导体全新的IRX游戏体验品牌正式上线。该品牌以逐点半导体在移动端沉淀多年的图像渲染与显示技术方案为基础,加以基于游戏特点的针对性调优服务,为不同类型的游戏在移动端实现高性能体验与高画质显示效果,力求为终端用户带来最佳手游体验。

Pixelworks提供业界先进的内容创作、视频传输和显示处理解决方案和技术,可在从影院到智能手机的所有屏幕上提供真实的视觉体验和优越画质。该公司拥有20多年的历史,为领先的消费电子产品、专业显示器和视频流媒体服务的供应商提供图像处理创新方案


]]>
荣耀携折叠屏V Purse概念亮相IFA 2023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当地时间9月1日,荣耀终端有限公司CEO赵明在2023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Internationale Funkausstellung Berlin,以下简称IFA)开幕日发表题为《展开未来(Unfold Tomorrow)》的开场主题演讲,面向与会行业专家、全球顶级科技媒体、合作伙伴及全球观众,分享了荣耀对折叠屏技术创新与手机未来发展的思考。

本次开场演讲是新一代折叠旗舰荣耀Magic V2革命性创新技术的海外首秀,作为荣耀两年研发技术和产品构思的集大成者,荣耀Magic V2首度打破直板机与折叠屏边界,在收获中国用户认可之后,近期还将为更多国际用户带来革命性折叠屏体验,这也标志着荣耀打造"全球最强折叠屏品牌"的目标更进一步。与此同时,时尚折叠屏荣耀V Purse概念首次亮相,荣耀将一向以科技感著称的折叠屏手机,重塑为设计感十足的时尚单品,重新定义手机未来,引领未来生活方式。


IFA首个开场中国品牌,荣耀折叠屏创新惊艳全球

作为此次IFA展会开幕日首场主题演讲代表,荣耀是近三年来唯一一个登上该环节的中国品牌。荣耀带来的时尚折叠屏手机荣耀V Purse概念,进一步展示了强大的折叠屏技术实力。薄于9mm的厚度,使其成为全球最轻薄的折叠屏,而钱包形态更是重新定义未来智能手机。荣耀V Purse打破科技与时尚的边界,将外折屏重构为可穿戴的时尚单品,以数字包包代替实体,换壁纸如同换包包的长效设计,掀起了科技与时尚的新一轮有机融合,为世界揭开未来生活方式的幕布一角。


除了为折叠屏演进提供了全新方向与创新思路外,荣耀还为全球艺术先锋搭建了一个创造力与艺术的新舞台。现场,赵明展示了来自墨西哥当代艺术家Yunuen Esparza、知名跨界艺术家王小慧等顶级创造者带来的动态外屏壁纸设计,并宣布荣耀全球设计大赛将面向全球设计师征集作品。

荣耀通过深挖直板机与折叠屏手机之间的壁垒痛点,将二者优势充分结合,以打破边界的思维进化,带来了折叠旗舰荣耀Magic V2,完成技术创新与思维创新的双重突破。荣耀Magic V2上市以来,连续四周斩获折叠屏市场单品份额第一,且在这四周期间累积销量超过第二、三、四、五名之和。荣耀Magic V2的热销也助力荣耀品牌市场份额快速攀升,第三方权威机构数据显示,7月起,荣耀连续4周市占率登顶中国市场,份额最高达19.5%,为全品牌整体第一。

"近年来荣耀在折叠屏领域投入巨大,一款折叠屏研发投入接近10个亿。"赵明透露,"该优势让荣耀Magic V2实现了210项技术突破,在轻薄体验上得以引领行业8-10个月。"随着此次荣耀亮相IFA,荣耀Magic V2也将于近期正式登陆全球市场,以革命性创新重塑折叠屏使用体验。


IFA期间,荣耀联合《时代周刊(TIME)》,邀请顶级时尚圈设计师就"如何重塑时尚与生活方式"展开讨论;现场还有来自欧洲、拉美和中国等世界各地的HONOR Talents设计师评委参加时尚圆桌,时尚模特佩戴荣耀概念新品进行时尚走秀,以及展台大型时尚开箱活动,为这一全球科技大展注入了时尚活力。


聚焦高端旗舰的全球化战略,荣耀海外迎高质量发展

自品牌独立以来,荣耀聚焦高端旗舰为代表的全球化战略。连续两年携Magic旗舰新品与创新技术亮相IFA、MWC等国际大展,已成为荣耀开启海外发展全新阶段的里程碑节点。

荣耀曾在去年IFA展官宣Magic双旗舰战略正式进入海外,而今年MWC展Magic5 Pro全球首发则标志双旗舰战略正式落地海外,收获了全球市场的认可,实现快速且健康的高质量增长: 2023年上半年荣耀欧洲地区部出货量增长超过130%,中东非地区部出货量增长超130%,拉美地区部出货量增长超230%。目前荣耀2023年前5个月的海外销量已经超过2022年全年的海外销量,预计今年全年海外销量将增长130%以上。

赵明称,"荣耀始终坚持最底层商业逻辑的闭环,不追求单纯高速地发展,而是脚踏实地,持续高质量布局。"伴随此次折叠屏创新技术登陆IFA,荣耀全球化拓展将再上新台阶。


]]>
四大光纤厂商2023半年综述:创新驱动高利润,海外成为“大粮仓”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日前,国内光纤光缆行业头部四大上市公司:长飞光纤、亨通光电、烽火通信、中天科技相继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整体上看,营收保持相对稳健的增长,而净利润则是实现了高增长。

  因为这四家公司都是多元化业务布局,同时在半年报中都没有列出不同业务相对应的营收情况,所以很难进行对比。但从各家发布的半年报来看,几乎都提到了国内光纤光缆行业供需结构稳定,再加上7月份中国移动的普通光缆集采也没有出现激进的报价行为,另外海外市场也有不错的表现,可以粗略判断业绩应该不错。

  创新驱动净利润高增长

  从财务数字上看,四家厂商的净利润增长都快于营收的增长,一般来说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持续的研发投入带来成果,高端产品得到市场认可;要么是通过精细化的管理降本增效。

  长飞光纤在报告中指出,在行业技术创新及新产品研发方面,远贝超强超低衰减G.654.E光纤在通信网络干线升级及“东数西算”数据中心集群的光纤直连场景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中标份额领先。此外积极布局多芯光纤、少模光纤以及空芯反谐振光纤。

  同时在生产效率方面,长飞光纤持续改善预制棒及光纤工艺水平,巩固了成本优势。2023年上半年,长飞光纤预制棒及光纤分部毛利率由2022年上半年的47.38%提升至53.97%。

  亨通光电围绕成本、质量、效率等核心能力,持续加大企业三化建设投入,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工厂。同时,优化现有产品及业务结构,加快高端产品、特种产品研发和市场成果转化,并通过在超低损耗光纤、激光光纤、多模光纤等特种光纤产品的市场应用的增加,继续助力5G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业制造赋能,建立全球通信网络领域行业领先地位。

  烽火通信表示,公司坚定扛好光通信的大旗,保持压强、坚定投入,确保在光通信领域技术领先,公司掌握自主光纤预制棒及光纤生产核心工艺,具有稳固的行业地位。同时围绕“打造成本优势、聚焦提质增效、创造质量价值”目标,深化推进精益文化。

  中天科技依托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合成光纤预制棒制备技术,持续推行产业升级,在数智化转型和新产品开发应用方面取得突破。业内首创基于多维度建模仿真的光棒全过程数字化生产运营管理模式,成功通过工信部光纤预制棒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项目验收,助力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带动国内光棒制造企业管理革新。

  海外市场成为“大粮仓”

  另一个亮点是在海外市场,CRU预测,2025年全球光纤光缆需求将突破6亿芯公里,行业中长期健康发展的趋势并未改变,其中,东南亚、欧洲、拉美、非洲等主要区域均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长飞光纤2023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约4.39亿元,同比增长约11.58%,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已达35.27%,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海外产能建设趋于完善,印度尼西亚、南非、巴西、波兰等地的产能扩充按规划进行,已能覆盖主要目标市场,能有效应对各区域贸易保护性措施。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持续优化海外产能部署,实现国际业务可持续增长。

  亨通光电已在欧洲、南美、南亚、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地区进行通信网络产业布局。2022年收购的j-fiber GmbH公司拥有近40年的特种光纤研发和制造经验,是全球领先的特种光纤生产商,将有效提升公司在特种光纤领域的研发能力。同时积极推动陆续投运的埃及、印尼、印度等海外光通信产业基地的产能提升;墨西哥光通信产业基地正式投建,进一步完善海外本地化产能布局和全球化产业布局。

  烽火通信表示,公司在国际市场积极走出去、引进来,深挖客户真实需求,稳存量抢增量。和APC联合主办全球光纤光缆大会,邀请菲律宾、墨西哥等多国驻华大使、领事和阿曼、巴西等多家客户密切交流,挖掘合作线索;关注和挖掘价值客户需求,迅速对接,国际主要粮仓仍保持快速发展。

  中天科技指出,2023上半年在德国、法国等市场继续保持领先份额,不断巩固“粮仓”市场的竞争优势;在北美、拉美、东非等区域实现项目突破,有效扩大光缆、宽带等产品的多层级客户覆盖面,其中宽带产品的海外销售额同比大幅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提到的都是四大厂商在光纤光缆领域的创新,以及海外市场的表现。正如前文所述,他们都是多元化的布局,同时在光通信领域又有包括光纤光缆、光模块、光传输等多元化产品,也是推动他们业绩增长的关键。

]]>
高盛预测英特尔2024、2025年将斥资56亿、97亿美元用于台积电代工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9月4日消息,虽然英特尔高管对于他们未来路线图和先进工艺的制造实力十分乐观,但投资者似乎不这么认为。

  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师认为,英特尔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外包给台积电代工产品的比重。

  据Commercial Times拿到的高盛分析报告,英特尔在2024年和2025年的外包订单预计将达到186亿美元(当前约1352.22亿元人民币)和194亿美元(当前约1410.38亿元人民币),这可能意味着英特尔届时会将所有产品外包出去,但几乎不可能发生。

  根据高盛的说法,在更现实的发展情况下,台积电可能在2024年至2025年获得英特尔56亿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407.12亿元人民币)和97亿美元(当前约705.19亿元人民币)的订单。

  实际上,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英特尔几乎所有的高销量产品都依赖于小芯片设计,其中一部分小芯片由英特尔生产,而另一些则基于台积电生产,但由于英特尔销售的是一个完整的产品,因此依然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率。

  就台积电而言,如果高盛这一数据足够准确,那么英特尔每年将占台积电总收入的约6.4%和9.4%,基本上也相当于仅次于苹果(去年占比约23%)的大客户,这倒是与业界预期相符。

]]>
上美股份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净利润大幅增长60.7%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2023年8月30日,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美股份")(02145.HK)发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的中期业绩。报告期内的收入净利润双增长,主要源于其把握新渠道、打造新品牌、持续发力科研等多维度发展策略的推动。

  • 实现收入、净利润双增长:

收入为15.9亿元,同比增长25.7%;

毛利为11.0亿元,同比增长33.7%;毛利率从2022年上半年的64.9%提升至报告期内69.0%;

净利润为1.0亿元,同比增长60.7%。

  • 经营现金大幅改善,每股收益提升:

企业经营性现金从2022年上半年的流出7460万元,转为报告期内的流入1.7亿元;

EPS从2022年上半年的0.18元提升至报告期内的0.25元,增幅达38.9%。

  • DTC及线上业务占比大幅提高:

DTC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0%提升至报告期内的83%;

线上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5%提升至报告期内的81%。

多品牌发力,韩束增速亮眼,新品牌newpage一页增长强劲

上美股份是一家多品牌化妆品公司,专注于护肤品、母婴护理及洗护产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成立二十多年以来专注实行多品牌战略,成功打造出韩束、一叶子及红色小象等多个受欢迎的化妆品品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需求。如今上美股份为中国化妆品行业内拥有全面的多品牌发展、运营能力和专业知识的领跑者之一。

2023年上半年,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及其他品牌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64.8%、12.8%、11.9%和10.5%。

其中,韩束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10.28亿元,同比增长70.3%,主要得益于品牌在抖音渠道的业绩爆发。2023年上半年,成立20年的超级品牌韩束荣获抖音美妆品牌销售排行榜国货榜TOP1、总榜TOP2,韩束核心爆品红蛮腰系列在全渠道的销量达150+万套,多次登上回购榜单TOP1。

韩束红蛮腰系列
韩束红蛮腰系列

近年来,抖音成为美妆市场的新兴流量平台,上美股份敏锐洞察到这一趋势,迅速调整经营策略应对市场变化。2019年,上美股份率先布局抖音渠道,目前已具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论,助力品牌销量增长。

专注于中高端市场的中国婴童护肤品牌newpage一页亦是业绩亮点。newpage一页于2022年5月上市,上市1年内便实现快速增长和业绩突破,呈指数级增长,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超过2022年全年的2倍以上,已成为集团新增长曲线。

newpage一页产品系列
newpage一页产品系列

newpage一页能在婴童护理赛道实现快速突围,离不开其背后"医研共创"创新模式的强支撑和产品硬实力。作为行业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医研共创"的品牌,newpage一页由知名演员章子怡、育儿专家崔玉涛、科学家黄虎博士携手创立,紧密结合临床经验与科研技术。目前,newpage一页已布局护肤、洗沐、清洁三大方向。渠道方面,newpage一页除了线上电商平台,还在线下进入屈臣氏、母婴线下专卖店、月子中心等多渠道。

研发费用投入行业领先,成本占收益比达3.4%

2023年上半年,上美股份科研费用比为3.4%,新增24项专利,其中,自主专研的中国抗衰成分——"环肽",对比普通线性肽有助于更好的抗衰老、抵御细纹、紧致肌肤。目前,环肽已申请6项专利,助力中国成分崛起。

在国货美妆行业,研发实力逐渐成为企业未来发展成功的关键所在。作为国货化妆品领导者,上美股份从2003年创立之初,就已布局自主研发。2016年,上美股份开始进军基础研究,现已搭建起200+人的研发团队,打造出中外2大科研中心,累计获得约200项专利及多个基础研究成果,硕果累累。近20年的自主科研历程为企业积淀了强大的研发优势。

上美环球港总部科研中心
上美环球港总部科研中心

此外,上美股份积极与高校、专业机构达成合作,形成产学研的闭环链路。2023年上半年,上美股份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成立"护肤功能原料联合研发中心",未来将在生物分子设计、植物分子改造等领域做出全新的尝试。

作为"港股国货美妆第一股",上美股份二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也是中国化妆品品牌的成长写照,作为科研赋能的多品牌国货化妆品行业领导者,上美股份坚持长期主义,实行多品牌战略,打造领先科研,根植中国、面向世界,致力于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化妆品集团。


]]>
Omdia:预计2024年全球显示驱动芯片需求将复苏并增长6%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据Omdia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DDIC总需求预计为79.8亿颗,与2022年持平。2023年LCD显示驱动芯片的需求量将达到69.4亿颗,同比下降0.2%,好于预期;而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需求量预计为10.4亿颗,同比增长3%,低于预期。Omdia预计2024年显示面板单位出货量将同比增长4%。由于新的替换周期到来和价格弹性,包括手机、移动PC、液晶电视、OLED电视和桌上型显示器在内的大多数主要应用的面板单位出货量预计将恢复增长。因此,预计2024年的DDIC需求将同比增长6%,达到84.8亿颗。

]]>
高德世界地图上线 总裁刘振飞:帮中国用户行世界,助中国产业出海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9月4日上午消息,在近日的“一带一路全球行”国际段出发仪式上,高德地图宣布了旗下“世界地图”产品正式上线: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定位能力,实现境外路线规划和导航服务;还可以基于行程定位记录,点亮用户沿途经过的国家和城市。

  “世界地图这个名字,代表着我们的愿景:打造一款世界级产品,让中国科技,点亮全球。”高德地图总裁刘振飞介绍,首先要做好“一张中国人的世界地图”,帮中国用户行世界,助中国产业出海;未来希望更进一步,成为“一张世界人的世界地图”,将基于中国高精尖科技的高德地图,打造成为服务全球人民的世界产品。

  高德世界地图的正式上线,离不开北斗系统的全球定位能力。在中国卫星(26.190, 0.03, 0.11%)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的指导和支持下,近年来陆续上线了车道级导航、红绿灯倒计时、盲区会车预警等服务。目前,高德地图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已超过3360亿次。如今,北斗全球赋能的高德世界地图上,已可实现境外路线规划与导航服务。

  截至目前,高德世界地图已在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上线,用户升级高德地图App至最新版后即可使用体验。


]]>
谷歌发布智能手机,并不是为了卖手机?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根据媒体报道,谷歌将在10月4日的发布会上推出Pixel 8和Pixel 8 Pro手机,与9月13日发布的苹果iPhone15展开对决。

谷歌发布手机从战略层面来看,跟苹果手机之间形成不了竞争关系。对于谷歌而言,发布手机,或者智能手表,本质上只是为了优化其大数据服务系统而推出的用户测试产品。

对于谷歌而言,其重点在于大数据服务,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安卓系统如何保持领先的商业化价值。尽管借助于各种开源用户的使用,谷歌在后台也能获得用户的使用数据,但这种数据并不直观。

如果要获得更加直观的用户使用数据,以此来达到优化安卓系统的目的,对于谷歌来说最简单又直接的方式就推出相应的智能硬件产品。包括之前为了测试可穿戴设备的应用系统,谷歌就推出了智能眼睛。而当下推出智能手机与智能手表,这让我们看到谷歌正在加速对安卓系统的优化与升级。


]]>
中微公司在针对美商科林研发提起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中赢得二审胜诉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公司",上交所股票代码:688012)今日宣布,公司在针对美商科林研发股份公司(Lam Research Corporation,以下简称"科林研发")提起的侵犯商业秘密案中赢得二审胜诉。

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23年6月30日的终审判决中,法院命令科林研发销毁其非法获取的与中微公司等离子刻蚀机有关的一份技术文件和两张照片。法院还禁止科林研发及科林研发的两名个人被告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中微公司的专有的技术秘密。法院还命令科林研发为其侵犯商业秘密向中微公司支付赔偿金和法律费用。

中微公司2010年12月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科林研发侵犯公司商业秘密案提起一审诉讼,并于2017年3月赢得一审诉讼。随后,该案件被上诉至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前,中微公司为保护与捍卫自身权益进行了长达6年的斗争,并取得终审胜利。

中微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尹志尧博士表示:"中微公司极度重视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我们在研发方面大量投入,致力于为我们的全球客户带来创新性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与此同时,我们全力保护我们的专有技术与知识产权,我们不容忍侵犯公司商业秘密或其他不光彩的行为。本次终审的胜诉判决,再次凸显了中微公司保护自身权益的决心,也展示了监管部门对国内外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公正立场。"

关于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中微公司,证券代码:688012)致力于为全球集成电路和LED芯片制造商提供领先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解决方案。中微公司开发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和化学薄膜设备是制造各种微观器件的关键设备,可加工微米级和纳米级的各种器件。这些微观器件是现代数码产业的基础,它们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微公司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国际一线客户从65纳米到5纳米及更先进工艺的众多刻蚀应用,中微公司开发的用于LED和功率器件外延片生产的MOCVD设备已在客户生产线上投入量产,目前已在全球氮化镓基LED MOCVD设备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
海尔智家:AIGC时代企业更关注数据和算法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AIGC作为当下最热门的技术领域,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关注。在2023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上,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张文翊指出,大模型并不是生成式AI的全部,而是生成式AI生态系统的一个底层基础平台。平台的使命是让人们可以更容易地在上面构建机器学习的应用,用好生成式AI去解决自己的特定领域或行业场景问题,这才是真正在To B领域改变行业的关键因素。

在工业设计领域,海尔智家及海尔创新设计中心在AIGC方面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海尔创新设计中心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首个企业工业设计中心,也是首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中心构建了全球工业设计创新体系,拥有国际视野的多元文化设计团队,业务覆盖领域广,服务能力强,以设计战略承接品牌战略,助推海尔实现全球化品牌。

在2023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召开期间,199IT参与了对海尔智家副总裁、海尔创新设计中心总经理吴剑专访。

(海尔智家副总裁、海尔创新设计中心总经理吴剑)

AIGC围绕的两个核心价值

早在2022年3月,海尔创新设计中心已经携手亚马逊云科技在数字化领域进行探索,目的是希望去做一些提效、降本、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的工作。因为它会基于企业现有的流程、基于企业现有的知识图谱,基于现有的在某种意义上会有一定的重复、低效的流程和复用。

当AIGC概念被正式提出来,到工业设计领域落地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吴剑表示,在工业设计领域,AIGC其实还是基于知识图谱、基于现有积累去取代一部分的人工工作。吴剑坦言,在和同行交流下来之后,大家都认为AIGC现阶段并没有那么的高度成熟和高度创新,现阶段还做不到。很多林林总总的科技概念在一线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其实并不特别多。在工业设计领域,新的技术都要面对两个核心价值。数字化转型两个主线就是提升用户体验、创造企业效益,这也是目前AIGC所围绕的两个核心价值。

目前海尔创新设计中心利用AIGC能够实现文生图、图生图、定量图和全场景图四个方面的提效。

例如文生图,海尔作为全球化企业,用户遍布全球。需要大量的用户洞察,要了解用户需要什么,传统的方式都是做用户访谈,去架摄像机观察,其实效果不佳。比如一天只能访谈两家,回来还要整理照片、文字、视频,非常低效。现在有了AIGC之后,可以把过去需要花7个小时来整理用户的信息,现在只需半小时就可以了。并且不简单是文字,可以灵活添加现场图片,更可以主动绘出故事板和相应产品概念。

海尔是一个非常强调响应速度的企业,历史上有很多比如17个小时开发出一个新产品的经典案例。传统全球协作就是全球接力式开发。吴剑认为AIGC对企业的开发流程是很大的改变,与AIGC进行结合,能够很高效地减少过程中的一些反复,AIGC能够在某些方面非常快地在现有最优的方案之上得到对用户最快的响应。

算力并不焦虑 企业更关注算法和数据

在洞悉到AIGC技术广阔的应用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后,亚马逊云科技携手海尔设计、Nolibox计算美学将AIGC应用到工业设计领域,以探索产业新范式,为行业升级按下加速键。

亚马逊云科技为海尔设计提供了包含四套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全面替代自有机房,让设计中心的工作流程实现了全面云化。上线后,自动化设计系统应用让相关业务的操作周期缩短了30%,获得巨大成功。

在大模型领域,各大厂商对算力充满了焦虑。从海外OPEN AI抱怨GPU卡不够用,到国内字节跳动斥资十亿美金屯英伟达显卡,无不透露出对算力的渴求。

具体到各行业领域,如工业设计行业,吴剑反倒觉得算力并不是问题。在与亚马逊云科技的合作中,亚马逊云科技联合Nolibox定制工业设计AIGC解决方案。

吴剑表示,现在企业最关注的是数据和算法,数据和算法是呈现在企业内部的,因为算力毕竟是不可能每个企业都做得出来的。现在不管是国家提的在各个地方做超算中心,包括海尔有私有云、公有云,亚马逊云科技也做了非常好的算力支持。其实算力从总的来说够用了,从资源有效性的分配来看,也不需要每个企业都去自建算力池,因为它的很多运营其实是需要能力的,不是以前做个机房,买几台GPU就能做的。

再就是从企业来看,很关注的是数据,因为不管是现在国家的隐私要求,还是对客户、用户的信息保护,企业都很重视,将数据看作资产而不是负担。数据如何用好,是企业自己去做数据的积累、清洗、数据的挖掘,都是靠企业自己来做的。

中间在算法上,海尔创新设计中心使用的是Amazon SageMaker,和亚马逊云科技可能会做一些深度的定制,然后形成带有这个行业特色的产品方案。因为海尔创新设计中心所涉及的智慧生活范畴比较大,有toB和toC客户需求。

吴剑强调算力是OK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算法是要积累不同的场景的应用,海尔创新设计中心有针对家庭、移动、能源管理、智慧生活的场景。海尔有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叫卡奥斯,是国内起步最早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一,获得了国家和行业的认可。这是我们自己建的,把很多像订单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很多工业互联网的一些能力都对外赋能,在双创平台和数字化工厂做得非常好,它会把现在海尔在前端、在研发端、在制造端、在后面的业务端的很多能力都会封装、集成,对不同行业进行赋能,像很多危化品管理,还有陶瓷行业、建材行业、汽车行业,我们对千行百业做赋能。

AIGC在工业设计行业的应用及价值

在谈及AIGC对海尔创新设计中心的价值和影响。吴剑认为AIGC提效是两方面。

第一方面因为海尔创新设计中心和传统的工业设计公司不一样。海尔创新设计中心是全流程的。所以AIGC对海尔创新设计中心的改变,它不是一个简单去画个图。其实AIGC是需要有前提的,它的产出也是一个系统。工业设计领域的AIGC不是直接从大模型应用,这种东西是没有意义的,它需要在实际业务中的积累去对它进行训练。所以海尔创新设计中心和亚马逊云科技合作的方案不是想象中的把一些现成的大模型搬过来就可以用好,它需要企业很多的生成式的对抗性训练,才能够产出有意义的设计。

海尔创新设计中心一开始先做草图,比如先是语音生文字、文字生成草图、生成概念图。概念图我们是通过对抗性训练,把概念图的有效性、创新性对比现有的成熟设计、人工设计,以及对比专利图,要进行很多对比等,最后才能够标签化,才能具备价值和意义。同时海尔创新设计中心还有很多要求,比如设计一个常用的冰箱和厨房冰箱是不一样的,常用的室内的空调和车载空调也不一样,因为它里面的很多条数据是不一样的。

AIGC改变了设计中心的一些流程,流程不再是原来那种人工和人工的交流、人工和人工的那种靠个人主义式的设计,所以它在某种意义上会把所有设计师都会拉到一个标准线以上。

第二方面AIGC会把企业所丢失的数据重新找回来,因为以前很多设计中心的经验、能力是跟着人走的,不是留在一个企业内部。国外的很多成熟企业做得是比中国企业好,企业资产的沉淀,要把这个能力沉淀下来。海尔创新设计中心过去也做了很多不完全统计,在工业设计、在产品创新上,在过去累积了30年,企业花了很多费用和知识的投入、积累,未来都要变成一个虚拟的设计师,能够沉淀在企业之上。

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的契机

海尔创新设计中心如此阐释亚马逊云科技合作的原因:“亚马逊云科技作为全球知名的云服务提供商,在传统的业务升级,尤其是数字化转型这方面有很广泛的成熟经验。它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包括很多开发流程的优化,整个产品组合的优化,制造更敏捷和端到端交付,包括物流、仓储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了很多优秀的创新方案。这些创新方案非常有助于我们海尔设计去面对未来的市场挑战,尤其是在全球目前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都有巨大的变革的今天,对我们保持领先地位、提供更优质的生活解决方案非常有帮助。”

亚马逊云科技为海尔创新设计中心提供的方案包括3D云桌面系统、渲染农场系统、文件共享系统以及自动化设计系统等四个部分:

云桌面,彻底解决资源困扰

在海尔创新设计中心的青岛办公室,3D云桌面系统为300多位3D设计师、平面设计师提供便捷易用的桌面环境。通过公有云上的资源隔离划分,海尔设计在彻底解决原自建IDC的VDI方案“资源挤兑造成卡顿、闪退或宕机”以及“多人使用时性能衰退”等问题的基础上,还能有约 30% 性能提升,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共享存储,让储存限额不复存在

基于Amazon S3特性构建的文件共享系统,让公司、小组和个人之间得以共享存储。这种对冷热数据进行自动分层的无限容量存储系统让数据安全性提高了 3 倍,而此前自建 IDC 每人最大分配 500G 容量、每天只允许一个备份且最多保留 7 天的设定,自此成为历史。

渲染农场系统,和业务排队说再见

渲染农场系统使用亚马逊云科技自有渲染产品Amazon Thinkbox deadline软件及 HPC 集群进行图片渲染,具备高性能和弹性,让设计师提交任务后就能拿到渲染效果图,彻底解决渲染任务排队问题。而低负载时它会自动降低Amazon EC2 Spot 数量且按实际使用时间(精确到秒)付费,从此不再浪费。

从3天到10分钟,智能设计系统让效率“飞起来”

自动化设计系统/智能设计渲染系统通过 Amazon EC2、Amazon Thinkbox Deadline、Amazon DynamoDB 等运行自动化设计软件, 10 分钟就能自动生成人工需要数天才能完成的大批量渲染效果图,彻底解决了原自建 IDC 存在算力瓶颈问题。

早在生成式AI爆火之前,海尔创新设计中心与亚马逊云科技就已经开始了AIGC领域的探索,海尔创新设计中心很早就认识到AI对工业设计未来的发展的价值。海尔设计中心未来还将在AIGC等新兴领域,继续与亚马逊云科技深度合作。借助亚马逊的AI服务和机器学习的能力,以及生态服务伙伴,与智家的用户数据有机结合,可以更快的服务用户和客户,扩大海尔智家业务的全球引领。


]]>
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算力、全球化架构、生成式AI的持续创新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在刚刚落幕的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上,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陈晓建和亚马逊云科技全球产品副总裁Matt Wood就AI创新引起算力需求井喷、全球化IT架构、生成式AI的价值及如何解锁、云原生战略等问题重点论述,全面介绍了亚马逊云科技的能力和产品解决方案。

全球算力需求井喷

生成式AI是现在目前最为关注的创新技术,AI技术的爆发也直接推动了对算力资源需求的增长。毫不夸张的是,生成式AI爆发式增长已经引发全球算力井喷。

突发的算力导致很多资源是紧缺的。企业抱怨GPU不够用,不光是在中国,全球都是如此。生成式AI流行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但是已经出现了非常多定制化的场景,包括LLM大语言的模型,图片生成,视频生成,在线推理等等。

(图: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陈晓建)

陈晓建认为算力井喷带来三个特点:

1. 需要更高性价比的软硬件解决方案以应对算力资源紧缺

2.云服务需要提供快速高效的弹性资源供给,以应对生成式AI的迅速发展和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

3.云服务需要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让客户能快速上手

陈晓建介绍亚马逊云科技针对算力井喷,提供了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针对算力需求紧缺,亚马逊云科技提供全面深入的基础设施能力,包括Intel、AMD、英伟达,和自研的CPU及加速芯片产品。

针对弹性资源供给,亚马逊云科技提供600多种不同的计算实例,从处理器、网络和存储等各种服务都能够与计算进行很好的结合,以积木的方式搭建出一个丰富灵活的计算实例的资源,满足多种不同算力的要求。以存储为例,数据规模到达PB级别时存储方式变得非常重要,“热、温、冷、冻”不同类型的存储方式,成本和性能都有很大差别。Amazon S3对象存储提供8种存储层级,同时提供智能分层,自动选择最适合的存储层级。

针对简化算力应用,亚马逊云科技推动云服务全面迈向Serverless亚马逊云科技在不断探索如何将云的弹性、敏捷性、按需付费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步推动着云服务全面迈向Serverless。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全栈数据服务的Serverless化,开启了云服务全面Serverless的时代,让客户无需预置或管理基础设施,就可以运行几乎任何类型的应用程序或后端服务代码,帮助客户最大限度减轻运维工作,并增加业务敏捷性,更好地应对业务的各种不确定性。

摆脱基础架构的束缚

全球化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全球大展拳脚,打造全球化的企业对IT架构提出更高要求。亚马逊云科技提供从中心到边缘的多种产品的解决方案,包括覆盖全球的基础架构,以及快速部署稳定系统的能力,还有全面支持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合规能力,成为用户创造坚实底层架构的基石。

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综合能力包括三方面:

1. 无处不在的云服务: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高度安全可靠的云基础架构,让创新能够快速抵达每一个角落,为客户提供支持业务创新的算力,并能很好地支持客户的全球化布局战略。我们希望客户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使用相同的基础设施、服务、API和工具。如今,亚马逊云科技全球31个区域的99个可用区,可以覆盖245个国家和地区。

2. 快速部署可靠系统的能力:通过区域隔离,多可用区设计、控制面和数据面解耦、蜂窝架构、随机分片、服务责任模型、运营就绪审查、安全的持续部署、COE纠错流程来杜绝风险。

3. 支持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合规能力:亚马逊云科技几乎满足全球所有监管机构的合规性要求,我们支持143项安全标准与合规认证。我们有超过300种安全合规服务,帮助我们各行各业的客户能够更方便地搭建满足全球各地安全和合规要求的架构。

如何解锁生成式AI价值

Matt Wood表示,过去6—8个月时间里全球经历了生成式AI的爆发,大语言模型可以接受复杂的输入,并产生复杂的输出。亚马逊云科技深信生成式AI在重塑各行各业,它可以突破以前无法突破的极限。生成式AI的典型场景包括:创意输出,如写作、设计、编码、建模等;功能增强,如搜索、总结、排序等;全新的交互式体验,可产生新的知识和想法,以及通过聊天机器人提供开放的知识;决策支持,在人工监督下自动执行复杂任务。

(图:亚马逊云科技全球产品副总裁Matt Wood)

如何解锁生成式AI价值:Matt Wood认为有四个要点:

首先要提供对一流基础模型的访问, Amazon Bedrock提供对一流的基础模型的访问:这项新服务允许用户通过 API 访问来自 AI21 Labs、Anthropic、Stability AI 和亚马逊的基础模型。Amazon Bedrock 是客户使用基础模型构建和扩展生成式AI应用程序的最简单方法,为所有开发者降低使用门槛。

在Amazon Bedrock上,用户可以通过可扩展、可靠且安全的亚马逊云科技托管服务,访问从文本到图像的一系列强大的基础模型。

第二需要提供安全私密的环境去定制模型,借助Amazon Titan模型库实现安全且私密的模型调优:Amazon Titan是一系列不同的模型的库,可实现文本归纳总结、搜索结果嵌入、有害内容删减等,用户可以非常安全、隐私地对这些模型做优化和微调。

第三需要通过定制芯片提供低成本和低延迟访问。自研定制芯片提供低成本、低延迟:推理芯片Inferentia和训练芯片Trainium。

第四需要搜寻机会提升使用体验。Amazon CodeWhisperer 改善体验:这是我们基于机器学习为开发人员提供的一个代码生成的服务,支持包括Java、JavaScript和Python等在内的15种不同的编程语言,个人用户可免费使用。在测试中,与未使用CodeWhisperer的参与者相比,使用CodeWhisperer的参与者完成任务的速度平均快57%,成功率高27%。

数据是生成式AI的关键

在Matt Wood看来,数据是生成式AI的起点,数据也将推动生成式AI的广泛应用。企业应重视云原生战略包括全面的工具集,满足现在和未来所需、轻松集成,连接所有数据。构建端到端的数据治理。

针对三使用数据开启生成式AI旅程Matt Wood给出五条建议:

基于自己现有的数据战略去做构建;在组织内实现更广泛、更安全的生成式AI实验;为需求场景定制化模型;携手亚马逊云科技,探索无限可能;选择场景,即刻启程,构建未来。

亚马逊云科技在为客户提供广泛的机器学习能力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过去10年间提供每一个级别的机器学习能力,包括底层芯片、Amazon SageMaker机器学习服务和开箱即用的AI服务。

Matt Wood表示:亚马逊云科技始终希望将拥有广阔前景的且令人兴奋的技术提供给每个人,在云计算时代亚马逊云科技提供通过API访问云上应用的快捷访问,这一愿景不会因为生成式AI的出现而改变,希望将这项技术交到每一个构建者和每一个商业用户的手中。


]]>
比 ChatGPT 还猛,扎克伯格 Threads 用户 5 天破 1 亿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7 月 11 日消息,Meta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表示,旗下的社交应用 Threads 在推出五天后用户数量突破 1 亿。

比 ChatGPT 还猛,扎克伯格 Threads 用户 5 天破 1 亿

比 ChatGPT 还猛,扎克伯格 Threads 用户 5 天破 1 亿© 中关村在线

今年 2 月份,ChatGPT 发布后两个月突破了 1 亿用户大关,创下了当时增长最快的消费类应用的新纪录。这一记录在今天被 Threads 打破。

其它应用方面,根据 Sensor Tower 的数据,TikTok 达到 1 亿用户用了 9 个月。

而在大约十年前,Meta 旗下的另一款社交应用 Instagram 达到同样的里程碑用了两年半。

根据 Worldof Engineering 整理的达到 1 亿用户所用时间的应用排名,iTunes 用了 6 年半,Twitter 用了 5 年,Facebook 用了 4 年半、WhatsApp 用了 3 年半。


]]>
4G升级到5G体验变化不大, 专家称5.5G会有质的提升:华为明年推全套设备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快科技7月11日消息,5G发牌已经4年了,国内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网络,5G用户数及基站数量都远超全球其他国家之和,网速飙升到千兆以上。

不过大家对5G近来也多有吐槽,认为跟4G差距不大,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日前也表示5G下行为4G的7倍,上行还不到3倍,5G与4G还未拉开差距。

4G升级到5G体验变化不大, 专家称5.5G会有质的提升:华为明年推全套设备

4G升级到5G体验变化不大, 专家称5.5G会有质的提升:华为明年推全套设备© 由 快数码 提供


在一般的消费应用场景下,用户体验不出5G的优势,市场上有一些需要5G特点支持的应用,但5G网络能力又显不足。

接下来会有什么变化?预计2024年开始会进入5.5G阶段,这是5G技术的演进版,网速会从1Gbps提升到10Gbps万兆级别。

华安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天认为下个5年,我国将进入5.5G过渡阶段,相关技术标准也会进一步提高。

同时在通信的带宽、连接数量、通感一体化等新特性上,5.5G都会有质的提升。

6月30日在MWC上海展会上, 华为董事、ICT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杨超斌宣布,华为2024年将会推出面向商用的5.5G全套网络设备。

华为倡导的5.5G时代,是包含5.5G、F5.5G、Net5.5G等全面演进升级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会带来10倍的网络性能提升,可实现下行万兆、上行千兆的峰值能力。

4G升级到5G体验变化不大 专家称5.5G会有质的提升:华为明年推全套设备

4G升级到5G体验变化不大 专家称5.5G会有质的提升:华为明年推全套设备© 由 快数码 提供



]]>
每天消耗100万只!蟋蟀面粉制品走上意大利人餐桌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当地时间7月9日报道,欧盟今年初批准昆虫作为食物进入市场后,蟋蟀逐渐被搬上意大利人的餐桌。

在意大利最大的昆虫养殖场——意大利蟋蟀养殖场,每天大约有100万只蟋蟀被制成食材。工作人员通过冷冻、煮沸、烘干等程序,将蟋蟀研磨成粉,可制作出意大利面、面包,甚至运动饮料。

都灵市一家餐厅的厨师称,蟋蟀面粉富含维生素、纤维、矿物质和氨基酸,算得上一种超级食物。蟋蟀养殖场人员表示,生产1公斤蟋蟀面粉所需要的用水量远低于生产1公斤牛奶的用水量。但也有人对此坚决反对,表示无法接受蟋蟀成为食材。


]]>
Nuvei与Geekbuying达成合作,通过支付加速全球发展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加拿大金融科技公司Nuvei Corporation(以下简称“Nuvei”或“公司”)(纳斯达克代码:NVEI)(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代码:NVEI)今日宣布与Geekbuying(际客国际)建立全新合作伙伴关系。Geekbuying是中国领先的在线零售商,面向全球客户销售消费品。 


该公司正在利用Nuvei的全球收单网络扩展国际业务,并为消费者打造安全顺畅的购物体验。在Nuvei的帮助下,该电商平台正在通过提高授权率和减少拒付来优化支付,同时降低运营成本以加速创收。

Geekbuying成立于2012年,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值得信赖的品牌渠道生态系统,满足数百万消费者的需求。凭借对客户满意度的坚定承诺,Geekbuying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一系列创新产品。 

Geekbuying副总裁Apple Zou女士对此声明表示:“我们通过与Nuvei合作加强全球收单能力,这不仅帮助我们在全球范围内触达更多客户,为我们履行首要使命提供支持,即通过在购买旅程的每个阶段提供一流的服务来超越客户期望。为了庆祝公司成立11年,我们将为新客户提供价值$58的优惠券,帮助用户节省费用。Nuvei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贯彻核心价值观,即尊重他人、超越期望和追求卓越。我们很高兴能开始推出全新Geekbuying平台。”

Nuvei首席执行官兼主席Philip Fayer补充道:“我们很高兴能与Geekbuying合作,为其扩展全球业务的远大愿景添砖加瓦,并帮助其实现在结账方面超越客户期望的目标。我们的全球覆盖能力和单一集成使合作伙伴能够快速扩展,同时继续优化其支付表现。”

这是Nuvei发布的最新动态,它将继续帮助中国公司触达全球消费者。 

Geekbuying(际客国际)简介


Geekbuying是一个屡获殊荣的电商平台,销售一系列消费品和智能家居电子产品。Geekbuying成立于2012年,拥有超过500万注册用户,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逾30万件产品。Geekbuying提供24小时客户服务,并将卓越的客户服务视为核心价值观之一。

Nuvei简介 


Nuvei(纳斯达克代码:NVEI)(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代码:NVEI)是一家加拿大金融科技公司,帮助全球客户加快业务发展。Nuvei模块化、灵活且可扩展的技术使行业领先公司能够接纳次世代支付、提供所有支付选项,并从发卡、银行、风险和欺诈管理服务中受益。Nuvei将200多个市场的企业与客户联系起来,在47+个市场进行本地收单,支持150种货币和超过600种替代支付方式,为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技术和洞察,帮助他们通过一次整合在地方和全球取得成功。 


]]>
天府软件园深度参与设立10亿元数字经济基金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天府软件园是成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高地,已集聚1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近百家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近日,天府软件园深度参与设立的一支产业基金通过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名为成都策源广益数字经济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基金由成都天府软件园有限公司与策源资本、新经济创投共同出资设立,规模10亿元。新经济创投作为基金管理人,负责基金管理运营工作。这标志着天府软件园进一步提升了为企业投资赋能的能力,为助力推进成都数字经济产业“建圈强链”和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天府软件园
天府软件园

聚焦数字经济领域 单个项目投资额可达2亿元

据天府软件园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该基金主要投资中后期高成长性企业,瞄准赛道包括5G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企业服务、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网络视听与数字文创、互联网+、新消费、产业/工业互联网等。

“近期已有第一批数个项目上会,既有引进的项目,也有一直在园区成长的企业。”该负责人表示,将利用该基金扶持更多园区企业。金额方面,单个项目投资额最高能达到2亿元,并最高可配套高新区产业基金4倍投资额共同参与。

关于基金投资逻辑,该负责人说,更多将从产业扶持角度出发,代表园区产业发展逻辑提出投资意见。作为出资方之一,天府软件园在投委会占有一席,将参与基金投资决策,发挥基金招引培育功能,深度赋能数字经济企业。下一步,园区拟组建更多特色基金,推动数字经济企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招引培育企业 践行“园区+产业+基金”发展模式

作为成都创业和股权投资的热土,近年来,天府软件园着力构建“一园多点”空间布局,已同步运营管理AI创新中心、瞪羚谷•数字文创园(天府长岛)、中国—欧洲中心等姊妹园区,AI创新中心二期也将于近期投运,目前正在紧锣密鼓招商中,未来还将策划运营更多新的产业园区。截至目前,园区培育出了极米、医联、FITURE等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已聚集科道芯国、中科大旗、九洲迪飞等近百家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AI创新中心
AI创新中心

 

AI创新中心二期
AI创新中心二期

 

瞪羚谷数字文创园
瞪羚谷数字文创园

多年来天府软件园针对创业企业搭建了覆盖资金、圈子、市场、创业辅导、创业合伙人等方面的“5C”培育计划。在资金方面,不仅有直联高新区天使投资基金,最高给予创业团队500万元天使投资;还与红杉、真格、软银中国、IDG、DCM和腾讯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共同搭建了创业投融资平台,为创业企业提供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融资担保等投融资服务。如今10亿元成都策源广益数字经济股权投资基金的成立有利于形成“PI(创新项目)-IP(科技成果)-IPO(资本化)”创新链条闭环。同时,该基金的设立成为助推园区吸引优质企业落户的重要抓手,也是园区探索高科技企业培育的新路径之一。

天府软件园创业场
天府软件园创业场

对园区来说,基金有招引和培育两大功能。招引方面,招投联动已经初见成效。据介绍,通过该基金现已招引到多个数字经济领域的优质项目,实现了重点产业“强链补链”的作用;培育方面,该基金增强了园区的企业服务能力。投前,园区能帮助企业解答投融资困惑,做规范化梳理,提高成功融资率;投后,园区能利用基金更好地与企业进行互动。企业发展有阻力和需求,园区可以开展资金筹划、专家问诊、资源导入、高校合作、平台共享、技术对接、市场开拓、产业支持等服务。

接下来,天府软件园将继续在成都市和高新区的指导下,按照专业化、平台化、国际化的发展思路,通过做平台、做连接,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打造产业生态、推动产业创新,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推动管理和服务创新,持续增强行业影响力,努力实现新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成都高新区创建世界领先科技产业园区。


]]>
信和置业首度获纳入道琼斯可持续发展亚太指数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信和集团(「集团」)欣然宣布,信和置业有限公司(「信和置业」)首度获选为道琼斯可持续发展亚太指数成份股,标示其可持续发展表现位列于亚太地区的前20%。是次评级标志着信和置业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的里程碑,肯定了公司在制定及实施ESG策略方面的努力,致力推动可持续未来。

信和置业首度获纳入道琼斯可持续发展亚太指数。
信和置业首度获纳入道琼斯可持续发展亚太指数。

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于1999年推出,为全球首个评估可持续领导企业财务表现的指数。于2009年推出的道琼斯可持续发展亚太指数是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成员之一,透过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CSA)衡量亚太地区可持续领导企业的表现。信和置业获纳入道琼斯可持续发展亚太指数成份股,表明其长期经济、环境和社会标准方面,在标普全球BMI指数的亚太已开发地区600家最大的公司中排名前20%。

信和集团副主席暨环境、社会及管治督导委员会主席黄永光先生表示∶「我们很荣幸被列为道琼斯可持续发展亚太指数的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袖之一,这代表我们更进一步实践区域及国际性的ESG标准。在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旅程中,我衷心感谢与热心投入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及同事携手前行。展望将来,我们会继续与社区和业界保持紧密合作,推动ESG方面的改进,共同建构更美好的未来。」

继于今年年初入选标普全球2023年《可持续发展年鉴》,信和置业更获纳入首度推出的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3》。信和置业近期在ESG评级的稳健表现,反映其在亚太地区及全球 ESG的领导地位。


]]>
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圆满落幕 就生成式AI落地、数据战略、出海等给出答案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作为云计算行业的风向标,2023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已经圆满落幕。在此次峰会上,亚马逊云科技给业界带了对生成式AI的持续思考。生成式AI如何在各行各业扎根赋能、如何构建端到端的数据战略、跨境出海如何寻找新蓝海、跨国企业如何进行本土化创新、如何实现降本增效安全合规绿色转型,亚马逊云科技给出了一系列的答案。

大模型并非生成式AI的全部

在2023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主题演讲中,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张文翊表示,大模型并不是生成式AI的全部,而是生成式AI生态系统的一个底层基础平台。平台的使命是让人们可以更容易地在上面构建机器学习的应用,用好生成式AI去解决自己的特定领域或行业场景问题,这才是真正在To B领域改变行业的关键因素。

(图: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张文翊)

行业化、场景化的生成式AI才是下一步发展趋势。

张文翊认为,生成式AI能给行业带来四个方面的价值:

第一帮企业创造全新的客户体验,像通过生成式AI去提升聊天机器人、虚拟助理、智能客户联络中心及个性化推荐等领域的客户体验;

第二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生产力,像基于生成式AI的知识库搜索、会议纪要、文本摘要、内容或代码创建等;

第三帮助企业提升业务运营效率,像制造企业利用基于生成式AI的预测性维护、质量控制去提升产能等;

第四提高企业在内容创造方面的效率,如自动提升图片和视频的质量、创作音乐等,让创意更容易变为现实。

亚马逊云科技助力企业释放生成式AI的潜力

在生成式AI领域,亚马逊云科技如何帮到企业?张文翊介绍了几个重要方面:

第一,找到合适的场景以及适合这个场景的基础模型。

第二,帮助企业用自己的私有数据结合基础模型“更容易”地构建自己的定制化模型,同时保证自己“私有数据的安全”,不会被基础模型吸收。

针对企业的第一和第二个需求,亚马逊云科技发布了Amazon Bedrock,它让客户可以轻松地使用多种基础模型:AI21 Labs、Anthropic、Stability AI和Amazon的基础模型Titan,把基础大模型和私有数据都用起来,进行定制化模型的开发,且无需大量的标注数据。

客户还可以通过Amazon SageMaker JumpStart发现、探索和部署更多的开源模型。

Amazon Bedrock有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没有任何企业的私有数据被用于训练底层模型,且不会离开企业的VPC,因此可以完全确保企业的数据安全和隐私,能让企业差异化自己的私有数据,用来构建自己的定制化模型。

除此之外,Amazon SageMaker与Bedrock都和亚马逊云科技数据湖和数据服务做了紧密集成,让客户更容易地打通既有的数据通道和生成式AI应用的构建。

  • 在一些通用场景获得开箱即用的生成式AI应用,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在生成式AI领域,亚马逊云科技推出了第一个产品Amazon CodeWhisperer。它可以通过编写大部分通用的代码,大大减少开发人员繁重的工作,让他们有时间专注在更具创造性的编程工作上,提升生产效率。在这个产品预览期间,我们进行了一项生产力测试,使用 CodeWhisperer 的参与者完成任务的速度平均快57%,成功率高了27%。

  • 随着企业生成式AI应用的普适化,和基础模型的不断迭代,必须有超大规模和高性价比的云平台来支持持续的模型训练和应用端大规模的推理。亚马逊云科技提供齐全的计算、高速联网和高性能存储选项。除了业内通用的CPU、GPU选项,我们还有超过5年的自研芯片的经验。亚马逊云科技自研的Trainium芯片可以为客户节省高达50%的训练成本,亚马逊云科技自研的Inferentia推理芯片提供芯片间超高速的连接,将推理性价比提高了40%。

  • 企业用好生成式AI会碰到人才短缺的挑战,所以亚马逊云科技需要帮客户解决构建定制化的“杀手锏”应用最后三公里的工程化挑战。亚马逊云科技的解决方案架构师不仅和客户一起寻找场景,还一起寻找技术解决方案。亚马逊云科技还推出了联合创新实验室的机制,依托亚马逊云科技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先进技术能力,与客户联合投入资源,共同进行创新项目的调研、设计、研发、交流和实施支持。目前,亚马逊云科技已经分别与安克创新、携程、中集集团以及中科创达成立了联合创新实验室。

  • 构建生成式AI大生态:亚马逊云科技在全球有超过12万的合作伙伴在为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方案和服务。亚马逊云科技在引领合作伙伴一起转型,快速培养技能,帮助更多的客户将他们第一个生成式AI的应用从概念验证推进到生产,产生业务价值。其次,初创企业在这一波的浪潮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亚马逊云科技会在很早的阶段,提前投入技术支持和云资源,帮他们加快产品的原型验证、找到商业化的方法。亚马逊云科技还致力于建立初创和大企业之间的链接。大企业有场景、有数据,而初创企业有模型、有工具,双方在亚马逊云科技的协助下,非常容易完成具体场景的升级换代。

构建端到端的数据战略

数据仍然是数字化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大模型还是垂类生成式AI,数据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张文翊表示,“企业需要‘面向未来不断构建’,做到高瞻远瞩,积极拥抱技术革新,以具有创造性的方式想象未来的可能性,重塑企业及行业的未来;应放眼乾坤,瞄准全球用户及市场,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里求变求发展;同时要做到未雨绸缪,夯实地基,打造业务韧性,为挑战和不确定性提前筹备。”

在构建端到端的数据战略中,亚马逊云科技有着诸多优势:

使用全面的数据管理工具:亚马逊云科技提供全面的数据管理工具,从数据的摄入、存储和查询、数据库、数据湖、数据仓库,到数据分析、BI,到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创新,再到数据治理,无论客户需要什么样的工具,在亚马逊云科技都可以找到。

无缝集成数据:亚马逊云科技正致力于打破数据孤岛,让客户可以有效分析数据从而获得洞察。亚马逊云科技正在推动一个Zero-ETL的未来,让客户不需要在不同服务之间提取、转换和加载(ETL)数据。亚马逊云科技的数据服务已经可以连接超过100种外部数据源,像Adobe、Salesforce 等各类SaaS应用,也包括了各类本地部署数据源类型,让客户能更全面的利用所有数据的力量。

制定合理的数据治理策略:亚马逊云科技提供丰富的服务,帮助客户真正实现数据端到端的治理。Lake Formation可以轻松管理和审计S3 上的数据湖。Amazon SageMaker的机器学习治理能力可以应对常见的监管挑战。Amazon DataZone 可以帮企业中多个数据团队发现、分析、共享和管理数据集,支持数据发现和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

跨境出海寻找蓝海市场的制胜点

从跨境电商,到智能化硬件制造品牌,再到企业服务,出海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在出海过程中寻找到制胜点,亚马逊给出了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亚马逊云科技利用全球基础设施与丰富的解决方案与服务来帮助制造企业在跨境电商领域加速创新,尤其是从亚马逊电商孵化出的专门构建的服务,如Amazon Forecast预测服务、Amazon Personalize个性化推荐服务,Amazon Connect云呼叫中心服务、Amazon Interactive Video Service (Amazon IVS) 互动视频服务。亚马逊云科技也充分利用丰富的合作伙伴解决方案与亚马逊大家庭提供的丰富资源,赋能中国制造业通过跨境电商求新求变。

亚马逊云科技致力于助力智能硬件企业赢得市场先机。亚马逊云科技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服务,帮助硬件企业构建、提升产品的智能化能力;利用全球的基础设施覆盖及IoT的能力,快速帮助硬件企业搭建物联网平台,提供增值服务。亚马逊云科技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都有强大的合作伙伴网络,可助力硬件企业获得从硬件模组、设备互联、运维管理,以及端到端集成的全方位服务。最后,亚马逊的Alexa 智能语音助手可帮助硬件企业直接获得智能语音的能力,并加入Alexa生态,更快地打入海外市场。

亚马逊云科技通过全方位的技术和资源支持,赋能这些企业寻找海外新蓝海。首先,亚马逊云科技会提供各种技术和咨询,比如SaaS工厂、优良架构项目,帮助企业加速产品SaaS化和服务的专业化;亚马逊云科技全球领先的云服务和安全与合规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构建一个稳定的SaaS产品。此外,亚马逊云科技在全球有数百万的活跃客户,可为企业提供业务拓展支持。企业也可以加入我们的合作伙伴网络,更快地进入全球客户的视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云科技Marketplace,它是一个软件目录,客户可以一键测试、购买和部署软件。目前,Marketplace已经可以部署在亚马逊云科技全球的29个区域,拥有70个类别、超过 13000 款产品,以及来自全球客户的超过 200 万个活跃订阅。通过Marketplace可以直接触达亚马逊云科技的全球客户。

此次2023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上,亚马逊云科技推出了一系列的合作计划,包括发布“亚马逊云科技创业加速器”、助力企业海外探途发布“智荟出海计划”、“智能视觉创新加速计划” 、推出“可持续发展伙伴计划” 。

艾瑞咨询研究总监王成峰表示:此次中国峰会彰显了亚马逊云科技在云与 AI 领域的持续深耕。尤其在近期引起热议的 AIGC 领域,亚马逊云科技更加强调将自身技术能力和最佳实践赋能客户和合作伙伴的 AIGC 业务发展,通过更加灵活敏捷、低门槛的产品(如 Amazon Bedrock 和 Amazon CodeWhisperer),加速 AIGC 技术的普及以及在更多行业场景中探索价值,致力于成为 AIGC 世界中的“幕后推手”和“数字基座”。

自2013年进入中国,亚马逊云科技在今年迎来了在中国深耕的第十周年。十年间,亚马逊云科技见证了中国云计算产业的萌芽,并通过持续引进云计算的最新技术和理念,助力中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下一个十年,作为全球云计算的开创者和引领者,亚马逊云科技还将继续利用与生俱来的创新精神,持续赋能中国企业的重塑及全球业务拓展,并通过加强本地人才培养,促进行业转型,与中国同行致远,共创可持续的数字未来。

正如亚马逊云科技CEO Adam Selipsky所说:“无论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还是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到碳中和的美好愿景,亚马逊云科技都希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对于亚马逊云科技而言,中国是全球最具战略重要性意义的地区之一。过去如此,未来亦是如此。”


]]>
荣耀董事长万飚:积极与东盟各国产业伙伴合作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7月4日,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飚受邀参加中国—东盟新兴产业论坛,出席"开放包容,协同共享,共促新兴产业务实合作"主论坛并发言。万飚向与会嘉宾分享了荣耀如何抓住时代机遇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如何以开放促进共赢的心态深化产业国际合作的独到见解,并强调荣耀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与技术投入,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同东盟各国政府、产业伙伴加强合作。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飚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飚

聚焦智能终端产业,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基于中国和东盟各国在新兴产业上存在的巨大互补性和协同性,聚焦新兴产业、培育合作新增长点成为后疫情时代中国与东盟各国应对地缘政治经济不稳定格局的重要战略选择。目前,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智能终端作为用户与数字世界交互的主要工具、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势必会随着人工智能和技术创新的加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为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与创新空间。

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品牌,一方面,荣耀始终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快速构建全球化产品研发、生态合作、销售服务体系。目前荣耀公司在全球员工超过13000人,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和服务机构,拥有超3000个服务中心和九大区域呼叫中心,为全球活跃的1.8亿台设备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另一方面,万飚强调"荣耀始终坚持笃行致远的核心理念,以战略投入的确定性面对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性"。目前荣耀持续加大研发和前瞻性技术的投入,拥有超100个的创新实验室,每月新增专利申请超过300个,不断通过多个方面的技术攻关和创新为用户带来全场景、更加个性化和智慧化的产品与体验。

坚持"开放 协作 贡献",深化产业国际合作

经过30多年的对话,中国与东盟发展出了坚实的合作基础,并实现了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历史性突破。为全面落实《关于加强中国—东盟共同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声明》和《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东盟各国间就新兴产业深化互利合作,本次论坛提出构建"三个一",即"共建一个机制、共聚一个平台、共享一个生态",从而实现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可持续发展。

在深化产业国际合作中,万飚提出荣耀始终坚持"开放、协作、贡献"的理念,与包括东盟合作伙伴在内的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共赢。其中荣耀的"开放"不仅体现在积极同全球产业合作伙伴在硬件、操作系统和生态三方面的合作,也体现在与全球领先运营商和经销商建立合作。在东盟,荣耀积极与领先的渠道伙伴合作,开设多家体验店助力实体业务快速增长。在开放的基础上荣耀也积极利用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优势和强大的设备自主研发能力,同智能终端产业链中的东盟各国积极"协作",完成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闭环。

此外,荣耀始终坚持回馈社会,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环境、社会和负责任治理的水平,万飚在发言中分享了荣耀如何将此理念植入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商业实践。在绿色环保方面,荣耀将绿色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入产品设计,并承诺会持续与东盟上下游伙伴一起开展节能降耗活动,致力于打造绿色产业链。在科技向善方面,荣耀积极利用YOYO语音助手帮助障碍群体融入数字世界,积极参与医疗项目向民众普及健康检测和管理等。在青年赋能方面,荣耀发起的HONOR Talents活动为全球优秀青年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其中2022年与马来西亚5所大学合作,将其多份优秀作品带向全球。未来荣耀期待能与东盟各国在科技向善、青年赋能、隐私安全、供应商CSR等方面深度合作,积极为社会做"贡献"。

"数字赋能社会,科技创造未来。"万飚在发言中强调,未来荣耀将会继续坚持科技创新与技术投入,以更开放的心态同东盟各国政府、产业伙伴合作,实现互惠共赢。


]]>
Airbnb爱彼迎全面升级「身份认证」体系建立全球互信社区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随着中国出境游稳健恢复,中国旅行者探索世界的活力与热情也愈发高涨。根据Airbnb爱彼迎《夏季出境游趋势报告》显示,爱彼迎中国用户今夏对出行目的地的选择更加丰富多元。与此同时,在出境游的旅行过程中旅行者也愈发重视平台在信任与安全方面的举措。近期,爱彼迎进一步升级了其全球平台的「身份认证」体系,从技术角度让每一位用户提升对爱彼迎平台和社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爱彼迎信任业务负责人Nabarupa Banerjee表示:"作为一个致力于建立互信的平台,「身份认证」体系是爱彼迎保障社区安全可信的重要一环,我们希望通过「身份认证」体系帮助爱彼迎以信任为基,让全球社区内的每一位用户共同构建真实可靠的社区环境,打造可信赖的旅行体验。"

此前,爱彼迎已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对预订房源的房客启动了「身份认证」流程。截止2023年6月底,在爱彼迎平台上全球范围内,可以进行预订房源的房客与可以接受预订的主要房东(Primary Hosts)* 均已全部完成了「身份认证」。

自2023年6月底起,全球范围内每一位房客与主要房东在预订或出租房源前都必须完成「身份认证」流程。未完成「身份认证」流程的主要房东将被屏蔽预订日历,无法接收新的订单。同时,未完成「身份认证」流程的房客也将无法预订爱彼迎房源。已完成「身份认证」流程的账号将获得「已认证身份」徽章。对于个别拥有多个管理账号的专业房源托管公司,当其为一个或多个账号完成「身份认证」流程时,其余未认证的关联账号无法同时显示「已认证身份」徽章。

爱彼迎平台接受多种认证资料,高效协助全球用户完成「身份认证」。同时,为遵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与规定,爱彼迎会根据所适用的法律规定,以及《爱彼迎隐私政策》验证和处理用户相关的身份信息。

产品始终是爱彼迎业务的核心,今年5月,爱彼迎中国根据当前出境游需求新装上线了「爱彼迎房间」,以及「总价直接看」等多种全新功能。在未来,爱彼迎将持续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听取用户的声音,深入了解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痛点,从而不断优化产品体验,为中国旅行者提供优质、独特的出境游体验。

*房源的主要房东只有一个。此人将作为房东出现在房源页面、行程申请和订单中。有 3 种类型的房东可以成为主要房东:房主、拥有所有权限的房屋管家以及房源托管团队。


]]>
ATFX强势收购乐天证券澳大利亚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ATFX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在线交易差价合约经纪商,宣布收购乐天证券澳大利亚有限公司("Rakuten Securities Australia Pty Ltd"),这将扩大了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对于企业而言,进军该地区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品牌将持续引领全球差价合约行业发展的地位。与此同时,通过收购乐天证券澳大利亚,ATFX获得了完善的客户群和行业专业团队。

ATFX收购乐天证券澳大利亚符合企业的核心使命,即以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客户支持为后盾,为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全面完善的交易服务。该公司致力于提供无缝衔接的交易体验,强大的平台服务和广泛的交易工具,包括货币对、指数、贵金属、能源、ETF等。

ATFX集团主席Joe Li表达了对此次收购的满腔热情,他表示:“我们热烈欢迎乐天证券澳大利亚加入ATFX大家庭。此次收购将扩展我们在澳大利亚市场的影响力,并且提供了重要机会进军新的市场。同时,ATFX的加入也为该地区的客户提供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易解决方案。在新的市场,我们将致力于研发前沿技术,招聘高端人才,提供丰富的市场资源,以确保我们的客户获得最高水平的服务。”

ATFX以可靠性、透明性和创新性从而在全球建立了良好的声誉。通过品牌尖端交易技术,客户可以获得丰富的教育资源、先进的交易工具和全面的市场分析,从而使他们能够做出明智的交易决策。

乐天证券澳大利亚的客户将从这一过渡中受益,因为他们将获得ATFX更广泛的产品选择和强大的交易基础设施。ATFX全面的交易服务范围,加上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将为新老客户提供无缝的交易体验。

随着ATFX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业务,公司坚决致力于维护最高的监管标准。它将继续受到包括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塞浦路斯证券交易委员会(CySEC)、阿联酋证券管理局(SCA)、毛里求斯金融服务局(FSA)和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在内的知名监管机构的监管。乐天证券澳大利亚的收购将根据所有相关监管要求进行,以确保客户和利益相关方的顺利过渡。


]]>
维亚生物成功引入战略投资人,累计融资总额约2.1亿美金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2023年6月11日,维亚生物科技控股集团(1873.HK)发布公告称,由淡马锡,弘晖基金及淡明出资,CRO业务主体上海维亚通过转让近24%的股权以获得近1.5亿美金;此外,上市公司集团层面融资获得近6000万美金。同时,在交易中亦透露,公司计划未来分拆CRO业务于A股上市。

维亚生物立足于SBDD策略,在耕耘多年的CRO药物研发领域取得了亮眼的业绩增长表现,尤其是在蛋白结构解析领域,维亚亦取得了全球范围内行业领军地位。并且自上市以来,维亚成功收购并整合了信实医药和朗华制药,不断打造和完善从CRO至CDMO研发及生产一体化的平台,协同效应不断显现。在内生和外延充分结合的双重努力之下,以此推动公司收入实现从2019年3.23亿元增长至2022年23.80亿元的高目标,期间收入复合增速高达约94.57%;毛利从2019年的1.56亿元增长至2022年8.16亿元,期间复合增速约为73.61%。此次融资,将助力维亚实现战略投资人的引入与A股上市目标的充分结合,可谓是公司充分结合了自身的优势及资本的力量,放眼未来,志存高远。

维亚生物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毛晨博士表示:"此次非常荣幸引入知名战略投资人,这将会对公司的重大战略决策及长远投融资规划做出积极贡献和优化改善。过往的维亚,立足于开拓进取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在投融资趋于理性化的大环境下仍然获得头部资本的投资布局。由此可见,资本对维亚业务根基的认可及对发展前景的信心。此外,未来致力于A股上市的目标、A股的估值溢价将助力维亚未来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融资,同时叠加高管增持计划及对核心员工团队的股权激励,这亦有利于焕发维亚的活力,打开维亚长期发展新空间。"

弘晖基金团队表示:"本次投资维亚生物,是基于对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特征、资本市场运行规律及维亚公司特色的深度分析,经过与公司管理团队深入真诚讨论和研究后,制定的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发展和价值实现的交易结构和治理体系提升方案。我们希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进一步释放维亚生物拥有的全球领先的基于结构的新药发现服务平台及其他业务的价值,通过"CRO+CDMO"的一体化服务来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从而共同实现公司的稳健长期发展。"

相关投资方的公开简介:

关于淡马锡:

淡马锡是一家投资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投资组合净值为4,030亿新元(相当于18,900亿人民币)。总部设在新加坡的淡马锡在全球8个国家拥有12个办事处。 淡马锡秉承"延延世代,欣欣向荣"的使命信条,不断开拓创新,造福世代。淡马锡宪章定义了淡马锡作为投资者、机构和资产管护者的三大角色,塑造了追求卓越、践行使命、造福世代的理念与责任。可持续发展是淡马锡一切行动所遵循的核心理念。淡马锡致力于促进形成解决方案以应对全球挑战,投入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创造更美好、更包容的世界。 

关于弘晖基金:

弘晖基金(HLC)专注发掘和实现科学技术的恒久价值。基于在化学、生物学和材料工程学等核心领域的深刻认知,立足独立深度研究和体系化赋能服务,弘晖基金矢志通过对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赋能式投资创造长久稳健价值。

至今,弘晖基金已投资100多家优质企业,包括迈瑞医疗、联影医疗、鱼跃医疗、药明生物、泰格医药、百洋药业、康龙化成、博瑞生物、兆维科技、斑布、行云集团、宠幸卫仕、奈雪的茶等。弘晖基金管理人民币及美元双币基金,并在上海、北京、深圳、香港等地设立机构。


]]>
禾观科技:依托亚马逊云科技强化技术体系 构建下一代的时尚品牌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面向东南亚和拉美新兴市场快时尚品牌禾观科技在成立第一天,业务就构建在亚马逊云科技上,并获益良多。

五年里,从第一个业务系统到第一个客户访问,再到第一个笔订单生成与履约,禾观科技所有的核心业务系统以及正在和亚马逊云科技合作的智能推荐以及大数据平台,全部都依托于亚马逊云科技构建。

和所有创业公司一样,禾观科技在成立之初,不可能有巨大的研发团队去做很多基础设施层面的事情,他们的精力更多聚焦在业务的创新上。

禾观科技CTO 罗军表示:”技术基建部分,我们希望和更专业的团队一起合作,帮助我们在技术起点与积累不高时能够快速获得较高系统研发能力快速支撑业务创新。”

亚马逊云科技最核心的支持

在谈到与亚马逊云科技五年多的合作,禾观科技CTO 罗军认为有四点最为核心:

禾观科技业务是面向全球的,亚马逊云科技拥有面向全球的基础设施能力帮助禾观科技团队快速支撑。毫不夸张地说,禾观科技业务开到哪,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就能够在哪里支持。

在合作中,亚马逊云科技提供非常稳定、可靠的云服务。

亚马逊云科技的基础设施非常的灵活,具备极高的可扩展性。快时尚的业务与传统电商平台相比有很多不一样的技术挑战,禾观科技可以在亚马逊云科技上找到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对于创业公司来讲,亚马逊云科技提供有温度的支撑。完善的技术和售后服务体系能够帮助禾观科技解决很多问题。任何一家技术服务商不可能100%前置地覆盖企业全部的应用场景,但是当禾观科技遇到新的问题,亚马逊云科技都会和禾观科技一起去解决,快速响应禾观科技的业务。

如何在快时尚出海行业脱颖而出

在快时尚出海行业,SHEIN是绕不开的话题。如何从现有的行业体系脱颖而出,禾观科技有自己的一套打法。

虽然从知名度,业务规模禾观科技还处于较早期阶段,但从品牌定位,市场差异性,以及对服装品牌理解与真实客户需求的洞察等这些方面,禾观科技走出了特色之路。

禾观科技更关注的是品牌调性、商品的品质与消费者体验,给消费者传递的元素是否符合禾观科技的目标客户需求,同时禾观科技会更加关注消费者体验。

与大多数该领域的供应商不同的是,禾观科技设计了基于唯一码溯源的体系,发往每一个消费者的每一件商品,是由哪个工厂生产的,经过了哪些工序,这些工序是谁来负责做的,是经过了哪一个仓出去的,是卖给了哪一个消费者,禾观科技都能够清清楚楚进行跟踪与溯源分析。

通过这一套闭环的反馈,禾观科技能够快速获取每一个环节的信息,将消费者的需求快速反馈到整个生产和设计环节。这是禾观科技与其他公司不一样的地方,希望将品质做得更好,所以在细节方面下了很多的功夫。

禾观科技想做下一代时尚品牌,核心关注的是消费者体验,通过很多设计力求把体验做得更好,这是其中的一点。另外禾观科技也将与亚马逊云科技更加深入合作,比如呼叫中心Call Center,也是希望为消费者提供极致的客户体验。

禾观科技希望打造的是一个有性价比的时尚品牌。如何在已有的用户心智上面做自己的独特性?禾观科技追求品质更优、价格更合理,通过深耕供应链优化达到这个目标,能够把品牌心智更好地建立起来。

如何借助亚马逊云科技强化自身技术实力

与亚马逊云科技的合作中,禾观科技CTO 罗军感受最深刻的是两点:

亚马逊云科技强大的基础设施能力,帮助禾观科技很快地将重心放在自己的业务创新上。对于整个技术底层的部分不需要太关心,能够更多聚焦在业务层面。

由于禾观科技业务模式新颖,业务创新的背后需要一些独特的技术支撑。禾观科技能与亚马逊云科技团队快速交流,快速获得需要的解决方案,这是亚马逊云科技支持做得非常到位的方面。

出海电商和国内电商有很大的区别,罗军表示虽然大多数中国出海企业的国际电商体量还没有在国内做得大,但它的架构复杂度是远超于国内的。这是因为海外分布更广,每个区域的数据安全体系、合规体系的要求不一样。所以出海企业在海外做系统构建的时候,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数据如何跨区域部署,如何做好数据本地化保护,其次要做好各区域之间架构的相对一致性与标准化。

禾观科技系统架构是全球跨区域部署,每个区域的数据做闭环,同时禾观科技也做本地化架构,基础设施架构是依托亚马逊云科技实现的。

从业务架构层面来讲,因为禾观科技是一家偏自营的公司,从电商到商品研发,到供应链全部是由自主建构的,相对而言的链条比较长。

在AI和大数据方面,依托于亚马逊云科技的能力,目前已经在搜索、推荐,甚至在图像、图片创新上面有尝试。另外,在智能客服方面双方也在开展合作。

罗军坦言,出海企业里面最大的挑战就是合规。另外,在初创型企业业务覆盖相对较广,且流量不是特别大的时候,如何平衡跨区域部署带来的额外成本。针对这两个挑战禾观科技已经与亚马逊云科技一起找到了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并落地。

供应链优势助力中国出海企业持续成功

在罗军看来,过去三年疫情,不仅仅是在中国,包括在全球疫情带来了全球产业分工的重新调整,同时也凸显了中国整个供应链的优势,这对出海企业是一个非常大的助力,帮助一大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快速出海,且获得成功。

除了疫情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导致全球普遍大众客户其实是遭遇了货币贬值,他们购买力不如以前,但消费心智和诉求还在,对美好生活或者品质生活的追求还在,怎么提供物美价优的商品给到他们?这个时候怎么快速响应,满足消费者的诉求,这是核心需要关注的,也是今天面临的挑战和优势。如果能够快速解决这个问题,未来的市场是可期的。

罗军强调:“禾观科技走到今天离不开亚马逊云科技的支持。我们希望构建下一代的时尚品牌,也希望我们的一些场景能够跟亚马逊云科技一起孵化出更多创新能力去更好地支持业务和服务客户。我一直认为合作是双向的,今天我们得到亚马逊云科技巨大的支持,也希望随着禾观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应用场景输入给亚马逊云科技团队,帮助亚马逊云科技在行业服务和解决方案层面更好地创新。“


]]>
多国研究证实电子烟不会引起高血压,烟民改用电子烟后高压降低10mmHg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近日,美国、意大利等多国医学团队发表论文,证实电子烟对心血管的危害小于卷烟:卷烟容易引起高血压,电子烟不会。高血压烟民改用电子烟一年后,高压平均降低了10mmHg。

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团队对近2万名美国成年人进行了5年跟踪调研,发现随着使用时间增长,卷烟会显著增加烟民的高血压患病率。相比之下,无论使用时间长短,电子烟用户的高血压患病率都没上升。

图:研究论文发表于《英国医学期刊》(BMJ Open)

“我们没发现任何证据表明电子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作者在论文中强调。该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英国医学期刊》(BMJ Open)。

不仅如此,已患有高血压的烟民改用电子烟,也有积极作用。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的最新研究发现,高血压烟民改用电子烟,不仅不用承担新的患病风险,还有可能降低血压。这篇研究论文发布在意大利内科学会官方杂志《内科与急诊科》(Internal and Emergency Medicine)。

研究团队从考克兰(Cochrane)等国际权威医学机构的数据库检索、分析了25项研究,发现比起一直抽卷烟,改用电子烟对烟民的心血管危害要小得多。当患高血压的烟民彻底改用电子烟一年后,其高压从141.2mmHg降至132.4mmHg,低压也有小幅下降。

据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公布的数据,高压每升高10mmHg,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36%,其中,心脏病患病率增加31%,脑出血患病率增加68%。同一血压值,老年人和男性的患病率还要更高。降高压是改善高血压患者健康最核心的手段,改用电子烟使高压降低10mmHg,作者认为这种“临床上显著的血压降低”非常值得关注。

“对患有高血压的烟民而言,改用电子烟能有效减少之前卷烟带给他们的危害。了解这一点对烟民和医生来说都至关重要。”作者在论文中写道:“患高血压的烟民应该看到电子烟的潜在益处,如果他们想减害,电子烟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比亚迪F品牌定名方程豹:主打专业个性 首款产品将在年内发布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新浪科技讯 6月9日上午消息,比亚迪(255.890, 0.89, 0.35%)官宣旗下专业个性化品牌正式定名“方程豹”。该品牌即是比亚迪内部代称的“F品牌”,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根据官方描述,“方程豹”一词来自“方程”和“豹”的组合,意指“用探索数字世界的专业智慧和精神,求解汽车与用户生活的个性化变革”。

  当前,伴随着汽车需求从“满足日常出行的基础性工具”,逐渐转变为“承载生活方式和自我表达的精神性载体”。未来,方程豹汽车将推出专有的新能源技术平台。面向电动化、智能化之后的全新汽车演变,“个性化”将成为方程豹汽车的全新赛道。

  此前消息显示,方程豹汽车在比亚迪集团体系内定位介于腾势与仰望之间,是比亚迪完成“从家用到豪华、从大众到个性化”全领域覆盖的关键布局。方程豹汽车产品也将覆盖硬派SUV以及跑车等多品类的新能源车型,其中首款产品定位硬派SUV,聚焦越野等多场景,内部代号“SF”,也将在年内发布。


]]>
海南乐东耐盐碱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首次收获 平均亩产540.49公斤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转自:财联社


【海南乐东耐盐碱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首次收获 平均亩产540.49公斤】财联社6月9日电,海南乐东耐盐碱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近日实现首次收获,经专家测算,这片耐盐碱水稻亩产540.49公斤。据介绍,耐盐碱水稻适应能力强,不仅抗盐碱,还抗风、抗涝、抗病虫害,推广起来,能让更多荒滩变良田,更好地保护国家粮食安全。接下来,乐东将通过耐盐碱水稻品种的示范推广,加快南繁成果转化落地,提高耐盐碱地、撂荒地的利用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
华为余承东:中国L3自动驾驶标准预计六月底出台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财经网汽车 6月9日讯,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2023重庆车展阿维塔科技发布会上表示,中国L3级自动驾驶标准预计在6月底出炉。(21财经)

]]>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研究指出,监测十余种指标,卷烟对肺的损害始终比电子烟多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近日,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研究团队在权威期刊《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发表的论文指出,电子烟对年轻人肺部健康的影响显著低于卷烟。卷烟会降低肺活量并导致慢阻肺、肺气肿等多种疾病,电子烟几乎不会引起相关损伤。

 

图:论文发布于《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和中国科学技术部支持,采用动物实验,让青年小鼠分别使用卷烟和电子烟,并记录其肺部的各项风险指标(指标数值越低,损害越小)。结果显示,电子烟组的每一项指标都比卷烟组的低很多,表明电子烟对肺部的危害远小于卷烟。

具体来讲,卷烟会增加吸气阻力,引起呼吸功能下降;扩大肺泡空间,造成肺气肿;增加气道壁厚度,导致慢阻肺……电子烟则不会使肺部产生明显的病理变化。轻度使用电子烟(每天用不超过1h)的小鼠,肺部健康情况基本与普通小鼠无异。

即便是重度电子烟用户,肺部受损情况也比烟民轻。数据表明,就算一天只抽一支卷烟,都将造成严重的肺泡氧化损伤。电子烟不会引起这种伤害。

除电子烟对肺部危害更小外,近年来也有多项研究证实烟民改用电子烟,能让肺部健康状况得到改善。2021年4月,权威期刊《柳叶刀》发布的论文指出,烟民改用电子烟可有效减少对肺致癌物的摄入。2022年5月,美国波士顿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烟民改用电子烟,呼吸系统健康得到有效改善,但当电子烟用户变成烟民,其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将翻倍。

“电子烟通常被视为减害产品,但电子烟如何影响年轻人的肺部健康,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作者在论文中总结道,轻度使用电子烟给肺部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重度使用电子烟的危害也比卷烟的低,这些都说明“卷烟对肺活量、肺部组织和细胞水平的损害,始终比电子烟多”。


]]>
“右脑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光速光合领投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36氪获悉,AIGC技术公司“右脑科技”(RightBrainAI)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由光速光合领投,老股东奇绩创坛跟投。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算法研发、产品开发和团队扩充。


]]>
孙逢春院士: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500万辆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财联社6月5日电,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在宇通集团商用车技术品牌全球发布会上表示,截止昨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500万辆,目前全球渗透率约13.9%。(财联社记者张晨静)

]]>
「领存集成电路」获2亿元融资,打破美国和日本垄断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36kr 文  |  张卓倩

编辑  |  周倩

36氪获悉,广东领存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存集成电路」)近日宣布完成2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圳市投控东海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国内首家全自动化闪存芯片测试生产线建设。

「领存集成电路」是「领存技术」为落地全自动化芯片检测、芯片封装而设立的全资子公司。「领存技术」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为中国军工领域提供计算、存储、加密、数据安全系统服务的公司,同时拥有独立的基础算法研究的领存实验室。

截至目前,「领存技术」共获得了三轮融资。2018 年获得启赋资本天使投资数千万元,后续得到许昌魏都投资总公司的A轮融资。

「领存技术」研发的产品主要围绕着存储和计算两部分,涉及固态硬盘等存储设备、闪存测试设备、BMC芯片和军用计算机等。目前,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军品种,包括轰炸机、侦察机、地面雷达、装甲车等。

对于存储设备来说,位于产业链中后端的芯片测试是其中最基础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闪存测试设备长期被国外垄断,国内绝大多数测试厂商都是从美国泰瑞达和日本爱德万公司购买,一台设备的价格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据「领存技术」创始人楚一兵介绍,在公司成立以前,他们就已经开始闪存设备的研发工作,利用多年军工产品研发经验,降维服务超过百家厂商,并为多所高校科研专用。2018年9月正式上线了全国首家全自动化闪存测试线。

闪存测试

闪存测试其实直接影响着存储设备的成本。固态硬盘产品主要分为消费级、企业级、工业级、军工级四类。消费类正从原有的PC、笔记本市场等消费市场,进入更多的车联网、电子行业等。企业级固态硬盘的终端客户主要分布在云计算、互联网、政府、金融和能源等行业。根据SkyQuest的数据,到2025年,SSD(固态硬盘)将占所有存储的70%。在巨大的市场容量下,SSD厂商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导致厂商利润极低。

「领存技术」利用独特的测试技术+定制固件,可实现在短时间内准确评估闪存的真实寿命来提高测试效率。其坏块管理技术,以原厂技术进行芯片管理,将客户无法使用的芯片充分利用,实现在任何应用场景下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大幅降低成本。在功能方面,该闪存测试设备不仅能够测试芯片等级,在可靠性测试上还可以支持高温、低温循环测试,支持阈值电压测试以及对任意Block、page进行跳跃式或者循环式测试等等。对于测试后的芯片,目前市场上第三方测试厂商大多是交到客户手中自行处理,而「领存技术」还可以通过采购合格芯片,为客户直接生产低成本的固态硬盘。

楚一兵表示,通过「领存技术」的闪存芯片测试设备,可以使消费类固态硬盘的成本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降低30%-50%。本次融资也是为了完成闪存芯片测试全自动化生产线的搭建,项目预计需要100条产线。首期,「领存技术」计划建设10-30条自动化芯片测试产线和固态硬盘生产产线。10台设备组一条自动化产线,按照推算,每一次可测试12000片芯片,一天测试10个轮次,一天大概可测试芯片12万片,10条产线年产值可达到11.4亿元。

消费类固态硬盘里仅中国厂商就超过了200家,在创始人楚一兵看来,消费类固态硬盘已经是红海市场,在大多数厂商在微利甚至亏损中挣扎,「领存技术」希望帮助消费类SSD厂商解决在降低成本和维持品质之间的平衡难题。

下一步,全自动化闪存芯片测试生产线建设完成后,除了芯片测试和固态硬盘的生产,产线业务还会扩展到晶圆测试、封装以及成品 SD 卡、eMMC、CF 卡、UFS、U 盘等嵌入式产品的生产。预计全生产线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200亿。

团队方面,「领存技术」的研发团队都来自国内大型军工企业,拥有近10年军品研发经验,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占公司人数近半。研发团队一直聚焦在军工领域的存储安全上,提供从闪存深层次分析到加密、 销毁等安全及高可靠性技术保障。客户覆盖了全球50多个国家与地区,超过5000+客户在使用其产品,并成为德国大众、波音、西门子等国际企业的全球供应商。

投资人观点:

深圳市投控东海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陈怀森表示,“领存公司作为存储领域技术领导者,在该领域拥有世界级领先的技术水准,将为项目成功奠定坚实基础。领存持续多年拥有优异的经营业绩,相关的技术及团队经营能力在市场中得到了实践检验,对存储领域有深刻而长远的理解和完整策略,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同时,项目属于军民技术融合,一方面充分发挥技术降维优势特点,一方面将为市场提供更好更具性价比的优质产品与服务,将加剧行业优胜劣汰,极大促进行业提质发展。”

本文由「张卓倩」原创出品


]]>
小米自研芯片公司增资至19.2亿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玄戒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5亿人民币增至19.2亿人民币,增幅28%。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为小米高级副总裁曾学忠,监事为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据了解,玄戒公司成立曾被业内视为小米在自研芯片道路上的关键一步。


]]>
回顾57项研究,中国学者发现:电子烟对呼吸系统影响低于卷烟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近日,中山大学研究团队在《中国健康教育》刊发综述论文指出,电子烟产生的有毒物质种类及数量较传统卷烟少,对呼吸系统产生的危害小于传统卷烟。

抽吸卷烟会增加人体患癌症和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的风险。此前,一系列研究发现烟民由传统卷烟转向电子烟,可能会减少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危害,但系统性总结电子烟对呼吸系统影响的综述文章仍相对稀缺。

在本篇论文中,研究者回顾了2007年至今的57篇文献,指出有实验证实大鼠和比格犬长期吸入较低剂量的丙二醇(电子烟雾化液主要成分)并未发现显著的毒性作用;急性暴露于丙二醇气溶胶中不会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危害,但对人体的短期及长期影响有待考察。

论文指出,电子烟气溶胶的甲醛使释放显著低于卷烟。2014和2018年的两项研究发现,电子烟仅释放出微量的羰基化合物。与传统卷烟相比,电子烟的甲醛、乙醛、丙烯醛暴露量均大幅度降低。对每日抽吸20支卷烟的用户,改用电子烟可减少79. 0%-96. 8%的甲醛暴露量,乙醛减少99. 5%-99. 8%,丙烯醛减少96. 0%-99. 5%。

同时,本篇论文提示,香料物质可能会增加羰基化合物的释放,但绝对水平很低,且释放量低于卷烟;尼古丁可能会引起小鼠肺部的炎症反应,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图:综述论文由中山大学药学院研究团队撰写)

对临床试验的综述发现,在从传统卷烟切换到电子烟后,吸烟者体内有害物质暴露量显著减少,在某些情况下达到与戒烟相一致的水平。在不同的前瞻性、回顾性临床研究中,也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从传统卷烟转换至电子烟后其身体状况得到改善。

研究团队总结,电子烟对细胞、动物和人体虽不是无害的,但产生有毒物质种类及数量较传统卷烟少,这与体外细胞实验、体内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结果相一致;应该发起更多科学研究,进一步明确电子烟对人体的长期影响。

(图:综述论文发表于《中国健康教育2023年2月刊》)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是医疗领域核心期刊,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领域有着权威影响。


]]>
渣打与普华永道中国联合发布白皮书:央行数字货币有望加速开启可编程银行新纪元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范子萌)5月29日,渣打银行和普华永道中国联合发布《央行数字货币(CBDC)共创未来银行生态体系》白皮书,具体探讨了央行数字货币在零售、贸易和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央行数字货币进一步提升零售客户忠诚度计划和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央行数字货币适合从复杂度相对较低的零售场景起步。如果要将其进一步应用于贸易和供应链金融领域,尚需在技术上和国际合作方面进行较大变革。一旦成功,则有可能为参与者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带来极大的助益。报告强调,上述应用场景都将构筑于以下四个基石之上:一是智能合约的设计和运营;二是数据管理和共享机制;三是央行数字货币和其它支付生态体系之间的互通;四是本地和跨境的监管支持。

  报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非常适合先行先试央行数字货币的创新应用,特别是有国际化发展潜力的创新。在此背景下,白皮书进一步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可编程性和发展潜力,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研究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应用场景。

  其一,在零售客户忠诚度计划的应用方面,白皮书认为,可编程的央行数字货币有助于打破传统消费模式下异业异地的积分壁垒,唤醒海量“沉睡”的积分,实现各类衣食住行特别是跨境场景下积分的“通用通兑”,促进消费频次和活力的提升。

  渣打中国副行长兼个人、私人及中小企业银行部总经理李峰表示:“高度可信和透明的央行数字货币及其可编程特性,可以将目前行业价值链条中割裂的信息源更有效地串联起来,从而带动更开放的合作创新,助力金融体系更高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所需。”

  其二,使用可编程的央行数字货币来促进贸易和供应链交易也可获得类似的益处。在获取传统融资服务方面,许多中小型供应商由于规模较小或缺乏抵质押物、信用记录而较难获得融资;而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则往往面临在跨行业、跨境过程中如何实现标准对接和互通的问题。通过结合贸易和支付信息,央行数字货币可以根据相关支付规则和条款进行编程,并成为一种新的贸易融资工具,有助于商业银行、核心企业(买家)、中小型深层供应商之间更安全高效地完成信用穿透和资金流转。

  渣打银行亚太、非洲和中东地区交易银行部业务主管高睿祺(Ricky Kaura)表示:“央行数字货币有潜力通过新模式缓解这些痛点,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好的流动资金支持,以促进供应链整体行稳致远。”


]]>
安必平: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3亿元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安必平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募资总额不超过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投入安必平病理共建项目、基于分子病理诊断技术的产品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
玉湖冷链与富勒达成合作,引入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玉湖冷链(中国)有限公司日前与富勒达成合作,引入FLUX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旨在构建透明、高效的供应链协同平台,全面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业界领先的全球冷链供应链体系。

玉湖集团是一家享誉国际的跨国实业投资集团,总部设于香港。经过二十余年稳健发展,已形成以国际食材供应链、产业综合发展运营为双核心,以冷链资产与智慧科技、渔农业投资经营与供应链管理、综合体开发与运营为三大战略业务板块的全链赋能型实业投资组合。

玉湖冷链是玉湖集团旗下的冷链食品供应链企业,依托自有的国际高标数智化冷链园区产业集群,提供一站式国内外代采、仓干配物流解决方案、全链路创新金融支持、高品质生活办公服务,打造线下流通标准,赋能线上数智贸易,构建双循环产业生态。

玉湖冷链
玉湖冷链

玉湖冷链首创全链整合模式,潜心打造供应稳定、安全可溯源的全球冷链食材供应链体系,在全国以重资产布局国际冷链食品交易中心实体网络,构建环球食品冷链供应链多级体系,整合全球食品贸易领袖级企业、重量级贸易商、品牌生产商、优质出口商、核心经销商,打造云上玉湖交易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接轨、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

玉湖冷链意识到全链整合模式离不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基础支撑,此次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的选型,玉湖冷链审慎考察了国内外多家供应商,最终选择与富勒合作。玉湖冷链将引入FLUX SCP(供应链协同平台)/WMS/TMS/BMS解决方案,通过多系统的协同,打造玉湖透明、高效、协同的智慧物流平台,实现供应链全面数字化升级。

此次合作,玉湖冷链将与富勒携手共同实现其广州物流园区的智慧运转,通过全链条订单透明化管理、精细化的仓储管理、全程可视化运输管理和自动计费结算管理,以及与上下游系统对接,实现从订单履约到费用结算的端到端全链路管理,提升仓配一体化服务以及一站式物流服务能力。后续富勒方案还将推广应用于玉湖冷链遍布全国的各大物流园区。双方的战略合作,不仅帮助玉湖冷链实现供应链业务全流程数字化,提高管理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也将促进冷链供应链行业的数字化建设和提升。


]]>
百世集团发布2022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5月29日,百世集团发布《2022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介绍了百世集团2022年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回顾了企业在过去一年中,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社会公益,为客户、消费者、员工提供发展保障,并通过数智化运营推进绿色物流发展的情况。

百世集团发布2022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百世集团发布2022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百世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韶宁表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信任。作为物流企业,百世一直坚持以绿色、数字化、共赢为方向,发挥自身研发优势和供应链服务能力,不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降本增效,践行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为客户、员工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作为中国及东南亚领先的智慧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提供商,百世集团2022年总收入为77.4亿元,业务遍及8个国家,在东南亚4个国家实现快递网络的全境覆盖,为客户提供跨境物流及海外仓配服务,并持续搭建中国、东南亚与北美间的B2B2C和跨境业务网络,实现可持续发展。2022年百世继续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报告分为关于企业、组织治理、公平运行与实践、企业文化、绿色物流、消费者服务、社区参与和发展七大板块,集中展示了百世在社会公益和绿色物流上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百世集团持续发挥研发优势,打造强大的数字化能力,深度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推动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升级,帮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为消费者提供高效优质的供应链服务。2022年,百世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绿色低碳运营的进一步扩大。百世将快递运营管理系统与区块链技术应用结合,在百世云仓的仓配交接环节中已实现100%无纸化揽收,并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数据安全性。全年减少850万张A4纸消耗,节省人工及存储空间成本超150万元,减少碳排放量108吨。

不仅如此,百世集团始终重视人才培养。2022年,已与100多所院校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在岗位实习、优秀毕业生输送、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校企人才培养,深化产教研融合,为公司储备大量专业人才。比如,2022年7月17日,与天津市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经开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链接全国本科及职业院校,通过提供院校师资游学、代培代训、顶岗实训等,助力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双师型”队伍、转化科研成果,提升就业质量,打造产教融合新标杆。

此外,百世一直关注儿童群体。2022年11月27日,百世携手“母亲微笑行动”为唇腭裂儿童及其家庭传递爱心力量,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儿童健康成长。截至2022年底,该行动已累计为48732名唇腭裂患儿提供免费诊治。在泰国,百世与当地基金会共同发起“培育儿童梦想”公益项目并设立儿童教育“奖学金”。2022年,百世也多次为受疫情影响地区免费运送物资,并在海外多次参与帮扶贫困学生、物资捐赠等公益活动。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百世集团在持续聚焦数智化发展的同时,也为客户与消费者提供了智慧、高效、安全的服务。未来,百世将持续发挥智慧物流优势,以更智能、更绿色、更高效的形式助力合作伙伴降本增效,为客户、员工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
美国吸烟率又降了!《柳叶刀》和美国CDC共同认可电子烟戒烟潜力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区域健康》(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发布的论文指出,电子烟在降低美国吸烟率(卷烟用户数/总人数*100%)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随着电子烟使用率的上升,美国卷烟使用率正逐年下降。

 

图:论文发表于《柳叶刀-区域健康》(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美国疾控中心(CDC)近日公开的报告得出了同一结论。报告证实,2020年-2021年,电子烟使用率从3.7%涨到4.5%,美国卷烟使用率则从12.5%降到11.5%。美国成人吸烟率已降至近60年以来的最低点。

研究由美国东弗吉尼亚医学院主导,对超5万名美国成年人进行长达4年的跟踪调研,发现电子烟的使用“与戒烟行为有关”。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对“戒烟”的表述为“quit tobacco”,即戒断烟草,因为卷烟的主要危害——69种致癌物几乎都在烟草燃烧中产生。研究表明,很多电子烟用户之前都是烟民,因为想戒烟才选择改用不含烟草燃烧过程的电子烟。

电子烟有辅助戒烟效用已被大量研究证实。考克兰(Cochrane)等国际权威医学组织的高质量证据表示,电子烟能用来戒烟,且效果比尼古丁替代疗法好。2021年12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论文指出,烟民在电子烟的帮助下戒烟,成功率比普通烟民的高8倍。

然而,不是每位烟民都能认识到电子烟的正向作用。研究显示,烟民的选择与认知直接相关,比如一些烟民不了解相关知识,会在使用电子烟后,再复吸卷烟,这样做危害更大。2022年2月《美国医学学会杂志》发布的研究曾证实,当电子烟用户重新用起卷烟,尿液中致癌物代谢物浓度最高可增加621%。

“我们应该提高人们对电子烟的正确认知,尤其要阻止烟民复吸卷烟,这非常重要。”作者在研究论文中表示,应加强对“卷烟-电子烟”使用习惯的研究,找到驱动烟民做出改变的潜在因素,为公共卫生政策的规划提供更多证据支持。


]]>
赛莱默完成收购Evoqua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全球水技术创新者赛莱默Xylem Inc.(纽交所代码:XYL)今日宣布完成了对Evoqua Water Technologies Corp.("Evoqua")的收购,交易价值约75亿美元。Evoqua是关键任务水处理解决方案的领军者。此次合并创建了全球先进的水处理能力平台,将解决客户和社区的关键水资源挑战。

赛莱默完成收购Evoqua(懿华水处理)
赛莱默完成收购Evoqua(懿华水处理)

合并后的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纯水技术公司,预估收入为73亿美元,全球员工超22,000人。赛莱默拥有无与伦比的创新解决方案组合,覆盖整个水循环领域,包括先进的技术、综合服务和深厚的应用专业知识。这些都将助力公用事业、工业和商业终端市场的客户解决其最紧迫的用水需求。

"当前,全球范围内已经认识到,水已经构成人类社会面临的一项系统性风险。这种认识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世界各地的社区和企业开始应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如水的稀缺性、质量及其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以及如何以人类能够承受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市场对水解决方案的投资继续加速。"赛莱默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atrick Decker表示,"我们与Evoqua的合并创造了一个变革性的全球平台,将以更大的规模解决这些关键水资源挑战。我们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在整个水循环领域提供无与类比的产品和服务组合,满足客户的关键任务需求。"

"今天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里程碑,因为我们正式欢迎新伙伴加入了赛莱默。我们的结合将创造出强大的力量,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客户和社区。我们的投资组合和终端市场相辅相成,将推动我们共同成长,解决客户的水挑战,帮助我们的社区提升用水安全。"Patrick Decker补充道。

合并后的公司将由Patrick Decker领导全球高级管理团队,成员包括来自赛莱默和Evoqua的高层领导。" 赛莱默还任命Evoqua前董事Lisa Glatch和Lynn C. Swann担任董事会成员。Glatch曾在能源、化学品、环境、水和运输行业的多个公共部门和私营组织担任高级领导职务,他将为这支团队注入战略和财务力量,也将带来他所积累的30多年的丰富经验。Swann曾在商业、政府和慈善组织中担任过各种领导职务,是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资深成员。

根据交易条款,每股Evoqua普通股被转换为获得0.48股赛莱默普通股的权利。在完全稀释的基础上,赛莱默股东和Evoqua股东分别拥有约75%和约25%的合并公司股份。

Lazard和Guggenheim Securities担任赛莱默的财务顾问,Gibson, Dunn & Crutcher LLP担任法律顾问。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 & Co. LLC)和美银证券(BoFA Securities)担任Evoqua的财务顾问,Jones Day担任法律顾问。


]]>
浪潮信息发布SRDC边缘一体机 打造"小而美"数据中心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2023年5月25日,浪潮信息"智算 开新局·创新机"全国巡展杭州站正式启航。会上,浪潮信息重磅发布微数据中心一体机(Single Rack Data Center,简称SRDC边缘一体机),将计算、存储、网络、配电、备电、制冷及智能管控模块集成于一个机柜内,为日益发展的物联网、AI应用、本地云部署等多元业务场景,打造"小而美"的专属边缘微数据中心,助力创新业务快速上线。

浪潮信息发布全新SRDC边缘一体机
浪潮信息发布全新SRDC边缘一体机

数实融合 创新应用场景面临边缘算力挑战

5G、物联网、AI、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制造、医疗、交通等实体经济的融合,为各行业应用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这些创新应用的快速普及离不开数据中心云化,但大量企业数据并不是在云端产生,而是来自边缘侧,这些边缘数据不仅具有海量、异构、多样等特点,还需要非常低的、确定的网络时延,传统云数据中心的集中处理模式面临瓶颈与挑战。

在智能家居、智能工厂、智能城市等场景中,物联网设备产生的大量数据;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实时处理大量传感器和摄像头数据;智能零售场景的客流分析、库存管理、自动结账等功能,这些应用都需要本地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同时还要满足低时延或数据安全驻留的要求。

为适应数字基础设施场景的升级变化,唯一有效的方式是为靠近用户的边缘侧构建边缘计算数据中心,提供存储、计算、网络等资源,以减少网络传输和多级转发带来的带宽与时延损耗,同时降低数据存储、传送成本。然而,边缘计算数据中心虽然具备小型化、分布式、贴近用户等特点,但也面临着部署环境复杂、远程运维、多站点升级、云边端协同等挑战,融合类产品成为边缘微数据中心的重要发展方向。

六化合一 打造一朵没有边界的云

浪潮信息SRDC边缘一体机是一款标准化边缘微数据中心方案型产品,可根据客户需求将计算、存储、网络、配电、备电、制冷及智能管控模块集成于一个机柜内。同时,通过各模块灵活组合、点餐式下单、工厂标准化生产集成和整机柜交付,以及可预装系统与平台软件,实现软硬件预优化验证。

浪潮信息SRDC边缘一体机 六化合一
浪潮信息SRDC边缘一体机 六化合一

作为一款"盒子式"边缘微数据中心,SRDC边缘一体机具备组件模块化、生产标准化、交付一体化、场景多元化、运维智能化、服务归一化等特性:

  • 组件模块化:模块化多品类组件设计,用户可通过自由组合,适配各类应用需求,量身定制专属边缘数据中心一体机;

  • 生产标准化:标准化产品生产理念,原厂产线集成,完备的一体机生产检测规范,提供高品质产品保障;

  • 交付一体化:采用L11/L12一体化交付模式,通过软硬件预安装与预验证,使得现场实施工作量显著减少,交付窗口期大幅缩短,从而满足了各类场景下的业务快速上线需求;

  • 场景多元化:SRDC边缘一体机DC 系列和EC 系列采用多产品形态设计,能够适合室内、户外,狭小空间、人机共存、高温高尘等环境部署需求;

  • 运维智能化:内置可视化运维管理模块,支持一体机IT资源、动力环境综合管控,满足本地及远程实时智能运维需求;

  • 服务归一化:具备全球唯一的一体机服务标识,内部所有模组统一服务入口,降低了运维门槛,服务体验更佳。

浪潮信息SRDC边缘一体机提供的本地部署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既复用公有云的弹性,规避公有云存在数据安全和监管障碍的问题;又复用私有云的隐私性,规避私有云存在定制化、建设及运维成本高的问题,一个产品广泛覆盖混合云、专有云和边缘计算等应用场景打造一朵没有边界的云。

边缘场景All In One

浪潮信息SRDC边缘一体机为多元边缘场景提供了强大本地数据处理、低延时云服务、数据安全和多分支机构统一运维管理能力,助力客户业务快速上线:

  • 产业园区、工业制造、仓库管理等场景对数据处理有低延时交互需求,公有云服务的网络延时难以满足相关要求,SRDC边缘一体机可以部署在园区、工厂、仓库的指定位置,提供本地实时计算,并与本地系统互通,近实时访问本地数据库及存储设备,实现延时敏感型创新应用的毫秒级响应和实时处理。

  • 智慧社区、智能工厂的分支机构分布广泛,边缘设备部署更加分散,运维管理难度大效率低,SRDC边缘一体机通过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可实现边缘微数据中心硬件设备的资源配置、网络链路管理、实时环境监控、设备监控、故障上报和IT资源的智能化自服务,降低对IT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和运维负担,有效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每站点节约至少1位专职人力投入。

  • 金融、交通航空、医疗、行业协会等涉及大量敏感数据,对数据安全和隐私防护有极高需求,SRDC边缘一体机可快速实现混合云部署模式,满足企业对公有云服务弹性需求的同时,将敏感数据和应用完全驻留工作园区、自建机房或工作地区内,保证数据隐私安全合规运营。

  • AI模型训练、动画渲染、音视频数据分析等云渲染场景涉及海量数据运算和传输,其工作效率通常受到AI算力和网络负载等条件约束。SRDC边缘一体机可提供强大的本地AI算力,支持云游戏渲染、AI计算、离线渲染和实时游戏数据交换,通过本地计算既提升了工作负载运行效率,同时大幅节省中间数据的云上云下传输,有效降低80%以上的网络负载成本。

浪潮信息全新SRDC边缘一体机家族
浪潮信息全新SRDC边缘一体机家族

浪潮信息SRDC边缘一体机提供了基础设施、平台解决方案及完善的实施、售后服务体系,简化了基础设施平台架构设计。与传统边缘数据中心相比,浪潮信息SRDC边缘一体机可节省80%以上的产品化量产时间,降低90%以上的物料、供应商管理成本,提高86%交付部署效率,降低80%机房改造费用。

作为最早布局边缘计算的算力基础设施提供商,浪潮信息已形成涵盖边缘微中心、边缘服务器、便携AI服务器、边缘微服务器在内的完整产品布局,浪潮信息SRDC边缘一体机的上市,将为能源、交通、制造业、新零售、医疗等行业提供更易部署、更高可靠、更简运维的边缘融合算力引擎,加速数实相融。


]]>
DAHON大行创始人韩德玮:从物理学家到现代折叠车之父的变与不变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2023年,大行年度新车全部加装"马甲线",此专利技术由折叠自行车业领军人物韩德玮博士主导研发。通过室内外实验和骑行数据分析论证,由此技术加持的大行新车比以往自行车产品更刚更强更快。

大行集团董事长  韩德玮
大行集团董事长 韩德玮

本年内,韩博士更将国内外发布四篇学术文章,详细阐述各类自行车的功能和安全盲点解决办法,对业内各界都有参考价值 。

时间回到去年12月,美国能源部官宣核聚变重大突破。科学家首次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了净能量增益,而这一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的核心技术之一,延用的便是韩博士几十年前的研究成果。

风雨兼程,弹指一挥间,从核聚"变",到让自行车折叠成为"变"形金刚,韩博士一直在探索变与不变的极致。

致力绿行 人生求变

1972年,韩博士受聘于全球顶尖的美国航天技术休斯飞机公司,主导了部分最早的战术激光研发工作,成为70年代"太空竞赛"时期激光技术领域备受推崇的领军人物。韩博士与他人合著出版的《激光手册》引起业界轰动,成为科学界的参考书。并受中科院邀请进行讲学,他的个人科研成就得到广泛认可。

1975年,全球石油危机爆发,人们需要更好的城市交通方式,减少对汽车的依赖,韩博士意识到绿色出行是未来的趋势,萌生了改变革新大众交通工具的念头,他开始针对"如何更方便地携带自行车"展开深入研究,他一边工作,一边兼差开发,历时七年,他把原有的折叠自行车进行改良,一改折叠车往日笨重形象,把折叠车好骑、好折、轻盈、安全、经济,互为制约的五个指标,进行优化。

1982 年,大行(DAHON)第一辆大行折叠车由韩博士研制而成,成为大多数现代折叠车的原型。已人到中年的韩博士,毅然放弃了航天和物理学家的高薪高职的身份,选择辞职开辟一片造福社会的新天地。

韩博士后来也被誉为"现代折叠车之父",从一名物理学家,转变成为倡导低碳出行的环保卫士。

2008年,公司年产量达到了五十余万台折叠式自行车,被吉尼斯评为"世界最大折叠车产销集团"。

发展瓶颈 共享思变

40 年来,DAHON大行集团在韩博士的带领下,凭借我为人人和持续的创新精神,从成立之初的羽翼未丰,到如今行业销量领先,DAHON大行已成为国际驰名的大众自行车品牌,在世界多国下设分公司或制造工厂,业务遍及全球。

2014年 大行国外经销商会议合影
2014年 大行国外经销商会议合影

大行折叠车产销两旺,走进大众视野,受到广泛关注,但创业难,守业维艰。由于当年知识产权保护不利,市场上出现许多仿品及伪劣折叠车,严重损害了大行在全球的业务。大行也遇到发展瓶颈,面临艰难的选择:是与侵权行为打持久战,还是寻求突破改变。

随着国内对知识产权维权的重视,韩博士于2019年提出技术共享和双品牌营销策略,将广为认同或依赖的知识产权,授权给同业使用,现已与四十多家国内外重要自行车品牌,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相关整车厂提供几十种技术含量较高的关键零配件,使其节省建立品牌的时间和成本,实现资源共享,助力弯道超车。创新兴企业,共享兴产业,反映韩博士创业的初心。

2023年,大行年度新车全部加装"马甲线",带来广大单梁折叠车的跨越式进步。马甲线让车架更刚更强,在今年上海展竞速挑战赛上,更是验证他的速度与大轮车相比,更胜一筹,加装马甲线,增加了成本,损失了一部分利润,但这也是大行一直保持领先优势的原因,大行产品保证差异化,一直在变强。

随着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来越大,大行新研发的折叠技术,也受到有效保护。韩博士带领研发团队,不断钻研与创新,现已申请了国内/国际自行车专利500多项。目前,全球每年销售的1.3亿辆左右自行车,约有10%是折叠自行车,它们几乎都使用了大行5至6项专利技术。

凭借自主研发经验与突出的产品品质,DAHON大行展示出品牌的强大技术优势和行业领先地位,不再局限于折叠车,产品线已涵盖电动车、助力车、代驾车、碳纤车、伸缩车、越龄车、童车。

在中信证券的辅导下,2024年大行即将在北交所上市。

一次次蜕变,见证着韩博士的精益求精、锐意进取的工匠精神。

耕耘路上,初心不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几十年间,DAHON大行多次荣获国家、部、省奖章,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认证,产品曾获得台湾首届发明大奖、欧洲自行车展览设计比赛金质奖,新型碟刹/CURL电助力车荣获中国展创新金奖......

在"2023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设计大赛暨两轮车时尚品牌周"中,大行钢强轻量化碳纤折叠车荣获金奖,从数百辆参赛产品中脱颖而出,并入选2023"Ray时尚自行车TOP榜"。

2021年,韩博士荣登《中国自行车》杂志封面人物;2022年受邀接受央视《非凡匠人》栏目组专访。

在收获众多荣誉同时,韩博士依然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他热心公益,通过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捡回珍珠计划",十年来资助了200多名生活困难的"珍珠生",都能圆梦大学,让绿色公益延续爱与温暖。

八十载风云路,韩博士一名物理学家,华丽转身成为环保卫士、发明家、慈善家,一次次的转变诠释了他服务社会、心怀大爱的高尚品格。

未来,DAHON大行将继续秉承韩博士所倡导的科技、时尚、环保、便利的经营理念,敢于实践,勇于分享,引导绿色环保的出行风尚。


]]>
Accelex为另类投资推出强大的投资组合分析和报告平台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专门从事另类投资数据采集、报告和分析的SaaS平台Accelex自豪宣布为机构投资者和资产服务商推出其下一代投资组合分析和报告平台。 这是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他们需要一个能从通过定期基金业绩报告和报表中提取的数据提供强大见解的解决方案。

私营市场投资专业人士目前在访问和可视化他们所投资的基金组合的详细透明度数据方面遇到重大挑战。 这导致公司将昂贵的资源部署在手动显示和分析数据上,而不是将他们的专业知识集中在提供改进的投资和风险决策上

Accelex的尖端解决方案提供强大的功能,使投资者和资产服务商能够分析其整个投资网络的投资组合驱动因素,包括基本资产运营表现。 该解决方案还提供将所有数据与其在源文件中的位置联系起来的全面审计跟踪,确定集中风险或分配政策的偏离的暴露分析,以及独特的群组分析和历史比较。

Accelex首席产品官Nicole Weder表示:"我们的投资组合分析和报告平台提供了一个经过验证的数据来源,为机构投资者最重要的问题提供快速答案。 通过我们的新解决方案,机构投资者可以即时探索任何类别和任何级别的投资见解的黄金来源,使他们能够了解他们的风险敞口并分析投资组合业绩的完整时间序列。"

投资组合分析是Accelex集成式端到端另类投资数据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该解决方案使投资者和服务提供商能够自动采集、提取和分析其基金投资组合中的数据。 分析控制面板可通过一个在线门户获得,数据也可直接输入任何中台和前台软件解决方案。


]]>
中船嘉年华旗下地中海号拟进驻天津母港,深化北方市场战略布局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中船嘉年华、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以及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今日联合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旨在共同推动疫情后邮轮复航,促进天津邮轮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
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

同日,中船嘉年华表示,在获得国家相关部委政策支持后,中船嘉年华旗下"地中海"号邮轮将于2023年第4季度开启以天津为母港的首航季,执航东北亚等周边国家的邮轮航线,这将是地中海号在中国市场的首次亮相。伴随以中国母港出发的国际邮轮市场重启,中船嘉年华已在产品、经营、港口及航线部署上做好准备,蓄势待发。

地中海号邮轮全长292米,总吨位8.6万吨,可容纳2680名乘客,拥有1057间豪华客房和套房。作为一艘备受赞誉的"艺术之船",地中海号的设计灵感源自15至17世纪的意大利宫殿建筑,优雅地重现了地中海古典文明的经典与永恒。全船融合了地中海的风情和文化元素,致力于为宾客打造一个精致、舒适和充满艺术气息的邮轮度假体验。

以部署天津母港为契机,地中海号将同步迎来品牌升级,包括船名标识、船体涂装及产品体验的焕新升级,以更好地展现地中海号的独特魅力,带领中国宾客穿越地中海艺术之旅。其船体涂装设计通过融汇蓝、绿、白三种地中海标志性色彩,灵动再现地中海号的高雅艺术气质,让宾客感受经典与现代的碰撞融合。地中海号将由中船嘉年华旗下爱达邮轮的专业团队负责全面运营。

地中海号全新船体涂装
地中海号全新船体涂装

天津作为著名国际港口城市、中国北方邮轮旅游中心,是京津冀重要的海上客运通道,具备良好的港口设施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对中船嘉年华深耕邮轮市场的战略发展意义重大。本次部署天津母港,承载着中船嘉年华对于北方市场的信心和承诺。

自发布首艘国产大型邮轮船名"爱达·魔都号"后,这是中船嘉年华发布的又一振奋人心的消息。随着爱达·魔都号未来部署上海母港,届时中船嘉年华将开启天津、上海"双船两港"模式。

关于爱达邮轮(Adora Cruises)

爱达邮轮(Adora Cruises)是中船嘉年华旗下全新中国邮轮自主品牌,致力于打造真正受国人喜爱的高端邮轮度假体验。品牌以文化自信推动文旅创新融合,聚焦"新生代"、"新老人"、"新中产家庭" 三大核心消费群体,融汇多元世界及中国文化精粹,多维度打造独具特色的邮轮创新体验,通过融合中西文化的"一船好戏",呈献非凡奇境、匠心珍馔、沉浸娱乐、潮流购物等邮轮消费新场景,与中国宾客共创灵感迸发的海上文化沉浸之旅。

爱达邮轮(Adora Cruises)旗下首艘国产新造大型邮轮总吨位13.55万吨,基于嘉年华集团全球广泛成功使用的Vista级平台,目前已完成全船贯通,预计将于2023年交付使用。第二艘国产新造大型邮轮也已在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造。


]]>
张一鸣在香港成立个人投资基金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在卸任CEO两年后,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在香港成立了一家个人投资基金。该基金名为Cool River Venture,性质是私人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5月22日生效。基金由张一鸣担任董事,唯一股东为Galaxy LLC,持股比例为100%。消息人士透露,该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是科技相关行业。


]]>
菜鸟联手申通快递推出智选仓配次日达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菜鸟联合申通快递宣布,启动全国重点经济圈物流升级计划,推出智选仓配次日达服务,目前已覆盖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据了解,菜鸟智选仓配次日达刷新行业两项记录:截单时间晚到夜间10点,与行业通常在4点到6点停止揽收相比,菜鸟多揽收6小时,全天9成订单实现次日达,平均每个包裹提速8小时。同时,不再按照一般快递从揽收到签收计算时效,而是从支付到签收全链路实现约30小时履约,是真正的次日达。


]]>
英国卫生部长:将向100万烟民免费发电子烟,开发其戒烟潜力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近日,英国卫生部长Neil O’Brien发表控烟主题演讲,称电子烟是戒断卷烟的有力工具,英国政府正通过免费向烟民发电子烟等方式开发其巨大的戒烟潜力,以实现2030年的全国“无烟”(smoke free)目标。

图:演讲内容发布于英国政府官网

卷烟给英国造成了沉重的健康和经济负担。数据显示,每3个英国烟民中就有两个死于卷烟。虽然卷烟能带来丰厚的税收,但因烟民比非烟民更易生病和失业,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更惊人。2022年,英国烟草税收为110亿英镑,和卷烟相关的公共财政总支出却高达210亿英镑,是税收的近2倍。“卷烟能带来经济净收益,不过是一个世俗神话。”Neil O’Brien说。

为了帮烟民戒烟,英国政府决定推广电子烟。大量研究证据已证实电子烟危害远小于卷烟,考克兰(Cochrane)等国际权威医学组织的高质量证据表示,电子烟能用来戒烟,且效果比尼古丁替代疗法更好。

可电子烟并非没有争议。对于电子烟可能吸引未成年人的质疑,Neil O’Brien表示,的确有些颜色鲜艳、价格低廉、带卡通图案的一次性电子烟面向儿童销售,那些是违规产品,政府已组建专门的飞行小队予以严厉打击。这与政府向烟民推广合规电子烟不矛盾。

“电子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会全力防止未成年人接触电子烟,也会积极帮成年烟民用电子烟戒烟。”他说。

图:英国卫生部长Neil O’Brien

2023年4月,英国政府推出全球首个“先换电子烟再戒烟”计划,通过向烟民免费发电子烟的方式提高其戒烟成功率。Neil O’Brien介绍,计划已率先在吸烟率偏高的贫困区成功试点,接下来,政府将向100万英国烟民免费提供电子烟及一系列行为支持。

越来越多的英国烟民正通过电子烟成功戒烟。数据显示,仅戒烟几周后,烟民的肺功能水平就提高了10%,患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也显著降低。戒烟还能为每位烟民每年节省约 2000英镑,在贫困区,这意味着当地的消费水平将得到有效提高。

“在帮政府实现2030无烟目标这件事上,电子烟能发挥重要作用。”Neil O’Brien表示,目前电子烟的使用还不够广泛,需通过更多措施让成年烟民尽快改用电子烟,因为“他们今天戒烟,明年就不会出现在病床上”。


]]>
推特新CEO首次公开发言:深受马斯克愿景鼓舞 与用户共同打造“推特2.0”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财联社5月15日讯(编辑 卞纯)周六,在埃隆·马斯克宣布任命琳达·雅卡里诺(Linda Yaccarino)为推特首席执行官的一天后,她首次就自己履新发表了评论。

  雅卡里诺在推特上转发了马斯克的话,并感谢他称:“你创造更光明未来的愿景一直鼓舞着我。我很高兴能帮助将这一愿景带入推特,并共同改变这个平台。”

  雅卡里诺还在后续推文中欢迎新粉丝,她表示“我不像@elonmusk那样多产(现在还没有!),但我同样致力于这个平台的未来。”

  她还表示,用户的反馈对推特未来至关重要。“让我们继续对话,共同打造推特 2.0 !”

  去年12月,马斯克在推特上发布了一项民意调查,要求用户投票决定他是否应该辞去推特首席执行官的职务。超过57%的受访者投了赞成票。随后马斯克承诺,一旦找到合适接班人,自己将卸任。

  有望为推特赢得更多广告收入

  雅卡里诺在广告行业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她的任命可能有助于推特赢得更多的广告收入。

  雅卡里诺此前在NBC环球公司担任全球广告和合作伙伴关系主席,即“广告主管”。NBC环球是一个隶属于全球通讯业大佬康卡斯特集团的大型媒体和娱乐度假村集团。

  据媒体报道,由于雅卡里诺友好的性格和强硬的谈判策略,她甚至在NBC环球内部至被戏称为“天鹅绒锤子”。

  自马斯克收购推特以来,该公司员工已经从7500人削减到1000人左右,而且广告商也大幅削减了在推特上的广告支出。

  广告是推特的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即马斯克收购推特的前一年,广告业务为推特贡献了90%的营收。

  媒体分析认为,马斯克选择广告行业的一个资深老将来执掌推特,这说明在推特未来的营收模式中,网络广告依然是中流砥柱。


]]>
搜狐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1.62亿美元 同比下滑16%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北京时间5月15日午间消息,搜狐(Nasdaq:SOHU)今日发布了截至3月31的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搜狐第一季度总营收为1.6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6%,较上一季度增长1%。归属于搜狐公司的净亏损为180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300万美元,上一季度净亏损700万美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归属于搜狐的净亏损为130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900万美元,上一季度净亏损为200万美元。

  第一季度业绩:

  营收

  总营收为1.6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6%,较上一季度增长1%。

  品牌广告收入为23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下滑5%,较上一季度下滑22%。

  网络游戏营收为1.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8%,与上一季度增长7%。

  毛利率

  GAAP(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和非GAAP毛利率均为75%,而上年同期毛利率均为75%,上一季度均为78%。

  品牌广告业务的GAAP毛利润和非GAAP毛利率均为17%,而上年同期毛利率均为2%,上一季度均为51%。

  网络游戏业务的GAAP和非GAAP毛利润率均为85%,而上年同期均为86%,上一季度均为84%。

  运营费用

  运营费用为1.40亿美元,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7%。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运营费用为1.39亿美元,同比增长7%,环比增长7%。

  运营亏损

  GAAP运营亏损180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运营亏利润1300万美元,上一季度运营亏损600万美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运营亏损180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运营利润1400万美元,上一季度运营亏损500万美元。

  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为130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所得费用为1700万美元,上一季度所得税费用为700万美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所得税费用为110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所得税费用为1700万美元,上一季度所得税费用为500万美元。

  净亏损

  归属于搜狐公司的净亏损为1800万美元,每股美国存托股(ADS)摊薄净亏损0.53美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300万美元,上一季度净亏损700万美元。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归属于搜狐的净亏损为1300万美元,每股美国存托股(ADS)摊薄净亏损0.37美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900万美元,上一季度净亏损为200万美元。

  流动性

  截至2023年3月31日,搜狐集团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和长期定期存款为14亿美元。

  关于畅游业绩的补充信息

  畅游第一季度运营业绩:

  对于PC游戏,月平均活跃账户总数为220万,同比增长8%,环比下滑4%。季度总活跃付费账户为90万,同比下滑4%,环比下滑2%。

  对于移动游戏,月平均活跃账户总数为160万,同比下滑32%,环比下滑8%。季度活跃付费账户总数为30万,同比下滑39%,环比下滑15%。

  畅游第一季度财务业绩:

  总营收为1.31亿美元,同比下滑18%,环比增长7%。

  毛利润为1.11亿美元,同比下滑19%,环比增长8%。

  运营开支为5700万美元,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13%。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运营开支为5700万美元,同比增长7%,环比增长14%

  运营利润为540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运营利润为8300万美元,上一季度运营利润为5300万美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运营利润为550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为8500万美元,上一季度为5400万美元。

  业绩展望:

  搜狐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品牌广告收入将达到2300万美元至2600万美元,同比下滑8%至增长4%,环比增长2%至15%。

  网络游戏收入将达到1.12亿美元至1.22亿美元,同比下滑22%至29%,环比下滑6%至13%。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归属于搜狐的净亏损将达到1500万美元至2500万美元。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净亏损将达到1800万美元至2800万美元。


]]>
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团队并入菜鸟集团?菜鸟:消息属实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5月15日下午消息,消息称达摩院自动驾驶团队全部并入菜鸟集团。对此,菜鸟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应记者称,该消息真实性。这也意味着,自动驾驶将不再是阿里达摩院前沿项目,而是从属于菜鸟集团的技术团队。

据悉,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业务线所研究的无人物流车,最早起源于菜鸟。2018 年,阿里的物流无人车项目实际上是两个团队在同时推进。为避免浪费资源,阿里最终在几个月内让陈俊波的团队从菜鸟体系剥离后完全并入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刚领导的自动驾驶团队。(新浪科技 文猛)


]]>
港交所: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于2023年4月底为35.9万亿港元 Thu, 28 Sep 2023 12:09:15 +0800 据港交所,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于2023年4月底为35.9万亿港元。2023年首四个月的交易所买卖基金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11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4亿港元上升23%。


證券市場

  • 證券市場市價總值於20234月底為35.9萬億元。

  • 2023年首四個月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11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4億元上升23%

  • 2023年首四個月的槓桿及反向產品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2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9億元上升21%

  • 2023年首四個月有22家新上市公司,較去年同期的19*上升16%

 

衍生產品市場

  • 2023年首四個月的期貨及期權平均每日成交量為1,398,771張合約,較去年同期的1,324,633上升6%

  • 2023年首四個月的股票指數期貨平均每日成交量為570,080張合約,較去年同期的556,422上升2%

  • 2023年首四個月的股票指數期權平均每日成交量為153,718張合約,較去年同期的116,433上升32%

  • 2023年首四個月的股票期權平均每日成交量為652,041張合約,較去年同期的619,421張上升5%

  • 2023425日,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期貨的成交量創下651,086張合約的歷史新高。

  • 2023424日,恒生科技指數期貨的成交量創下348,993張合約的歷史新高。

  • 2023426日,MSCI印度(美元)指數期貨的成交量及未平倉合約分別創下8,159張及2,277張合約的歷史新高。

包括由GEM轉到主板的上市公司。


]]>
星网锐捷:启动控股子公司德明通讯分拆上市筹备工作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星网锐捷公告,公司拟分拆下属控股子公司德明通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至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授权公司及德明通讯管理层启动本次分拆上市前期筹备工作。本次分拆的主体德明通讯的主营业务是车载物联网及移动通讯终端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解决方案,与公司及其他子公司之间保持较高的业务独立性。


关于筹划控股子公司德明通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分拆上市 的提示性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星网锐捷”)拟分拆下 属控股子公司德明通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明通讯”)至深圳证券 交易所创业板上市(以下简称“本次分拆上市”),授权公司及德明通讯管理层启动 本次分拆上市前期筹备工作,待完成前期筹备工作后,公司董事会还需就本次分拆上 市是否符合《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做出决 议,并提请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本次分拆上市事项在实施过程中仍然会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影响本次分 拆上市筹划和决策事宜。本次分拆上市事项还需取得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以及深 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监会的同意、批准或注册。鉴于本次分拆上市事项尚处于前期 筹划阶段,本次分拆上市能否获得上述同意、批准或注册以及最终获得相关同意、批 准或注册的时间,均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 公司于2023年5月5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及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 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筹划控股子公司德明通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分拆上市的议 案》,同意公司启动控股子公司德明通讯分拆上市筹备工作。 本次分拆上市事宜不会导致公司丧失对德明通讯的控制权,不会对公司其他业务 板块的持续经营构成实质性影响,不会损害公司独立上市地位和持续盈利能力。本次 分拆上市尚需满足多项条件方可实施,包括但不限于履行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监 会相应程序及所需时间等均存在不确定性,为维护投资者利益,现将相关内容公告如 下: 一、分拆上市的背景和目的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客户提供包括软件、硬件以及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化解 决方案,具体包括网络通信业务、云终端与云支付业务、数字娱乐业务、融合通信业 务、车载物联网及通讯系统等业务板块,目前公司各项业务均由不同的子公司独立经 营和发展。本次分拆的主体德明通讯的主营业务是车载物联网及移动通讯终端相关产 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解决方案,与公司及其他子公司之间保持较高的业务独立 性。 通过本次分拆,德明通讯将成为公司下属车载物联网业务和移动通讯终端业务的 上市平台。分拆上市有利于释放星网锐捷车载物联网业务和移动通讯终端业务板块的 内在价值,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股权价值;有助于提升星网锐捷车载物联网业务和 移动通讯终端业务板块专业化经营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推动星网锐捷车载物联网和 - 2 - 移动通讯终端业务板块跨越式发展;有利于拓宽德明通讯的融资渠道,增强德明通讯 自我发展后劲;有助于改善德明通讯的激励机制,建立更有效的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共 同体平台,提升管理层和员工发展业务的积极性。 星网锐捷拟分拆所属子公司德明通讯至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有利于星网 锐捷及德明通讯各自聚焦主业,对促进双方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星网锐捷作为国 企混改的先行先试主体,同时作为创业创新平台,实现下属专业化子公司的独立上市, 与分拆上市制度高度契合。 总体来说,星网锐捷分拆德明通讯上市具备有利的政策背景,符合星网锐捷、德 明通讯及各方股东利益,具有商业合理性。 二、拟分拆上市主体的基本情况 德明通讯基本信息如下: 公司名称 德明通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 10,000万元 注册地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华佗路68号8号楼1-4层 企业类型 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法定代表人 阮加勇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1157543413386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物联网设备销售;物联网 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物联网应用服务;智能车载设备销 售;移动通信设备销售;移动终端设备销售;网络设备销售;安 防设备销售;通讯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网络与信息安全软 件开发;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安全设 备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人工智 能硬件销售;卫星导航服务;卫星导航多模增强应用服务系统集 成;导航终端销售;软件销售;软件开发;通信设备制造。(除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营业期限 2003年9月19日至无固定期限 截至本提示性公告披露日,德明通讯股权结构如下: 序号 股东姓名/名称 持股数量(万股) 持股比例 1 星网锐捷 6,500.00 65.00% 2 丁俊明 1,890.00 18.90% 3 陈承平 1,000.00 10.00% 4 陈银汉 200.00 2.00% 5 杨林 200.00 2.00% 6 袁毅 110.00 1.10% 7 邱国龙 100.00 1.00% 合计 10,000.00 100.00% 截至本提示性公告披露日,星网锐捷直接持有德明通讯65%的股份,是德明通讯 - 3 - 的控股股东。 三、授权事项 公司董事会同意筹划控股子公司德明通讯分拆上市事项,并授权公司及德明通讯 管理层启动分拆德明通讯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可行性方案的论证、聘 请上市中介机构、签署筹划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协议、组织编制上市方案等上市相关 事宜,并在制定分拆上市方案后将相关上市方案及与上市有关的其他事项分别提交公 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 四、独立董事意见 本次筹划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事项,有利于拓宽德明通讯的融资渠道,提升公司 和德明通讯的核心竞争力,符合公司的战略规划和长远发展需求。本次分拆事项不会 导致公司丧失对德明通讯的控制权,不会对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的持续经营运作构成实 质性影响,不会损害公司独立上市地位和持续盈利能力,亦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 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我们同意公司筹划本次分拆上市及授权事项。待上 市方案初步确定后,公司需严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分拆上市的相关议案履行相应 决策程序。 五、监事会意见 监事会认为:本次筹划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事项,符合公司战略布局,有利于拓 宽控股子公司德明通讯的融资渠道,提升公司和德明通讯的核心竞争力,不存在损害 公司及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本次分拆事项不会导致公司丧失对德明通讯 的控制权,不会对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的持续经营构成实质性影响,不会损害公司独立 上市地位和持续盈利能力。我们同意筹划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事项。 六、风险提示 本次分拆上市尚处于前期筹划阶段,待公司及德明通讯管理层完成前期筹备工作 后,公司董事会还需就本次分拆上市是否符合《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等法律、 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做出决议,并提请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本次分拆上市事项的 推进还需满足多项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取得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监会等监管机构 的批准或注册等。本次分拆上市事项能否获得上述批准或注册以及最终获得相关批准 或注册的时间,均存在不确定性。针对上述风险因素,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 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 特此公告。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3年5月5日

]]>
新疆冠农股份: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冠农股份公告,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新疆冠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3年5月5日收到中国证券监 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 0362023003号):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上述事项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立案 调查工作,持续关注后续进展,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为《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上海证 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公司相关信息均以在上述指定媒体披 露的公告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新疆冠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3 年 5 月 6 日

]]>
乘联会:2023年4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4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预判


2022年全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实现650万辆销量,增速94%的良好业绩。2023年3月乘用车销量季度末冲刺后,4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回归平稳,4月价格战热度逐渐消退,消费者恢复理性消费,观望情绪得以缓解,前期压抑需求有所释放,整体车市延续3月底的态势,企稳修复。

由于受到去年低基数的影响,加之近期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持续走强的促进,因此上海等新能源车的产业链核心地区的车企表现异常突出。

乘联会2023年3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销量万辆以上的11家厂商批发销量占总体新能源乘用车全月销量的80.7%,这些企业的4月预估销量为48.2万辆,按照正常结构占比预测,4月的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60万辆。考虑到4月的工作日偏短因素,因此4月销量与3月61.7万基本持平已经是很好的表现。尤其是4月的新能源乘用车同比翻倍暴增是很振奋人心的。

2023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发展优势不断巩固和扩大。乘联会综合预估4月乘联会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60万辆,环比基本持平,同比增114%。预计1-4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210万,同比增长43%。

乘联会预测,2023年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35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目前运行状态与预测基本是吻合的。


4月主力厂商新能源批发销量



]]>
Wish2023年一季度财报公布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北京时间5月5日,全球移动跨境电商平台Wish的母公司Contextlogic Inc.公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季度财务业绩。2023年第一季度Wish整体营收为9600万美元,核心市场营收为2800万美元。Wish方面表示,得益于单位经济效益的显著改善及严格的财务支出规划,Wish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亏损6200万美元)亏损持续收窄,明显好于预期;用户转化率、留存率和满意度等指标稳步提升。公司将继续执行战略转型计划,推进四大关键战略举措的实施。

财报显示,Wish第一季度ProductBoost营收为800万美元,物流营收为6000万美元。其中,净亏损为8900万美元,每股净亏损为3.83美元。调整后EBITDA亏损6200万美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负920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为负9200万美元,相较于2022年一季度的负1.48亿美元有明显改善。

"由于2022年第二季度末实施的价格调整措施以及本季度广告支出的下降,营收同比下降了 49%。在净利润方面,净亏损为8900万美元,调整后 EBITDA 亏损为6200万美元,显著优于预期范围的中值。优于预期的调整后 EBITDA 得益于我们单位经济效益的显著改善,再加上本季度开支的节制管理。"Wish CEO Joe Yan 说,"我们的转型进展顺利,我们在关键战略举措方面取得了进展,特别是在转化率、用户留存和客户满意度方面。实现增长的方向很明确,我们对未来的机遇充满热忱和信心。"

2023财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指引

  • 营收:预计营收将在9100万美元至1.02亿美元之间。

  • 调整后 EBITDA:调整后 EBITDA(2)预计为亏损,范围在6000万至7500万美元之间。

2023年第一季度的合并财务数据

下表是相应时段未经审计的 GAAP 和非 GAAP 财务摘要:

营收

(以百万为单位,百分比除外;数据未经审计)


三个月(截至






3月31日)






2023



2022



同比%

核心平台市场营收

$

28



$

90




(69)

%

ProductBoost 营收


8




14




(43)

%

    市场营收


36




104




(65)

%

    物流营收


60




85




(29)

%

营收

$

96



$

189




(49)

%










其他财务数据

(以百万为单位,百分比除外;数据未经审计)


三个月(截至



3月31日)



2023



2022


净亏损

$

(89)



$

(60)


营收占比


(93)

%



(32)

%

调整后 EBITDA(1)

$

(62)



$

(40)


营收占比


(65)

%



(21)

%

 

前瞻性指引 - 2023财年第二季度

 (以百万为单位,百分比除外,数据未经审计)

我们预计在下述期间营收和调整后 EBITDA 财务业绩如下:



三个月(截至




2023年6月30日)


营收


$

91


 至

$

102


同比 %



(32)

%



(24)

%

调整后 EBITDA(2)


$

(60)


 至

$

(75)


同比 %



(3)

%



(29)

%

 

(1)  表示非 GAAP 指标。有关我们对非 GAAP 指标的表述的更多信息,请参见下文中"使用非 GAAP 财务指标"一节的说明。

(2)  在本次财报中,Wish 未提供预测调整后 EBITDA 与调整后 EBITDA 的预测 GAPP 净收入(亏损)的定量对账,因为精确计算某些对账项目超出了公司的合理努力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直接受公司 A 类普通股价不可预测波动影响的股票薪酬和所得税。

自公司实施战略转型以来,Wish团队专注于严格的现金流规划和提升单位经济效益,整体效用已经显现:2023年一季度准时妥投率(92%)相比2022年同期(86%)增长6%;订单取消率同比下降超过50%,用户退款率也同比下降;商户端和用户端净推荐值(以下简称NPS)稳步提升。

围绕"轻松购好物,快乐省不停"的使命,Wish致力于打造一个品类丰富且内容有趣的全球购物平台,为商户和用户提供更广泛的价值。在用户端,Wish通过全新的应用功能、不断改进的产品质量和准时妥投率(TTD)、更及时的客户支持和更有竞争力的价格体系来改善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在商户端,Wish通过Wish Standards店铺级别项目和邀请制注册等,吸引优质商户入驻平台。从源头把控商户及其产品质量的同时,及时删除不安全或不合规产品,腾挪高质量发展空间,创造值得信赖的购物环境,从而提高了用户转化率和留存率。

为实现单位经济效益,Wish通过增加平均交易金额(ATV)和复购来不断发力,并通过四个关键战略举措来支撑。首当其冲的是提高购物篮件数——Wish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用户信任度,缩短履行用时,降低运费,从而增加用户订单中的购买件数并提高转化率;Wish通过推动用户复购来提高留存率。例如通过激励措施和营销活动推动用户复购,激发用户的发现式购物热情。重点发展包括家居和生活、兴趣爱好、电子产品、美妆与健康以及时尚等核心品类库存;第三项举措是提升商品类目浏览体验,发挥"发现"式购物优势,不断优化用户"逛"的体验;最后,Wish以多元化营销渠道来推动买家增长,提高付费广告的效率,并根据客户细分和用户生命周期的支出回报率降低整体广告支出。

此外,为推动买家增长,在2023年第一季度,Wish持续为商户提供全方位的品类运营和数据支持:在3月30日持续到4月5日的大型促销节Wishmas中,7000余家商户积极参与,提报了80余万件产品参加大促,共9.2万件限时促销产品,期间平台GMV增长超过30%,订单量增长50%。据悉,Wishmas期间平台最受欢迎的产品包括家居与园艺、运动、男女服装、美妆类产品,价格在5到15美元、15美元以上不等。

在物流领域,Wish持续创新为更多商户和用户带来日新月异的价值。今年1月底,Wish宣布推出固定运费项目,符合固定运费条件的10美元以上交易仅需2.99美元运费。更低的运费让用户拥有更好的购物体验,这也会激励他们购买更多产品或进行回购,进而为商户带来更多产品销售机会。当前,固定运费项目已经面向包括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英国等20余个国家或地区开放,A+ 物流计划商户是第一批有资格参与固定运费项目的商户。Wish也将在后续向更多国家和地区、更多商户开放该项目。

Wish推出的仓配一体化服务"联仓",为商户提供入库、对版、贴标、仓储、打包以及发货一站式解决方案,让商户可以把更多的时间专注于运营,实现订单快速增长。自去年10月起,Wish物流联仓服务还陆续为商户提供了四大折扣优惠:批量入库折扣、周批量出库折扣、周备货模式出库订单补贴(仅限普通入库单)、退仓折扣,提升了商户整体物流运作能效,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Wish表示,公司将继续坚持战略转型,稳固财务基础,优化现金流,助力商户实现可持续增长,并为用户打造有趣的发现式购物体验。"基于我们对业务发展的展望,我们的董事会上个月授权了一项50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我们相信,此次股票回购计划将支持我们不断努力创造长期价值,挖掘潜在机遇。" Joe 总结道。


]]>
特灵科技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额达37亿美元,增长9%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全球温控系统创新者特灵科技(纽交所代码:TT)今日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摊薄每股收益为1.35美元。调整后持续经营业务每股收益为1.41美元,增长26%,不包括根据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做出的1560万美元税前调整。


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

第一季度持续经营业务财务状况比对

 

单位(百万美元),不含每股收益

 

Q1 2023

 

Q1 2022

同比变化

自有业务

同比变化

订单量

$4,306

$4,335

(1) %

(1) %

净销售额

$3,666

$3,356

9 %

9 %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运收益

$457

$388

18 %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运利润率

12.5 %

11.6 %

90个基点

调整后营运收益*

$472

$385

23 %

调整后营运利润率*

12.9 %

11.5 %

140个基点

调整后EBITDA*

$542

$462

17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

14.8 %

13.8 %

100个基点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持续经营业务每股收益

$1.35

$1.13

19 %

调整后持续经营业务每股收益

$1.41

$1.12

26 %

根据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税前净额**

$15.6

($3.3)

$18.9

**详情请参见新闻稿表2

特灵科技全球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Dave Regnery表示:"我们在第一季度继续保持了强劲的财务表现,预计公司业绩将再度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我们的全球团队实现了稳健的订单量、9%的自有业务销售额增长、100个基点的调整后EBITDA利润率增长和26%的调整后每股收益增长。"

"第一季度的强劲业绩表现,多样灵活的产品组合,以及再创新高的未交货订单大大提振了我们的信心,并促使我们将自有业务销售额和调整后每股收益增长的全年预期进行了上调。凭借专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的引领和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我们将长期保持卓越的业务增长和差异化的股东回报。"

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摘要(除特别标注外,以下数据均以2022年第一季度为基准)

  • 第一季度销售额、营运收益、EBITDA和每股收益增长均表现强劲。

  • 公司报告订单量和自有业务订单量均下降1%。

  • 公司报告销售额和自有业务销售额均增长9%。

  • 订单除出货比达117%

  •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运利润率提高90个基点,调整后营运利润率提高140个基点,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提高100个基点。

  • 强劲的价格优势、产量和生产率大幅抵消了供应链挑战和客户服务成本上涨相关的通货膨胀。公司仍保持了高水平的业务再投资。

  • 2023年第一季度未交货订单高于历史同期2.5倍以上。

第一季度业绩回顾(除特别标注外,以下数据均以2022年第一季度为基准)

美洲市场:北美和拉美地区积极为客户创新。美洲市场业务包括商用暖通空调、楼宇建筑控制以及能源服务和解决方案;民用暖通空调;以及运输制冷系统和解决方案。

 

单位(百万美元)

 

Q1 2023

 

Q1 2022

 

同比变化

自有业务

同比变化

订单量

$3,324.1

$3,448.5

(4) %

(4) %

净销售额

$2,861.0

$2,633.2

9 %

8 %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运收益

$391.6

$350.8

12 %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运利润率

13.7 %

13.3 %

40个基点

调整后营运收益

$400.0

$344.8

16 %

调整后营运利润率

14.0 %

13.1 %

90个基点

调整后EBITDA

$455.8

$405.6

12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

15.9 %

15.4 %

50个基点

  • 报告订单量和自有业务订单量均下降4%。

  • 报告销售额增长9%,自有业务销售额增长8%。

  • 订单出货比达116%。

  • 美洲市场2023年第一季度未交货订单高于历史同期近3倍。

  •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运利润率提高40个基点,调整后营运利润率提高90个基点,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提高50个基点。

  • 强劲的价格优势、产量和生产率大幅抵消了供应链挑战和客户服务成本上涨相关的通货膨胀。公司仍保持了高水平的业务再投资。

欧洲、中东、非洲(EMEA)市场:欧洲、中东、非洲地区积极为客户创新。EMEA市场业务包括暖通空调系统与服务、商用楼宇建筑解决方案以及运输制冷系统和解决方案。

 

单位(百万美元)

 

Q1 2023

 

Q1 2022

 

同比变化

自有业务

同比变化

订单量

$591.7

$536.3

10 %

10 %

净销售额

$510.5

$441.3

16 %

15 %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运收益

$85.7

$50.9

68 %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运利润率

16.8 %

11.5 %

530个基点

调整后营运收益

$86.6

$51.2

69 %

调整后营运利润率

17.0 %

11.6 %

540个基点

调整后EBITDA

$94.4

$59.1

60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

18.5 %

13.4 %

510个基点

  • 报告订单量和自有业务订单量均增长10%。

  • 报告销售额增长16%,包括约6个百分点的收购增长抵消了汇兑带来的约6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自有业务销售额增长15%。

  • 订单出货比达116%。

  • EMEA市场2023年第一季度未交货订单高于历史同期60%以上。

  •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运利润率提高530个基点,调整后营运利润率提高540个基点,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提高510个基点。

  • 强劲的价格优势以及产量和生产率大大抵消了供应链问题和客户服务成本上涨所导致的成本增加。公司还继续保持了高水平的业务再投资。

亚太市场:亚太地区积极为客户创新。亚太市场业务包括暖通空调系统与服务、商用楼宇建筑解决方案以及运输制冷系统和解决方案。 

 

单位(百万美元)

 

Q1 2023

 

Q1 2022

 

同比变化

自有业务

同比变化

订单量

$390.1

$350.4

11 %

13 %

净销售额

$294.3

$281.0

5 %

8 %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运收益

$49.3

$38.5

28 %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运利润率

16.8 %

13.7 %

310个基点

调整后营运收益

$50.6

$38.7

31 %

调整后营运利润率

17.2 %

13.8 %

340个基点

调整后EBITDA

$57.2

$43.5

31 %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

19.4 %

15.5 %

390个基点

  • 报告订单量增长11%,自有业务订单量增长13%。

  • 报告销售额增长5%,包括约3个百分点的收购增长抵消了汇兑带来的约6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自有业务销售额增长8%。

  • 订单出货比达133%。

  • 亚太市场2023年第一季度未交货订单高于历史同期70%以上。

  •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营运利润率提高310个基点,调整后营运利润率提高340个基点,EBITDA利润率提高390个基点。

  • 强劲的价格优势、产量和生产率大幅抵消了供应链挑战和客户服务成本上涨相关的通货膨胀。公司仍保持了高水平的业务再投资。

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

单位(百万美元)

Q1 2023

Q1 2022

同比变化

持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年初至今)

$17

($4)

$21

自由现金流*(年初至今)

($52)

$27

($79)

营运资本/销售额*

6.6 %

3.6 %

提升300个基点

现金余额(3月31日)

$693

$1,348

($655)

负债余额(3月31日)

$4,830

$4,843

($13)

  • 2023年第一季度持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170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使用量为5200万美元。第一季度末的营运资本水平符合预期,反映了季节性库存的增加。

  • 年初至5月,公司资本配置约为7.2亿美元,其中包括用于分红的1.7亿美元、用于股份回购的3亿美元和用于并购的2.5亿美元。

  •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预计将继续支付持续增长且具有竞争力的股息,并向股东分配100%的现金盈余。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年度股息增长12%,年化后每股股息为3美元。与2020年3月特灵科技正式成立时相比,公司的季度股息已增长42%。

上调2023年全年销售额和每股收益预期

  • 公司预计全年报告销售额增长率约为9%到10%;与2022年全年相比,自有业务销售额增长率约为7%到8%。

  • 公司预计2023年全年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持续经营业务每股收益为8.20-8.40美元。其中包括根据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0.10美元每股收益。公司预计2023年全年调整后持续经营业务每股收益为8.30-8.50美元。

  • 关于公司"2023年预期"的更多信息请参见公司收益报告,可登录www.tranetechnologies.com的"投资者关系"页面进行查询。

本篇新闻稿包含前瞻性声明,即关于非历史事实的陈述。陈述包括公司未来财务业绩和目标(包括销售额、每股收益和营运收益)、公司经营活动、市场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包括订单量和未交货订单)、包括分红金额和时间安排的资本配置计划、包括回购股数和时间安排的股份回购计划、包括并购和投资在内的资本配置战略、预计现金流和现金用途、可用资产折现力、市场表现、重组活动和相关的成本节约以及公司有效税率。

这些前瞻性声明均以特灵科技目前的预期目标为基础,但将受到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并可能会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大不相同。此类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或未来突发卫生事件对我们业务、供应商和客户的影响;包括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利率和外汇波动的全球经济状况;能源价格变动;俄乌冲突;金融机构突发事件;气候变化及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目标;商品短缺;供应链限制和价格上涨;政府法规;重组活动以及与该等活动相关的成本节约;脱碳、能源效率和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长期趋势;任何诉讼的结果,包括与我们分拆的子公司Aldrich Pump LLC和Murray Boiler LLC之间的第11章诉讼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结果;网络安全风险;以及税务审计和税法变更和解释。关于可能引起此类变化的其它因素,请参考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10-K年度财务报表,以及之后的10-Q季度财务报表和公司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其他文件。特灵科技不承担更新上述前瞻性声明的义务。

本篇新闻稿还包括调整后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财务信息,这些信息应被视为遵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得出的财务指标的补充,而不能代替或者优于这些指标。若需了解更多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财务信息,请参见英文财报。

本财务报告中涉及的所有数额,包括净收益(亏损)、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亏损)、终止经营业务和调整 EBITDA带来的收益(亏损)及每股收益(亏损)均归属于特灵科技的普通股民。

作为全球温控系统创新者,特灵科技(纽交所代码:TT)凭借旗下两大战略品牌特灵(Trane® )和冷王(Thermo King®)及其对环境负责的产品组合与服务,致力于为楼宇建筑、民用住宅和交通运输领域提供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温控系统解决方案。更多信息,请访问www.tranetechnologies.cn 或关注特灵科技中国官方微信公众号。

(附表)


]]>
霍尼韦尔宣布收购美国压缩机控制公司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近日,霍尼韦尔(纳斯达克代码:HON)宣布同意以现金6.7亿美元收购INDICOR公司旗下的美国压缩机控制公司(Compressor Controls Corporation)。美国压缩机控制公司由私募股权公司克杜瑞(Clayton,Dubilier&Rice)和儒博科技(Roper Technologies)所持有,此次收购价格约为其2023年预计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的15倍。美国压缩机控制公司是涡轮机械控制和优化解决方案方面领先的供应商,主要向液化天然气、气体处理、炼油和石化等行业提供相关的控制硬件、软件和服务。

  对霍尼韦尔来说,美国压缩机控制公司的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具有增值性,预计在交易完成后的第五年,其现金投资回报率将超过15%。

  美国压缩机控制公司将整合到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加强霍尼韦尔在工业控制、自动化和过程解决方案方面的行业领导地位,助力客户加速能源转型。

  此次收购还通过新的碳捕集控制解决方案,增强霍尼韦尔的高增长可持续产品组合,其中在使用相同的涡轮机械条件下,以有效地去除从处理厂排放甚至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美国压缩机控制公司是过程控制部的最佳补充,因为它为我们的产品组合带来了超过14,000个控制应用程序的安装基础,结合我们互联工厂平台领先的资产绩效管理能力助力业务加速增长。"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路成(Lucian Boldea)表示,"通过强化数字化产品组合,我们将新型控制和自动化解决方案应用于碳捕集和封存等领域,从而帮助客户加速能源转型。"

  美国压缩机控制公司专有的性能分析、优化算法和健康预测分析功能将添加到霍尼韦尔现有的互联工厂平台中,让全面的资产绩效管理能力搭建在真正的云原生架构上,终端用户有望实现以低维护成本最大限度延长生产运行时间。

  双方的整合将为液化天然气、气体处理、炼油和石化领域的压缩机、涡轮机、发电机和其他涡轮机械的运行控制、安全和资产绩效管理提供完整的端到端产品组合。此类资产是行业中关键的生产资产,对终端用户的停机时间、能源消耗和维护费用产生着显著影响。

  美国压缩机控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爱荷华州得梅因,在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产地设有办事处,大约有280名员工。

  该交易预计将于2023年下半年完成,具体取决于惯例成交条件,包括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

]]>
霍尼韦尔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 销售额同比增6% 营业利润率增至19.1%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霍尼韦尔(纳斯达克代码:HON) 近日公布了2023年度第一季度业绩,各项指标超出公司的指导范围。公司还提高了全年内生式增长、部门利润率的和调整后每股收益的指导范围中点。

公司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6%,内生式销售额同比增长8%,其中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航空航天集团的内生式销售额均再次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得益于安全与生产力解决方案集团和智能建筑科技集团的持续强劲增长,营业利润率增长390个基点至19.1%,部门利润率增长90个基点至22.0%。霍尼韦尔第一季度每股收益为2.07美元,同比增长26%,经调整后同比增长8%。经营现金流为-8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10亿美元。

"霍尼韦尔在2023年取得了开门红,第一季度各项指标都超出预期。"霍尼韦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瑞哲(Darius Adamczyk)表示,"商用航空、UOP、过程控制、智能建筑和高性能材料等业务的两位数增长驱动了内生式销售的增长。未交货订单额达303亿美元,同比增长6%。尤其得益于航空航天集团的优势,让我们对全年预期充满信心。对卓越运营和生产力的持续关注使我们从容地应对通货膨胀,并超预期实现部门利润率和每股收益。表现强劲的资产负债表让我们得以在本季度部署16亿美元用于股票回购、股息和资本支出。霍尼韦尔还宣布将收购美国压缩机控制公司。这是一家提供涡轮机械控制和自动化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结合我们的过程解决方案安装基础和互联工厂平台实力,将帮助客户加速能源转型。"

杜瑞哲还表示:"展望全年,尽管宏观经济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但我们将凭借优势继续取得卓越的业绩。我们的业务为持续增长做好了准备,我们的未交付订单支持着业务预期,差异化的技术解决方案组合使我们能够解决全球范围内的自动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最为棘手的挑战。这些优势有力地支撑我们上调全年预期,我坚信霍尼韦尔将在柯伟茂(Vimal Kapur)的领导下保持佳绩。我很荣幸能有机会领导霍尼韦尔,我们的前景一片光明。"

基于公司第一季度的业绩以及管理层对今年剩余三季度的展望,霍尼韦尔提高了全年销售额、部门利润率和调整后每股收益的指导范围中点。目前,全年销售额预计在365亿至373亿美元之间,内生式增长为3%至6%。部门利润率预计为22.3%至22.6%,利润率将扩大60至90个基点。调整后的每股收益预计为9.00美元至9.25美元,指导范围下限上调20美分,上限上调5美分。营运现金流预计在49亿至53亿美元之间。自由现金流预计在39亿美元至43亿美元之间。


]]>
苹果2023第二财季大中华区营收178.12亿美元 同比下滑3%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北京时间5月5日早间消息,苹果公司今日发布了该公司的2023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报告显示,苹果公司第二财季总净营收为948.3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972.78亿美元相比下滑3%;净利润为241.6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50.10亿美元相比下滑3%。

财报显示,苹果公司第二财季大中华区营收为178.1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83.43亿美元相比下滑3%。


]]>
苹果高管解读财报:将持续审慎稳妥推进AI与公司产品结合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北京时间5月5日上午消息,苹果公司今日发布了该公司的2023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报告显示,苹果公司第二财季总净营收为948.3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972.78亿美元相比下滑3%;净利润为241.6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50.10亿美元相比下滑3%。苹果公司第二财季大中华区营收为178.1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83.43亿美元相比下滑3%。

  财报发布后,苹果管理层召开电话会议,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和首席财务官卢卡·马斯特里(Luca Maestri)参加会议并回答了分析师提问。

  以下为本次电话会议分析师问答环节实录: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rik Woodring:蒂姆,回顾12月份的财季,很多分析师都问了关于彼时的生产停顿会如何推动递延需求和结构需求的产生,我们现在看到3月份财季iPhone有2%的增长,目前公司看到那些在12月无法购得苹果产品的购买行为是怎样的?他们会将购买行为推迟到3-6月,还是会再晚些购买新款iPhone?可否请管理层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蒂姆·库克:这个不太好量化,但是我们的确在3月份财季收获了一些延迟购买的订单,相比12月份的财季,iPhone的销量增速确实出现加快,第二财季的生产水平也如预期,所以供应不是问题。

  Erik Woodring:蒂姆,你在3到4个季度前就提到会在包括印度在内的新兴市场启动苹果门店,现在这个想法已经实现,可否谈谈你为什么认为印度对于苹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市场?该市场的营收转化率情况,公司如何推动在印度市场实现比较成熟的业务组合?

  蒂姆·库克:第二财季,我们在印度市场实现了创纪录的季度新高,实现了同比两位数的增长,对于公司而言这是一个表现非常强劲的市场。印度本身就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是公司的业务重点之一,我刚刚从印度出差归来,感受到那里非凡的市场活力。公司一直致力于扩展该地区的业务,为更多消费者提供服务,三年前,我们上线了印度市场的在线商店,几周前开放了两家苹果实体门店,分别在孟买和新德里,都取得了开门红,我们在印度市场还有多个渠道合作伙伴,合作进展也都非常好,对于苹果品牌在印度市场的持续拓展,以及消费者对于苹果产品的热情,我感到无比愉悦和激动。印度市场的中产阶级持续扩大,我预计公司业绩即将面临向上的转折点。

  至于其他新兴市场,我们第二财季的表现也非常优秀,在多个国家取得创纪录的成长,包括印度尼西亚,墨西哥,菲律宾,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和阿联酋,在巴西,印度和马来西亚的表现尤其亮眼。尽管有汇率上的不利因素,我们在新兴市场依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表现,公司在这些市场投入了大量精力,推动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高盛分析师Michael Ng:很高兴看到iPhone各个机型以及其他苹果设备的装机量都创下新高,过去几年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未来这种趋势能否持续?具体到iPhone装机量的情况,可否分别谈谈各地区的表现情况?以及有多少是换机用户?

  蒂姆·库克:我们在1月份宣布了活跃设备装机量超过20亿台,第二财季尽管出现了Mac和iPad产品销量下降的情况,我们依然再次在各个市场和各个产品类别中创下装机量新高,对于公司而言是非常大的推动增长的因素,也体现了消费者对于公司产品的总体满意度,忠诚度和参与度。iPhone的总活跃设备装机量超过10台,宏观经济情况可能会影响用户升级购买新机的销量,但我们对于装机量的规模和增长速度是满意的。

  Michael Ng:我也高兴看到每位iPhone用户平均设备数量出现的持续增长,该趋势能否持续?对于生态系统参与度不同的用户,在营收转化率方面有什么不同?

  蒂姆·库克:在产品设计方面,我们努力实现不同苹果设备的无缝对接,无论是苹果手表还是Mac,都可以实现在一部设备上开始工作,而在另一部设备上完成工作的情况。确实有一个用户拥有多部苹果设备的情况,这是用户满意度和对设计团队作品忠诚度的体现。

  瑞士信贷分析师Shannon Cross:蒂姆,公司如何看待目前人工智能产品的发展,苹果产品和服务中如何应用这一技术?如何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蒂姆·库克:大家知道,我们对于产品路线图不做评价,某些技术的加入和使用应当采取非常审慎的方式,很多问题需要首先得到解决,我在多个场合也谈到过相关的问题,但是这一技术的发展潜力显然是非常有趣的。苹果生态系统在整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你可能知道,我们在各个苹果产品中嵌入这些技术也行之有年,包括在故障检测、宕机检测、心电图等方面,这些功能不但好用,而且有时能够救人命。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领域是非常广泛的,也将持续审慎稳妥地推进该技术与公司产品的结合。

  Shannon Cross:可否谈谈公司在供应链扩张和制造多元化方面的进展?这对于公司的利润率和其他方面有何影响?

  蒂姆·库克:我们的供应链遍布全球,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投资,在美国有投资,在众多其他国家也有投资,所以我们的产品制造也是分散的。公司还将继续在世界各地的投资,也会基于我们每天和每周了解到的情况,持续寻找优化供应链的方式,以保证我们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回顾公司供应链方面在过去三年的表现,尽管出现了各种艰险,无论是疫情,芯片短缺,还是宏观经济情况不佳,都依然保持了极大的韧性,我们对于公司各项计划的实施都感到非常满意。

  美银美林分析师Wamsi Mohan:蒂姆,你在第一财季的财报会上所提到的Pro机型供不应求情况,在第二财季是否得到了缓解?产品组合表现是否比以往要好?能否在第三财季恢复正常?可否谈谈iPhone的渠道库存水平?

  蒂姆·库克:这个问题很难量化,不过在第二财季确实出现了部分销量的回补,我们也因此调整了渠道库存水平,对于远期的库存水平也很满意。

  Wamsi Mohan:公司最近围绕Apple Pay支付服务推出了很多项服务,你提到了“先买后付”和“高收益存款账户”等服务,未来还可能发布哪些新服务,以及支付服务生态系统的拓展方向是什么?未来能否成为独立的营收增长机会?还是更多强调让苹果设备成为用户的生活必需品?

  蒂姆·库克:就像手表业务可以帮助用户过上健康的生活,我们希望苹果的金融产品能让用户过伤金融健康的生活,比如苹果信用卡跟存款账户一样不收卡费,并且提供具备吸引力的收益。这些产品必然是独立的,不过我们需要专注于服务用户,为用户排忧解难,并不断调整产品路线图。“先买后付”刚刚推出,而用户对于“高收益存款账户”的初步反馈也非常不错。

  瑞银分析师David Vogt:还是想比较一下渠道补货,以及公司合作的一些电信运营商所反映的第二财季需求偏软的情况,展现了比较弱的升级购买速度,目前的情况同一到三个月之前的情况相比有什么不一样?是否出现需求加速增长的情况,或者有什么其他的趋势可以向我们介绍?

  蒂姆·库克:除了卢卡所做的第三财季展望,我不想介绍更多情况,关于第二财季的情况,我理解你说的主要是美国运营商的情况。如果你仔细观察公司全球各市场的表现,美洲相对较弱,美国尤其如此,我认为主要还是宏观经济的原因,另外就是上一年第二财季,我们推出了很多促销活动。第二财季表现不错的是新兴市场,我们非常满意。

  David Vogt:还有一个关于服务业务的问题,除了宏观挑战方面的因素,消费者行为有什么变化?影响数字广告和手机游戏业务的不利因素有哪些?不同类型服务用户使用时间和习惯有什么变化?中国市场疫情后的再开放对于上述方面有什么影响?

  卢卡·马斯特里:宏观经济环境对于包括广告和手机游戏业务在内的服务业务存在影响,用户行为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我们在服务方面,尤其是最新发布的几项服务业务上做的非常不错,比如支付业务我们有非常强劲的增长,驱动力(3.010, -0.04, -1.31%)来自于Apple Pay和苹果信用卡的使用持续提升。云业务持续增长,用户希望在设备上存储更多照片,视频和其他内容,另外App Store的付费订阅也持续地强劲增长,平台的付费订阅账户数已增至超过9.75亿,是三年前的两倍。


]]>
用户增长强劲!美国约会平台Bumble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7%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北京时间5月5日早间消息,据报道,当地时间周四,美国约会平台Bumble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超出预期。尽管面临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但用户在其同名约会应用上的花销依然强劲,由此推动该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7%。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付费寻找爱情和陪伴,本季度中,Bumble、社交平台Badoo和法国交友平台Fruitz的母公司也得益于强劲的用户增长。

然而,Bumble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5.7%,是2021年2月公司上市以来最慢的收入增长。

像“问候”(Compliments)这样的新功能允许用户在决定联系之前发送一个留言。这些新功能帮助Bumble应对高通胀和不断上升的利率。

该公司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截至目前,Bumble上每月有15%的活跃用户发送了“问候”,该公司对这一数字继续增长充满信心。

Bumble的竞争对手、Tinder的母公司Match集团当地时间周二公布的第二季度营收低于分析师预期,但表明Tinder业务有增长迹象。

咨询机构Third Bridge分析师Nicholas Cauley表示:“Bumble在吸引女性用户方面的优势有利于他们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捍卫自己的市场份额,因为他们让女性用户主动,从而使自己与众不同。”

根据金融市场数据和基础设施提供商Refinitiv的数据,在截至3月31日的三个月里,相比于分析师预期的2.410亿美元,该公司的收入为2.429亿美元。

本季度里,该公司付费用户总数从去年同期的300万增加到350万。Bumble应用的付费用户总数增长31%至230万,而Badoo应用和其他付费用户数量则下降了7.4%,至110万。

该公司预计当前季度营收在2.54至2.58亿美元之间,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5663亿美元。


]]>
IDC折叠屏市场最新数据出炉!OPPO以35%份额登顶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4月27日,IDC发布了最新的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数据,其中OPPO以35%的市场份额登顶,表现亮眼。

  OPPO从推出第一款折叠屏手机Find N至今,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从IDC的新数据来看,OPPO于去年底发布的Find N2和Find N2 Flip两款机型成为了出货主力军,共同助推OPPO在更快的时间里领跑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而在OPPO折叠屏手机快速崛起的背后,自然离不开Find N2系列带来的出色体验。

  在折叠屏手机早期发展阶段,横向大折叠屏手机尽管带来的更大的屏幕,但是厚重的手感让很多用户望而却步。为了大幅改善折叠屏的手感痛点,OPPO在Find N2上带来了新一代超轻固精工拟椎式铰链,配合更轻量化的机身材料,让Find N2的机身重量一举做到了233g之轻,甚至比iPhone14 PM还要轻。

  为了让横向折叠屏手机可以兼顾大屏和便携度,OPPO Find N2进一步平衡了设计,其外屏只有5.54英寸,内屏展开后可达7.1英寸,这样的尺寸设计,就可以让用户体验到兼具便携和比直板手机更大的屏幕体验,折叠后的Find N2放在任何裤兜和包包里都是毫无压力。

  得益于为折叠屏深度优化的ColorOS系统,Find N2还可以通过手指快速实现多页面分屏、跨屏分享、分屏截图等操作,让一块屏幕可以发挥出丰富的用途。此外,Find N2的内屏还能通过折叠一定角度进入悬停空间,从而实现与众不同的相机、视频、音乐体验,比如说在看视频时,上半部分屏幕用来播放视频,下半部分屏幕可以当作触控板来用,有趣又实用。

  在基础硬件配置方面,OPPO Find N2也没有妥协,不仅搭载了骁龙8+旗舰芯片,还有LPDDR5+UFS3.1的存储组合;影像方面则搭载了5000万像素IMX890大底主摄、哈苏影像与自研芯片马里亚纳X等旗舰配置,拍照场景下也有折叠屏手机中一流的体验。

  除了OPPO Find N2这类横向折叠屏手机以外,作为竖向小折叠屏的Find N2 Flip产品力也很突出,尤其是3.26英寸外屏带来了非常丰富的交互体验,目前可以实现微信语音交互、播放网易云音乐、拨打电话、出示支付码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显示不少品牌的下一代小折叠屏手机也将采用大外屏,OPPO可以说是引领了行业趋势。

  从OPPO Find N2系列折叠屏手机的综合表现和市场数据来看,显然一款足够好用、实用的折叠屏手机可以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可。不妨让我们回到IDC的分析报告,2023年Q1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产品出货量达到102万台,同比增长52.8%,在折叠屏手机市场一路向好的环境下,相信未来折叠屏幕手机在丰富性和综合体验上还会越来越好,也会有更多消费者选择折叠屏手机。


]]>
App在苹果商店下架 陌陌回应:技术问题,正与苹果积极沟通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5月5日上午消息,近日有网友发现,陌陌App在苹果商店下架。对此,陌陌方面回应称,“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因为技术问题导致陌陌App在苹果商店无法下载,我们正在和苹果公司积极沟通,希望尽快解决问题并重新上架。目前,安卓各大应用商店可正常下载,iOS老用户使用也不受影响。”

]]>
研究员开发三维散射辅助动态全息术,实现3D对象超高密度连续平面动态投影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映维网Nweon)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魁北克大学:国立科学研究院、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来实现3D对象在超高密度连续平面的动态投影。通过将更多细节打包到3D图像中,所述解决方案可以逼真地再现我们周围的世界,并为虚拟现实和其他应用带来栩栩如生的表示。

团队表示:“3D全息图可以呈现具有连续精细特征的真实3D场景。对于虚拟现实,我们的方法可以与基于头显的全息显示器一起使用,从而增强3D浏览体验。它同时可以提供无需头显的裸眼3D视觉效果。”

产生逼真的3D对象全息显示需要将具有高像素分辨率的图像投影到大量紧密间隔的连续平面之上,并实现高深度分辨率,而这对于提供全息图看起来是三维的深度线索非常重要。

国科学技术大学、魁北克大学:国立科学研究院、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所提出的方法称为三维散射辅助动态全息术(3D-SDH)。实验表明,与最先进的多平面全息投影方法相比,团队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高出三个数量级以上的深度分辨率。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的新方法克服了当前数字全息技术中长期存在的两个瓶颈:低轴向分辨率和高晶面串扰。这两个瓶颈阻碍了全息图的精细深度控制,从而限制了3D显示器的质量。我们的方法可以允许在全息图中加密更多数据,从而改进基于全息图的光学加密。”

如上图所示,(b)为传统的多平面投影,而(a)是团队提出的解决方案。新的3D散射辅助动态全息方法主要通过将高分辨率图像投影到紧密间隔的平面来创建数字全息图。在比较中可以看出,(a)的全息图更为紧密。

生成高度细节的全息图

创建动态全息投影通常包括使用空间光调制器SLM来调制光束的强度和/或相位。然而,今天的全息图在质量方面相当有限,因为当前的SLM技术只允许将少数低分辨率图像投影到具有低深度分辨率的散射平面。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将SLM与扩散器相结合,令多个图像平面之间的距离更小,不再受到SLM属性的限制。通过抑制平面之间的串扰并利用光的散射和波前整形,这种设置实现了超高密度3D全息投影。这一点可以再次参考上面的图例。

为了测试这种新方法,研究人员使用模拟来表明,它可以在每个平面之间产生更小深度间隔的3D重建。例如,他们能够在一张1000×1000像素的全息图中投影一个3D火箭模型。其中,所述模型具有125个连续的图像平面,而深度间隔为0.96毫米。作为对比,基于随机矢量的计算机生成全息术则提供32个深度间隔为3.75毫米的图像平面。

为了通过实验验证这一概念,他们建造了一个3D-SDH投影仪原型,以创建动态3D投影。然后,他们将其与3D菲涅耳计算机生成全息术的传统技术设置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3D-SDH在轴向分辨率方面比传统分辨率提高了三个数量级以上。

如上图所示,基于团队提出方案的火箭全息图如(a)所示,而点云模型则是图(b)。通过基于随机矢量的计算机生成全息术(RV-CGH)方法投影的3D火箭的体三维渲染图像如(c)所示,而3D-SDH投影的对象的体三维渲染图像如(d)所示。

另外,具有不同透视图的模拟3D火箭的体三维渲染图像如图(e–g)所示。

相关论文:Ultrahigh-density 3D holographic projection by scattering-assisted dynamic holography

当然,研究人员展示的3D全息图都是点云3D图像,这意味着无法呈现3D对象的实体。最终,研究人员希望能够用全息图投影一组3D对象,但这需要更高像素数的全息图和新的算法。


]]>
卡普空、Niantic宣布“怪物猎人”IP AR手游《Monster Hunter Now》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来自卡普空的《怪物猎人》毫无疑问是一个畅销全球的IP。根据官方消息,《怪物猎人》全系列游戏销量已经突破9千万份。

现在,Niantic和卡普空宣布即将在9月带来基于“怪物猎人”的AR手游《Monster Hunter Now》,从而允许玩家在世界各地的街道、公园和社区感受这一世界的惊险时刻。

《怪物猎人》这款动作角色扮演游戏最初在2004年03月11日发行。其中,玩家将扮演一名狩猎怪人的猎人,在冒险过程中不断狩猎怪物,并获得装备和金钱。

对于希望在现实世界中猎杀怪物的粉丝来说,《Monster Hunter Now》将能帮助你实现愿望。这款AR手游的背景和玩法与“怪物猎人”宇宙基本一样,同样是冒险探索和狩猎怪物。

不过,通过利用Lightship平台的LBE和AR技术,幻想和凶猛的生物将会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你的现实世界感知视图之中,并允许在街道、公园和社区猎杀它们。同时,你可以与其他玩家组队,共同冒险,挑战世界最凶猛的怪物。

《怪物猎人》系列制作人辻本良三表示:“《Monster Hunter Now》是一款前所未有的全新‘怪物猎人’游戏,你将在现实世界中遇到不可思议的怪物。Niantic的AR技术提供了一种‘此时此地’的狩猎体验,同时尊重只有‘怪物猎人’才能提供的游戏和狩猎动作。所以,现在让我们走进现实世界,并享受狩猎吧。”

Niantic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与约翰·汉克(John Hanke)则评论道:“对于梦想与史诗般的怪物对抗并与朋友并肩作战的玩家来说,《Monster Hunter Now》将是一次终极体验。《Monster Hunter Now》充满了幻想的生物、引人入胜的狩猎体验和与团队合作的机会。”

《Monster Hunter Now》将于9月正式登陆App Store和Google Play,而有兴趣的玩家现在就可以通过这个页面注册封测版本。


]]>
大富科技2022年营收25.92亿元 同比增长5.76%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射频器件厂商大富科技昨日晚间公布了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实现营收25.92亿元,同比增长5.76%;净利润9291万元,同比扭亏为盈,2021年为净亏损2.59亿元。扣非后净利润6487万元,2021年扣非净亏损3.68亿元。

  大富科技多年来谋求多元化,尽管遭遇很大风波,但目前在射频器件之外,已有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工业母机业务布局。

  其中,射频器件类业务收入14.7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4%,毛利率11.08%,较上年同期提高15.71个百分点。从收入构成上看,公司射频产品结构优化,在高毛利产品收入增加的同时减少了低毛利产品的供应。从成本管理上看,公司通过优化工艺和工序,提升内部效率和产能化解外协需求,拉通与配天智造数字化工厂的衔接,极大降低管理成本;电装段自动化设备导入,减少直接人工成本,上述措施大幅降低产品成本。受上述因素影响,2022年公司通信业务盈利能力获得了一定幅度的提升。

  公告显示,5G商用三年来,移动通信技术获得飞速发展,新的市场需求不断涌现。2022年,公司牢牢抓住市场新机遇,积极组织完成各类5G新产品立项开发61款,按需完成量产化技术导入60款,全面覆盖国内核心5G新品,如电联900MHz、2100MHz等5G海量新产品,以更突出的研发技术能力表现,持续维持业内竞争优势,确保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良好的收益。

]]>
SAP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国市场云收入表现尤为强劲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云收入增长 24%和22%(恒定汇率),环比增长 1 个百分点。S/4HANA Cloud(ERP云)收入增长 77%和75%(恒定汇率)

•当前云待交付业务增长 25%,环比提高 1 个百分点

•云业务毛利润增长 28%(IFRS)、28%(非 IFRS)和27%(非IFRS恒定汇率),推动非 IFRS 营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IFRS 营业利润下降 45%,非 IFRS 营业利润增长 12%,按恒定汇率计算增长 12%

•根据预期的 Qualtrics 资产剥离,SAP对 2023 年展望有所更新,并重申继续保持收入和运营利润加速增长的信心

SAP CEO 柯睿安(Christian Klein)表示:“我们的战略转型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全新阶段,收入和利润成果都清楚地表明,我们已经在2022 年第四季度顺利度过了转折点。云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帮助我们实现了本季度强劲的收入,以及非 IFRS 营业利润的双位数增长。”

业务亮点:

•第一季度,SAP 在所有地区的云收入表现都很出色。巴西、德国和印度的云收入增长显著,中国、日本、墨西哥、荷兰、瑞士和美国的表现尤为强劲。

•2023 年 2 月 1 日,SAP 和全球领先的开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红帽公司宣布扩大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大幅增加 SAP 对红帽企业 Linux 的应用和支持。

•2月8日,SAP宣布与德国默克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可持续商业实践创新。此举有望加速默克数字化系统通过 RISE with SAP 向云迁移。

•3 月 8 日,SAP 发布了下一代数据管理产品组合 —— SAP Datasphere 解决方案,并与多家行业领先的数据和人工智能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本季度主要新签单和上线中国客户:

•汇能集团主营煤炭、电力、化工等业务,位列中国煤炭企业5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为支撑集团产业规模扩展,多元化业务布局,汇能选择了SAP S/4HANA全面升级数字化底座,打造全业务集成,全板块覆盖,全信息贯通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帮助优化业务流程,促进产业链资源整合,为集团跨越式发展夯实基础。

•远景能源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让风电和储能成为“新煤炭”,电池和氢燃料成为“新石油”,并培育绿色“新工业”体系,研发中心遍及美国、德国、丹麦、新加坡、日本等地。远景能源选择了SAP全球贸易服务(GTS)解决方案,希望在云端建立企业信息合规的可视化管理,提高供应链准时交付率,在确保遵循多地的法律法规的同时,成功把握国际商机。

•木林森是领先的综合性光电LED新技术产业公司,汇集LED材料、应用等领域的资源与人才,研究、制造,倡导新兴的LED节能灯饰。为了实现高效的全球化发展,满足海外收购所带来的管理运营需求,木林森选择了RISE with SAP(ERP云)、采购云、HR云、供应链云和业务技术云平台。以云ERP为数字化底座,木林森将整合复杂的海外运营系统,使业务流程标准化,并夯实企业在人才管理、采购供应链等领域的全球统一管理。

•恒安集团是国内知名的生活用纸和妇幼卫生用品制造商。随着业务的快速变化,业务量和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原有数字化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日常运营的需求。恒安成功将原有ERP系统迁移至RISE with SAP(ERP云), 构建了云端的数字化核心,灵活支持其业务模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求,重构财务管理系统,将整体结帐效率提升了30%,同时实现供应链与生产的高效协同,支撑业务的持续增长。

•济川药业是集中西医药、中药日化、中药保健三大产业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全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其业务涵盖健康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因此面临多业态,集团化管理的挑战。济川药业选择了SAP S/4HANA,搭建集团统一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助力业务流程重构,建立完整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减少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满足医药行业严格的合规要求,实现集团管控。

•临工重机位居中国高空作业设备制造商5强,聚焦矿山开采设备、高空作业机械等业务板块,销售覆盖欧洲、北美、日韩、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内率先采用SAP CRM云的工程机械企业,实现了高效的海外营销。目前,临工重机在加速出海发展,致力于打造海外生产基地,此次选择了RISE with SAP(ERP云),实现一体化、合规的全球运营,打造从制造、销售到服务的全流程管理,深入扎根全球。  

•思锐智能是一家面向“精密高端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公司业务增长迅速。为布局全球化发展,思锐智能收购了欧洲的一家企业,这家企业与青岛总部之间存在数据孤岛。思锐智能选择了RISE with SAP(ERP云),构建适合多国家多系统的云端主数据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进行实时决策,对未来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助力公司全球化布局。

•芯粤能半导体是一家面向车规级和工控领域的碳化硅芯片制造和研发企业,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智能电网以及光伏发电等领域。作为一家新成立的专精特新企业,其产品还未正式开始量产,芯粤能率先选择了SAP S/4HANA、分析云和采购云等解决方案,构建统一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提升供应链效率,为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打下坚实基础。

•优合集团是国内知名的冻品进出口平台服务商,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为推进产业互联网升级,优合集团选择了RISE with SAP(ERP云)构建数字化核心,通过集成和优化,统一管理业务数据,打通全业务链,实现国际货物贸易和贸易服务的自动化计费结算,在企业出海的过程中确保合规,助力集团发展与管理。


]]>
蚂蚁森林某公益项目存在污染?公司回应:与公益项目无关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4月23日下午消息,近日,有自媒体发文称,“蚂蚁森林嘉塘保护区地块存在大量未回收的无纺布覆膜,污染当地土地环境”。今日,蚂蚁森林在其官微发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4月实地勘查照片回应:经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确认及现场勘查,文中指出的无纺布地块,不属于“蚂蚁森林嘉塘保护地”项目地块,与蚂蚁森林公益项目无关。

  嘉塘草原位于玉树巴颜喀拉南麓。据悉,蚂蚁森林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共建的“蚂蚁森林嘉塘保护地”位于称多县珍秦二村,是嘉塘草原的其中一部分,占地约160平方公里。主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监测、防盗猎、生态保护等保护项目。

  据现场勘查图片,位于珍秦二村的“蚂蚁森林嘉塘保护地”没有发现无纺布覆盖,不存在文中指出的污染情况。蚂蚁森林在回应中表示:“我们反对不当使用无纺布覆膜伤害环境及生态的行为,也呼吁采取更科学、绿色的方式来解决种草防风的问题。 我们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但同样强烈反对未经核实就发布不实信息的行为。我们倡导科学环保、透明沟通,期待继续和网友及公益伙伴一起推动嘉塘生态保护。”

  4月22日,蚂蚁集团与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启动战略合作:由蚂蚁集团在三年内再捐资1亿元,通过公益项目“蚂蚁森林”支持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治理。7年来,蚂蚁森林已参与全国19个省份的生态建设,种下超4亿棵树,参与共建24个公益保护地。(新浪科技 文猛)


]]>
NBC环球CEO宣布辞职:和女员工婚外恋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北京时间4月24日早间消息,据报道,近日,美国影视媒体巨头NBC环球(NBC电视台东家)传出内部绯闻,首席执行官杰夫·肖尔(Jeff Shell)承认和一名女下属发展了“不恰当关系”,他已经宣布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

  对于这一高管绯闻的内部投诉,NBC环球的母公司康卡斯特(37.74, 0.01, 0.03%)集团展开了调查。在调查结束后,康卡斯特周日发表声明称,已经和肖尔达成了协议,他将立刻辞职,离开NBC环球。

  肖尔本人通过一份声明表示:“今天是我在NBC环球担任首席执行官的最后一天,我和本公司一名女员工发展了一段不恰当关系,我深感后悔。”

  2020年1月,肖尔担任NBC环球首席执行官,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在康卡斯特体系内服务了大约20年。

  肖尔掌管的NBC环球属于全世界最大的影视媒体巨头之一,该公司旗下拥有大量知名品牌和资产,比如环球影片公司、NBC电视台新闻部和NBC体育部,诸如Bravo等有线电视频道,另外还包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

  周日,NBC环球通过内部邮件,通知了这一消息,许多员工感到十分吃惊。

  在官方申明中,康卡斯特集团并未立刻任命NBC环球的下一任首席执行官,根据内部邮件通知信息,之前面向肖尔汇报工作的下级高管,未来暂时面向NBC环球总裁Mike Cavanagh汇报。

  据报道,肖尔属于有妇之夫发展婚外恋关系,他也成为美国影视媒体行业中最新一位因为不恰当男女关系而被迫辞职的高管。

  三年前,肖尔的同事——NBC环球副总裁荣·梅尔(Ron Meyer)曝出和英国一名女演员的婚外性丑闻,随后被迫辞职。

  康卡斯特集团总部位于美国费城,是全美最大的有线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和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

  康卡斯特集团在内部通知邮件中表示,员工们寄望于公司高管能够创造一个安全、受他人尊重的工作环境,一旦康卡斯特集团的原则和制度被违反,公司一定会快速行动,采取必要的措施,这一次肖尔事件,公司也是这样做的。


]]>
网之易起诉暴雪欠款3亿:拒还国服玩家退款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4月24日下午消息,近日,上海网之易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暴雪娱乐有限公司违反系列许可协议在上海提起诉讼,要求退还3亿欠款。该款项包括网之易已全额支付的《魔兽世界》等停服游戏相关退款、未售游戏商品库存的预付款项、数款未开发游戏的预付保证金等。该案还涉及《魔兽世界》等国服代理游戏相关协议中,包含多个偏向暴雪单方权益的不平等条款,相关条款的合法性、可执行性存在巨大争议。

  据悉,网之易起诉暴雪的首要原因,是因为暴雪拒绝承担国服玩家退款义务,拒绝向网之易支付国服退款相关的预付提成费用,涉及金额达近亿元。自1月24日《魔兽世界》《炉石传说》《守望先锋》等暴雪游戏国服停服后,为最大限度保障国服玩家权益,网之易已先行全额支付超112万玩家相关退款申请。

  此外,此次诉讼涉及暴雪与网之易之间签订的诸多“霸王条款”,包括要求网之易提前支付数款游戏的巨额保证金,而暴雪方面在相关游戏未开发的情况下,却未退还相关保证金。此前据《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在动视暴雪与网易的续约谈判中,暴雪曾提出要求网易一次性支付5亿美元的天价续约条件。也有媒体报道称,暴雪要求合作方负责研发暴雪手游并在全球发行,但只能享有中国区分成,且需缴纳巨额保证金作为担保,否则将被“处罚”。

  对于外界最为关注的“国服新代理”问题,暴雪方面近期未披露任何新进展。2023年1月17日暴雪国服停服前,暴雪中国官方微博发布《暴雪对国服玩家社区的更新说明》,表示正在寻求新的代理合作方,将游戏带回给国服玩家。但截至目前,暴雪国服新代理仍未见踪影。(新浪科技)


]]>
LCM Partners以41亿欧元完成信贷机会4战略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LCM Partners(LCM)今天宣布信贷机会4战略(Credit Opportunities 4 Strategy)最终成功完成,整个混合基金连同几个独立管理账户的总资本承诺达到41亿欧元。 集团已收到23家有限合伙人的承诺,并得到了全球许多大型机构投资者的支持,包括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养老金计划、主权财富基金和保险公司。

该集团成立于1998年,现已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私人信贷专业管理公司之一,在管理消费者和中小企业贷款方面有着独领业界的记录。 该公司在9个欧洲国家的14个办事处拥有1100多人,贷款价值约600亿欧元。 在自2002年就职的高级管理团队和数据仓库的支持下,信贷机会(Credit Opportunities)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获得了细粒度的履约、重新安排和不良贷款池,该数据仓库包含了自成立以来530多万客户的逐笔贷款数据。

LCM Partners首席执行官Paul Burdell表示:"我们非常自豪地完成了41亿欧元的信贷机会4战略的承诺,这超过了我们最初的目标,证明了我们24年的业绩记录。 我们很高兴能在一个将持续非常富裕的投资环境中与全球一些最负盛名的机构私人信贷投资者合作。"

LCM Partners的首席信息官Adrian Cloake补充说:"不断上升的利率环境正在创造大量的履约和不良贷款投资机会。2022年是LCM的部署创纪录的一年,我完全相信我们将在2023年达到新高。 我们筹款的完成再及时不过了。"


]]>
苹果混合现实头显更多细节曝光:将提供体育、游戏、iPad应用和健身服务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北京时间4月19日早间消息,据报道,苹果正在努力为即将推出的混合现实头显开发一批软件和服务,通过全新的3D界面来吸引可能对混合现实存有疑虑的潜在用户。

  消息人士透露,这些软件和服务将包括游戏、运动和协作工具,苹果现有iPad功能的新版本,以及观看体育赛事的服务等。这款头显售价预计约为3000美元,将在6月份的活动上发布,并在几个月后面市销售。

  长期以来,苹果的硬件产品一直依赖于一系列强大的软件和应用。乔布斯时代苹果的一句口号,“有一款应用能做这件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不过在涉及到混合现实头显时,苹果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因为对许多用户来说这项技术非常陌生,并且开始阶段的售价会相对昂贵。苹果需要向全世界说明,为什么用户需要这样一款设备,以及应该如何使用该设备。

  苹果这方面工作的一大部分是针对新产品为iPad应用做适配。新产品将融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消息人士透露,用户将可以通过全新的3D界面来获得第三方开发者的数百万个现有应用。目前,苹果的计划仍处于保密阶段。

  这其中包括优化Safari浏览器,以及苹果的日历、联系人、文件、家庭控制、邮件、地图、消息、笔记、照片和日程提醒服务,以及音乐、新闻、股票和天气应用。苹果还将发布新版本的FaceTime会议服务和Apple TV应用。新版应用的功能将与iPad版本类似。

  苹果发言人拒绝对此置评。

  除核心的应用之外,苹果还将为头显开发专门版本的Apple Books,支持用户在虚拟现实中阅读。此外苹果还在测试一款可以从头显拍照的相机应用。在运动健康方面,一款新应用将通过沉浸式的画面和声音来帮助用户做冥想。

  苹果还将为这款头显开发Fitness+服务的一个新版本,并将其打造成设备的另一个亮点,支持用户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跟随教练一起健身。目前虚拟现实头显市场的领先者Meta也将健身服务作为重要卖点之一。

  苹果也在为这款头显开发Freeform协作应用的一个新版本。去年,苹果在其他产品上推出了这项服务。Freeform的虚拟现实版本将支持用户在虚拟环境的白板上一起工作。

  根据此前的报道,苹果新的虚拟现实版FaceTime将在虚拟会议室中生成用户的3D化身,让与会者获得面对面交谈的感受。这也是虚拟现实头显希望实现的一大目标。Meta的Quest头衔也追求实现类似效果,但到目前为止,这还没有被证明是大多数用户都需要的功能。

  苹果虚拟现实头显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避免成为一款小众产品。目前的头显都没有获得太大的吸引力,也缺乏推动iPhone走向热门的“杀手级”应用。

  苹果可能会证明,头显能提供一种内容生产和内容消费的新方式。最终的目标是开发一个能取代iPhone等智能手机的平台,但这很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吸引应用开发者的加入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苹果选择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这款头显就说明了这一点。目前,苹果的一些工程师每周工作80个小时,加班加点确保这款产品能在6月5日推出。

  这款头显的一个卖点是支持用户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观看体育赛事。目前,苹果已经在Apple TV+流媒体服务中提供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和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比赛转播,而新设备预计将可以让用户的体验更丰富。2020年,苹果曾收购了加州南部一家创业公司NextVR,以支持这方面的努力。

  这种沉浸式的视频体验也将拓展到电视应用。通过新设备,苹果计划让用户可以在多种虚拟环境,例如沙漠或天空中观看电视节目。

  苹果目前将混合现实头显定位为工作设备。这个新平台将支持苹果的Pages、Numbers和Keynote生产力套件,以及iMovie和GarageBand等视频和音乐制作工具。游戏也将是新设备吸引力的核心部分。这与苹果最开始的计划相反,苹果最初并不太关注虚拟现实头显上的游戏应用。

  过去几个月,苹果一直在与为数不多的开发者合作,帮助他们升级现有的软件应用,使其适应混合现实设备。在苹果发布这款设备到产品面市销售的这段时间里,其他开发者也将可以为新平台优化他们的应用。

  苹果混合现实头显的一个关键操作工具是拨片,这类似于Apple Watch手表的数码表冠,让佩戴者可以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之间切换。在进入虚拟现实模式时,用户将完全沉浸在应用中。在切换到增强现实模式时,用户可以以类似iPhone和iPad上ARKit的方式看到周围的真实世界。

  苹果的新设备支持同时运行多个应用,让这些应用同时漂浮在混合现实界面上。与其他头显类似,苹果的设备会记住用户使用应用的实际位置。例如,如果用户在家里的厨房打开了网页浏览器,在离开厨房并返回之后,浏览器会自动重新打开。

  苹果App Store中的许多iPad应用都将可以在头显上运行。有一些可以直接使用,另一些需要稍微调整和适配。新设备的操作系统xrOS基于iOS平台,因此有着很好的应用兼容性。苹果正在推动其生态中的应用在多种硬件产品上无缝地运行,包括Mac、iPhone和iPad。

  用户将可以通过眼睛和手势来操作头显。头显可以识别用户正在看什么,随后用户用手指来选择项目,并在菜单之间移动。该设备将主要使用空中悬浮的虚拟键盘,但也可以连接实体键盘以提升工作效率。

  苹果头显的主屏幕看起来将会与iPad类似,并将提供苹果用户熟悉的控制中心,用于设置WiFi、蓝牙和音量等。与iPad类似,苹果的混合现实头显也将集成生物识别系统,用于设备的解锁。但这主要将基于对用户眼睛的识别,而不是面部或指纹。此外,新设备也将支持Siri语音控制。


]]>
日本开发商COLOPL将向用ChatGPT开发游戏的员工提供奖金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近日于 4 月 10 日,《白猫计划》和《机战少女Alice》开发商 COLOPL 发布公告称,将向使用 AI 聊天机器人 ChatGTP 以提高工作流程效率的员工提供额外奖金。


日本开发商COLOPL将向用ChatGPT开发游戏的员工提供奖金

日本开发商COLOPL将向用ChatGPT开发游戏的员工提供奖金© 由 3DM 提供

公告说道:“为了快速增加使用 ChatGPT 的使用实案,将对 ChatGPT 对业务改进有可证明的作用的案例给予每月奖金奖励。公司将根据对创意的独创性、使用的独创性和业务改进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估来选择获得者。”

每个月入选的员工每个案例将获得 5 万日元的奖金,最高限额为每人每月 15 万日元。


日本开发商COLOPL将向用ChatGPT开发游戏的员工提供奖金

日本开发商COLOPL将向用ChatGPT开发游戏的员工提供奖金© 由 3DM 提供

同一份公告中 COLOPL 表示,它计划使用 ChatGPT 来进行计划审查和总价会议记录等工作,以“为 AI 驱动的社会做准备”。


日本开发商COLOPL将向用ChatGPT开发游戏的员工提供奖金

日本开发商COLOPL将向用ChatGPT开发游戏的员工提供奖金© 由 3DM 提供


]]>
Netflix高管解读财报:商业变现短期贡献不大 定价策略根据市场情况不尽相同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北京时间4月19日上午消息,美国视频流媒体服务提供商Netflix今日公布了该公司的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Netflix第一季度营收为81.62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78.68亿美元相比增长3.7%;净利润为13.0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5.97亿美元相比下降18%;每股摊薄收益为2.88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3.53美元。 Netflix第一季度每股收益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但营收未达到预期。与此同时,Netflix对2023财年第二季度营收和每股收益的展望也均未达到预期,从而导致其盘后股价下跌近1%。

  财报发布后,Netflix联席CEO泰德·萨兰多斯(Ted Sarandos),联席CEO格雷格·彼得斯(Greg Peters),CFO斯宾塞·纽曼(Spencer Neumann)和投资者关系副总裁斯宾塞·王(Spencer Wang)等公司高管出席了随后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美银分析师Jessica Reif Ehrlich提问。

  Jessica Reif Ehrlich:泰德和格雷格已经共事了超过15年时间,但本季是两位首次以联席CEO身份共同主持公司工作,能否同大家分享一些感想?

  泰德·萨兰多斯:你说的没错,我们共事已久,积累了15年的彼此尊重和信任,共同解决了很多棘手问题,本季的合作也是如常,没有什么值得说明的情况,这一点可能会令你失望(笑),但我们之间的合作绝对是非凡,专业和互相促进的。感想里德做出的这一决定,让拥有25年历史的Netflix公司实现了领导层的顺利过渡。

  Jessica Reif Ehrlich:公司最近在116个国家降低了服务价格,这一策略是否同2021年在印度市场所进行的调价相类似,还是为了推动公司的账户共享和广告业务的刺激性措施?

  斯宾塞·纽曼:我们在过去几个季度都谈到了优化定价策略和提升商业变现能力的问题。回顾过去,2016年是我们的第一次全球发布,采取的定价策略也不是太复杂,其实也是为后来的策略演进和更好迎合市场需求打下了基础,目的是为了不断增加地区市场的渗透率,推动中长期营收目标的实现,对用户和公司业务都是有利的。目前来看,商业变现短期对于公司的贡献还不是很大,虽然我们已经在很多国家推出商业变现方面的服务,但营收总额占比只有不到5%,希望未来能够实现更大的成长,在别的国家也能实现像印度市场一样的成功。去年全年,我们在印度市场的降价幅度为20%-60%,结果是用户参与度提升了30%,付费用户数量快速增长,按不变汇率计算,印度市场营收增速也从前一年的19%,提升到去年的24%,希望公司在其他市场也能出现同样的成功。

  Jessica Reif Ehrlich:下一个问题关于账户共享,可否请管理层介绍一季度在公司推出该服务之后,用户流失率和转换率有什么变化?在加拿大市场的付费用户新增和既有付费用户新增子账户情况是怎样的?

  格雷格·彼得斯:这对于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过渡,所以我们力求实现平顺的调整。在最近推出账户共享服务的几个国家里,目前看起来出现了同之前拉美市场服务调整相类似的情况,就是说一开始会出现部分停止订阅的现象,但我们会持续努力提升用户数和营收,鼓励借用他人账户的用户开立自己的账户,也鼓励出借账户的用户签订新的账户共享服务协议。当然,每个地区的情况特点不同,你提到的加拿大市场,相比推出账户共享之前,我们的付费用户数和营收都实现了正增长,对我们的努力是一种肯定,也鼓励我们在更多地区试水该服务,包括对公司营收贡献最大的几个国家,我们也考虑了这一可能性。另外,我们从最近的调整中也得到了优化服务的经验,更好地了解了哪些方面是用户最为在意的,为他们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实现在不同设备和观看场景下的无缝对接,帮助用户更方便地管理账户和设备。我们需要一些时间将学习到的东西整合到服务当中,让这一过渡更为顺利,推动实现公司的长期业务目标,包括美国在内的更多地区和国家将在二季度享受到这一服务的改进版本。

  Jessica Reif Ehrlich:推出节奏方面,除了二季度的美国,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推出时间表是是什么?管理层如何看待定价?更偏向推动将借用他人账户的用户转换为付费用户,还是既有付费用户新增子账户?

  格雷格·彼得斯:二季度的推出范围是非常广的,包括美国和很多其他国家,在某些市场因为情况所限,我们可能会有所延迟,但大部分对于公司营收有较大贡献的国家和地区,都会在二季度推出。关于提到的定价问题,每个市场的情况不同,最近刚刚推出的部分地区,以及此前的拉美地区,我们所实行的定价策略也不尽相同,包括在相对富裕国家寻求最优的定价策略。关于你提到的偏好,我们的定价架构希望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无论是既有用户停止借出其账号,还是为全家购买家庭账户,公司没有特别偏向于哪一个解决方案,不希望控制用户的选择,我们希望通过新的定价机制实现用户选择的多元化和公司的长期营收目标。


]]>
苹果MR头显或亮相在即 能否开启”后iPhone时代“?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财联社4月17日讯(编辑 周子意)苹果(165.21-0.35-0.21%)公司2023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召开了,这对该公司来说将是个关键时刻。

  苹果知名爆料人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周日(4月16日)重申了他的观点,2023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是“一个预示后iphone时代的契机,同时使现有设备更具吸引力”。

  预备亮相

  古尔曼认为,苹果备受期待的混合现实(MR)头显将是此次展会的“明星”,该设备将配备有全新的“xrOS”操作系统和软件开发工具包。“xrOS”中的“xr”意为“extended reality(扩展现实)”,能够同时兼顾AR/VR两种技术,是实现混合现实的重要操作系统。

(注:苹果头显的概念渲染图)(注:苹果头显的概念渲染图)

  此外,他预计苹果还将展示其他产品,包括新款的Macbook和Apple Watch的软件更新。

  古尔曼还证实,目前有几款新机型正在研发中,包括:15英寸MacBook Air、升级版的13英寸MacBook Air、入门级的13英寸MacBook Pro、升级版的高端MacBook Pro、更新的24英寸iMac内置芯片、以及第一款搭载苹果自研芯片“Apple Silicon”的Mac Pro。

  据古尔曼的说法,这些型号都将在2023年或2024年推出。

  苹果还计划推出两款Mac Studio后续产品,但具体时间尚不清楚。

  超越iPhone和iPad的未来

  古尔曼认为,通过新的MR头显,苹果正在为未来跳出iPhone和iPad时代做准备。

  古尔曼还透露了苹果高管的观点,他们认为这款头显的起步会比较缓慢,但最终会取代iPhone

  预计此次WWDC大会上,苹果将为开发人员清晰地描述该设备的使用方式,并花费大量时间展示MR头显的内置应用商店和配套工具。

  对此,古尔曼解释道,这款头显在发布后的几个月内不太可能上市销售,因为需要给开发者时间来开发MR应用程序和服务。

  不过,“果链”知名分析师郭明錤与古尔曼得观点相左,他上月发文表示,苹果新款MR设备是否真如市场预期那样出现在WWDC上,目前仍存在不确定性。

  郭明錤指出,“苹果公司在AR/MR头戴装置方面的看法并不是非常乐观,也不指望其能重现一鸣惊人的‘iPhone时刻’。”


]]>
上汽设立60亿芯片产业生态基金将投向六大领域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4月17日上午消息,近日,上汽芯片产业生态基金正式发布,基金规模60亿元,将主要关注功率转换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电池管理芯片、控制类和网络芯片、智能舱驾大芯片以及连接、传感和驱动类芯片六大投资领域。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汤文侃表示,上海将鼓励上汽等整车企业积极参与汽车芯片投资与布局,支持组建汽车芯片专家组和产业联盟,逐步破解跨行业的技术交流难题,建立车规级芯片设计和中试的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汽车芯片中小企业研发环节的难题。

  汤文侃表示,接下来要持续关注车芯联动,推进这两个领域的高度融合发展,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终端牵引,鼓励上汽等整车企业积极参与汽车芯片的投资与布局,覆盖通信、MCU(微控制单元)等各类芯片产品,支持联合电子等核心零部件企业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对芯片企业要形成有效需求带动。

  二是深化交流合作,支持组建汽车芯片专家组和产业联盟,逐步破解跨行业的技术交流难题,支持举办全球汽车芯片产业峰会、全球汽车电子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

  三是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上海市接下来准备积极推动几个关键功能平台的建设,在上海嘉定建立车规级芯片设计和中试的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汽车芯片中小企业研发环节的难题。

  四是推动装车应用,围绕自主的车规级芯片上车应用,计划以揭榜挂帅的形式,面向各类创新主体,争取各类项目,推动保险公司出台汽车芯片的装车应用商业保险,以市场化方式分担风险。(新浪科技 文猛)


]]>
珍酒李渡港股IPO拟全球发售4.91亿股 去年收入为58.56亿元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4月17日,珍酒李渡发布公告称,拟全球发售股份4.91亿股,发售价不超过12.98港元/股,且预期发售不低于10.78港元/股。其中在港交所初步提呈4907万股公开发售,初步提呈4.42亿股在国际发售。据悉,预期股份将于2023年4月27日上午九时开始在港交所买卖。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0年~2022年收入分别为23.99亿元、51.02亿元和58.56亿元,经营利润分别为7.41亿元、14.67亿元和15.95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
金风科技全球总装机量突破1亿千瓦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近日,随着位于新疆、内蒙、青海、广西、云南、巴西、阿联酋等地的多个风电项目机组的成功吊装,金风科技迎来重要发展里程碑——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成为中国第一家总装机容量突破1亿干瓦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为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金风科技举办全球装机1亿千瓦里程碑活动,并发布全新机型GWH221-8.X-10、GWH24X-12.X,迈向全新发展征程。

金风科技全球装机1亿千瓦里程碑活动
金风科技全球装机1亿千瓦里程碑活动

金风科技自成立以来始终深耕风电领域,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携手行业内外伙伴共同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升至新高度,加速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目前,金风科技业务已遍及全球6大洲、38个国家,在北美、南美、欧洲、非洲、澳洲、亚洲、中东北非、中亚俄语区设立8大区域中心,致力于实现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管理的全面国际化。2022年,金风科技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11.4GW,国内市场份额占比23%,连续十二年排名全国第一;全球新增装机容量12.7GW,全球市场份额约15%,全球排名第一。

在全球范围内,金风机组正在源源不断地为当地社会输送清洁能源。1亿千瓦装机相当于全球11%的风电装机容量,每年生产约2200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相当于2.2个三峡水电站一年的发电量,可为逾7680万个中国三口之家提供一年的用电量,可供全国高铁运行477天; 可为全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亿吨,约占2022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6%,相当于再造森林1亿立方米,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碳减排目标贡献力量。

金风科技全球总装机量突破1亿千瓦
金风科技全球总装机量突破1亿千瓦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表示:"成绩的背后是无数长期主义践行者的共同努力和坚持。这其中不仅有中国政府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延续性政策的支持,也有广大电力企业多年来坚持能源转型战略、给予国产设备发展试错机会的包容,更有中国风电产业链的凝心聚力、同路同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金风科技将继续与各方伙伴精诚合作,共同推动风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承担可再生能源使命,贡献绿色低碳未来。"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致辞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致辞

面向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全新征程和机组大型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市场趋势,金风科技正式发布全新机型GWH221-8.X-10、GWH24X-12.X,解决风资源不稳定、电网波动难以预估、开发点位稀缺、项目建设匹配性低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挑战,为客户创造卓越价值。本次新品发布以产品、塔架及解决方案场景灵活组合为策略,实现风电资产的提质增效。以年平均风速为7m/s、项目容量为20万千瓦的西北平原风电场为例进行测算,新产品可为项目减少20%~40%风机数量,单位千瓦投资成本可降低8%~15%,全生命周期下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降低6%~12%。目前,新机型平台已经获得由鉴衡认证颁发的设计评估符合证明。

金风科技全新机型平台认证颁证仪式
金风科技全新机型平台认证颁证仪式

立足1亿千瓦里程碑,金风科技将继续秉持"风电长跑"理念,聚焦产品、技术与服务的创新突破,以"为人类奉献碧水蓝天,给未来留下更多资源"为使命,致力于构建"可持续 更美好"的未来社会能源基础,携手各行各业伙伴共同开创属于全球风电的"黄金时代"。


]]>
Authentix(R)收购Royal Joh Enschedé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身份验证及信息服务领域权威机构Authentix宣布从投资公司Nimbus收购了总部位于荷兰的Royal Joh. Enschedé,这是一家领先的特种印刷和防伪解决方案提供商。

成立于1703年的Koninklijke (Royal) Joh. Enschedé从一家小型书籍印刷商发展成为世界级的防伪印刷组织,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提供最高质量的防伪文件、邮票、钞票和品牌保护解决方案。Royal Joh. Enschedé以其设计能力和前所未有的高品质印刷作品而闻名于世,生产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钞票和邮票,并为诸多知名客户提供其他产品,包括金融交易、现金等价物、证书、签证、文凭,以及多种品牌保护解决方案。该公司总部位于荷兰哈勒姆,在日本横滨设有分公司,一直是数字与物理交叉技术转型的领跑者,在其丰富而悠久的发展传承中推出过多个首创产品。

Authentix向直接投资公司Nimbus 购得Joh. Enschedé股份。Nimbus自2014年以来一直是RJE的大股东。在此期间,Nimbus和管理层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实现运营合理化,并投资于独特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Authentix首席执行官Kevin McKenna表示:"这一战略收购扩大了我们在高防伪性印刷技术方面的产品组合与能力,以支持Authentix在政府、中央银行和商业品牌所有者的项目中不断增长。" 他补充说:"Joh. Enschedé给Authentix带来了经验、工艺、设计创新和生产技术的结合,完美契合我们当前的增长战略。"

Joh. Enschedé首席执行官Gelmer Leibbrandt 补充说:"我们非常高兴能加入Authentix才华横溢、经验丰富的团队。我们认为,两家公司在质量和创新方法上的结合使我们有充足机会为客户提供业内最先进的防伪印刷解决方案。"

Nimbus投资经理Jannes Snel表示:"Nimbus于2014年收购Joh. Enschedé时,我们意识到挑战在于寻找新的增长机会。令我们感到自豪的是,我们找到了这些机会,并通过积极努力为公司的下一阶段发展做好了准备。我们对Authentix成为Joh. Enschedé新的上级企业感到非常高兴,相信在他们的支持下,Joh. Enschedé将继续实现增长。"

Royal Joh. Enschedé仍将是一个独立的运营实体,保留其各种品牌,并整合到Authentix集团公司中,以利用更大的Authentix销售平台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和战略产品组合。

关于Joh. Enschedé

Royal Joh. Enschedé成立于1703年,以其极具吸引力的纸钞和邮票而著称。凭借对细节的关注、技术专长和出色质量,Royal Joh. Enschedé成为定制、安全且高度可靠的印刷和防伪解决方案领域专家。Royal Joh. Enschedé为金融交易、现金等价物和认证产品创作和印刷产品,例如邮票、护照、签证、税票、文凭和证书,以及保护高价值品牌产品(品牌保护)的产品。凭借其工艺和专业知识,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防止欺诈和伪造的防伪印刷解决方案。

 关于Authentix

作为身份验证解决方案领域的权威,Authentix为当今复杂的全球供应链带来更高的可见性和可追溯性。逾25年来,Authentix为客户提供实体和软件解决方案,面向货币、应税货物和品牌消费品领域检测、减轻和防范伪造及其他非法交易活动。通过成熟可靠的合作模式和行业专长,客户可体验到定制的解决方案设计、快速实施、消费者参与,以及完整的项目管理,旨在为市场上最知名的全球品牌确保产品安全、收入保护和消费者信任。Authentix, Inc.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艾迪生,在北美、欧洲、中东、亚洲和非洲设有办事处,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


]]>
软银CEO孙正义本周将签署Arm在纳斯达克上市协议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据外媒报道,软银首席执行官(CEO)孙正义本周将签署一项协议,让旗下芯片设计公司Arm最早于今年秋季在纳斯达克上市。

  2016年,软银集团以3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rm。2020年9月13日,软银集团宣布将把Arm出售给英伟达,交易价值为400亿美元。然而,由于监管方面的重大挑战以及竞争对手的反对,这一交易最终以失败告终。

  2022年6月份,知情人士透露,软银打算让Arm同时在英国和美国上市。同月,孙正义曾在股东大会上告诉股东,由于Arm的大多数客户都在美国,他支持Arm在美国上市。

  2022年7月份,外媒报道称,由于英国政府出现动荡,软银暂停让Arm在伦敦上市的计划,可能会考虑只在美国上市。

  今年1月份,外媒报道称,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Rishi Sunak)重新与软银集团就让Arm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展开谈判。

  这轮游说努力旨在让软银重启Arm在伦敦和纽约两地上市的计划。尽管这种结构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但由于在两地上市成本更高,也更复杂,英国政府官员预计将很难说服软银同意。

  果不其然,Arm在今年3月份表示,今年将寻求只在美国上市,结束了在英国上市的猜测。投资者预计,Arm上市的估值在300亿美元到700亿美元之间。

  在上市之前,孙正义一直专注于改进Arm的商业模式,以提高利润。上月,外媒报道称,Arm正寻求提高其芯片设计的价格,这是该公司数十年来最大的商业战略调整之一。

]]>
Android 14 Beta 1 系统发布:改进分享页面,修复崩溃/重启问题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谷歌现已向 Pixel 用户推出了 Android 14 Beta 1 版本操作系统,这是 Android 14 的首个 Beta 版本,版本号为 UPB1.230309.014,此前已推出多个开发者预览版。

Android 14 Beta 1 系统发布:改进分享页面,修复崩溃/重启问题

Android 14 Beta 1 系统发布:改进分享页面,修复崩溃/重启问题© 由 IT之家 提供

谷歌表示,该版本适用于想要尝试 Android 14 中即将推出功能的早期采用者和 Android 爱好者,可用于开发、测试和一般用途。

Android 14 Beta 1 适用于以下设备,运行 Android 13 QPR3 或 Android 14 开发者预览版的手机可以直接 OTA 升级到新版本:

  • Pixel 4a (5G)

  • Pixel 5 and 5a

  • Pixel 6 and 6 Pro

  • Pixel 6a

  • Pixel 7 and 7 Pro

Android 14 Beta 1 系统发布:改进分享页面,修复崩溃/重启问题

Android 14 Beta 1 系统发布:改进分享页面,修复崩溃/重启问题© 由 IT之家 提供

▲ 已有 I 之家小伙伴收到了更新,大小 247MB

Android 14 Beta 1 更新内容:

  • sharesheet 自定义操作,改进排名:Android 14 更新了系统共享页面,以支持自定义应用操作和为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预览结果。

Android 14 Beta 1 系统发布:改进分享页面,修复崩溃/重启问题

Android 14 Beta 1 系统发布:改进分享页面,修复崩溃/重启问题© 由 IT之家 提供

  • Android 14 的 Path API 已支持查询和插值

  • 修复了在带有显示屏缺口的设备上拨打电话时,导致状态栏显示错误颜色的问题。

  • 修复了有时会导致设备崩溃和重启的系统问题。

  • 修复了导致在某些情况下显示空消息气泡的问题。

  • 当应用请求视觉媒体权限时,如果用户授予对其视觉媒体库(照片 / 视频)的部分访问权限,然后拒绝此访问,应用将不再冻结、闪烁或停止请求权限。

  • 如果应用使用自定义视觉媒体选择器并且用户选择授予对其视觉媒体库的部分访问权限,应用的选择器现在会立即显示用户选择的项目。


]]>
微众银行与光明区政府达成战略合作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日前,大湾区国际极具影响力的创投活动IP"深圳创投日"第六站走进深圳光明区,围绕合成生物和脑科学、高端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智能传感、新材料等领域,推介光明优质营商环境和创新创业生态,为产业提速聚集新动能。会上,光明区政府与微众银行等多家银行及创投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着力畅通企业投融资渠道,共同为光明区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汇聚资源力量。微众银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秦辉代表微众银行进行签约,后续微众银行将充分发挥其服务科创企业客群的深厚经验,与光明区携手发挥各自优势,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重点产业支持力度、支持投融资体系建设、助力智慧化运营环境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并为光明区科创企业提供50亿元信贷支持,探索形成金融服务光明区建设有效模式。

政银合作聚力"8+5"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让"资本活水"注入"科学之城"

深圳锚定万亿目标,着力打造"20+8"产业集群制造业强市。在此背景下,光明区立足产业基础,结合光明科学城研究方向,明确重点建设"8+5"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及未来产业集群。此外,为优化辖内科创企业营商环境,光明区还在培育发展创新企业、营造科技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专项支持。本次光明区政府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签约,希望链接全球创投资源、整合多方力量,引领创投活水贯通"8+5"产业集群发展。微众银行作为深度参与本次战略合作签约的金融机构之一,将以数字化科创金融特色服务助力光明区科创型中小微企业成长及重点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基于光明区"8+5"重点产业集群政策,微众银行将充分利用数字银行数字科技手段及资源优势,优先为相关园区提供"一园一策"的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并优先为主导产业集群相关企业及产业园区入驻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的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以包括信贷服务、精准股权融资服务、专精特新培育、企业人才服务、企业宣传等服务在内的"组合拳",助力辖内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和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支持投融资体系建设方面,微众银行亦将充分发挥数字银行的金融创新及数字化精准股权融资服务优势,更好地贴合光明区产业集群特色及科创企业高成长性的整体状况,为辖内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认股选择权融资等创新产品,协助光明区在扶持区内科创企业投融资创新方面实现突破。服务主要基于微众银行自身的科技能力,在数字化创投上做创新与探索,把微众银行体系内优质中小微企业与投资机构进行精准推荐匹配对接,提高股权融资效率,从而形成为科创企业客户提供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的双向支持,助力企业成长,最终实现与企业"共赢"的效果。

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微众银行亦将发挥优势为光明区提供数字科技支撑,助力建设智慧化运营环境,并将加大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支持力度,为产业上下游小微提供特色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稳健发展。

以数字科技创新科创金融特色服务,激活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作为世界领先的数字银行,微众银行在广泛服务全国小微企业的基础上,其微业贷科创贷款专注于服务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双创主体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并持续通过强化科创金融系统性支持、加大重点产业支持力度等方式,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力更多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截至2022年末,微业贷科创金融已经在全国20个省及直辖市、200多个地级市开展业务,吸引近23万户科创企业前来申请,已申请企业占所在地区科创企业总数的比例达15%,在当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渗透率超21%,累计授信超1800亿元,尤其在深圳2.1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有超过42%的企业申请了微业贷科创贷款,即每2.5家国高企业就有1家选择微众银行。

微众银行科创金融服务受到科创企业的广泛认可,离不开其充分利用"政银"合作模式利好小微企业成长之举。例如联合地方政府推出业界首创的"一键贴息",以及携手地方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创新打造"政银担"线上批量化融资担保服务模式,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了做好对科创企业资金、人才、技术、资源的全面支持,微众银行企业金融App亦设有"科创企业专享服务"专区,提供政策查询匹配、贴息代办、国高专精特新企业辅导等服务,并围绕人才服务角度联合智联招聘打造全方位数字化企业人才服务,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金融活水。

从深圳实体经济的"蓄水池",到明确提出要建设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光明区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产业立区、先进制造业当家的发展道路,未来也将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澎湃的动能。接下来,微众银行将继续坚守"让金融普惠大众"的使命,充分发挥数字银行服务优势,继续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发展及重点产业建设,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有力的金融力量。


]]>
Entrepreneur Universe Bright Group 宣布进入OTCQB 风险投资市场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数字营销咨询公司 Entrepreneur Universe Bright Group(“EUBG”或“该公司”)(OTCQB:EUBG)今日宣布已成功从 OTC 粉单市场进入至 OTCQB 风投市场(“OTCQB”)。进入申请已得到 OTC Markets Group Inc.批准,该公司股票于2023年4月11日(星期二)开始在 OTCQB 交易。该股票将继续使用“EUBG”代码。OTCQB 为投资者提供创业和发展阶段公司的透明、高质量交易,这些公司为投资者提供更高的市场知名度,以提高交易流动性。OTCQB 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认定的知名公开市场。要有资格在OTCQB 进行交易,企业必须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最新报告,具备通过 PCAOB 注册公司维持的审计财报,并完成年度验证和管理认证程序。

Entrepreneur Universe Bright Group 首席执行官陶国林先生表示:“我们相信,OTCQB 的升级,会让更多的投资者对本公司有更多的了解。这对于公司和我们的股东来说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和成就。”

企业简介

Entrepreneur Universe Bright Group 是一家数字营销咨询公司,主要在中国运营,为中国的初创企业提供营销咨询服务。该公司通过其中国内地子公司在中国提供咨询服务、采购和营销服务,并得到其香港子公司的支持。其中国子公司提供的服务是促进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其综合服务平台主要提供战略营销和咨询。该公司的宗旨是帮助初创公司和小型公司,并指导这些公司的创始人采用公司的数字营销咨询方案来实现商业目标。如想了解该公司的更多信息,请登录:http://www.eubggroup.com/。


]]>
Analytic Partners:3大全球性趋势,宣告品牌长期主义时代已来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近日,媒体Morketing对Analytic Partners勘讯咨询发布的ROI Genome营销报告《预见2023,品牌营销趋势》进行了深度解读,以下是经过Morketing授权转载的文章内容: 

3年疫情过去,越来越多品牌回归"价值"。

据媒体Morketing报道,宝洁中国CGO何亚彬提出中国市场很有可能迈入调整期,他直言,"过去十年的增长和繁荣有的是基于概念的,有的是不真实的。接下来可能会有一个挤泡沫的过程,挤掉的就是没有护城河、缺乏差异化的品牌。"

似乎,一夜之间,营销人在2023年形成了第一个共识:想获胜,就要打造长期品牌价值,建立品牌护城河

告别浮躁的流量打法,品牌想建立长期影响力,需要思路和行动上的转型。首先,广告主必须弄明白为什么要做长期性营销,以及怎么做好长期营销。幸运的是,在数字营销狂奔十余年后,我们开始拥有一套更科学的打法,能够帮助品牌实现真正稳健而长久的发展。

01.
消费者、MarTech、广告产品
三大趋势印证,「长期主义」能让品牌一路"狂飙"
趋势一:品牌的"感性价值"回归,95后消费者格外追求品牌内涵。

以Gen Z为代表的全球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品牌意义和品牌价值观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多项调研结果显示Gen Z消费者非常认同可持续性、环保性、循环经济等价值导向,非常注重圈层文化、小众文化的认同感,而且他们更愿意购买与自己的个人价值观更匹配的品牌或产品,哪怕是为此花更多的钱。

换言之,如果把品牌能提供的价值划分为「理性价值」和「感性价值」,如今的消费者就是比以往更追求「感性价值」的一代人。

那么,品牌如何抓住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性价值?在《制造消费者》一书中,作者提出消费普遍者拥有"拜物情结",即"消费者想要成为某种人,无须做自我提升方面的努力,只需要通过抽象化购买某个品牌就能让自己拥有这些特质。"

Analytic Partners勘讯咨询认为,消费者这种寄托于品牌和产品的情感需求,一定程度上就依靠品牌广告的内容来实现——品牌生产能满足消费者感性需求的内容并与之深度绑定,再反复重提,逐渐占领消费者心智,形成一种盘旋不去的长期品牌价值

趋势二:用户、内容等海量数字化资产,亟待沉淀内化为长期的品牌资产。

过去三年疫情催化下,全球MarTech技术飞速发展,流量红利迅速被吸收、稀释;同时,品牌主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数字化内容资产、用户资产。

于是,品牌主现阶段的比拼重点就变成了,能否将这些线上用户沉淀为品牌长期的对话对象?能否将这些数字化资源转化为长期的品牌资产?一旦上述资源被内化为品牌的"发电站",就能源源不断地为提供长期的营销动能。

如何获得品牌资产?我们观察数字营销服务商的常见逻辑,无外乎:一,沉淀,将品牌内容、消费人群、供应链等数字化资源沉淀成长期可用的资产;二,打通,将上述资源打通形成闭环,成为一个可以让品牌实现复合式增长的资产库。

营销层面,当品牌能用系统化的视角看待过去相互独立的广告投放活动,让手中的客群、广告内容、投放媒介等形成1+1>2的效果,独特的品牌辨识度和品牌影响力也就随之而来。

趋势三:疯狂买量时代终结,行业迈进科学、健康的营销时代

过去两年,营销人心照不宣的一个爆品公式是"10000小红书+5000抖音+1000B站+1000知乎=1个成功的新消费品牌"。但这种由全民级社交平台发展早期阶段带来的附加红利,已经终结了。据Morketing报道,健康饮品品牌Innocent市场负责人Cassie曾指出,"各个平台因属性差异,在我们与消费者沟通过程中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我们在做各种尝试,找到更加有效的组合方式。"

这也就是说,品牌在摸清不同类型互联网平台的广告效果后,势必要以更针对性、更控制成本、更大回报率的组合方式去进行广告投放。

究其原因,每一种营销渠道都不只在短时间内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其广告效果也会在长期上缓慢释放。譬如,Analytic Partners勘讯咨询的一项研究指出,不同营销渠道的长期和短期ROI显著不同,如付费搜索、电商广告的短期ROI显著高于长期ROI,即此类渠道对产品销售额的短期爆发有提振作用;而付费社交媒体(国内小红书、抖音,国外Instagram、YouTube等)、视频广告、公关传播(PR)的长期短期ROI相对持平,此类广告投放更加有利于品牌的声量齐增。               

来源:Analytic Partners勘讯咨询
来源:Analytic Partners勘讯咨询

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不同广告形式对品牌销售额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广告媒体的投入成本越少则平均自然销售额也会更少。

所以,随着企业越来越注重健康、科学的营销方式,就需要熟悉各营销活动对品牌产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从而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投放组合。

综上,消费者、MarTech技术、广告主维度的三大最新形势,都不约而同指明一个方向:挥别急躁的、不安定的流量为王时代,品牌开始静下来打磨长期价值了

02.
波动中,如何抓住品牌长期价值?

而事实上,一直以来,各大品牌内部都会根据品牌的成长阶段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举个例子:

精准定向母婴人群的新消费品牌Babycare,近六年时间GMV做到了50亿元。首席品牌官Iris去年告诉Morketing,50亿GMV之前他们将一部分品牌广告预算拨在了产品研发上;品牌壮大后,才开始拍摄TVC,做品牌广告的宣传。

我们认为,Babycare代表了许多生于数字广告时代的新锐品牌,在客群和营业额增长到一定水平后,就开始尝试积累品牌资产。对他们而言,只要品牌想长久生存下去,品牌广告就是一个必选项,差别只在于时间早晚。

来源:Analytic Partners勘讯咨询
来源:Analytic Partners勘讯咨询

如上图,Analytic Partners勘讯咨询研究发现,投入更多的品牌广告,能够帮助品牌积累更深厚的品牌资产,赋能长期发展。

由此可见,一方面,无论是老品牌焕新还是新品牌拓圈,都应坚持建设品牌长期价值;另一方面,品牌广告策略,从来都不存在一种"固定解题思路",这取决于品牌的规模、品牌所处的生命阶段、品牌所选择的短期与长期规划等等因素

那么,品牌的产品特性、竞争程度、目标客群等变量诸多,如何才能找到建立品牌长期价值的"最优解"?

来源:Analytic Partners勘讯咨询
来源:Analytic Partners勘讯咨询

举个例子,Analytic Partners勘讯咨询的ROI Genome营销智库研究表明,如果企业处在较为健康、平衡的状态,追求长期和短期ROI同增,此时便可以优先采用公关传播(PR)、付费社交媒体等形式了。当然,如果企业现阶段追求极致的短期影响,增加近期销量的话,那么就可以尝试付费搜索、电商广告等形式;如果更聚焦提振长期影响、提升品牌影响力,那么赞助广告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尝试。

但,在上图的4个象限中,企业如何清晰找准自己所处位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地进行营销媒介选择?

为了实现最佳的协同效果,Analytic Partners勘讯咨询推出了商业分析(Commercial Analytics)解决方案。据官方资料介绍,品牌能够通过更科学的组合模型和分析方法,做出直接有利于业绩的决策。ROI Genome营销智库研究也表明,采用数据驱动决策的企业比不采用的企业增长速度快5倍。

来源:Analytic Partners勘讯咨询
来源:Analytic Partners勘讯咨询

本质上,这种营销量化评估和优化解决方案提供了关于品牌「长期主义」的两点启示:

一,企业要坚持平衡的「长期+短期」营销策略。科特勒经典的5A模型(Aware-Appeal-Ask-Act-Advocate),描绘出了漫长而环环相扣的消费者购买旅程。品牌广告本质上是在和消费人群打一场"心智攻坚战"。过程中,品牌既需要付费搜索、付费社交媒体广告等形式促进消费者产生问询、购买的动力;又需要赞助广告、电视等形式让广大消费者提升对品牌的整体认知,从而使潜在消费者的体量提升,在长期上推动销售增长。

二,企业要重视营销效果评估、营销ROI衡量。传统媒体时代,登上央视广告,就意味着打开了全民知名度,街头巷尾传颂的品牌广告词,就暗示着巨大的品牌收益,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数字广告时代之初,抢搜索引擎广告位,在视频广告中炫技抢夺消费者注意力,这个时代也结束了。前几年,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轮番投一遍,销售额蹭蹭上涨后继续拼抢流量,直至红利收缩到近乎为负,这个时代也要结束了。如今,越来越多企业从实打实的教训中,认识到整合营销的重要性。于是,品牌需要对所有广告渠道数据进行系统、科学地评估与复盘,才可谓之真正的全链路"数字化营销",实现长期获利。

03.
秉持长期主义营销思维的4点好处

建立起一种长线营销思维后,品牌便能在销售额、客群触达、价值观展现等方面真正受益。

首先,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品牌既可以通过刺激消费者购买式的广告保证短期销量,又可以通过深化品牌价值的广告形式在长期上引导消费。这样一来,品牌的营销预算可以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同时不断获得销售额、市场份额的提升。

其次,建立更健康的品牌形象。广告,本身就是品牌和消费者对话的媒介。而过于倚重某一种广告形式,就会放大负面作用,导致消费者心中的品牌或者过于高不可攀、不食烟火;或者太急功近利,频繁促销。长线思维,可以帮助品牌找到与消费者对话的"中间点",构成"推拉模式"的平衡状态,从而收获更立体、健康、正面的品牌形象。

其三,品牌生命周期更持久,保持差异性竞争优势。甚至,这种活力是能够帮助品牌跨越经济周期的。ROI Genome营销智库研究表明,增加了对媒体投入的品牌中有60%的企业后续ROI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增加媒体投入的品牌实现了17%的销售增长。由此可见,通过有效的广告长期面向消费者发声,也十分必要。而且,当长期保持品牌美誉度,品牌也就机会成长为真正的百年品牌。

其四,经营层面,帮助企业打造更科学的品牌营销系统。显而易见,品牌长期主义之下,品牌会灵活、实时地调整不同投放渠道的占比,使营销方法更为科学。而且,这种滚雪球效应,无疑能够帮助品牌建立、落实、扎实品牌资产,让品牌更经得起时间考验。

04.
结语

自品牌概念兴起一来,长期主义就备受推崇。

从传统广告时代迈进数字广告时代后,这种品牌的长期性并未被时代抛弃;如今,以Analytic Partners勘讯咨询的解决方案——商业分析(Commercial Analytics) 为例,一方面,其更全面更有效地衡量和量化业绩增长的背后驱动因素,更准确的评估和优化营销ROI,能够引导品牌作出更合理的营销预算分配;另一方面,其进行销量预测,评估不同潜在场景下将受到的影响,可以助力品牌平衡长期和短期的营销策略,最大化增长潜力,推动品牌实现真正的可持续性发展。

未来,随着数字化营销渠道愈发多元、营销量化评估和优化解决方案的需求将更加强烈。科学地运用好数据,从数据中洞见增长机遇。


]]>
谷歌打击“流氓”借贷软件:限制访问用户通讯录、照片和地理位置等个人信息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北京时间4月7日早间消息,据报道,最近一段时间,作为安卓生态的管理者,谷歌公司遭到了一些批评,即纵容网络借贷平台的应用软件胡作非为,在消费者手机上大肆采集数据,进行骚扰和敲诈。据悉,谷歌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打击这些借贷应用,禁止他们访问借款人手机中的通讯录、照片、地理位置等信息。

  当地时间周三,谷歌宣布,五月底之前,公司将会对Play应用商店中个人金融服务类软件的行为出台新规定,届时,提供个人贷款服务的应用软件可能无法访问用户通讯录和照片等个人信息。

  谷歌提供给安卓软件开发商的详细信息显示,借贷软件以后将限制访问用户手机的地理位置、本手机号和视频内容等信息,这是谷歌商店首次做出这样的限制。

  谷歌整顿的个人金融服务软件,包括了提供个人借款、发薪日借款(为期一到两周的短期贷款)、P2P网络贷款软件,但是不包括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和信用卡相关软件。

  之前的一些研究发现,在谷歌Play商店中,有几百款个人金融服务软件过度采集个人信息,他们要求访问用户手机中极度隐私的信息。这些软件声称,为了进行个人信用核查或风险评估,这些隐私数据是必须的。这样往往能够获得用户的同意。

  然而,在印度、墨西哥等国家,一些安卓手机用户报告称,他们受到了金融服务应用的侵犯,比如一些借贷平台会使用篡改的个人照片进行敲诈,甚至通过通讯录获得的信息,对亲朋好友进行骚扰。

  一些金融服务软件实际上是在“趁人之危”。目前在很多国家,通货膨胀日益严重,能源价格上涨,民众生活成本上升,一些用户很着急获得借款,往往也就同意了借贷平台过度采集个人隐私的要求。

  去年底,网络安全公司“Lookout”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全世界大约有250款安卓金融服务软件,存在过度采集个人隐私数据,并在催债时进行骚扰的违规行为。这些金融软件的累计下载量已经超过了1500万次,目前覆盖了非洲、东南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等地区。

  而在苹果应用商店中,该公司也发现了35款存在问题的借贷软件。在Lookout的研究报告发布后,苹果和谷歌在各自的应用商店中删除了这些问题软件。

  对于新一轮的整顿行动,谷歌官方并未作出评论。据悉,之前谷歌商店已经封杀了所有借款期限低于60天的借贷软件。

  网络借贷平台在全世界快速增长,许多国家也推出了新政策进行规范整顿。在美国市场,谷歌和苹果封杀了所有年利率达到和超过36%的高利贷软件。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肯尼亚和巴基斯坦,两家公司也出台了一些限制措施。

  据悉,目前在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安卓占据了七成份额,预计全球活跃用户多达30亿人,其中也包括中国市场的大量手机用户。


]]>
苹果公司去年在爱尔兰的利润增至693亿美元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北京时间4月7日晚间消息,据报道,苹果(164.66, 0.90, 0.55%)公司提交的备案文件显示,去年苹果在爱尔兰的收入上升至2228亿美元,税前利润增至693亿美元。

这份文件由苹果位于爱尔兰的苹果国际运营有限公司及其国际子公司(以下称“苹果爱尔兰公司”)提交。文件显示,苹果去年在爱尔兰的税前利润达到了693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677亿美元。

相比之下,苹果2022财年营收为3943亿美元,净利润为998亿美元。

同时,苹果爱尔兰公司还向母公司苹果汇回了207亿美元,而2021年为253亿美元。文件还显示,在截至2022年9月底的财年内,苹果爱尔兰公司的运营开支为269亿美元。

自1980年以来,苹果一直在爱尔兰开展业务,并已发展成为该国最大的雇主之一。2022年,苹果爱尔兰公司的平均全职员工人数为56639人,较2021年增加了约4000人。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在爱尔兰的税收安排面临着争议。2016年8月,欧盟委员会曾裁定,爱尔兰政府向苹果提供了非法税收优惠,要求苹果支付131亿欧元(约合143亿美元)的未缴税款。

但2020年7月,欧洲第二高等法院驳回了欧盟的裁定,称欧盟委员会未能证明爱尔兰与苹果的税收安排是非法的国家援助。随后,欧盟委员会提起了上诉。


]]>
最新统计报告:我国网民规模10.67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75.6%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10.65亿,较2021年12月新增手机网民3636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8%。

  《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网民用网环境持续改善,用网体验不断提升,信息无障碍服务日趋完善,推动互联网从接入普及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一是“双千兆”建设持续推进,为民众提供更高质量的用网环境。以千兆光网和5G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构成新型基础设施的承载底座。截至12月,我国建成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1523万个,较上年末接近翻一番水平,全国有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移动网络保持5G建设全球领先,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231.2万个,总量占全球60%以上。

  二是物联网创造更多元的接入设备和应用场景,提升用户网络使用体验。截至12月,我国移动网络的终端连接总数已达35.28亿户,万物互联基础不断夯实;蜂窝物联网终端应用于公共服务、车联网、智慧零售、智慧家居等领域的规模分别达4.96亿、3.75亿、2.5亿和1.92亿户。海量的新设备接入网络,进一步丰富了数字终端设备和应用场景,持续提升网民使用体验。

  三是适老化改造及信息无障碍服务成效显著,持续促进数字包容。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和《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水平评测体系》,并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和无障碍专项行动,十余项适老化标准规范相继出台。截至12月,有关部门指导企业为老年用户推出远程办理、故障排除等电信服务,组织648家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改造。

  四是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提升。《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较2020年提升1.9个百分点。

]]>
复星旅文公布2022年全年业绩 营业额同比增长85%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 2022年集团旅游运营的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增长85%。经调整EBITDA大幅转正,从2021年的人民币2.1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人民币23.45亿元。归属于股东之亏损较2021的亏损27.19亿元大幅收窄至2022年亏损为5.45亿元

  • 2022年,Club Med录得营业额达人民币120.11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108%,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9%

  • 三亚亚特兰蒂斯虽受中国疫情影响全年营业额有所下降,但于得益于期出色的产品竞争力,于中国大陆疫情受控的2022年前两个月及7月持续保持强劲势头

  • 2022年,新项目稳步推进。丽江复游城营业额同比增长逾九倍。太仓复游城工程进展顺利推进,计划将于2023年下半年开业

  • 全球范围旅行限制进一步放宽后集团海内外业务全面迎来强势反弹。2023年首两月,Club Med营业额较2022年同期增加55%;三亚亚特兰蒂斯及丽江复游城营业额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加10%及增加149%

  • 聚焦休闲度假旅游的全球领先综合性旅游集团之一 ——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复星旅文"或"集团",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1992)公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年内")全年业绩。年内,虽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于全球蔓延,但随着主要客源国旅行限制的放松,集团于欧非中东和美洲地区业务复苏态势显着,录得强劲增长。

    年内,度假村及旅游目的地运营以及旅游休闲服务及解决方案(统称为"旅游运营")的营业额 (按一致汇率计)录得人民币145.03亿元(2021年:人民币78.53亿元),同比增长85%;集团收入增长至人民币137.78亿元(2021年:人民币92.61亿元),同比增长49%;经调整EBITDA为人民币23.45亿元(2021年:人民币2.13亿元)。

    Club Med营业额同比倍增,高星级度假村容纳能力占比持续提升

    2022年,Club Med录得营业额达人民币120.11亿元,与2021年相比增长108%,恢复至2019年的99%。容纳能力与2021年相比增长62%,恢复至2019年的92%。其中,欧非中东、美洲及亚太地区度假村的容纳能力分别较2021年增长97%、44%及43%,并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86%、104%及90%。2022年,全球平均床位入住率约为61%,与2021年相比增长6个百分点;而平均每日床位价格为人民币1,468元,按一致汇率计,与2021年及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约15%及20%。

    与2021年的经调整EBITDA负人民币1.36亿元相比,2022年Club Med的经调整EBITDA增至人民币21.88亿元,且恢复至2019年的96%。

    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Miches度假村
    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Miches度假村

    2022年,美洲地区业务复苏强劲,营业额较2021年增长89%,较2019年增长33%。于北美,除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的市场需求复苏外,分别于2021年及2019年新开的魁北克Charlevoix及多明尼加共和国Miches度假村亦致容纳能力提升并带动增长,2022年度假村的平均床位入住率分别为53%及70%。于2022年期间,巴西成为业务量排名第五的销售市场,与2021年相比增加了74%,与2019年相比更增加了48%。

    集团专注升级策略以发展度假村业务,于2022年集团新开了位于中国东北的长白山度假村、西班牙的Marbella度假村、中国华东的千岛湖度假村、位于北京的延庆度假村(二期)丽璟楼、位于法国的New Tignes及Val d'Isere 尊享系列度假村及位于日本北海道的喜乐乐云栖Kiroro Peak度假村(一期)。2022年,集团四星级、五星级及以上星级度假村的容纳能力占集团度假村总容纳能力的95%,较2019年增加10个百分点。

    2023年前两个月,营业额较2022年同期增加55%,及较2019年增加26%,而所有地区的营业额较2019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增长。全球度假村的平均床位入住率达72%,全球容纳能力较2022年同期增加21%,较2019年同期恢复至100%。

    凭藉良好的预订量,已可预见Club Med于2023年全年需求将继续增长。截至2023年3月11日,2023年上半年的累计预订量,按一致汇率计,以住宿、旅游及服务之营业额表示,较2022年3月11日录得2022年上半年的营业额增加36%,较2019年3月11日录得2019年上半年(疫情前)的营业额增加约25%。2023年下半年Club Med的累计预订量(以住宿、旅游及服务之营业额表示)按一致汇率计,较2022年3月11日录得2022年下半年的累计预订量增加约23%,较2019年3月11日录得2019年下半年(疫情前)的累计预订量增加约20%。

    于2023年年初至2025年年底,集团计划新开度假村或空间达17家。至2025年,连同新开设和翻新的度假村,部分由老旧度假村的关闭所抵销,集团预计年容纳能力将较2022年增加逾20%。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副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兼Club Med集团首席执行官Henri Giscard d'Estaing先生表示:

    "随着2021年下半年市场强劲复苏,我们的2022年业绩显示欧非中东的Club Med业务大幅回升及加快发展。亚太少数地区仍在实施旅游限制,同时中国疫情反复仍然影响集团业务,但Club Med仍能在全球各地有效控制相关影响。Club Med集团营业额较去年倍增,已回到疫情前水平。受惠于业务模式转型,我们的经营利润超越2019年,并实现净利润转正。

    2022年是我们升级战略实施的重要里程碑。Club Med 已建立73年来最优秀的度假村组合,七家高端度假村开业之后,高端设施占总容纳能力的比例已扩大至95%。

    我们对2023年上半年的前景保持乐观,亚太旅游市场的报复式反弹将维持强劲动力,而且我们具备必要的资产支撑未来的增长,虽然加速节奏仍需视乎敏感的地缘政治及经济因素而定。"

    国内业务于疫情受控期间保持韧性,并于旅游重启后快速反弹

    2022年,受中国奥密克戎新冠疫情多次反复的负面影响,集团旗下三亚亚特兰蒂斯营业额录得约人民币8.77亿元,同比下降40%,客房收入约人民币5.03亿元,其他经营收入约人民币3.75亿元。客房平均每日房价约人民币2,440元较2021年增长1%,平均入住率达43%。

    集团国内业务持续保持韧性。于中国大陆地区疫情基本受控的2022年首两月期间,得益于其出色的产品竞争力和休闲度假需求释放,三亚亚特兰蒂斯运营保持活跃的增长势头,营业额录得人民币3.62亿元,同比增长约44%,足以证明其一直是国内旅客假期出游的首选地之一。2022年7月,随着暑期亲子度假需求的爆发式反弹,三亚亚特兰蒂斯录得营业额约为人民币2.15亿元。2023年以来,得益于新冠疫情相关的旅行限制解除,2023年首两月,三亚亚特兰蒂斯全面复苏且超越疫前水准。录得营业额人民币3.99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0%,平均客房入住率达96%,客房平均每日房价达2,893元。

    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丽江度假村
    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丽江度假村

    2021年下半年,Club Med丽江度假村、丽江复游城爱必侬度假公寓、湖区营地均投入运营。2022年,丽江复游城虽受中国疫情反复的负面影响,但得益于第三季度表现亮眼,2022年全年录得营业额为人民币8,900万元,到访人次约为17万人。2023年首两月,丽江复游城录得营业额人民币1,80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49%,到访人次为2.7万人;Club Med丽江度假村录得营业额人民币1,620万元,平均每日床位价格为人民币1,080元,床位平均入住率达45.7%,未来前景可期。

    部署并高效执行轻资产战略,积极探索引入战略伙伴共同开发机会

    集团自成立以来,采取轻重结合的项目开发模式。2022年,复星旅文对部分重资产自持项目进行了退出,以此换取更多流动性,加速轻资产转型。

    集团亦积极探索就存量自持物业的出售。2022年6月,集团将位于希腊的Club Med Gregolimano度假村项目出售予法国REITS Primonial REIM,并将其租回。此项业务带来现金流量净流入人民币4.60亿元。9月,集团出售美国Sandpiper度假村,现金流量净流入为人民币3.86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Club Med的11家度假村为自有模式,40家度假村为租赁模式,15家度假村为管理合约模式。

    就现有旅游目的地项目,正基于项目实际情况及自身战略优势,探索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机会,共同发展;就未来的旅游目的地项目,不排除在项目前期引入战略合作伙伴,进一步发挥集团综合运营优势,输出全周期的管理服务。

    三亚·亚特兰蒂斯
    三亚·亚特兰蒂斯

    复星国际联席首席执行官、复星旅游文化集团董事长徐晓亮先生表示:

    "尽管过去一年全球旅业受多方面不确定性影响依旧挑战重重,复星旅文得以凭借全球化的布局及灵活的战略应对实现整体业务的强势反弹。Club Med营业额与EBITDA同比大幅倍增,已几乎与2019年持平。今年首两月业绩‘开门红’也让我们对之后业务的全面复苏愈发充满信心。

    展望2023,疫情阴霾已逐步消退,市场需求正加速释放,历经三年考验和磨炼的复星旅文也将以更坚韧的姿态与更清晰的战略,全力把握市场复苏良机,积极优化资本结构,推动业绩重回可持续的盈利增长,不负股东对我们的信任与期望。"

    关于复星旅游文化集团(股份代号:1992.HK)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简称"复星旅文",股份代号:01992.HK)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集团之一。作为复星"健康、快乐、富足、智造"四大业务板块之一"快乐"板块的的核心组成,复星旅文以"度假让生活更美好"为使命,致力于引领度假生活,智造全球领先的家庭休闲度假生态系统。

    集团旗下品牌及产品包括精致"一价全包"度假的全球领导者、在全球运营60余座度假村的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一站式海洋主题的高端旅游度假综合体三亚·亚特兰蒂斯,一站式国际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太仓复游城与丽江复游城等。


    ]]>
    持续的收购热潮:HPE收购基础设施监控初创公司OpsRamp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HPE近日宣布将收购初创公司OpsRamp,该公司的平台可以帮助企业检测和修复基础设施的故障。这也是HPE自今年年初以来进行的第四次收购。

      HPE公司首席技术官Fidelma Russo表示:“如今客户使用不同的IT运营模式和工具管理多种不同的云环境,这大大增加了数字运营管理的成本和复杂性。OpsRamp和HPE的结合将消除这些障碍。”

      当基础设施监控工具检测到企业系统中存在潜在故障的时候就会发出警报。以前,很多此类警报包含重复数据,这让故障排除计划变得很复杂,有时候也有误报或故障通知警告,证明是例行系统更改。

      OpsRamp的同名平台号称可减少管理员必须审查的警报的数量。OpsRamp称,该平台可以删除多达95%不必要的警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来过滤重复的通知和误报。

      在隔离确实值得管理员注意的警报之后,OpsRamp会按紧急程度对警报进行优先级排序。然后,平台将每个警报发送给最有能力解决问题的管理员。据称,OpsRamp的AI算法会显示有关每个故障的关键技术信息,以帮助加快故障排除的速度。

      除了监控功能外,OpsRamp的平台还包括了一个工作流自动化工具。该工具让管理员可以创建无需手动输入即可执行常见维护任务的脚本,例如,企业可以使用OpsRamp平台在可用时自动下载防病毒更新。

      HPE表示,OpsRamp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数以千计的客户。这家数据中心设备巨头本身就是OpsRamp的客户,同时也是投资者。HPE公司旗下的Pathfinder风险投资部门参与了OpsRamp在2020年的3750万美元融资。

      此次收购预计将于7月底完成。收购完成之后,HPE打算把OpsRamp的技术整合到自己的GreenLake产品组合中。GreenLake是一种数据中心系统和软件工具的集合,让企业可以像在公有云中一样以现收现付的方式购买,而不是预先购买所有东西。

      GreenLake也是HPE收入增长战略的一个核心支柱。上个季度HPE披露,GreenLake产品组合的年化经常性收入已经超过10亿美元,正在帮助65000家客户管理超过200万台联网设备和超过1 EB的数据。

      收购OpsRamp是HPE公司自年初以来宣布的第四次收购。今年1月,HPE收购了AI开发工具提供商Pachyderm,Pachyderm的软件可以更轻松地创建数据管道和自动化工作流程,帮助管理AI项目中使用的信息。

      HPE今年还收购了其他两家网络技术供应商。几周前,HPE刚刚收购了初创公司Axis Security,其平台可以帮助企业保护员工与工作应用的网络连接。早些时候,HPE收购了一家名为Athonet的公司,该公司主要提供构建5G基础设施的技术。


    ]]>
    大华股份控股子公司华睿科技引入8位投资方增资2.6亿元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大华股份发布公告称,2023年3月17日,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投资者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大华股份同意控股子公司浙江华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睿科技”)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宜宾绿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无锡芯创一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朱江明等共计8位投资者(以下合称“投资方”)。

      投资方将向华睿科技货币增资260,000,061元(8,934,710元作为新增注册资本,其余计入资本公积金),合计获得增资后华睿科技12.58%股权。本次增资完成后,大华股份持有华睿科技的股权比例由41.0878%变更为35.9171%,华睿科技仍属于其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控股子公司。

      各方同意,本次增资的华睿科技估值为投前估值人民币180,600.8565万元,投资方认购华睿科技新增注册资本的价格为29.10元/股。

      大华股份表示,本次华睿科技引进上下游产业投资者,有助于优化股权结构并增强自身资金实力,进一步提升竞争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公司及华睿科技在机器视觉和移动机器人领域长期稳定发展。本次交易完成后,华睿科技仍为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内公司,不会对公司经营及利润造成重大影响,不存在损害本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不影响公司的独立性。

      具体的增资情况如下:

    1 


    ]]>
    优必达与Google Cloud成为策略合作伙伴 推动云端串流游戏发展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云游戏产业领导者日商优必达株式会社(Ubitus K.K.)与Google Cloud今日宣布成为策略合作伙伴,以共同推动云端串流技术在游戏产业的发展。基于此合作计划,优必达选择Google Cloud作为其主要的云端服务供应商,并在Google Cloud的云端环境中,运行大量的工作负载。此外,优必达GameCloud解决方案将可在Google Cloud Marketplace上取得,提供更多游戏开发人员云端游戏串流技术。而优必达亦与业界诸多知名游戏主机业者以及游戏发行商合作,协助游戏开发人员将优秀作品带给世界各地的玩家们。

      游戏业者需要串流技术供应商的协助,以帮助它们大幅提升成本效益。透过将硬体规格需求转移到云端环境上,游戏业者可以使玩家在电视、手机等任何装置上、任何场景下体验他们最喜爱的游戏,并以4K超高解析度呈现串流影像。这有助于游戏公司触及新的受众、开启新的商业机会,并改善客户体验。

      双方将透过以下方式针对游戏产业,共同推动云端串流数位转型:

      加速市场创新:优必达借助Google Cloud全球性的服务规模、GPU和VM资源,以及在资料、人工智慧(AI)与机器学习(ML)领域方面的专业知识,期望提升其在云端游戏、流行时尚、房地产、汽车等产业领域上,所提供的云端串流以及随选服务的品质及效能。

      让串流解决方案更加容易取得:优必达受专利保障的GameCloud解决方案,将于Google Cloud Marketplace提供使用,增加对有意在全球发布内容的游戏商之支援。

      云端游戏发送的数位化转型:优必达将利用Google Cloud开放式的基础架构、强大的安全防护网,以及在资料、人工智慧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提升全球云端游戏发送的效率。

      优必达创办人暨执行长郭荣昌表示:“藉由与Google Cloud合作,我们将能提供兼具高度弹性以及能效的串流服务,满足客户的市场策略需求。我们双方的合作,也能使游戏开发商更轻松的将高拟真与互动式的内容发布到全球任何装置上,包括主机电脑、行动装置、平板电脑、IPTV和VR/AR头戴式装置。”

      Google Cloud for Games总监Jack Buser表示:“当Google在探索云端串流游戏的前景时,发现到优必达强大的解决方案已为游戏界订下全新标准。透过与优必达的合作,将再次展现Google Cloud致力于为所有装置提供即时串流服务的承诺。”


    ]]>
    任正非谈ChatGPT:人工智能模型的应用比模型本身更有前途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近日,华为公司在深圳坂田总部隆重举办“难题揭榜”火花奖颁奖典礼,同时组织了创始人、CEO任正非与部分获奖教师、专家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上,任正非表示,华为聚焦AI底层算力平台建设,而ChatGPT对华为的机会就是会把计算撑大,把管道流量撑大,这就给华为的算力平台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市场机遇。

      “未来在AI大模型上会风起云涌,不只是微软一家。”任正非说道,人工智能软件平台公司对人类社会的直接贡献仅占2%以下,98%的贡献都是面向工业社会、农业社会领域。AI服务普及需要5G的连接,德国之所以力挺华为的5G建设能力,就是因为要推进人工智能对德国工业的促进作用,推动工厂的生产无人化建设。

      在中国的湘潭钢铁厂,从炼钢到轧钢,已经实现了“无人钢厂”;在天津港,装卸货物也实现了无人化管理,代码一输入,就可以将集装箱从船上自动搬运下来,然后用汽车运走;在山西煤矿,采用5G+人工智能后,人员减少了60%~70%,大多数人在地面的控制室穿西装工作……这些都是已经大规模使用的例子,在这些过程中,5G、AI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

      ChatGPT对华为的算力平台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市场机遇。ChatGPT对算力的需求较大,对算力平台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华为聚焦底层算力平台,为应用平台的建设打造算力基础。任正非还指出,未来还要关注AI的应用,尤其是在工业、农业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模型的应用有时比模型本身还有前途。”任正非讲道。


    ]]>
    思摩尔发布2022年财报:营收121亿,研发投入翻倍布局四大赛道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3月20日,思摩尔国际(06969.HK)发布2022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思摩尔2022年营业收入121.4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11.7%,经调整后2022年全年净利润为25.75亿元。

    思摩尔国际董事会主席陈志平表示,2022年公司处在快速变化且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中,主要市场所在国家对新型雾化产品的监管政策逐渐明晰,但短期内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一个过程,对公司业务产生一定影响。未来公司将把忧患思虑和敏捷行动合二为一,致力于践行合规经营,把握新的增长机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海外营收占比超80% 研发投入翻倍带来技术革命 

    财报显示,思摩尔2022年营业收入121.45亿元,同比减少11.7%,经调整后2022年全年净利润为25.75亿元。

    营收稳健的背后是思摩尔的积极布局和收入分布的多样化。2022年思摩尔零售客户业务(APV)14.66亿元,企业客户业务(ODM)收入为106.79亿元,其中美国市场保持稳定,收入占比35.4%,中国市场因处于监管适应期,收入占比降至21%。

    去年思摩尔积极布局的新市场和新产品取得高速增长,欧洲和其他市场的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24.1%提升至2022年的43.6%,增加19.5个百分点。

    美国市场方面,思摩尔凭借在技术和制造上的领先优势,灵活的商务政策助力大客户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并成为第一。中国市场方面,思摩尔坚持合规经营,六家子公司均已获颁生产许可证。

    财报显示,2022年思摩尔坚持长期主义,持续加大投入提升研发能力,全年研发费用投入13.72亿,较2021年的6.71亿同比增长104%。思摩尔巨额研发投入带来的科研成果,正在转化为新技术、新平台和新应用,助力布局四大赛道。

    去年出口创汇98.8亿 首款医疗雾化给药装置年内上市

    财报显示,医疗雾化有望成为思摩尔的下一个增长曲线。公司正式成立了美国医药研究院,并且组建了世界级的吸入医药研发团队,该研究院致力于新型吸入药物的研发,通过吸入给药的方式,达到靶向治疗肺部和肺部以外的疑难疾患。研究院正在面向欧美市场开发相应的产品,公司已经开始在美国和欧洲启动相关实验,并被美国FDA授予第一款孤儿药资格。国内方面,思摩尔自研自造的首款医疗雾化给药装置已取得生产许可证,今年有望上市。

    作为"有爱的追梦人",思摩尔持续以实际行动回应公众期待,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在环境治理方面,思摩尔积极研发可降解、可回收的环保技术解决方案,致力于全方位实现"零碳企业"的目标。去年4月25日,思摩尔在行业率先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在2050年前实现运营排放碳中和、2030年前实现30%能耗来自可再生能源,全球ESG评级长期位于行业前列。

    此外,思摩尔去年通过向海外市场出口创汇98.8亿元,主动参与"稳就业",不断优化制造基层人才结构,加大对技术类、品质类、生产管理类技能型人才的招聘需求;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2022年3月捐款300万港元驰援香港抗疫,9月捐赠100万驰援泸定抗震救灾,多次被机构和媒体颁发"企业社会责任奖"。


    ]]>
    宁德时代去年营收净利润均超过韩国三大厂商 研发投入也更高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3月20日消息,据外媒报道,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全球涌现出了多家电池制造商,市场份额靠前的包括国内的宁德时代,韩国的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及日本的松下,随着电动汽车需求的增加,他们的营收也在不断提升。

      而从研究机构的数据来看,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净利润,国内的宁德时代在去年都要高于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电池业务的三家韩国厂商。

      在营收方面,宁德时代去年为3285.94亿元,折合约476亿美元,同比增长152.07%;LG新能源为194亿美元,三星SDI为153亿美元,SK On为58亿美元,三家公司合计营收405亿美元,较宁德时代还低71亿美元。

      更高的营收,也就意味着宁德时代有更高的市场份额。机构的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去年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为37%,较2021年提升4个百分点。韩国三大厂商中最高的是LG新能源,但去年的市场份额下滑6个百分点,降至23%。

      利润方面,宁德时代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7.29亿元,折合约44.51亿美元,同比增长92.89%;韩国三大厂商中,LG新能源为5.33亿美元,三星SDI为6.1亿美元,SK On则是出现了7.62亿美元的净亏损,三家公司的净利润还不到宁德时代的一成。

      更高的营收,也就意味着宁德时代有能力在研发及产能扩张上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外媒在报道中也提到,宁德时代去年在研发上的投资约为22亿美元,明显高于LG新能源的6.1亿美元和三星SDI的7.62亿美元。


    ]]>
    这个600亿母婴市场即将起飞!国际品牌押注中国市场,这些商品卖爆了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天下网商 章航英

    编辑 吴羚玮

    “每到春暖花开,不是鼻子塞、眼睛痒,就是喉咙痒,严重的时候两个鼻子都塞住,无法呼吸,只能坐着睡觉。”杭州一位8岁孩子的妈妈陈女士表示。

    这本是一个适合出游享受春光的时节,但是有一群人却只能经常闷在家里,出门都只能小心翼翼。因为过敏体质,接触空气中的尘螨和花粉就会引起不适。陈女士的孩子就是在3岁时,被确诊为过敏体质,从此陈女士在带孩子出门前除了看天气预报,还得监测花粉浓度,一旦浓度过高就只能“全副武装”。

    另一位家长告诉《天下网商》,她的孩子从小就对高蛋白食物过敏,每次做饭都要给孩子专门制作几道蔬菜。

    过敏,远比我们想的要普遍。根据天猫国际发布的《2023中国儿童防敏市场发展洞察》显示,中国有超过4成的婴幼儿正在或曾经发生过过敏症状。

    据了解,我国儿童过敏性疾病患者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快速提升。以哮喘为例,14岁以下儿童的哮喘患病率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上升了43%。过敏,已经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

    当90后、00后等新手爸妈纷纷科学育儿、精细育儿,对孩子过敏的重视度不断提升,相关需求也在喷发。天猫国际上与低敏需求高相关的特配奶粉、益生菌、湿疹膏等叶子类目保持高速增长。在国内,过敏相关的研究和治疗仍在初级阶段,只有一些大型儿童专科医院才设立了专门免疫科室。尽管一些家长已有使用相关产品对过敏进行舒缓干预的意识,但仍存在许多误区,推动低敏市场科普教育显得急迫而关键。

    天猫国际与低敏育儿赛道头部品牌雀巢跨境能恩、a2、Culturelle、纽迪希亚、0敏星球、爱他美Essensis、美赞臣、美素佳儿、SMARTYPANTS、Gisbuer、INNERHEALTH、inne、Aveeno嘉宾代表共同牵头组成“中国宝宝敏感防愈生态共同体”,并于大会现场举办共同体启动仪式

    对此,天猫国际作为领先的跨境电商平台,举办了“首届中国宝宝敏感防愈大会”,联动资深儿童专家和国际头部品牌等成立「中国宝宝敏感防愈共同体」,同时发布了历时半年与易观分析合作的母婴行业首个儿童低敏赛道的白皮书——《2023中国儿童防敏市场发展洞察》,希望建立防敏科学标准,普及防敏知识,推动行业向前迈进,让超过5000万过敏孩子得到最专业的帮助。

    一个重要但“隐性”的市场,年均增长30%

    医学上有一种“卫生假说”的解释,随着城市化、生活方式改变,环境越来越清洁,感染性疾病是变少了,但过敏性疾病却日渐增多。因此过敏也有 “文明病”“富贵病”的说法。一般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儿童过敏发病率越高。从国际上来看,欧洲和美国过敏的发病率较高。

    虽然中国新生儿人数在下降,但过敏患病率在持续增加。据白皮书,中国有超过4成的婴幼儿正在或曾经发生过过敏症状。报告还显示,预计中国0-14岁过敏儿童将维持在5500万。

    过敏症状,也与年龄有着正相关性。

    根据白皮书,一般来说,6个月新生儿的湿疹发病率较高,1岁后食物过敏比较普遍,2-3岁以上的儿童则更会为过敏性鼻炎烦恼,很多家长还习惯将过敏性鼻炎当成感冒治疗;5岁以上儿童则更容易患上哮喘疾病,另外,寻麻疹等皮肤过敏症状也容易高发。

    在食物过敏一项,美国父母每年应对孩子食物过敏问题支出250亿元,这个数字是2022年中国儿童防敏整体市场规模的2倍,这预示着中国防敏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从2018到2022年,中国儿童防敏市场零售规模从138亿元增长到666亿元,防敏赛道复合增长率达到30%,未来五年仍将超过两位数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095亿元。

    防敏赛道,已经成为国内增速最快的母婴细分赛道之一。目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渠道仍是线下母婴店,但整个防敏市场正在加速向线上渠道,尤其是跨境电商渗透。儿童防敏市场在海外起步较早、发展更为成熟,随着过敏症状持续上升态势,一些在防敏领域已有布局的国际品牌也纷纷通过跨境平台进入中国市场。

    防敏赛道热了!特配奶粉、益生菌卖爆

    据《2023中国儿童防敏市场发展洞察》,在儿童过敏症状中,食物过敏、皮肤过敏和呼吸道过敏是三大主要症状。

    首都儿研所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赵京表示,婴幼儿食物过敏患病率较成人更高,及早干预食物过敏原的致敏作用,可以抑制变态反应的进程。

    目前市面上产品主要分对因型和对症型两类。对因型产品如益生菌、水解奶粉等,可以干预过敏反应进程、减少抗原吸收,或者促进新生儿免疫系统成熟从而减少过敏反应;对症型,如一些舒敏护肤品、洗浴用品、鼻喷等,虽无法干预过敏反应进程,但是可以缓解过敏症状。

    据了解,由于国际品牌在防敏领域的起步更早,在研发、品牌和市场积累方面更深厚,因此目前在市场上更受家长青睐。譬如在低敏奶粉领域的雀巢跨境能恩和纽迪希亚特配,低敏营养品领域的康萃乐;低敏婴童洗护的艾惟诺、妙思乐和雅漾等。

    天猫国际母婴行业负责人陈珂

    “我们基于品牌效应和技术壁垒做了一些梳理,发现跨境品牌扛起了市场快速发展的旗帜。在品牌效应高、产品技术壁垒高的领域,例如特配奶粉,一些具有百年历史或者医药背景的国际品牌驱动了整个赛道。”天猫国际母婴行业负责人陈珂表示。

    目前天猫国际上有低敏产品如特配奶粉、低敏营养品、低敏洗护等50多个品牌。据了解,2022年天猫国际在防敏赛道上整体同比增长超25%,其中有8个破亿品牌,并持续在引进更多低敏跨境品牌和新品。

    饮食过敏是危害孩子健康的常见症状,约半数孩子会出现复发。针对饮食过敏,占比最大的类目是特配奶粉,其中包含氨基酸和适度、深度水解奶粉,在天猫国际上保持着超过30%的同比增速。

    在氨基酸奶粉市场占比达到80%的纽迪希亚,从2006年把第一款治疗婴幼儿食物过敏奶粉「纽康特」引进中国便持续在线上下进行牛奶蛋白过敏的知识科普,在天猫国际上的生意每年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纽康特”“纽太特”系列产品突破一个亿的成交。纽迪希亚在低敏新品研发上也保持着高创造力,今年即将上市的纽康特星诺,将欧洲专利益生菌益生元成分加入氨基酸配方粉,让宝宝在脱敏的阶段也能呵护肠道健康,提高自护力。

    纽迪希亚高级市场总监孙红霞表示,低敏配方奶粉的新品发展上呈现3个核心趋势,“年龄段由0-1岁向1-10岁延伸、功能性添加受到消费者高度关注、更多跨境产品引入低敏配方粉赛道”,纽迪希亚以此为导向展开低敏产品的布局。

    而在需求更大的水解奶粉领域,头部品牌雀巢不断整合全球科技研发资源,持续推动适度水解配方升级,1991年在能恩系列奶粉中添加双歧杆菌,2017年将母乳低聚糖添加到婴幼儿配方中。

    “作为雀巢跨境母婴事业部,我们希望第一时间引入雀巢在全球最先进的配方、最领先的产品和最前沿的防敏理念给到中国消费者。” 雀巢大中华大区跨境母婴总经理黄甄颖女士表示。以雀巢跨境产品能恩[全护]3为例,特含100%适度水解小分子乳清蛋白,结合5种母乳低聚糖HMO和活性益生菌Bb-12的活性营养组合,以“攻守兼备”的低敏新观念双向守护宝宝健康,在天猫国际去年成交破亿,引领跨境适度水解品类增长。

    同时,越来越多跨境奶粉品牌在加快布局低敏市场的脚步,2020年美赞臣在天猫国际上线美赞臣特配海外旗舰店,美素佳儿跨境也推出了首款适度水解奶粉。

    据白皮书,呼吸道过敏一般首次发生在宝宝4-6个月时,且近6成宝宝易复发。另外,相比于皮肤过敏和食物过敏,呼吸道过敏更易被家长忽视或难以判断。

    在针对呼吸道过敏增速最快的益生菌类目下,跨境品牌也通过不断挖掘消费者需求,推出更多元新品。

    连续6年全球益生菌销量第一的全球益生菌领导品牌康萃乐,针对不同功效和年龄在中国市场不断创新儿童益生菌的剂型和功能性。康萃乐母公司帝斯曼i-Health副总裁Jason.Zhang表示,康萃乐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决策是基于天猫国际的用户洞察和大数据分析,推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在2020年之前,康萃乐很大一部分业务来自于一款儿童低敏粉剂单品,但是在经过天猫国际数据洞察后,捕捉到一个新的机会——大童肠道健康需求越来越旺盛,且针对大童的产品不再局限于粉剂这一样式。康萃乐随即开始调整产品矩阵,推出了咀嚼片等更适合3岁以上儿童的新品,今年2月,在天猫国际全球首发专门针对于中国市场推出的舒鼻益生菌,一上线的第一个月成交突破3000件,持续的造新能力让康萃乐一直保持全年成交同比50%以上增长。

    推动市场教育是关键,天猫国际逐步建立低敏定义及标准

    天猫国际母婴行业负责人陈珂透露,天猫国际很早就观察到平台上增长的低敏需求,并做了相关布局。

    2019年,天猫国际在做新品类孵化时,注意羊奶粉的增长趋势并首次发现消费者对于低敏的需求,而在20年特配奶粉类目的高速发展,天猫国际开始拓宽对于过敏宝宝的产品需求理解,从而持续引入多元化的低敏产品,例如益生菌等针对肠胃、呼吸道过敏的营养品和湿疹膏、低敏面霜等针对皮肤过敏的洗护产品。

    如今,虽然防敏意识已经逐步建立,但很多家长仍缺乏专业的防敏知识、陷入一些误区。譬如将过敏性鼻炎误认为是普通感冒;出现食物过敏症状后,在没有查清过敏源的情况下,就盲目避食,后期容易出现各种意外。

    孩子过敏,很多家长手足无措,甚至过度反应。他们习惯采取干扰性的解决方案,希望一个产品就能针对所有症状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有一部分心态则是忽略,认为过敏问题会随着儿童成长免疫力提升自然解决,但这将导致过敏问题变成一个慢性疾病。因此眼下预防大于治疗就格外重要,需要和医生、专业营养师共同合作,推动市场认知教育。

    中国防敏市场从2020年开始萌芽,整个赛道仍处于发展初期。眼下正处在消费者意识觉醒的关键节点。为推动低敏赛道发展,天猫国际主要分“两步走”。

    第一步,梳理低敏商品赛道,打造低敏心智。

    从两年前开始,天猫国际引入更多低敏品牌去丰富货品供给,同时在消费者端进行知识普及。2021年,天猫国际第一次打出“低敏日”,联动众多跨境奶粉品牌发起“世界防敏 宝喂计划”,号召更多父母重视婴幼儿过敏问题。2022年7月,第二届“低敏日”上,天猫国际建立了低敏奶粉的定义,把氨基酸、深度水解奶粉归类适用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而适度水解、羊奶粉及A2奶粉归类更加适合于肠道敏感的宝宝。同时,天猫国际开始逐步从货品到结合消费者需求去做更多C端的低敏知识普及。天猫国际在去年9月联动国务院下属关心下一代委员会、5个保健医院展开防敏科普活动,并在10月与银泰合作,在杭州开设全国首个低敏育儿室试点,并计划今年将低敏母婴室推广到全国。

    今年2月,作为天猫国际新趋势品类营销的第一阵地,「天猫国际开眼日」在全域推出低敏周特别企划,以“原来这是过敏了”为主题,联动16个商家开展低敏周直播大讲堂,连续7天专家接力全方位解读宝宝过敏问题,科普低敏育儿知识。

    第二阶段,建立标准、为消费者的购物提供问诊服务。

    2022年,天猫国际品质联盟联合中检科(北京)化妆品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首个平台低敏洗护的定义范围,并对相关商品进行监测,通过100多项严格的成分检测后,才能拿到前台“低敏洗护用品“的打标认证。同时,天猫国际上还出现了为过敏家庭人群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新模式品牌——0敏星球。0敏星球在签约了一批专业的医生和营养师,在店铺内对有需要购买低敏产品的用户进行初步的诊断后,提出立即就医还是购买舒敏产品的建议等。作为低敏产品一站式“集合店”,消费者既能在0敏星球一站式购买到多种低敏产品,还能得到专家的初步诊断建议。虽然上线不到一年,但0敏星球规模已经过亿。

    天猫国际母婴行业负责人陈珂认为,虽然低敏赛道仍在起步,但他比较欣喜看到了像0敏星球这样的新模式。这意味着,一个新的生态正在形成,也代表了行业未来一个可能的方向。一些低敏品牌也计划在店铺内打通专业医生问诊,希望为用户输出专业的过敏知识提供有效的购物建议。

    康萃乐母公司帝斯曼i-Health副总裁Jason表示,过敏的原因非常复杂,这是一个大的生态。单靠一个品牌不能推动行业突破性发展,中国用户需要的是整体解决方案。

    “在空白的市场建立起一个标准非常重要,一是让消费者建立对品类的认知,原来孩子过敏有这么多适用的产品和方法,另一方面是让品牌对市场更有信心,更好的去做符合市场规范、消费者需要的产品。”陈珂表示,新兴行业只有在打好地基才能良性发展。

    据透露,此次防敏行业大会只是开始,未来三年天猫国际将持续投入,每年都将召开行业大会,挖掘消费者痛点、洞察市场机会、拓宽优质供给,引领更多跨境新品牌进入赛道,把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带到中国市场。

    参考资料:

    1.《2023中国儿童防敏市场发展洞察》

    2. 生意参谋雀巢能恩海外旗舰店

    3. 生意参谋纽迪希亚特配海外旗舰店

    4. 生意参谋Culture康萃乐海外旗舰店

    5. 雀巢“科学早防御,安心敏感季”联合发布会


    ]]>
    微软Xbox负责人:将Xbox游戏带到智能手机 “非常简单”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IT之家 3 月 20 日消息,几周前,微软 Xbox 负责人 Phil Spencer 首次透露,该公司计划推出自己的移动游戏商店,以更好地与苹果和谷歌竞争,日前他在接受 FT 的最新采访时更多地谈论了这个计划。

    Spencer 表示,微软将利用欧盟的数字市场法案。该法案将迫使苹果和谷歌从 2024 年 3 月开始向第三方应用商店开放其 iOS 和 Android 移动操作系统。Spencer 说,他们希望将其 Xbox 游戏以及其他发行商的游戏带到各种类型的屏幕上,他称:“今天,我们无法在移动设备上做到这一点,但我们希望构建一个我们认为将会开放这些设备的世界。”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的计划也将与其移动游戏商店计划相关联,他表示如果交易顺利完成,能够提供《使命召唤:移动版》、《暗黑破坏神:不朽》和《糖果粉碎传奇》等移动游戏是“至关重要”的。他没有透露微软多久能够推出第三方移动商店,但他说,在智能手机上提供 Xbox 游戏和其 Xbox Game Pass 服务是“非常简单(pretty trivial)”的。

    据IT之家了解,对于 Xbox Game Pass Ultimate 订阅用户来说,Xbox Cloud Gaming 服务已经让 Android 设备用户可以通过微软的 Xbox Android 应用玩超过 100 款游戏,甚至 iOS 用户也可以通过 Safari 浏览器上的 Xbox 网站访问该服务。


    ]]>
    阿里字节搬家 房价8万跌回6万 互联网大厂带动周边房价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原来卖8万一平的,现在只要6万多一点。”一位杭州当地的房产中介说道,“我指的是这里最好的几个楼盘,从8万降到6万。”

    他说这话的时候,阿里已经把云与科技事业部从未来科技城搬走了。从去年9月开始,上万名阿里员工开始了大迁徙,目标是离这里5公里之外的云谷园区。房价、房租是最敏感的指标,能够第一时间反映出大厂的动向。就像,跟着阿里买房,曾经是很多人的“财富密码”。互联网大厂的扩张,带动了人口和财富的集中,推动了楼市上涨趋势。

    但现在大厂也开始过上了“节衣缩食”的日子,这个密码还管用吗?从北京、杭州、深圳,再到上海和东莞,大厂对房价有多少影响力?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 由 站长之家 提供

    互联网大厂已经成为周边房价、房租上涨的重要因素。

    去年9月份,阿里云谷园区正式投入使用,随后员工陆续搬过来。据悉,这次搬入云谷园区的部门主要是阿里云相关部门,在之江飞天园区、未来科技城欧美金融城EFC、未来PARK、乐佳中云amp;科技办公等地方工作过的员工都在其中。此外,达摩院也暂时在云谷园区驻扎。

    杭州西湖区云谷小镇,在荆大街和灯彩街交叉口西北角有一个总建筑面积45万㎡的园区。这就是阿里巴巴云谷园区所在地。它有63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自2013年从城西迁移到未来科技城西溪园区后,在9年之后,阿里员工又经历了一次“万人大迁徙”。

    那段时间,“阿里员工抢租房、半夜跟着中介看房”的新闻到处都是。据当地中介透露,在阿里云或者西湖大学工作过得阿里员工早就跑过来租房了。

    在云谷园区启用前半年内,在该地区内租金价格已经涨了20%以上;有些热门楼盘租金涨幅接近1000元。一位熟悉杭州楼市情况的市场人士说,“只要有阿里员工出现在哪儿周边租金就会飞涨”。

    云谷园区启用后,在离该园区直径约1.5公里范围内“紫璋台”成为最大赢家。它们租金一路飙升超过50%;离该园区直线距离1.7公里范围内万科西雅图小区也同样出现明显上涨。


    ]]>
    银行业危机暴露美国弊政恶果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国际观察)银行业危机暴露美国弊政恶果

      新华社记者傅云威

      本月中,银门银行、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三家美国银行在短短5天内相继关门,负面效应不断外溢。几天后,饱受亏损困扰的瑞士信贷银行股价盘中一度暴跌约30%,至历史新低。

      上述陷入困境的欧美银行都受害于以滥用美元霸权为特色的美国经济弊政,暴露出美国在经济宏观调控、美元资产信用、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恶果。

      首先,银行频频“爆雷”,凸显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失序危害。

      过去几年,美国当局采取“急刹车、猛拐弯”式的极端策略,经济由超宽松向超紧缩剧烈反转,埋下危机种子。

      3月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出席听证会。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7日表示,美联储或会以更快速度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至较预期更高的水平。(新华社发,亚伦摄)

      去年以来美联储激进加息令美债收益率快速飙升,金融机构此前在低利率环境下购入的美债资产大量缩水,一些银行财务结构缺陷凸显。同时,储户出于避险、转投较高收益产品等原因加速提现,令银行流动性加速恶化,引发危机。

      眼下摆在美国当局和监管部门面前的是两个政策悖论。其一,继续加息可能加剧银行流动性危机,暂缓加息则无法有效抑制通胀;其二,对相关银行实施救助会抵消美联储时下的紧缩政策效果,不救助则可能发生连锁反应。

      对待本轮危机,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目前推出的计划仅限于帮助储户顺利提现。一旦危机在金融系统大面积“传染”,并传导至实体经济,“救不救”银行的难题将愈加严峻。

      其次,“避险资产”成风险之源,暴露美国滥用美元霸权的反噬作用。

      新冠疫情暴发后,美联储为应对冲击实施“无上限”量化宽松,保持超低利率,配合白宫推出大规模刺激计划,导致通胀高企。为遏制通胀,去年3月以来美联储8次加息,累计加息450个基点。

      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认为,引发此次危机的外部原因是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导致硅谷银行持有的债券等金融资产价格下跌,出现巨额账面亏损。

      这是3月13日在美国纽约拍摄的一家签名银行的营业部。继美国硅谷银行关闭之后,美国财政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3月12日发布联合声明宣布,总部位于纽约市的签名银行已被当地监管机构关闭。(新华社记者 张墨成摄)

      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数据,2022年底,美国全部银行持有债券的账面损失总额迅速膨胀至约6200亿美元,加剧了金融系统脆弱性。

      在流动性趋紧压力下,银行被迫提前抛售所持债券,吞下“浮亏”变“实亏”的苦果。被长期视为“避险资产”的美债在美联储激进加息作用下,恰恰放大了风险。

      再次,银行业危机严重打击科创产业,与美国科技“脱钩”弊政相叠加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科技创新产业高度依赖融资,美国历次金融危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科技创新。硅谷银行等金融机构与风险投资行业联系紧密,本轮银行业危机对科创企业的负面影响尤其突出。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立以来,硅谷银行就是一家服务于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以及各类初创企业的银行,在投资者与初创企业间发挥了桥梁作用。

      业内人士估算,近半数美国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企业以及44%去年上市的美国风险投资支持的技术和医疗保健公司与硅谷银行有业务往来。法兰克福歌德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常务董事福尔克·布吕尔表示,硅谷银行专注于初创企业投融资业务,这类金融机构关闭可能动摇美国初创生态系统。

      3月13日,客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硅谷银行总部外排队等候办理业务。美国硅谷银行3月10日因资不抵债遭金融监管部门关闭。(新华社发,李建国摄)

      近年来,美国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推出名目繁多的科技“脱钩”措施,对科创企业吸纳全球资金造成限制。2018年美方出台的《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规定,特定初创企业从外国投资者获得融资必须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报告并获得批准。《华尔街日报》援引美国荣鼎咨询公司的数据报道,受此影响,2019年上半年,以美元计算的中国在美风险投资额比2018年下半年下降约27%。

      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增强、私募和风投募资金额下滑、善后措施失当等因素,本轮危机可能弱化美元基金在全球创投领域的话语权和盈利能力,长期看甚或有损美国科技创新能力,产生改变全球科创版图的“蝴蝶效应”。(参与记者:王亚光、邵莉)


    ]]>
    药明康德2022年营业收入393.55亿元,同比增长71.8% Thu, 28 Sep 2023 12:09:16 +0800 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的能力和技术平台公司 --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码:603259.SH / 2359.HK)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报告。

    本文件纯属简报性质,并非意图提供相关事项的完整表述。有关信息请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www.sse.com.cn)、香港联合交易所网站 (www.hkexnews.hk) 和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刊登的2022年年度报告及相关公告为准。请广大投资者谨慎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本文所披露的财务数据均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或"IFRS")进行编制,币种为人民币。

    本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财务数据已经审计。

    2022年财务亮点

    • 2022年,尽管经营环境充满挑战,公司仍实现了创纪录的收入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强劲增长71.8%至393.55亿元。强劲的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极强的执行力,充分发挥了公司独特的"一体化、端到端"CRDMO业务模式的协同性,加强了平台间业务导流,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与产品:

      • 化学业务 (WuXi Chemistry) 实现收入288.50亿元,同比增长104.8%,经调整Non-IFRS毛利118.82亿元,同比增长106.6%,毛利率为41.2%。

      • 测试业务 (WuXi Testing) 实现收入57.19亿元,同比增长26.4%,经调整Non-IFRS毛利21.01亿元,同比增长37.3%,毛利率为36.7%。

      • 生物学业务 (WuXi Biology) 实现收入24.75亿元,同比增长24.7%,经调整Non-IFRS毛利10.13亿元,同比增长22.5%,毛利率为40.9%。

      • 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 (WuXi ATU) 实现收入13.08亿元,同比增长27.4%经调整Non-IFRS毛利-0.77亿元,毛利率为-5.9%。

      •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 (WuXi DDSU) 实现收入9.70亿元,同比下降22.5%,经调整Non-IFRS毛利2.93亿元,同比下降48.7%,毛利率为30.2%。

    单位: 百万人民币

    板块

    收入

    同比变动

    经调整Non-
    IFRS毛利

    同比变动

    经调整
    Non-IFRS
    毛利率

    化学业务

    (WuXi Chemistry)

    28,849.73

    104.8 %

    11,881.96

    106.6 %

    41.2 %

    测试业务

    (WuXi Testing)

    5,718.65

    26.4 %

    2,100.73

    37.3 %

    36.7 %

    生物学业务

    (WuXi Biology)

    2,475.15

    24.7 %

    1,013.14

    22.5 %

    40.9 %

    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

    (WuXi ATU)

    1,308.00

    27.4 %

    (76.69)

    注1

    (5.9) %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

    (WuXi DDSU)

    969.63

    (22.5) %

    293.10

    (48.7) %

    30.2 %

    其他业务

    (Others)

    33.61

    22.1 %

    15.71

    19.9 %

    46.7 %

    合计

    39,354.78

    71.8 %

    15,227.95

    75.0 %

    38.7 %

    注:1. WuXi ATU经调整Non-IFRS毛利在2022年度为人民币-76.69百万元,相较2021年度的人民币11.43百万元,下降88.11百万元。

    2.数据若出现各分项值之和与合计不符的情况,均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 IFRS毛利同比增长75.5%至145.07亿元,毛利率为36.9%[2]。

    • 经调整Non-IFRS毛利同比增长75.0%至152.28亿元,经调整Non-IFRS毛利率为38.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14亿元,同比增长72.9%。

    • 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3.2%至93.99亿元。

    • 稀释每股收益2.82元,同比上升63.0%;稀释经调整Non-IFRS每股收益3.18元,同比增长81.7%。

    • 公司董事会决议2022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9266元(30%分红比例,共计26.44亿元)。

    [1] 2021年度和2022年度,公司稀释加权平均普通股股份数分别为2,937,716,887股和2,954,165,418股。

    [2] 如果在PRC准则下核算,毛利同比增长76.6%至146.78亿元,毛利率为37.3%

     

    2022年业务经营亮点

    • 我们持续扩大全球客户群。2022年,公司新增客户超过1,400家,活跃客户数量超过5,950家,全球各地的客户对我们的服务需求保持十分强劲的增长。我们不断优化和发掘跨板块间的业务协同性以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持续强化我们独特的一体化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和CTDMO(合同测试、研发与生产)业务模式,并提供真正的一站式服务,满足客户从药物发现、开发到生产的服务需求。2022年,来自全球客户的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

      •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美国客户收入258.84亿元,同比增长113%;来自欧洲客户收入44.32亿元,同比增长19%;来自中国客户收入75.26亿元,同比增长30%;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15.12亿元,同比增长23%。

      • 公司不断拓展新客户,并通过高品质、高效率的服务,保持强劲的长期客户粘性。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原有客户收入377.81亿元,同比增长77%;来自新增客户收入15.73亿元。

      • 报告期内, 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184.21亿元,同比增长174%;来自于全球其他客户收入209.34亿元,同比增长30%。

      • 公司横跨药物开发价值链的独特定位,使得我们能够"跟随客户"、"跟随分子",并实现更大的协同效应。报告期内,使用公司多个业务部门服务的客户贡献收入367.36亿元,同比增长87%。

    • 化学业务(WuXi Chemistry):CRDMO一体化模式驱动翻倍收入增长

      • 化学业务实现收入288.50亿元,同比增长104.8%,经调整Non-IFRS毛利118.82亿元,同比增长106.6%,毛利率为41.2%。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化学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强劲增长39.7%。新分子种类相关业务(TIDES)收入达到20.37亿元,同比增长158.3%。

      • 药物发现("R",Research)服务收入72.13亿元,同比增长31.3%。
          i.  我们拥有全球领先的小分子研究团队,公司在过去十二个月完成了超过40万个定制化合物合成。该服务赋能早期小分子新药研发客户,并成为公司下游业务部门重要的"流量入口"。我们通过贯彻"跟随客户"和"跟随分子"的战略为公司CRDMO服务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ii.  我们坚持长尾战略,长尾客户对我们小分子和新分子种类相关的药物发现服务需求持续增长。

      • 工艺研发和生产("D"和"M",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服务收入216.37亿元,同比增长151.8%。
          i.  报告期内,我们赢得分子总计973个,包括1个商业化阶段的新增分子。目前D&M管线累计达到2,341个,包括50个商业化项目,57个临床III期,293个临床II期,以及1,941个临床I期和临床前项目。
          ii.  新分子能力建设方面, TIDES业务(主要为寡核苷酸和多肽)的D&M服务客户数量达到103个,同比提升81%,服务分子数量达到189个,同比提升91%,服务收入达到15.78亿元,同比增长337%。TIDES业务拥有业界独特的新分子种类CRDMO平台,端到端支持多种复杂化学偶联物的研发与生产。截止2023年2月底,我们拥有27条寡核苷酸生产线,总体积超过10,000升的多肽固相合成仪,和1,000多人的寡核苷酸和多肽研发团队。后期和商业化项目交付的速度、规模引领行业,倍受客户青睐。同时整合原料药到制剂的一体化能力,2022年完成16个CMC一体化项目。

      • 面对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化学业务板块持续产能建设。公司在报告期内完成了常州三期、常熟工厂的投产和武汉华中总部的投用,进一步提升全球CRDMO平台能力和规模;同时继续推进中国常州、中国无锡、美国特拉华州和新加坡Tuas等多项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未来将更好地满足全球合作伙伴的需求。公司位于常州、上海外高桥和无锡的三个基地收到全球企业可持续性评级专业系统EcoVadis的最新评级,均以优异成绩获得银牌认证,位于行业领先位置。

    • 测试业务(WuXi Testing):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驱动强劲增长

      • 测试业务实现收入57.19亿元,同比增长26.4 %,经调整Non-IFRS毛利21.01亿元,同比增长37.3%,毛利率为36.7%。其中:

      • 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41.44亿元,同比增长36.1%。
          i.  公司为客户提供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毒理学服务、生物分析服务、医疗器械测试服务等一系列相关业务,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标准的优质服务,实现"一份报告全球申报",赋能客户项目省时降本增效。公司始终坚持"跟随分子"和"跟随客户"的战略,与客户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原有客户数占比超60%。公司持续发挥一体化平台优势,通过 WIND(WuXi IND)服务平台,将临床前药效、药代、安全性评价以及申报资料撰写和递交整合在一起,为客户提供IND全球申报一体化服务,加速客户新药研发进程。
          ii.  公司的药物安全性评价业务,相比较去年同期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报告期内收入同比增长高达46%,以符合全球最高监管标准的服务质量,继续在亚太保持领先地位。
          iii.  以美国为主要运营基地的医疗器械测试业务显著恢复性增长,报告期内收入同比增长33%。
          iv.  位于苏州和启东的55,000平米实验室正在按计划建设中,今年将陆续投入使用。

      • 临床CRO及SMO收入15.75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明显放缓,主要是由于受到2022年中国多地疫情反复的影响。
          i.  在这样的挑战下,我们临床CRO业务在2022年为合计约200个项目提供服务,助力客户获得15项临床试验批件。
          ii.  SMO业务保持了中国行业第一的领先地位并持续发展。即使2022年经历多轮疫情封控冲击,SMO业务仍保持强劲增长,并在肺癌、乳腺癌、皮肤科、心血管内科、眼科、风湿免疫、神经系统等诸多治疗领域持续提升市场份额。截至2022年末,团队拥有约4,700人,分布在中国约150个城市的1,000多家医院。报告期内,SMO收入同比增长23.5%,在手订单同比增长35.6%。2022年,SMO助力客户35个创新药获批上市。
          iii.  临床CRO及SMO业务充分发挥Lab Testing平台协同性,通过充分发掘临床前测试项目导流机会,在2022年成功实现了17个项目从临床前至临床的转化。

    • 生物学业务(WuXi Biology):广泛的生物学服务需求驱动增长,新分子种类相关业务贡献突出

      • 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24.75亿元,同比增长24.7%,经调整Non-IFRS毛利10.13亿元,同比增长22.5%,毛利率为40.9%。虽然第二季度收入增长受到上海地区疫情影响,但是在广大员工共同努力下,下半年业务得到恢复。

      • 公司拥有世界最大的发现生物学赋能平台之一,拥有超过3,000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提供全方位的生物学服务和解决方案,能力涵括新药发现各个阶段及所有主要疾病领域。建立了3个卓越中心,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抗病毒,神经科学和老年病。

      • 肿瘤新药发现服务及罕见病,免疫学疾病服务同步持续增长,提供客户从靶点发现到临床生物标志物检测一站式优质服务。

      • 公司拥有领先的 DNA 编码化合物库(DEL)和苗头化合物发现平台,服务客户超过1,500家,DEL化合物分子数量超过900 亿个,6,000个独有的分子支架,35,000个分子砌块。2022年,一家客户利用我们的DEL技术进行苗头化合物筛选,该项目已成功进入临床。这是我们第一个有公开发布信息的通过DEL筛选的苗头化合物进入临床,也是对我们技术平台的重要验证。

      • 生物学业务板块着力建设新分子种类相关的生物学能力,包括靶向蛋白降解、核酸类新分子、偶联类新分子、溶瘤病毒、载体平台、创新药递送系统等。2022年,生物学业务板块新分子种类相关收入同比强劲增长90%,占生物学业务收入比例由2021年的14.6%提升至2022年的22.5%。新分子种类相关生物学服务已成为生物学板块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 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WuXi ATU):CTDMO商业模式驱动增长

      • 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实现收入13.08亿元,同比增长27.4%,经调整Non-IFRS毛利-0.77亿元,毛利率为-5.9%。其中,测试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36%,工艺开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毛利下降主要由于新启用的上海临港运营基地较低的利用率导致。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服务平台建设,为68个项目提供开发与生产服务,其中包括50个临床前和临床I期项目,10个临床II期项目,8个临床III期项目(其中2个项目已提交上市申请,2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准备阶段)。目前,我们已助力一家美国客户完成一个将成为世界首个创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TIL)项目的上市申请,以及为一家中国客户完成一个用于中国本土CAR-T细胞疗法的慢病毒载体项目的上市申请。如进展顺利,我们将在2023年下半年迎来商业化生产项目。

      • 独特的CTDMO平台不断为公司带来重大商业机会。2022年,我们与客户签订了一项生产重磅商业化 CAR-T 产品的技术转让协议。此外,公司于8月宣布了与杨森签订TESSA™技术许可协议。

    •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WuXi DDSU):业务持续迭代升级,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创新性药物发现服务

      •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实现收入9.70亿元,同比下降22.5%,经调整Non-IFRS毛利2.93亿元,同比下降48.7%,毛利率为30.2%。收入下降主要由于业务主动迭代升级,公司将集中推进更优质的项目管线,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加创新性的候选药物。未来收入增长贡献将主要来自于药品销售分成。

      • 2022年,公司为客户完成28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同时获得34个临床试验批件(CTA)。截至2022年末,公司累计完成172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并获得144个项目的CTA。同时,有1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NDA)阶段,有7个项目处于临床III期,24个项目处于临床II期,75个项目处于临床I期。截至2023年3月20日,已有2个项目处于NDA阶段。客户产品上市后,公司将根据与客户的协议,从客户的药品销售收入中按照约定比例获得分成。今年即将迎来药品上市后的销售分成收入。随着越来越多的DDSU客户药品上市,预计接下来十年将有50%左右的复合增长。

      • 公司正在为客户开展15个新分子种类临床前项目,包括多肽/多肽偶联药物(PDC)、蛋白降解剂和寡核苷酸。其中部分项目已于2022年底递交IND申请,另有多个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初递交IND申请。

    • 公司独特的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不断成功助力公司创造业绩增长新高。公司业务持续健康发展,且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订单在2022年带来了强劲现金流。2022年经营现金流同比加速增长133.6%,同时年度自由现金流转正。

    2023年展望

    在2022年强劲增长基础上,公司预计2023年收入将继续增长5-7%。其中,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WuXi Chemistry收入预计增长36-38%,且TIDES(WuXi Chemistry中新分子业务)预计增速为WuXi Chemistry整体增速的近2倍;其他业务板块(WuXi Testing,WuXi Biology,WuXi ATU)收入预计增长20-23%;WuXi DDSU将持续业务迭代升级,预计收入下降超过20%。

    2023年公司将持续提升经营效率,推动利润和自由现金流增长。公司预计经调整non-IFRS毛利同比增长12-14%,同时随着经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将有助于经调整non-IFRS净利润的增长。2023年自由现金流将持续为正,并预计增长600-800%。得益于持续提升的资产利用率和经营效率,公司计划在2023年投入资本开支80-90亿元。公司将持续建设新能力、新产能,以更好服务全球客户,推动公司未来发展。

    履行ESG承诺

    作为创新的赋能者、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和全球健康产业的贡献者,公司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并成为一个良好的全球企业公民。

    公司出色的ESG表现获得了国际主要评级机构的认可。2022年,公司在MSCI ESG评级中再次获得"AA"级,并在Sustainalytics的ESG评级中位列全球医药行业前2%。公司同时入选2022年道琼斯可持续发展世界指数和新兴市场指数,并首次入选标普全球《2023年可持续发展年鉴》,获得"行业最佳进步企业"奖。此外,公司在ESG各专项领域亦获得认可,包括在CDP气候问卷中获得"A-"级,在针对供应商社会责任评价的EcoVadis评估中获得铜牌,另有常州、上海外高桥和无锡3个基地获得银牌。

    在低碳环保方面,相比于2021年的基线,我们2022年碳排放经济强度下降17.3%,能源消耗经济强度下降19.0%,用水经济强度下降23.4%。

    管理层评论

    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博士表示:"2022年公司取得了创纪录的业绩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8%,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3.2%。第三季度公司更是在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单季度收入超过100亿的里程碑。公司2022年的业绩表现再次证明,药明康德独特的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全球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并持续驱动公司发展。"

    "2022年,面对新冠疫情持续反复带来的不确定性,公司及时、高效地执行了业务连续性计划,充分发挥全球布局、全产业链覆盖和强大供应链网络的优势,帮助客户推进新药研发创新项目,造福全球患者。药明康德将始终坚持‘客户第一',做坚定不移的赋能者,不断加强能力和规模建设,持续提升经营效率,助力全球合作伙伴加速新药研发进程,推动更多突破性治疗方案的早日问世。在CRDMO和CTDMO业务模式的驱动下,公司对未来持续发展以及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充满信心。"

    "2022年,药明康德持续将ESG理念充分融入到公司业务和运营的方方面面,并在ESG工作上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公司将继续秉承‘做对的事,把事做好'的核心价值观,做对做好ESG,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合作伙伴加速新药和突破性疗法的问世,造福全球病患。"

    综合收益表[3]


    人民币 百万元

    2022年度

    2021年度

    同比增减



    收入

    39,354.8

    22,902.4

    71.8 %



    服务成本

    (24,848.3)

    (14,636.9)

    69.8 %



    毛利

    14,506.5

    8,265.5

    75.5 %



    其他收入

    644.3

    468.6

    37.5 %



    其他收益及亏损

    1,211.7

    1,453.6

    (16.6) %



    预期信用损失模式下的减
    值亏损(扣除拨回)

    (117.3)

    (31.6)

    271.0 %



    商誉减值亏损(扣除拨
    回)

    (131.3)

    -

    N/A



    销售及营销开支

    (731.6)

    (699.0)

    4.7 %



    行政开支

    (2,943.8)

    (2,253.6)

    30.6 %



    研发开支

    (1,614.0)

    (942.2)

    71.3 %



    经营溢利

    10,824.6

    6,261.2

    72.9 %



    应占联营公司之业绩

    (52.5)

    (92.2)

    (43.0) %



    应占合营公司之业绩

    6.3

    (25.1)

    (124.9) %



    财务成本

    (159.8)

    (128.3)

    24.5 %



    税前溢利

    10,618.5

    6,015.6

    76.5 %



    所得税开支

    (1,715.9)

    (879.7)

    95.1 %



    本年溢利

    8,902.6

    5,135.9

    73.3 %









    本年溢利归属于






    母公司持有者

    8,813.7

    5,097.2

    72.9 %



    非控制性权益

    88.9

    38.8

    129.2 %




    8,902.6

    5,135.9

    73.3 %









    加权平均普通股股份数(股)






    – 基本

    2,931,932,166

    2,914,819,964

    0.6 %



    – 摊薄

    2,954,165,418

    2,937,716,887

    0.6 %









    每股盈利 (以人民币列示)






    – 基本

    3.01

    1.75

    72.0 %



    – 摊薄

    2.82

    1.73

    63.0 %











     

     

     

    综合财务状况表[4]

    人民币百万元

    2022年12月31日

    2021年12月31日





    非流动资产




    物业、厂房及设备

    23,444.9

    15,848.7


    使用权资产

    1,857.5

    1,779.5


    商誉

    1,822.1

    1,925.6


    其他无形资产

    926.3

    889.8


    于联营公司之权益

    1,135.7

    619.4


    于合营公司之权益

    67.3

    58.9


    递延税项资产

    492.1

    389.8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
    的金融资产

    8,954.3

    8,714.1


    其他非流动资产

    1,054.9

    2,182.4


    生物资产

    938.0

    733.5



    40,693.1

    33,141.7






    流动资产




    存货

    3,952.6

    4,554.6


    合同成本

    678.8

    594.9


    生物资产

    1,037.3

    755.5


    应收关联方款项

    123.0

    343.3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7,590.4

    5,968.5


    合同资产

    1,048.2

    773.4


    应收所得税

    16.0

    0.2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
    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

    2.0

    527.3


    衍生金融工具

    135.6

    229.1


    银行抵押存款

    1.8

    63.4


    银行结余及现金

    7,983.9

    8,175.3


    其他流动资产

    1,427.8

    -



    23,997.2